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港健兒下月參加全國青運會

逾600名香港運動員參與下月在山西太原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今日主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授旗儀式。

儀式在荃灣體育館舉行,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香港特區代表團籌備委員會主席霍震霆從劉江華手上接過香港特區區旗。

劉江華致辭時說,特區政府多年來不斷投放大量資源,培育體育新秀,積極支持運動員參與大型體育賽事,讓青年運動員累積比賽經驗,提升技術水平。香港運動員不負眾望,憑着堅毅精神和出色技術,近年在大型賽事中屢創佳績。

全國青年運動會是四年一度的國家體育盛事,為年輕運動員提供交流和體育競技的平台,從而發掘和培育具潛質的體育人才成為體壇接班人。

本屆運動會8月8日至18日舉行。香港派出逾800人組成的代表團參與,其中620名運動員參加27個決賽項目,包括射箭、自行車、擊劍、鐵人三項、馬術、舉重、柔道、田徑、游泳、體操、羽毛球等。

政府新聞處澄清謠言

有網上貼文指政府新聞處高層強迫同事聯署支持警方,該處強調絕無此事,有關指控全屬捏造。

對於有人故意發布失實言論,誤導公眾,新聞處表示深切遺憾,並予以譴責。

修租易計劃助長者以租養老

16、17年前,在我進行有關安老政策及退休保障的研究之中,看到一群擁有十分舊的自住物業,但又沒有其他穩定收入的長者,如何能解決他們同時面對物業裝修的開支及其生活的經濟需要,實在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問題。

在2008至09年度財政預算案,時任財政司司長宣布動用十億元,委託香港房屋協會負責推行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為有需要而合資格的長者自住業主提供最高四萬元的津貼。另一方面,2011年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行的安老按揭計劃,長者可藉按揭自住物業換取年金,同時可以持續於該自置物業居住至終老。上述兩者的配合,可以解決這些長者面對物業裝修及生活的經濟需要。

大約四年前,當我協助上屆政府制定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時,留意到另一類擁有較舊物業而缺乏收入的長者,惟上述措施並不適用,因他們已遷入安老院,原本居住的物業已不再是自住物業。由於這些物業偏舊,在私人物業巿場難以委託物業公司管理,以致不少都空置。現時香港房屋短缺,這種情況一方面浪費了有用的樓宇資源,亦未能利用物業為長者提供收入,還要白交差餉。

當然,相關長者其中一個選擇是將物業賣出。不過,一般而言,這些物業由於日久失修,售價會偏低,而且由於一般舊樓的現巿價會是其總發展價值(gross development value)的一個大折扣,故在一個尚有剩餘發展空間地段的舊物業,即時放盤並不符合長者的最大利益。此外,一般舊樓的租金回報率(rental yield),即租金與物業現巿價比率,較新樓為高,所以在財務上最佳的安排是將其物業裝修好再出租,租金便有助解決長者的經濟需要,同時待物業重建時可以獲取其發展價值,這是對長者最好的。

我於是開始尋找適合及有興趣的非政府機構探討這概念,東華三院便是不二之選。它既有提供安老服務,包括安老院,同時設有物業管理的單位,亦是香港的老字號,為大部分長者認識。我遂權充中間人,聯同東華三院約見社會福利署署長,討論能否運用獎券基金,資助東華三院推行我稱之為「包租公」的服務,之後的過程我則沒有參與了。

我最近獲悉,東華三院已於2018年底獲獎券基金資助,推行名為「修租易」的先導計劃,為有意入住或已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處理其閒置的自置物業,協助其翻新、出租及管理等事宜,再運用其所得租金以支持他們入住較有質素的安老院,達致「以租養老、安享晚年」的目標。

這項服務剛剛開始,相信鮮為人知。我在此既要感謝東華三院能夠多走一步,亦代它的團隊來個「免費宣傳」,詳情可參閱網頁。至於日後的工作,便要靠東華三院的努力了。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7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加強各界合作 推廣母乳餵哺

