台灣健康

救援兒虐事件 注意個資保密

家暴法施行20週年,經過政府及民間團體不斷宣導及深化家暴相關服務,民眾通報的意識也逐漸普遍。近日發生幾起兒童虐待事件,民眾在網路平台上知悉疑似兒少虐待情事,而輾轉通報由社政或警方介入處理,足見大家已經認知到家內暴力事件不再是家庭內的私事,法入家門的意識也逐漸建立。

兒虐防治全面宣導 落實救援降傷害

衛福部從三級預防角度系統性的回應兒虐防治工作,從全面的教育、社區宣導做好事前預防;從積極布建社福中心、主動關懷脆弱家庭兒少,提供家庭支持服務,期能及早預防兒虐;另也從落實救援保護、強化家庭處遇與對行為人的處罰(兒少法規刑責得加重1/2)以做好事後補救工作,讓傷害降到最低。

撥打113人人有責 注意勿洩兒童個資

衛福部重申家庭暴力零容忍,也提醒民眾在知悉相關兒童虐待之狀況應立即通報處理,撥打 113 保護專線,讓公權力及早介入緊急救援兒少,但特別要注意個案資訊保密,不可揭露有關兒少的影像、聲音、住所、親屬姓名及其關係、就讀學校或班級等個人基本資料。

此外,衛福部也呼籲在網路資訊流通快速下,勿po文或轉載可能涉兒少個資資訊,在輿論討論的高度關注中,發揮守護兒少的精神,讓我們救援兒少一起來,民間及政府都成為社會安全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守護力量。

流感季即將來臨 施打疫苗防感染

秋冬時節流感病毒開始活躍,政府將從10月15日起實施公費流感疫苗施打。27歲李小姐1周前因為發燒、咳嗽及全身痠痛,經過快篩發現得A型流感,使用克流感幾天後開始退燒。

她疑惑5天劑量克流感吃完後,如果還有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是否需要繼續使用克流感?是不是得了流感後,今年就不需要打流感疫苗?醫師提醒,得過一種流感病毒感染,別誤以為對所有流感病毒株具免疫力或抗體。建議仍應接受流感疫苗施打,防範其他種的流感病毒感染。

得過流感 仍可能染其他型別病毒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任巫慶仁表示,克流感跟流感疫苗不一樣。克流感是得流感後,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流感疫苗是未感染流感前施打,讓身體產生流感病毒抗體對抗它。吃完醫師建議的5天克流感後,通常不需要繼續服用,僅需症狀治療即可。但若呼吸道感染的症狀變嚴重,例如黃痰或濃鼻涕,有時及須考慮其他續發性細菌感染,並使用抗生素治療。

此外,因為人類流感的病毒株主要有4種,得過1種流感病毒感染,並不會對其他種流感病毒株有免疫力或有抗體,還是建議應接受施打流感疫苗,防範其他種的流感病毒感染。

政府提供公費疫苗予優先族群將開跑

10月15日起,很多診所醫院將提供政府公費流感疫苗給指定優先建議施打的族群,例如50歲以上民眾、高風險慢性病人、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族群、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安養、養護、長期照護對象、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或無法適時在學校施打的國小中學以上學生等。

此外,如果想要自費施打四價流感疫苗,就是含四種流感病毒株的疫苗,也可先洽詢醫療院所是否有提供。巫慶仁醫師強調,要預防流感,增加群體體免疫,減少重症產生,施打疫苗產生抗體,仍是目前醫學上最有效的方式。(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黃斑部病變不可逆 忽略診治易失明

黃斑部病變有眼睛癌症之稱,因黃斑部病變是不可逆的眼睛傷害,且罹患後視力會逐漸模糊、扭曲、視線中出現黑洞等情形,最後導致失明,但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容易忽略疾病嚴重程度。為提高民眾對「黃斑部病變」之認識,進而提早預防,甚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華民國視網膜病變協會與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特別舉辦二場黃斑部病變衛教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報名專線:(02)5559-3263 詹小姐。

第一場:

1. 講座時間:2018/10/06(六) 10:00-12:00

2. 講座地點: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台中市西區華美西街一段137號2樓)

3.主講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眼科主治醫師 賴俊廷醫師

第二場:

1.講座時間:2018/10/13(六) 13:30-15:30

2.講座地點:宜蘭市公所社會福利大樓 5樓展演室(宜蘭縣宜蘭市民權路一段65號5樓-展演室)

