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夜夜失眠睡不好怎麼辦? 實證醫學證實:中醫針灸6周改善睡眠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而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失眠人口從106年的近74萬人,逐漸上升至108年78萬人。其中以50至59歲最多,女性遠多於男性,以108年為例,女性52萬人是男性25萬人的兩倍。

睡眠障礙 中醫屬體內陰陽兩氣不平衡所致

安南醫院中醫部黃千甄醫師表示,就中醫理論而言,睡眠障礙屬於古籍中不得臥或目不暝的範疇,為體內陰陽兩氣不平衡所致,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 導致 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的狀態。

中醫治療以藥物+針灸 對症下藥改善睡眠品質

中醫治療以藥物與針灸補虛抑陽,調和陰陽以達鎮靜安神目的。實證醫學研究指出,在180人的大型臨床試驗中,以百會、神庭、四神聰、神門、三陰交為穴位傳統針刺6週後,可有效改善睡眠品質及白天功能狀態;根據研究報導亦指出,針刺神門穴與氨基丁酸(GABA)途徑相互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活性並影響腦內褪黑激素濃度。

此外,藉由專業醫師臨床診斷,針對心脾腎的陰不足與心肝化火、痰熱、胃腸功能失調而引發之睡眠問題患者進行個人化調理,以期達到陰陽調和之身心平衡狀態,進而減少安眠劑使用量,增加白天工作或學業上專注力跟活動力。

培養良好睡眠環境 一覺到天亮不是夢

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可讓身體有安靜舒適睡眠情境,環境前提為燈光柔和、溫度適中、隔絕噪音。黃千甄醫師建議,固定的生活作息及就寢、起床時間,避免午睡或是午睡不要超過半小時,且培養運動習慣但睡前避免做劇烈運動,少喝含咖啡因飲料。

除此之外,也可培養放鬆休閒活動,避免睡前滑手機、上網、看電視,睡前盡量安排做些輕鬆事,讓身心逐漸回處在平靜狀態,好眠不將只是奢望而已。

周邊動脈阻塞7高風險群! 是你嗎?

65歲池先生本身有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末期腎衰竭,目前持續洗腎中。後來,池先生因雙腳疼痛、跛行且合併左腳慢性潰瘍感染,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門診求診。

周邊動脈阻塞 各科共同照護

池先生雙腳嚴重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經過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評估後,分別在二個月及三個月後,安排了下肢動脈血管成形術。

在住院過程中,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而轉由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葉峻榳接手照顧。在葉峻榳醫師的照料下,血糖控制趨於平穩;同時,也會診了傷口照護中心主任林祐丞醫師,共同照護左足慢性潰瘍傷口。

注意常見危險因子 糖尿病患風險高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簡稱PAOD),常見的危險因子有:老化、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病變、肥胖等。在這幾項因子中,老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幾乎都是新陳代謝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又以糖尿病人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危險群。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會惡化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嚴重會進展到足部潰瘍,甚至截肢。

足部血管評估 避免截肢憾事發生

葉峻榳醫師表示,糖尿病人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若加上神經病變,更容易導致足部變形、潰瘍、甚至必須截肢;嚴格來說,每位病人,都必須學會自我足部評估。

此外,臨床醫師也要做好全人醫療,根據病人狀況,擬定個人治療計劃,給予運動及藥物建議;嚴重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則要轉診至專科醫師(心臟血管內科或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進一步處置。

眼睛防曬保護好 預防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來報到

一名喜愛打高爾夫的60歲患者,有一天外出打球竟然完全看不到球的去向,檢查發現竟是白內障!日本眼科專業醫師上田章子醫師表示,白內障的病因除了水晶體變得混濁之外,在運動中經常接觸到強烈紫外線也是加速白內障的原因之一。提醒喜愛打球的球友不要太擔憂,多數的眼睛疾病,早期發現就有治癒的可能,定期養成眼科檢查,及早發現眼睛問題。

預防白內障報到 眼睛防曬要做好

上田章子醫師表示,想要減緩或避免白內障的發生,戴著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會很有效果。她分享一項簡單的測試方法,她說可以試著將一隻眼遮住,用單眼看牆上的月曆,如果看不到數字的話,請盡速至眼科檢查。若是確診白內障需要治療,現今的治療方式是在水晶體表面開一個洞,利用超音波將內部混濁之處破壞後吸出,只留下水晶體囊並置入人工水晶體替代。