衞生署今日與愛嬰醫院香港協會、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和醫院管理局合辦國際母乳哺育周2019慶祝活動,加強各界合作,推廣和支持母乳餵哺

全球超過170個國家每年8月第一個星期慶祝國際母乳哺育周,今年活動主題為「裝備家長:實踐母乳餵哺」。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該局自2014年成立促進母乳餵哺委員會,就加強維護、推廣及支持母乳餵哺的策略和行動計劃提供具體建議,致力提高母乳餵哺的持續性,令母乳餵哺成爲社會大眾接受的育嬰模式。政府已按委員會建議展開多方面工作。

陳肇始說,醫管局和衞生署過去數年分別推行愛嬰醫院行動和愛嬰母嬰健康院認證先導計劃,至今有兩間醫管局轄下醫院獲得國際認可,成為愛嬰醫院;私家醫院方面,港怡醫院去年也加入愛嬰醫院行動。

她指,三間母嬰健康院正進行先導計劃的最後階段認證考核,期望更多醫療機構參與。

此外,政府持續在職場、公共場所和社區打造有利母乳餵哺的環境。政府鼓勵在職場實施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政策,以便在職母親返回工作崗位後繼續餵哺母乳。目前,超過75個政府政策局和部門實施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政策。

政府並致力提倡在政府物業和公共場所設置育嬰設施,去年12月已於待售供新商業發展項目之用的政府土地的賣地條件中加入要求,規定必須提供育嬰間和哺集乳室;部分新落成的政府處所,亦規定必須增設相關設施。目前,設於政府部門或機構處所的育嬰間超過320個。

社區方面,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多年來合作推廣母乳餵哺友善場所措施。食肆、商場、交通工具、主題公園等超過130個場所已提供母乳餵哺友善環境。

衞生署今年舉辦「乳你童路」中學生短片創作比賽,增加對持續母乳餵哺的認識,超過280位學生參與。

陳肇始表示,經各方努力,本港母乳餵哺率過去20年持續上升,出院時的母乳餵哺率由1998年的51%大幅增至去年的88%,持續以全母乳餵哺至四個月大的嬰兒比率則由1998年的6%提高至去年的29%。

政府會繼續與不同界別和組織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母乳餵哺的措施。

醫院聯網就大型事故作準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醫院管理局一直就大型事故作出部署,各醫院聯網也有所準備,以調配人手和病床應付所需。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對於巿民、醫護和政府人員就本港近日事情表達意見,她表示理解和尊重,希望巿民表達意見時和平、理性,並注意自身安全。

她說,因應可能出現的大型事故,醫管局除在總部設立處理中心監察情況外,各醫院聯網也有相應準備。就元朗所屬的新界西聯網而言,博愛醫院、屯門醫院均已在人手和接載醫護人員方面做好準備。

急症室方面,陳肇始指,醫管局在有需要時會作出分流,增加病床和人手應付。

首份香港癌症策略公布

(可按這裏收看附有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公布香港癌症策略,訂定防控癌症工作的優次和方向,從而減輕癌症對本港帶來的負擔,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質素和提高他們的存活率,為本港首個就癌症防控工作而制訂的全面計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說,癌症是全球公共衞生問題,也是香港頭號殺手。過去五年,每日平均有超過35人被癌症奪去生命,制訂癌症策略顯示政府防控癌症的決心。

癌症策略涵蓋七大範疇,即癌症監測、預防和篩查、及早發現和診斷、適時及有效治療、科技與支援、存活及紓緩治療、癌症科研。政府預期在2025年或之前就上述範疇達到階段性成果。

陳肇始說,癌症策略在政策層面聚焦癌症防控工作,與政府致力發展基層健康醫療的方向一脈相承。當局會通過以人為本的措施、資源上的配合,以及與社區夥伴合作,加強預防癌症。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