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改善心經簡林 豐富旅遊體驗

旅遊事務署表示,大嶼山昂坪景點心經簡林完成設置改善工程,巿民、旅客參觀更為便捷舒適,體驗更為豐富。

心經簡林增設饒宗頤教授紀念牌、平面指示圖、休息座椅,修整通道和指示牌,並增設二維條碼,方便瀏覽網上資料。

該署指,新增裝置和觀景台均有二維條碼,訪客可利用手提電話連結至心經簡林網頁,網頁設計和內容均已更新。

國學大師饒宗頤2002年蒐贈《心經》墨寶予香港,並讓墨寶轉化為大型雕刻,豎立於大嶼山鳳凰山山麓的天然山坡上,成為心經簡林。

血液安全 人人共享

6月14日是世界捐血者日,目的是感謝自願無償捐血者無私奉獻,同時提高市民對需要定期捐血的認知。今年的口號是「血液安全 人人共享」(Save Blood for All)。

縱使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但血液至今仍然沒有替代品。我們要確保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及時獲得安全及質量有保證的血液,讓病人得到適切的輸血治療。在香港,我們每天需要招募1,100名捐血人士,才能為全港醫院供應足夠的血液進行臨床輸血治療服務。

「血液安全」---嚴謹措施確保安全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中心」)作為本港唯一負責收集及供應血液的機構,一直致力推動自願無償捐血,務求讓香港的血液供應維持自給自足。

為防止受血者因輸血而感染傳染病,所有捐血人士在每次捐血前均須填寫健康問卷,並通過嚴格的篩選程序。捐血者須誠實回答問卷內的問題,涵蓋的範圍包括過去及現在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習慣和外遊紀錄等,以助中心確定捐血人士所捐出的血液的安全性和減低病人因輸血而感染傳染病的風險。

此外,中心一直實施嚴謹的捐血者篩選措施,相關措施乃根據醫院管理局血液及血製品安全專家小組的指引所制定,以保障血液安全及捐血者的健康為依歸。中心及專家小組不時參考本地及外國的數據和指引,適時審視及修改捐血者篩選指引。

中心又會透過全自動的檢驗系統為所有收集回來的血液進行測試,檢驗可經血液傳染的傳染病病毒。中心現時進行的檢驗項目包括愛滋病病毒抗體、抗原和核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核酸、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和核酸和T-淋巴細胞病毒抗體等。

「人人共享」---官商民齊心籲捐血

我早前出席由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舉辦的2019年度捐血頒獎典禮暨世界捐血者日慶典,表揚一羣捐血達75次或以上的捐血者,有捐血者和受助市民更在儀式上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令我和在場人士深受感動。

「捐一次血 救三個人」的口號,大眾已經琅琅上口,社會對捐血重要性的認知近年亦加強了不少。血液沒有替代品,儲存期亦有限,因此我們需要得到熱心市民一直無私奉獻,才可以穩定血液供應,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臨床輸血治療,尤其是香港正面對人口持續增長及老化,令我們對血液的需求不斷上升。

市民

市民大眾對捐血的支持和無私奉獻十分重要。在2018年有超過14萬名熱心市民,貢獻超過22萬9,000包血液,成績令人鼓舞。有不少捐血者更是救人英雄,多年來一直堅持定期捐血,並感染身邊的人踏出第一步參與捐血,他們樂於助人的善心,幫助了無數病人,並因此為受助者的家庭帶來希望和祝福。

企業機構

近年不論公營或私營機構均致力推動及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很多企業、機構和團體均樂意借出場地籌辦捐血活動、積極宣傳捐血及慷慨支持輸血服務中心外展服務。最近中心更獲贈新的流動捐血車,方便輸血團隊走訪18區招募捐血者,深入社群收集「熱血」,同時亦肩負宣揚捐血救人的使命,為社區捐血活動寫下新篇章。

此外,中心亦推出「給血聯盟」宣傳及招募計劃,透過凝聚社會各界力量,鼓勵更多市民成為恆常捐血者。中心希望有更多企業及團體自發籌辦捐血活動,讓恆常捐血者能感染更多身邊的人,帶動捐血成為個人習慣。中心亦為此推出了「嘟一嘟,齊捐血」短訊提示服務,只需完成簡單登記,市民即可獲取全港18區最新捐血活動資訊,讓大眾市民都能加入成為《給血聯盟》的一份子。