3.主講者: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 熊夢平醫師

圖片

孩子常愛生氣 當心恐有情緒障礙

有位才國小一年級的瑋瑋,生起氣來總像火山爆發,小則大聲吼叫,大則動手打同學,有時候從下課吵到上課,這樣的情緒讓同學們不想跟瑋瑋做朋友,也影響到了瑋瑋上課的學習。瑋瑋媽常常感嘆,就是情緒這個問題,成了瑋瑋的絆腳石。醫師提醒,情緒障礙的孩子相較於其他孩子,有更大的風險會造成學校人際適應差,學習低成就以及更大的親職壓力,甚至可以做為未來情感疾患的預測因子,實在不可不慎。

情緒障礙孩子 學校人際適應差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佳蓉表示,每個人都有情緒,但是如果這些情緒及相對應的行為已顯著影響到學校,家庭生活及人際關係時,就變成了應該正視的情緒障礙問題。情緒障礙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很常見的主訴。通常,不適切的情緒行為只是看到的冰山一角,評估底下的成因才能給予適切的治療。

孩子情緒三類 看看屬於哪類?

根據羅素·巴克雷(Russell Barkley)博士的研究中,將孩子的情緒行為分為三類:

一是衝動性高,情緒後的調節力也差,這些孩子對於刺激的閾值低,情緒強度強,且往往還沒覺察自己的情緒,就已出現衝動的行為。

二是衝動性尚可,但情緒的調節力差,需要長時間才能再度回到穩定。

三是情緒起伏大,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這些孩子雖然發脾氣的時間短暫,但要小心情緒當下的不當行為。當了解孩子情緒行為的困難點為何,便更能針對問題點來做介入。

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有4成左右同時合併了情緒問題,自閉症類群疾患,更有7成會有情緒及行為問題。此外,兒童的焦慮、憂鬱、衝動相關疾患都可能表現出明顯的易怒情緒。

情緒障礙合併過動 宜多層面治療

李佳蓉表示,情緒障礙的孩子,宜使用多層面的治療方式,包含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等。嚴重的情緒障礙少單一出現,常併有其他兒童神經發展或是情緒疾患,藥物可調整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改善腦功能,也可讓行為治療及親職技巧能事半功倍。

行為治療可使用個人或團體的方式,協助覺察情緒並採用適切的方式表達。其中人際互動團體更是孩子行為治療常使用的方式,藉由創造動態的互動環境,更直接的演練情緒覺察及控制技巧。親職技巧則是指導父母親分析孩子的情緒行為,使用同理語言,減少對立並促進孩子與父母親的關係。

治療不延遲 關節警訊僵 •腫 •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除了關節功能障礙,嚴重時甚至會攻擊其他如肺、氣管、腎臟、心臟…等器官。國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超過十萬人,大多發生在35-55歲,其中女性發生率更是男性的3倍之多。

為響應10月12日「世界關節炎日」,邀請風濕免疫科醫師及復健科醫師,教導民眾辨識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徵警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講師陣容:

(1)台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 風濕免疫科張棋楨主任

(2)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 簡文仁治療師

講座講題:

(1)手護美麗不延遲-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

(2)張開手心動一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復健與日常照護

活動時間:107年10月6日(星期六)

下午14:00-15:00 (13:30開始報到)

活動地點:張榮發基金會803會議室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8樓)

※捷運請由台大醫院2號出口

報名方式

(1)電話報名:0800-033-088

(2)線上報名:https://goo.gl/PkDyTK

幫助腸胃好菌多 營養師教你簡單自製優格

為協助民眾建立正確健康飲食觀念,國民健康署設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以高齡者為首要對象,結合專業培訓,加上資源連結,幫助民眾能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日前,台南市立醫院健康營造列車結合安平區衛生所,響應政策,前進社區,教民眾製作優格,以促進腸胃健康。

南市醫院前進社區 教民眾自製優格

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翁詩雲指出,尤其台灣正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如何讓年長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是主要關鍵。其實,只要把握吃得夠、吃得對以及吃得巧,養成健康均衡飲食原則,就能「腸」保健康。

自製優格 鮮奶+優酪乳

健康又清爽的優格,該如何製作呢?翁詩雲營養師表示,首先將600cc鮮奶及200cc優酪乳倒入耐熱容器,攪拌均勻加蓋,並放入電鍋中,電鍋裡放入100cc的水,蓋上鍋蓋且保留4至5公分的空隙,讓電鍋降溫至攝氏45度上下,並啟動保溫的功能,注意電鍋不要按下煮沸鍵。七至八小時後,牛奶凝固,就代表優格已經完成,不過建議完成後,可放置冰箱2小時,幫助優格更凝固。

