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三年沒刷牙 臥床老翁肺炎險喪命

家有臥床病患的家屬千萬別大意!一名七十歲的中風老翁,因吸入性肺炎被家人送到急診,經住院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會診牙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滿口堆積厚厚的牙結石,且發出陣陣惡臭味,經詢問家屬因工作忙碌,沒時間幫老翁刷牙,差點導致吸入性肺炎而喪命!

牙醫師提醒,口腔內的特定細菌會引起吸入性肺炎,若能做好臥床患者的口腔清潔工作,不但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的機率,也能提升病患整體的健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余權航醫師表示,臥床患者常因年紀大行動不便,或中風而無法自行潔牙,除定期給牙醫師檢查外,平常需要家屬多花時間幫忙口腔清潔,包括使用刷牙、牙線、牙間刷以及口腔海綿刷。

牙刷建議使用刷頭比較小的,以方便清潔後牙區的大臼齒。牙刷的刷毛可以選擇軟毛,因為過硬的刷毛容易導致刷牙時刷傷牙齦或口腔黏膜等軟組織。 余權航醫師表示,臥床患者因長期臥躺,刷牙方式跟常人也不同。家屬手持牙刷的姿勢要使用握筆法,在清潔的時候比較順手,也比較靈活。在幫患者刷牙時,病人可採坐姿約80度的角度,再將頭部墊高,使患者的頭可以稍微往前下方,口水不會聚積在咽喉處而引起嗆咳。

若患者可以坐在輪椅上,照護者可站在患者的前側方清潔後牙,在後側方清潔前牙。除了使用牙刷刷牙之外,照護者需利用牙間刷與牙線作為輔助,將患者牙縫的牙菌斑清潔乾淨。 除了刷牙及潔牙工作外,幫臥床患者清潔口腔的軟組織也相當重要!余權航醫師補充,因為口腔內細菌的堆積不只有在牙齒上,口腔軟組織也會有細菌的存在。可以先用口腔海綿刷沾無酒精成份的漱口水,在沾完漱口水後要稍微擰乾,避免在清潔時有過多的漱口水流入患者的咽喉而引發嗆咳。

當使用口腔海綿刷清潔完軟組織後,也要記得使用專用口腔凝膠,均勻塗抹在患者的口腔黏膜上,讓患者的黏膜保持濕潤,避免因口腔黏膜乾燥而引發相關的疾病。 余權航醫師提醒,臥床病人每天的口腔衛生與照護,需仰賴照護者確實的清潔。即使患者沒有使用口腔進食,但是口腔內的細菌仍會不斷的滋生,因此對臥床患者來說,口腔衛生清潔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也才能達到完整而完善的口腔衛生清潔的目標。

 

肌餓使壞有理! 研究:血糖低時易吵架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研究指出,夫妻或情侶爭吵可能與饑餓狀態有關。論文中指出,人們在飢餓時確實更容易發脾氣。

研究人員針對100多對夫婦或情侶做調查,要求參與研究的伴侶每天早晚皆需測量血糖,而每晚以扎小人的方法,來檢測對配偶的憤怒程度。結果發現,這些參與研究的伴侶血糖值越低時,小人身上被扎的針就越多。

餓了就憤怒,全是因為血糖低!研究指出,因食物進入人的消化道後會被消化成單糖(大部分是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素進入血管後,就會轉換成能量,傳輸到人體各個器官和組織當中。而大腦所需的熱量與營養又是最多的,而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三大營養素中,葡萄糖是大腦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研究發現,在思考時,若是攝取更多的葡萄糖可幫助增加記憶力,減少大腦反應時間。

當身體的血糖過低時,大腦因能量不足而處於警備狀態,身體為了對抗這壓力,就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來釋放身體內的血糖,而腎上腺素上升,使情緒不穩、易怒。低血糖不僅傷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對人體中樞神經造成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要積極預防低血糖的發 生。研究建議,平時應維持平穩的血糖可使人心情開朗、充滿活力。 

 

怎麼喝水才能防中暑? 同時補充電解質才有效

人人都知道夏天要預防中暑,就要多喝水!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表示,在夏天,每天人體流失的水分約為2.5公升,因此,預防中暑就應補充水分。喝水怎麼喝才正確?許多人認為水分補充就是「大量喝水」。但事實上,補充水分固然重要,同時也要補充電解質才到位!

