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空中瑜珈正夯 這些人不能做!

35歲的宜婷以前從來不運動,身為護理師的她,因為工作非常需要體力,漸漸覺得有點跟不上,因此選了最近很流行的空中瑜珈,原本沒什麼肌肉線條,根本是泡芙人的宜婷在訓練一年之後,體力、肌力都變強,連背肌線條都十分明顯,她笑說根本沒想過自己可以有這麼健康的體態。但空中瑜珈跟一般瑜珈有什麼不同?空中瑜珈教練安妹表示,空中瑜珈比一般瑜珈更能訓練核心與肌耐力,好看又好玩。

離地70公分 訓練核心、肌力、平衡感

瑜珈運動因為容易上手,姿態優美,乍看之下好像很容易,便成為婆婆媽媽的運動首選,空中瑜珈跟一般瑜珈不一樣之處,除了利用掛布將身體離地70-80公分,做出許多體勢之外,用到的肌群也更多,安妹教練指出,與其說是瑜珈,空中瑜珈更像是利用輔具練舞。需要穩定核心幫助身體不晃動,也需要臂力、握力來抓住掛布讓自己不落地,同時也追求柔軟度、平衡感。

按摩淋巴促進血液循環 幫助放鬆脊椎

除了訓練上述的能力之外,空中瑜珈的掛布在運動同時,也能按摩淋巴系統,促進血液循環;倒掛的姿勢可以幫助放鬆、拉長脊椎,安妹教練說明,這種運動很適合久坐、久站的上班族,好處很多,即使肌耐力不夠、核心不穩,也都能在一次次的訓練中慢慢進步。本身也有一個孩子的她更說,產後婦女核心失能,更適合利用空中瑜珈來訓練恢復。

骨鬆、肌少症較不宜 暈車、姿勢性低血壓者慎思

若是肌力非常不足的民眾想學,可以先從低空療癒的項目入門,避免受傷。基本上男女老少都適宜,不過安妹教練提醒,如骨鬆患者、肌少症患者,應先從其他基本肌力項目開始訓練,不建議空中瑜珈,容易暈車者、易姿勢性低血壓者也不太適合,若因為開刀手術有傷口者,如剖腹生產,應等到傷口癒合再進行。

空中瑜珈又美又炫,還能訓練肌耐力、平衡感、核心,當漸漸進步時更是成就感滿滿。安妹教練說,所有的運動都能加強免疫力,不限於空中瑜珈,而且只要循序漸進,半年內就可以成為空中瑜珈佼佼者,在掛布上靈活運動。

氣溫驟降天氣冷 銀髮族除了保暖還要防跌

寒流等級的冷氣團來襲,造成各地氣溫將下探 10 度以下,這對於銀髮族的長者健康都是一項考驗,如何在寒冷天氣中讓長者,或是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者要注重保暖健康,將是大家關心的議題。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指出,因為天氣溫度的突然改變,容易造成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年長者的身題發生問題,故以下幾點建議提供,希望能夠讓長者在寒冷天氣中保暖,同時關心居家安全,以預防跌倒的意外發生。

天冷保暖防跌 職能治療4建議

1.起床注意保暖:

天氣寒冷睡醒後可以在被窩內先活動身體的關節,從遠端的腳部、膝蓋、大腿、手部、手肘、肩膀,到腹部、脖子、頭部等,每一個關節處活動十次,等身體暖活後再起身下床,可以避免因溫差太大造成的病變。平時也可以利用彈力帶或是治療球,做些伸展運動訓練肢體平衡,也可以避免突然的姿勢改變身體不穩而造成下床時跌倒。

2.戶外活動的配件要齊:

在寒冷天氣到戶外活動時,帽子、圍巾、口罩、防水手套、防滑鞋子等缺一不可,以增加戶外的抗寒。外出時可以洋蔥式穿著,先穿著保暖的衛生衣,再加上背心或毛衣,外套可選擇具有防風雨功能的,以免因為天冷潮濕影響到外套的保暖功能。此外,要注意手腳的保暖,不論在室內或戶外,穿著襪子及戴手套,當手腳保暖足夠後,身體比較不易感到寒冷。

3.使用電暖器注意安全:

若在室內有使用電暖器等相關設備時,需要注意通風及用電安全,避免因為電暖器的使用消耗過多氧氣影響呼吸,或是因為使用過久室內空氣過於乾燥影響舒適度。此外,因為電暖器或是除濕機等一般用電量較高,避免與其他電器共同使用,當使用完畢或外出時,一定要拔掉插座,以維護用電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4.注意長者的環境安全:

長者因身心對周遭環境的反應力不如年輕人的迅速,因此,居家環境的安全性就顯得格外重要。透過環境的安全性評估,了解到長者在居家生活時可能潛在的危險,例如:上下樓梯絆倒、浴室滑倒、桌牆角的碰撞、光線太暗、顏色對比不明顯、用電的安全性、床鋪與桌椅的高度…等,建議增加各項防撞與防滑設備,並透過環境改的造增加標示與增強燈光等方式,提供長者居家的安全與便利性,營造一個居家友善和防跌的環境。

太冷了! 女半夜嚴重抽筋肌肉拉傷

氣溫驟降,29歲的王小姐穿著短袖睡衣褲入睡後,在半夜嚴重抽腳筋,原本以為是一般抽筋,自行按摩舒緩後才再入睡,隔天卻發現無法下床行走,經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確診為肌肉拉傷,需安排熱療、輕微伸展運動與服用藥物才逐漸復原。

半夜熟睡 會抽筋還導致肌肉拉傷?

復健科吳政哲主任表示,入睡後,身體沒有進行活動,氣溫降低導致室內太冷時,手腳若沒有足夠保暖會使局部血液循環變差,肌肉過度收縮就容易導致抽筋。一般抽筋會持續幾秒或是數分鐘,且有強烈的疼痛感,若不予理會或進嚴重抽筋也會導致肌肉拉傷,需4-6週才能讓身體和組織復原來能夠行走或從事運動的狀態,因此若疼痛不止,須盡早就醫。

半夜抽筋該如何處理?

復健科吳政哲主任表示,抽筋當下可透過冰敷及肌肉伸展,以放鬆肌肉並降低緊繃疼痛感。疼痛減緩後,再依抽筋嚴重程度判斷是否改以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天冷留意保暖 多喝水、暖身、吃深色蔬菜

吳政哲主任提醒,慢性病年長者、缺鈣婦女或年輕人較容易抽筋,在天冷時期要特別留意保暖,在運動前也要做暖身運動。透過多喝水、多保暖、多伸展、多吃深色蔬菜,及透過運動飲料適當補充電解質,都能減少發生抽筋的機率。

惡性肉瘤初期無感 出現痛覺恐已成癌

在台灣每年新診斷的惡性肉瘤病例約600人,占癌症的1%,包括肌肉、骨骼、神經、血管或脂肪組織等全身部位都有可能誘發,又以手腳四肢最常見。成大醫院放射線腫瘤部鄭詠仁醫師解釋,多數患者摸到皮下不明的腫塊後,因不會疼痛,所以不以為意,直到腫瘤壓迫到神經感到疼痛才就醫治療,導致已演變成惡性肉瘤。

放射線治療惡性肉瘤 數週後肉瘤不見蹤影

一名78歲阿嬤右側大腿出現約20公分大腫瘤,且合併腹股溝淋巴腫大,導致腳腫到無法行走,考量年紀過大,加上血小板過低因暫緩開刀。鄭詠仁醫師解釋,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4週後腫瘤明顯縮小,經討論決定再治療至6週滿再評估手術,但後續接受磁振造影檢查後,已看不到明顯腫瘤,因此目前暫緩手術並持續密切追蹤。

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提高治癒率

鄭詠仁醫師說明,惡性肉瘤種類多,治療上會依據不同組織型態採不同治療方式,臨床上見的四肢惡性肉瘤而言,開刀仍是治療首選,但過去為降低復發率恐得面臨截肢,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可藉由肢體保留方式切除加上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不僅能使患者保留肢體,也提高治癒率,且降低無復發的可能性。

摸到身體腫塊別大意 應盡快就醫檢查

此外,術前放射線治療能幫助縮小過大或不好開刀的腫瘤,降低手術困難度,也能將放療範圍較小、治療劑量較低。鄭詠仁醫師強調,一旦摸到腫塊也不用過於擔心,大多數仍屬於良性,重要是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治療,才能有效提高成功率。

第四1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