優格有助健胃整腸 多攝取膳食纖維促進益生菌生長

民眾也可在玻璃杯底部先放玉米片,或放上優格後添加水果丁,增加口感;翁詩雲營養師提醒,因為優格中含有益生菌,適度食用優格,有助健胃整腸。此外,也要攝取膳食纖維,如全穀類、豆類、海藻類、蕈類、根莖類、新鮮蔬菜,以及時令水果…等食物來協助「益菌生」才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

逾40年癮君子 他為了抱孫子戒菸成功

ㄧ名抽了40幾年菸的阿伯,日前陪著老婆到醫院看門診,老婆向護理師抱怨,兒子跟媳婦因為老阿伯抽菸,拒絕讓他抱剛出生的孫子;成大醫院門診護理師劉淑儀聽到關鍵字,立即請阿伯到戒菸諮詢處諮詢。果真,孫子的力量跟聖旨一樣大,阿伯用藥不到8週就成功戒菸了,再回診時看到祖孫仨一起,還不斷感謝幫他成功離「菸」,讓他精神比以前更有活力!

讓癮君子完勝菸癮! 她主動出擊轉介戒菸

劉淑儀護理師說,每回看到戒菸成功的個案回來門診時很自信地說:「我已經戒菸成功了,因為戒菸,身體不適也改善很多。」這都讓她很開心,同時也是她轉介戒菸個案得到的最大成就感;因此,在診間聽到個案有抽菸習慣時,不管菸齡多久、戒菸成功機率多大,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問:「你願意戒菸嗎?願意給自己機會,也給我們專業戒菸團隊一個幫助你的機會嗎?」

剛開始詢問時,因護病關係尚未達到信任,她會以堅定的眼神、語氣告訴個案吸菸對身體的傷害及影響,再引導到戒菸諮詢處,先讓個案瞭解抽菸對自己的肺功能會有什麼影響,接著由衛教師做初步的肺功能吹氣檢查,最後再由戒菸醫師專業指導,努力協助戒菸。

戒菸成功與否 意志力是關鍵

劉淑儀護理師分享,戒菸成功與否,意志力是決勝關鍵,所以一旦有想戒菸的念頭,就應該趕快付諸行動,而身邊的親朋好友應該適時加入鼓勵,或到醫院的「戒菸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而轉介戒菸的過程中,不是單單只靠個人的力量就能夠成功,還需搭配專業的戒菸團隊合作,包括醫師及衛教師的指導,才能成功達成戒菸的目標。

戒菸3-5年 肺癌風險可以降低50%以上

成大醫院家醫科陳全裕醫師強調,戒菸對於身體的效果很快,1天不抽菸就減少一氧化碳進入血液,心臟就會明顯感覺舒坦。而門診實例也顯示,有患者2-3週就感受到戒菸前後身體明顯變化,不僅精神體力變好,就連咳嗽、多痰症狀也都減輕不少;而且戒菸3-5年,肺癌風險可以降低50%以上。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腎病可逆轉? 細胞治療帶給病患新希望

衛生福利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已正式上路,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腎臟學科吳麥斯教授於2018 ICCCA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中表示,腎臟病一旦進展到某個程度,傳統療法只能延緩繼續惡化速度,無法恢復腎臟原有功能;這個長久以來讓醫界束手無策的痛,可望因細胞治療的長足發展及特管法的施行而改觀。

雙和醫院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雙和醫院正在進行慢性腎臟病第一及第二期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或有機會讓成千上萬病患不必走向腎臟透析的無奈命運。雙和醫院醫療團隊採用脂肪間質幹細胞製成的異體細胞藥物,靜脈注射到接受臨床試驗的慢性腎臟病患體內,其中約一至二成藥物會進入腎臟的腎皮質、腎間質、腎小管及腎臟血管等組織,期能有助於修復損壞的細胞。

北醫大首推自體NKT臨床試驗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表示,衛福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正式上路後,北醫大首推自體NKT細胞癌症治療與間質幹細胞之困難傷口癒合臨床試驗,預計今年底開始收案,而這也將是此次研討會眾所矚目的焦點之一。

多位國際級大師共襄盛舉

在2018 ICCCA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中,歐盟Nephstrom幹細胞臨床試驗計畫總主持人Timothy O’Brien,分享他近年來在間質幹細胞對於治療糖尿病併發症治療潛力的心得;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腎計畫主持人Minoru Takasato專攻腎臟再生研究,此次以「從人類多功能幹細胞重建腎臟」為題,分析近年來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產生微腎組織,進行藥物篩選並建立疾病模式的過程;韓國三星醫學中心骨手術科教授Chul-Won Ha則利用臍帶血萃取出間質幹細胞,和玻尿酸混合成複合物後,用來修復膝關節炎造成的軟骨缺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