醫師解釋,人體流汗的同時,體內的鈉離子也會隨著流失,若是一般情形下或只是短時間的流汗,適量的飲水,就可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身體也會自動調節鈉離子的平衡。但在大量、持續性流汗的情形下,體內的鈉離子會大量流失,此時大量的水分補充會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失去平衡!

因此在這種狀況下,只有喝水是不夠的,水分和電解質要「一起補充」。 在大量排汗的時侯,人會感到口渴而想喝水,但只有補充大量「水」的情形下,鈉離子反而被稀釋,人體為了維持適當的血液滲透壓而將水分以尿液形式排出。若持續流汗的狀態,體內的鈉離子會不斷流失,喝進來的水分也無法留在體內,惡性循環之下,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就產生了,形成「自發性的脫水」。嚴重者可能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效、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有效率的為身體補水?鄭玠豪醫師指出,與單純喝水比較,同時補充鹽分、糖分和水分,在糖分的幫助下,可以更有效的將水分及電解質吸收帶入身體內。目前對於預防中暑的水分補充建議,在夏日持續性的流汗或運動超過一小時的狀況下,飲用含有0.1%-0.2%鹽和4%-8%糖的飲料。 在一項日本體育科學的實驗,比較了飲料的補水效率,顯示含有「葡萄糖、果糖的電解質飲料」優於「市售礦泉水」和「果糖為主體的電解質飲料」,而「果糖為主體的電解質飲料」甚至在攝取後的一個小時內造成更進一步的脫水。目前國內市售的運動飲料的成分配方均為葡萄糖、果糖的電解質飲料,所以夏天在運動、大量流汗時,運動飲料比起礦泉水或一般飲料更能達到補水的效果。 

鄭玠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出入泳池要當心 恐染病毒疣、香港腳

天氣熱,不少爸媽會帶孩子去游泳消暑,不過小朋友皮膚敏感、抵抗力較弱,戶外戲水要注意小心感染病毒疣或香港腳,醫師表示,光腳在公共場所行走,易受到黴菌與病毒感染,到底該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陳玄祥表示,病毒疣是一種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感染的先決條件是接觸到病毒,第二是本身無法產生足夠的抵抗力,由於人體對此病毒的抵抗力較弱,只要接觸次數越多、機會越大,感染的風險相對提高,腳易流汗的人,角質層比較容易被破壞、或是腳有傷口,都比較容易感染。另外,香港腳是黴菌感染,可能因光腳出入公共游泳池接觸到香港腳患者留下來的皮屑,上面含有黴菌菌絲而遭受感染。

如何判定是病毒疣或是香港腳?病毒疣有兩個判斷指標,一是黑點,當毒過度快速的繁殖增生導致裡面的血管塞住,看起來會像點狀的結痂,就是形成原因,二是皮膚的紋路改變,病毒疣會造成皮膚紋路被破壞。香港腳的致病黴菌叫皮癬菌,喜愛生長皮膚表面的角質,由於腳底角質層較厚,最常由腳部感染,症狀有搔癢而去摳抓或伴隨腳臭。

陳玄祥提醒,夏天出入公共游泳池,為了降低被黴菌、病毒疣感染,勿在池畔光腳走來走去,腳底若有傷口,容易感染尋常疣造成疼痛不適,建議出入須穿拖鞋,避免皮膚與地面接觸,另外如果不小心光腳行走,從游泳池起身走到淋浴間的路上,在沖洗時最好用力刷洗一下腳底,把可能沾附的香港腳菌絲刷掉,再穿上自己的拖鞋。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