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辨明四熱 正確對抗炎夏燥熱

夏季炎熱,許多人靠冰品、冷飲消暑,中醫師表示夏天容易燥熱,要先知道本身是屬於哪種體質,再選擇適合降暑的方式,如果貿然吃冰,會對身體二度傷害,建議民眾可以多吃蔬果與消暑的常溫西瓜,從蔬菜和水果中獲取水分並補充一日所需的白開水,才是維持體內水平衡進而達到消暑的好辦法。

開業中醫診所中醫師王繼榮表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夏季常見燥熱有四種「陰虛內熱」、「實熱」、「暑熱」、「胃熱」,最常見的暑熱因台灣屬海島國家,溼氣重易造成暑熱、濕熱現象,容易有食慾不佳、胸悶、嗜睡等症狀,需藉由清熱、補氣、利濕,解表的藥材使其通汗,才能保持體內水分。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陰虛內熱為人體為陰陽,陰不足所以陽亢會更明顯,症狀有手腳心發熱,手心出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乾、皮膚乾、心煩易怒、睡眠不佳,需藉由補陰的麥冬、石斛、天花粉等藥材,平衡人體陰陽五行。

另外實熱體質的人因身體健壯、火氣旺盛,飲食、排便習慣不好,愛吃重口味、肉類、補品,造成大便在腸道中不順,需藉由涼潤的食材如白木耳、百合、天冬降低火氣。胃熱部分為表現在上半身,口易渴、易餓,愛食肥甘厚味像是油膩、香甜、味道濃郁的食物,需藉由清淡、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飲食,降低胃熱過盛問題。

王繼榮提醒,體內燥熱是身體發出警訊,要注意是否為藥物造成內熱或是甲狀腺亢進引起,平日保健應早睡、飲食根據體質進食、適度運動、每日補充2000cc水分,有助於解決虛火過盛的問題。 

 

以貌取人有依據? 矮胖人和善、瘦高人冷酷

不論是西方人還是中國人都常「以貌取人」,認為體型豐滿之人大多性格樂觀、開朗,在中國,以彌勒佛為「心寬體胖」之代表,而身材瘦高者,多被認為反應靈敏,十足的行動派,甚至有點神經質。

鑽研人類體型與心理學的關聯性,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就開始了,直到20世紀德國出現一位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專家,同時也是發明催眼術和精神療法的克雷奇默醫師。

克雷奇默在其著作《體型和性格》一書當中所提出的「體型說」,主張正常人的體型與心理類型有對應關係。 克雷奇默認為:

矮胖身型:脂肪多、身材又圓又厚、四肢粗短、樂觀外向、容易感動、善於與人相處,在團體當中是和善型的人物。

瘦長身型:身材細長、四肢細長、胸窄、體質孱弱、話少內向,不善交際、冷酷、個性固執,喜歡批評人事物,平時多愁善感。

運動身型:體格強壯、肌肉發達、活力充沛、個性外向、樂觀十足、懂進取。

發育異常型:身體發育不正常(dysplastic type)或有肢體障礙、殘缺、畸形、性格內向、扭曲、黑暗。

克雷奇默在書中解釋,體型與病人所患的精神病類型密切相關,如矮胖型的人較多地出現焦慮現象,細長型人容易患分裂型(Schizoid)精神病,運動型的人較多地出現癲癇症。 此學說提出當時,被精神科醫師普遍地接受,但近代已有生理學家與心理學專家認為,人類的體型與心理狀態的關係薄弱,心理狀態的形成應是綜合生活經驗、成長環境等各項因素所致。

「體型說」受到不少專家質疑,普遍主張體型與生活、飲食息息相關,人類不可能永遠維持纖細或豐滿的身材,而人的性格難以隨之改變。

 

別當神隱老爸! 多陪伴成為完美父親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特別日子裡,全家人聚餐、送卡片表達感謝爸爸的辛勞。但是爸爸們有沒有想過,在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爸爸是什麼模樣?