政府

至於政府方面,公務員團隊一直全力支持捐血活動,多年來有超過150個政府部門安排同事捐血,包括政府總部、所有紀律部隊等為血庫貢獻近5,000包血液。我和政務司司長在4月時更親身到場支持政府總部捐血日、參觀流動捐血車,並鼓勵同事捐血。流動捐血活動將繼續於各部門、紀律部隊及學校等巡迴舉行,希望能牽頭帶動更多社會機構與市民踴躍捐血。

有關輸血服務的詳情,可瀏覽輸血服務中心的網站,大家更可利用網站的捐血日期計算器看看自己下次適合捐血的日期;以及自我評估,以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捐血。

我再次對全港捐血者致以衷心感謝,因為你們的無私奉獻,拯救了無數寶貴的生命。如果你仍未加入捐血行列,我誠意邀請你認真考慮踏出第一步,尤其年輕人,因為長期和恆常捐血者,對穩定的血液供應至為重要。

後記

過去兩周,社會在修例工作所發生的事情相信對廣大市民丶政府同事丶以致問責團隊都帶來很多反思。除了有為市民福祉的初衷,如何充分了解市民的想法和期望,平衡社會不同意見,也是關鍵。

食物及衞生局的工作範疇與民生息息相關,無論是醫療、公共衞生、食物安全、環境衞生、漁農發展等都與市民生活有莫大關係。我和同事一定會繼續細心聆聽市民的意見,把市民的福祉放於首位。

作為問責團隊一員,我衷心期盼社會體會我們的誠意,共同努力推進香港的未來發展。

(以上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6月2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私院需按指引保障病人私隱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醫護人員有專業守則處理病人私隱;對於各私家醫院落實相關指引事宜,她相信可由私家醫院聯會安排討論。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再被問及有私家醫院將金鐘衝突傷者個案通報警方,局方會否考慮統一各醫院接收病人的指引。

她說,病人私隱受條例保障,私家醫院可就依循條例方面制定指引。她重申,香港是法治社會,警方在大型災難或罪案發生時要執行職務,因此法治和病人私隱之間要取得平衡,她希望醫護人員和病人理解。

陳肇始表示,醫院管理局已成立三人小組,檢視病人私穩保障。

香港兒童醫院正式開幕

香港兒童醫院開幕典禮今日舉行,標誌香港公營兒科服務邁向新里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主禮。

陳肇始致辭時表示,香港兒童醫院作為專科轉介中心,集中處理嚴重、複雜、需跨專科治療的兒科病症,在加強對不常見或遺傳疾病患者的支援方面更擔當重要角色,並匯集先進儀器和專門人才。今年底,衞生署轄下醫學遺傳科也會遷入兒童醫院。

她又說,公營醫療是市民健康的安全網,政府會繼續投放資源,加強醫療服務。

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仁表示,香港兒童醫院由政府全資興建,提供一流環境、寬敞空間和先進設備,以發展高水平、足以媲美國際的臨床服務、科研、教學和培訓。

院方透過「兒童為本、家庭友善」的設計和措施,紓緩病童和家長的壓力和不安情緒,並支援他們在照顧和學習等方面的需要。

兒童醫院去年12月起分階段投入運作,現時提供血液及腫瘤科、腎科、新陳代謝科、深切治療、小兒外科、病理科、麻醉科、放射科、藥劑及專職醫療服務,其他臨床服務將陸續展開。

病人私隱與法治須取平衡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為求醫者提供醫護服務是醫院重要工作,在維持法治和保障病人私隱之間,院方要取得平衡。

陳肇始今日出席香港兒童醫院開幕禮後會見傳媒時,被問及有私家醫院上周曾應警方要求,通報涉及金鐘衝突懷疑槍傷個案。她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但不論任何人到醫院求醫,院方需要立即提供適切的醫護服務。

她指,有關病人私隱,不論公立醫院或私家醫院都有守則可依,相關法例和守則行之有效。此外,醫院管理局已成立三人小組,檢視醫管局臨床電腦系統安全事宜,並加以提升。

醫管局成立小組檢視資訊科技安全

就近日對醫院管理局「急症室資訊系統」的關注和指稱,醫管局今日宣布成立專責小組,審視資訊科技安全,特別是有關保障病人資料私隱和前線運作方面的臨床系統安全風險。

專責小組將檢視醫管局臨床系統的安全和保障資料私隱措施、建議須確保安全取閱的範疇,以及提出新的安全技術和做法,以有效加強醫管局臨床系統的保安和資料私隱。

專責小組主席由醫管局審計及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楊志威出任,成員有前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賴錫璋、本港首任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劉嘉敏。

專責小組預計在三個月內完成檢視工作,向醫管局提交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