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複方中藥改善體質 促進代謝助減重

現代女性把瘦身當成一輩子的課題,然而,有的人瘦的下來,有的人卻試過了各種方法仍然無效,亦或是瘦到一個程度就停止。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瘦的下來?中藥專家張長生說明,大部份的肥胖問題可以分成四大體質類型(肥人痰濕、油膩停聚、便秘宿便、代謝失調),而『漢方診療醫典』中早有記載,可用於治療肥人痰濕、油膩停聚、便秘、多汗的傳統故方-「防己黃耆湯」,是能促進代謝幫助減重又不傷身的傳統固方。

要打造輕瘦體質,除了必須先了解自身的肥胖型態後,才能對症下藥。針對四大體質中藥專家張長生藥師進一步說明,肥人痰濕者,多因體內、臟腑的水氣異常積留,導致陰陽失調及下身水腫,飲酒、生冷飲食都可能使水腫更嚴重。因此,要針對肺脾腎三內臟來調理、利水、健脾及潤腎。

油脂停聚者,多是腰腹較肥胖、面部皮膚油脂較多,汗多且黏,須著重在促進消化、去除多餘腸道油脂,利用中藥油性潤滑成分,如郁李仁來使油膩、脂肪容易排出。宿便堆積者,則應加強腸胃機能、促進腸道蠕動及排空、潤滑腸道,改善便秘。代謝失調者,多是綜合型肥胖體質,通常是前三種病灶都有,也是最易胖的體質,除此之外,這類型的人體內常伴隨著代謝循環差,、四肢冰冷、老化速度快及易感到疲勞的狀況,則需注意補氣,中醫調理身體上常使用人參。

綜合上述可得知,複方中藥對於改善人體體質及症狀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像黃耆可幫助身體利水,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少水腫發生;而郁李仁可使身體油膩與脂肪分解,並加以排出,降低體內過多油脂停聚;有的人老覺的四肢冰冷、頭暈虛弱,可利用人參進行補氣調理,其他像是防己、白朮、甘草等都能協助改善症狀,中藥藥性多溫和不刺激,也降低身體的負擔。張藥師建議,有上述肥胖現象者,可以「防己黃耆湯」來改善,其中黃耆、防己、白朮、甘草等天然中藥材,多係藥性溫和不刺激,就可改善多於油脂堆積、痰濕體質、便秘及多汗等肥人症狀。

而開業診所院長劉明偉醫師則表示,若將四大體質用西醫角度來解釋,即為肥人痰濕之水腫體質、油脂停聚之腰腹肥胖體質、宿便堆積之便秘體質、代謝失調之綜合型肥胖體質。建議民眾不同的肥胖形式,應使用不同的減肥方式,找到適合自己體質的減重、運動方式,避免極端地少吃或過度激烈運動,才能瘦得健康與長久。

 

國人過敏疾病 塵蟎是元凶

你有過敏問題嗎?根據研究發現,造成過敏疾病的過敏原,有高達9成以上是由塵蟎引起,而75%的家庭,平均每1公克家中灰塵裡,約有2000隻塵蟎。醫師強調,要防範過敏疾病發生,最重要的是從慎防塵蟎入侵做起。

執業家庭醫學專科診所院長林青穀表示,塵蟎是一種8條腿的生物,與蜘蛛同屬一族,腳底帶有吸盤,很容易吸附在棉、毛質衣服、棉被及地毯上,且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可在空氣中到處飄散,一般肉眼很難辨識出來。目前已知的塵蟎過敏原有12種,與人類過敏關係最大的是塵蟎屍體碎片、分泌物、排泄物、蟲卵都可致敏。

林青穀指出,塵蟎喜歡生活在潮濕、溫暖、陰暗的環境,相對濕度75%、溫度25度C是塵蟎生存的最佳條件;若濕度低於40%則無法生存。夏末秋初及冬季都是塵蟎引起過敏、氣喘的好發季節。

如何預防塵蟎過敏?林青穀強調,塵蟎生性怕光,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以人體的皮屑為食,家有塵蟎過敏患者,應經常使用熱水清洗床單、枕套及棉被套;彈簧床墊、棉被及枕心,則應用防蟎寢具套完全包覆起來;不使用地毯、收起絨毛玩具、加強通風,以及控制居家濕度。

林青穀強調,過敏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過敏從症狀輕微到致命都有可能,例如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

要避免過敏發生,林青穀建議民眾,進行過敏原檢驗,了解造成過敏原因,並時常保持環境清潔,經常清洗床單寢具,養成多吃蔬果、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增強免疫力,就能減少發生過敏。

家電使用經驗分享達人486先生建議,過敏除了就醫治療外,也要注重居家清潔,特別是對於塵螨過敏的人,可以使用具有高過濾效能HEPA的吸塵器,尤其配備高速拍打的電動吸頭,來吸除藏在枕頭、棉被、寢具、沙發內的塵螨、灰塵、皮屑,這類型吸塵器還可避免已被吸除的塵螨灰塵從機器尾部排放回室內空氣中,造成二度汙染,達到有效清除效果。現代空氣汙染日漸嚴重,在沒有足夠空間跟時間將寢具拿到戶外借用陽光及拍打的方式去除塵螨灰塵,可運用科技產品解決惱人的問題,維護家人健康。