根據統計,對孩童來說,只要常帶孩子出去玩、多相處,就是完美老爸! 根據兒福聯盟2015年父子互動關係調查報告顯示,孩子們最期盼有個貼心老爸!

調查也凸顯出父子互動關係狀況有三大警訊,不多話、晚回家、常神隱,這三狀況讓親子關係亮紅燈,報告還顯示,有近四成的父親從未參加過孩子校園舉辦的任何活動。觀察以上三互動狀況,發現爸爸跟孩子雖然同住一屋簷下,但相處的時間卻少之又少。 除了相處時間少,連相處品質也不佳!孩子最常與父親一起進行的活動當中,超過六成是吃飯(63.2%)和看電視(61.4%),而一起運動的比例卻不到兩成。可知,父子相處之間的「質」與「量」都應加強!

那麼,孩子們喜歡什麼樣的父親呢?前三名分別為更常帶我出去玩(52.2%)、不要抽菸(50.9%)以及更常陪我說話(42.6%)。顯示孩子的心中除了關心爸爸的健康,也期盼能和親愛的爸爸有更多的假日戶外同樂時間、更多的平日談話時間。

兒盟呼籲,新好爸爸應貫徹「333運動」,一日暢談30分鐘;一週在家3晚餐;一年校園3活動。陳麗如執行長說明,辛苦埋首工作的爸爸們,應嘗試改變親子互動方式,拋開含蓄內斂式的父愛,以「新好爸爸333運動」來增進親子關係:每天安排固定的親子時間,珍惜家庭餐桌時間;預留孩子的活動日,提早安排假期,把握和孩子相處的機會,讓爸爸有機會瞭解孩子的近況,也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關心。孩子的童年時光不倒帶,父母的陪伴,將會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回憶。

 

防MERS上身 你知道口罩怎麼選嗎?

要預防MERS或病毒細菌的飛沫傳染,除了正確勤洗手,落實洗手5步驟,也需注意咳嗽禮節及正確配戴口罩。專家表示,惟有正確配戴口罩才能真正避免病菌感染,達到防護效果。

而口罩,從一片五元到上百元都有,比較貴的,真的比較有效嗎?民眾又該怎麼選呢?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肝膽胃腸科主任譚健民醫師指出,口罩的分級,以N95最為常見,N95口罩是美國指定防範肺結核病菌防疫的口罩,可以有效濾除結核桿菌,防止空氣感染。醫師解釋,所有N型口罩都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非油性懸浮顆粒,可反覆使用。除另有標示外,通常無使用時限。

而P型口罩都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油性與非油性懸浮顆粒,使用時限為八小時。R型口罩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油性與非油性懸浮顆粒,可反覆使用,除另有標示外,通常無使用時限。至於外科專用手術口罩則只能使用四小時,四小時後就應該廢棄而不可再循環使用。

譚健民醫師進一步說明,我們常看見N、P、R型口罩後連接著數字,此數字是表示口罩之阻隔效率須達一定百分比,如N95之阻隔效率達95%以上,並經帶用者臉龐緊密度測試,確保在密貼臉部邊緣狀況下,空氣能透過口罩進出,符合此測試的才發出N95認證號碼。

標準的外科醫用口罩有三層的,最外層具有阻塵阻水作用,防止飛沫進入口罩中,中層則有過濾作用,可隔絕90%以上的五微米顆粒,近口鼻的一層用以吸濕。醫師指出,N95口罩可以反覆使用一個月,但並非人人都應使用,如孕婦、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病者,不適宜使用N95口罩。

譚健民醫師強調,使用口罩前應洗輕雙手,若發現口罩有破損、污漬或潮濕情形,應立即更換;醫師提醒,要預防MERS或病菌飛沫傳染,除正確勤洗手,同時需注意咳嗽禮節及正確配戴口罩,才可減少呼吸道病菌飛沫傳播及感染機會。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