眼科疾病年輕化 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 

近年來,除了白內障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越來越多。上田章子醫師說明,人的眼睛在年輕時,視網膜所生成的老廢物質,主要會由視網膜色素層(視網膜的一個外側細胞)處理代謝,然而,在上了年紀後,因為沒辦法處理得很乾淨,很可能會殘留在視網膜與脈絡膜(視網膜外側的一個膜)也因此經常發炎,使得脈絡膜血管異常增生,造成視網膜障礙。此種黃斑部病變,初期會在黃斑部的中心處會有看東西會失真的症狀,隨著症狀加遽,視力就會遞減。

看物品歪斜彎曲 提高警覺快治療  

上田章子醫師指出,若是有動脈硬化的人,罹患風險較高,請盡量不要吸菸。此外,大多數的眼睛疾病,早期發現就有治癒的可能,尤其是黃斑部病變如能早期發現,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光動力治療維持來改善視物功能的可能性很高。醫師提醒,單眼看掛曆時候,還是覺得數字有歪斜、視線異常奇怪時,應提高警覺,建議前往眼科就診。

圖片

上田章子 醫師

Ueda Akiko/眼科專業醫師、日本體育協會運動醫師。199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科。曾任職於東大醫學部附屬醫院,2012年10月開始為第2上田診所院長。

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

(文章授權提供/ALBA 阿路巴高爾夫雜誌)

膝關節受損是否開刀? 專家:應先考量「關鍵因素」

你也有膝關節損傷或疼痛的困擾嗎?但接受醫師詳細評估治療時,又擔心接受手術後又存有一定風險,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Robert F. LaPrade)在《膝關節修復全書》一書中就建議,在做出開刀最後決定前,不妨先對自己提出一些重要問題,像是對診斷結果有信心嗎?傷有可能自行痊癒嗎?以及開刀與不開刀情況下,走向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又有多大等問題,再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正確治療膝關節問題 前提得先獲正確診斷

首先,想用正確的方式治療你的膝關節,你一定要先有個正確的診斷結果。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解釋,透過透過全面的檢查,以利醫師給予正確治療建議,接著則是了解自己膝關節受損是否能自行痊癒,若無法自行痊癒,恐怕就得透過手術修復它,這時可進一步詢問醫師過去個案作參考,才能了解每一種可能治療方式的利弊得失,為自己選擇最好的結果。

評估膝關節受損帶來影響 開刀非必要治療選擇

此外,要不要開刀,不僅得評估受傷程度、年齡,包括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生活型態等都得納入考量。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在書中提及,這時你可以想想膝關節損傷後,失去了哪工能?又會對現在或未來生活帶來什麼影響?並與醫師討論需要恢復哪些失去的功能,再來由醫師建議規劃出一套最能滿足個人需求的治療方法,要記住,即便曾有個案因膝關節受傷而開刀,也不代表自己的情況就得開刀治療。

年紀輕患者創傷時間長 建議應積極治療

膝損傷病人必須考量的另一項因素則是退化性關節炎,因為一旦罹患,將會不斷侵蝕膝關節的功能,因此務必給予損傷最好的治療,以預防關節炎發生。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說明,這時年齡就是開刀或不開刀的關鍵,主要因年紀輕的病患,身體處在創傷後狀態時間越長,因此,相較於年紀較長的病患,建議需要積極或侵入性的治療較佳。

了解傷勢與治療方式 選擇信賴醫師開刀

至於手術成功率有多高,背後恐涉及太多因素,尤其傷勢較嚴重者,治療成果就越難預測。伯特‧F‧拉普雷德博士在書中強調,整體健康狀態是影響治療成果一大因素,換句話說,沒什麼病痛、保持健康體重的病患,治療成果會比體弱者好很多,當然也得包含對醫師指示的服從度、術後是否認真執行復健等都可能影響手術成功率,雖然沒人能保證手術能解決問題,但前提只要能充分了解傷勢和治療方式,並選擇信賴醫師開刀,那麼就應該樂觀看待預後。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