 

相同疾病 不同科診斷大不同

2013年被大林慈濟醫院派訓英國的吳政翰醫師,於大學附設醫院主修過敏疾病治療,從中觀察到,同樣治療過敏疾病,過敏科和皮膚科卻出現不同角度。他在英國針對慢性蕁麻疹病人做出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同樣治療蕁麻疹,過敏科和皮膚科醫師給予的檢查項目、用藥都出現明顯不同。其實,不同科醫師各唱各調的情形並不樂見,回國後他希望能將不同意見進行整合,找到最好治療方式。

吳政翰透露,透過留學英國的機會,他積極和英國醫學中心的過敏科和皮膚科醫師交流,發現到不同科別在治療同一疾病時,出現不同看法。以治療慢性蕁麻疹為例,皮膚科醫師比較會配合外用治療,過敏科醫師則較常幫病人檢測過敏原和免疫功能。這些研究結果,獲得歐洲學術界重視,發表在知名的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透過這項研究的結果,提醒了大眾,並非每個疾病都會有既定的治療方式。尤其不同專科的醫師,所讀的教科書和所受專業訓練皆不相同,因此,會採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疾病。對於民眾而言,國內醫院的科別相當多,常有不知道該看哪科的情形出現,建議民眾,若治療結果不如預期,不妨可詢問另一次專科的意見,試著找出疾病的核心問題。

吳政翰說,不同科醫師唱不同調的情形,並不被樂見,這也是此研究受到歐洲學界重視的原因。希望回到台灣後,能進一步整合各科意見,從中找尋出最佳的治療方法。

 

夏天感冒不痊癒 乾咳不停怎麼辦

近期平均每日氣溫飆破32度以上,夏天旅遊旺季的時節到來,夏季是許多民眾安排旅行及海濱渡假的季節,此時若感冒纏身,可真是讓旅行大大扣分。甚至有年輕人認為夏天感冒很可笑!殊不知,其實夏天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而且感冒後常不易完全痊癒,而會老是乾咳咳不停。

中醫師李政育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這種情形稱為氣虛兼陰虛、少陽熱,餘熱未盡,可以用養陰退熱兼止咳宣肺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咳到胃都要吐出來了,喉頭被捏住不得鬆開的現象,為氣逆發咳,可用止咳逆或嘔逆加養陰、止咳宣肺方法來治療;如連帶喉頭有嘶鳴聲,這屬「喉中水雞聲」,這裡水雞有二種意義,一為古代煉鐵用的「風箱」鼓動的聲音,一為老青蛙的鳴叫聲,這是一種不同種類的「氣喘」,屬肺脾氣虛兼有咳喘,必須補脾肺之氣並養陰退熱、宣肺。

中醫師李政育說,陰虛就相當於我們理解的「脫水」,呼吸道及肺泡中的粘膜上,分泌含有膠質的水份的細胞功能低下,因為發燒、發汗、氣喘的過度充血發炎。「氣逆發咳」就相當於氣管的逆痙攣。「喉中雞聲」為氣管中的滲出液太多,但無法回滲與排出,一呼吸就呼嚕聲或嘶叫聲,氣管分泌物吸附在氣管上,不能稀釋與脫落,導致氣管像笛蕭的吹奏般,空氣進出不平滑,有扭曲的現象。「餘熱未盡」就是尚有殘存細菌或病毒,或微生物留在體內,其分泌的毒素,與這些感染源被人體撲殺之後,其殘存細胞胞碎片代謝新生物,尚未被代謝出人體的意思。「宣肺」就是改善呼吸中樞管控氣管的蠕動、舒張或收縮、排痰、化痰功能、調整擴胸神經受抑制的功能,放鬆痙攣的橫膈膜,改善鼻竇腔粘膜被阻塞的微細孔洞(感染與抗病過程的分泌)。

中醫師李政育表示,治「氣逆發咳」可用麥門冬湯加方,改善陰虛發咳,可用沙參麥門冬湯或知柏地黃湯或八仙長壽丸、或百合固金湯等加方。「喉中水雞聲」用方為小青龍湯或射干麻黃湯、或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加方。至於多言或吹冷氣、聞異味的咳,有些醫師會說是過敏咳,實際是氣喘的一種類型,可用育生氣喘方加方。

另外加入的,無論是黃芩、或柏;或是青蒿、知母、地骨皮;或厚朴、紫蘇子、半夏;或紫苑、款冬、細辛、乾薑、五味子,為了「宣肺」,都須加入麻黃、杏仁、或桔梗、沙參。養陰的藥則元參、天冬、麥冬……諸藥,育生丸常常可改善腦的神經內分泌與傳導介質的量而快速緩解病情。所以中醫藥是針對病人在每一不同時間點,當下良身訂作的「方劑」,不像西藥任何一味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功能,立即大量推出,不管其他百分之九十的,所以中醫藥治病方法才是「真科學」。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