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耳朵爆癢竟是發霉惹的禍! 醫揪「兇手」嚴重恐影響聽力

一名65歲陳姓男子,日前覺得耳朵劇癢無比,至耳鼻喉科就診,醫師安排內視鏡檢查後發現陳男內耳道孳生黴菌,耳膜和內耳道上長滿一顆顆黑白小點,再清理耳道內的分泌物與真菌團塊,並使用藥物治療後,症狀才慢慢好轉。

長時間處溫暖潮濕環境 當心內耳道孳生黴菌

陳男的妻子聽到醫師診斷後,跟醫師抱怨陳男有香港腳,還經常抓完腳之後就去掏耳朵,懷疑是香港腳的黴菌傳染到耳朵,陳男則委屈的表示,自己都有購買醫療用棉花棒掏耳朵。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聽完夫妻的描述,抽絲剝繭後,發現陳男在菇寮工作,由於種香菇溫度應控制在22~28度、濕度則維持在60~90%之間,長時間處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且空氣中又有很多菌絲與孢子,而陳男購買的棉花棒開啟後也放置在菇寮裡,潮濕環境促使每根棉花棒都發黴,燈光昏暗也看不清,才會在使用過程中不慎將黴菌孢子推到耳膜最深處。

生活充斥黴菌 這些情況會影響耳朵防護力

吳昭寬醫師表示,生活中本就充斥著黴菌或稱真菌,比較常見的菌種為黑麴黴菌或白色念珠菌。一般身處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朋友,因為環境潮濕悶熱,適合黴菌生長;另外,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控制不佳、癌症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愛滋病朋友,也容易發生。

耳朵癢可用器具摳挖 延誤治療恐癌變

吳昭寬醫師指出,耳朵癢時的確可適度使用棉花棒、耳耙子摳挖,但若長時間不適應盡早就醫,因為有些嚴重黴菌性耳道炎,恐因為發炎物質持續破壞,造成耳膜破裂、影響聽覺功能甚至造成癌變的可能。

跑步後足底爆痛? 當心是「1足病」上身

五十四歲熱愛運動男性,一次寒冷天氣跑步後,雙側足底開始疼痛,吃止痛藥後仍然疼痛而就醫;經診斷發現,其雙腳後足跟有壓痛點,藉由超音波檢查,確認罹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這幾種狀況易發生

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指出,通常走路、跑步或長時間站立,足底受到過大或過久張力,會導致足底筋膜拉傷而發炎。而體重增加、扁平足、高足弓、久站、久坐不動、暖身不夠而長時間跑步,都會增加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通常足底筋膜與阿基里斯腱的彈性變差,也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多半會自行修復 下床劇烈疼痛是常見症狀

足底筋膜是活的,原則上每次受傷,足底筋膜都會自行修復。但李信賢醫師強調,反覆受傷次數超出足底筋膜修復速度時,足底筋膜就會長期發炎,甚至造成退化與纖維化;常見情況是夜間睡眠雙足放鬆自然下垂,足底筋膜處於比較短的距離修補,下床後第一步,筋膜被拉開引起劇烈疼痛。

治療足底筋膜炎 日常保健跟著做

李信賢醫師建議,多管齊下治療足底筋膜炎才會見效,包括:穿戴夜間夾板(night splint),固定足踝成九十度讓筋膜維持在較長的距離(被動伸展足底筋膜)下修補,早上起床足底筋膜走路伸展時,才不會破壞昨晚修補成果,日復一日修補才有機會讓足底筋膜自行修復完全。

另外,也可以利用腳底滾球或滾寶特瓶;腳抓毛巾,訓練足底小肌肉;拉筋板伸展足底筋膜、小腿肌肉及阿基里斯腱的方式保健,或搭配超音波、雷射等治療儀器。

類固醇治療 須經醫師診斷使用

醫療上則可局部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漿、葡萄糖水或類固醇等藥劑,如:富含血小板的血漿或葡萄糖水,可刺激筋膜增生;類固醇可短期止痛,但是注射類固醇會增加足底脂肪墊萎縮與足底筋膜斷裂風險,須由醫師診斷使用。

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降風險

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屬於年輕較為常見的心律不整,治療上,傳統心室上頻脈心導管電燒灼手術雖成功率達九成以上,但病患得接受輻射線的曝露,得承受潛在性輻射傷害風險。臺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目前已能透過三度空間立體定位儀精準定位病灶,大幅降低射線的曝露劑量,保護年輕患者。

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 台中榮總完成四名個案

此外,傳統的熱燒灼可能會同時損及正常傳導路徑,使用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則能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但目前能同時結合兩項技術治療高風險型心律不整,在全球較為少見。謝育整醫師表示,院內已有四名個案,藉由低輻射立體定位併冷凝燒灼治療,成功解決高風險型心律不整的病症。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改變電阻 不需擔憂輻射線曝露

三度空間立體定位系統可藉由電阻的改變來偵測定位導管在心臟內的位置,不再需要輻射線曝露就可以達到和傳統X光透視一樣的效果。臺中榮總李政鴻醫師說明,至於新型的冷凝燒灼導管,即使不慎凍傷正常的迴路,只要馬上回溫,幾乎都可以回復,提升安全性,因此藉由結合兩項技術,不僅手術安全,也能提高治療成功率。

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 輻射曝露量降低約90%

台中榮總及嘉義分院的心臟電生理團隊在心室上頻脈使用低輻射立體定位技術,在109年共服務了22位成人病患,輻射曝露量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約90%。謝育整醫師強調,透過此技術可望未來能幫助年輕心律不整族群可以在極低輻射線的曝露下,精準完成定位及手術,安心接受治療。

胃口突然變差當心肝囊腫惹禍! 會變成癌嗎?

肝囊腫屬於良性肝臟疾患,主要因囊腫裡頭充滿著液體導致,又稱為肝水泡,除了先天性,也可能外傷導致。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外科廖師賢醫師解釋,囊腫數可能為單一個或多個,就連大小也不一定,可能小於0.2公分,也可能大至20公分,通常若無症狀不需要處置,僅需定期追蹤即可,除非囊腫過大或持續長大,則得進一步治療甚至切除。

婦人腹痛噁心 原來是肝臟長22公分大囊腫 

一名60歲婦人,時常脹氣、上腹悶痛,甚至吃點東西就有飽足感,前陣子突然發燒,且右上腹劇痛、噁心,緊急送急診,經檢查發現有膽結石,且因膽囊炎引起急性腹痛。廖師賢醫師表示,婦人被檢查出肝臟有顆直徑22公分的大囊腫,所幸經腹腔鏡切除後,術後恢復良好,胃口也明顯改善。

肝囊腫過大要注意 嚴重恐面臨休克

廖師賢醫師說明,當肝囊腫體積過大時,會因壓迫周遭器官,使患者出現腹脹、腹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也可能容易因受到外力壓迫而破裂,一旦不慎破裂,不僅會導致肝臟出血,也可能誘發嚴重併發症,甚至面臨休克危機,不得輕忽嚴重性。

肝囊腫及膽囊切除術 解決肝囊腫過大問題

但民眾也不需擔心,肝囊腫並不會產生惡性變化,目前文獻報告指出,沒有跡象顯示它會產生惡性腫瘤。廖師賢醫師強調,治療上目前可藉由肝囊腫及膽囊切除術,比起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傷口較小、復原較快,是患者的一大選擇,因此若發現有肝囊腫時,除了應定期追蹤,若出現過大或持續長大現象,則應進一步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