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過敏感冒怎麼分 小三男童哈啾眼腫如小小兵

從小就是過敏兒的黃小弟,早上起床老是打噴嚏,衛生紙不離手,最近哈啾更是愈來愈嚴重,眼睛搔癢一直揉到腫起來了還是不舒服,媽媽一度擔心他感冒了。

原來,黃小弟瘋狂迷上小小兵,每天都要抱著玩偶入睡,毛絮過度刺激了他的黏膜系統,醫師表示,由於過敏和感冒初期徵狀極為相似,許多家長常分不清,判別關鍵在發作時間。

此外,黃小弟曾在周日清晨時相當不舒服,吃了許多過敏藥仍未改善,心急如焚的媽媽情急之下先去藥局,在藥師建議下使用非處方的新型抗組織胺糖漿,症狀才緩解下來。

醫師表示,家長在判斷孩子是過敏還是感冒時仍需非常小心,如果超過一週症狀仍持續未改善,就應做更詳細的檢查。

 

健康養生已成潮流 體脂是重要指標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希望藉由運動或是養生讓自己不只是保持健康,更希望能擁有完美的體態;然而,如何選擇適合的養生方式達到目標,首先必須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

隨著科技的進步,身體健康的標準也由早期的體重、BMI,到時下流行的體脂肪。人體的體重包括肌肉、骨骼、臟器與水份等,單純體重的資料,無法看出體脂肪與肌肉之間的比例,偏偏體脂肪過高對人體可能產生許多不良影響。

擁有ACE(美國運動協會)體適能教練認證的筋肉媽媽表示,隨著年齡的成長,肌肉流失的速度會增加,加上女性荷爾蒙的影響,造成骨質疏鬆的機會就變大,而體脂過高通常伴隨體重過重,勢必對骨頭的負擔更大;體脂肪過高,罹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機率都會大大增加。

熱量的攝取與消耗,決定了體脂肪高低!當吃進的熱量總是高於用掉的,多餘熱量就會變成體脂肪儲存,所以了解自己每天適合的熱量就格外重要!一定要吃到基礎代謝率!想算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可以參考Mifflin-St.Jeor的算式:

男性:10 x weight (kg) + 6.25 x height (cm) - 5 x age (y) + 5

女性:10 x weight (kg) + 6.25 x height (cm) - 5 x age (y) - 161

男性體脂肪比率的標準範圍為14-17%,如果超過25%就是肥胖的象徵;女性因為需要生育、哺餵等,天生的脂肪就比男性為多,標準比率是21-24%,超過32%意味著體脂肪過多,而中年以上的婦女,如果體脂肪比率超過37%,就略嫌肥胖了。

致力於體適能運動推展的筋肉媽媽強調,改善體脂肪的做法是「80%靠飲食,20%靠運動」。飲食的攝取包括控制總熱量,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多吃蔬菜,並且不能不吃澱粉!素食者可用豆類製品取代肉類;至於運動,第一件事就是矯正因為日常久坐,導致的肌肉失衡問題,肌肉均衡,才能發揮適當的功能。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眾服務部發表的美國運動指引資料,每周運動時間至少150分鐘,並且強度在中等以上,可以從最簡單的快走開始,逐漸進展到慢跑及其他運動,增加自己的心肺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形,請先停止運動,並且找專業證照教練指導,以免受傷。

瘦並不代表絕對的健康,必須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這時候,有一台家用的體脂計就可以定期提供相關的數據做為參考。筋肉媽媽建議,測量體脂肪的方式,可以每個月一次,用同一台機器,在同一時段,最好是早上剛起床,把尿排空,尚未喝水,也尚未進食前測量,以此為基礎,配合適當的飲食與運動,有效增加肌肉與肌力,養生外更可以擁有完美體態。 

 

黃金時間點入睡 養出健康聰明寶寶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白天工作做不完,晚上熬夜繼續做,導致晚睡成了習慣,若家中有小孩的家長,多有孩子跟著熬夜晚睡的困擾。

關於「寶寶睡眠問題」,不同派別的專家有不同看法,有些育兒專家認為,只要睡飽就好,何時上床睡覺無所謂;也有專家認為,睡覺時間越早越好。請小兒科醫師就醫學專業角度來告訴家長,寶寶怎麼睡才最好。

每個階段、歲數的孩子生理時鐘都不同,因此針對兩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明。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高羽璇表示,睡眠是幫助寶寶發展的重要一環,隨著寶寶越大,睡眠時間就會越短,新生兒的睡眠時間長達20小時以上,因大腦發育尚未完整,無法分辨白天與黑夜,因此會出現「一直睡」的情形;當寶寶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認知到白天與夜晚的差別;到了一歲後,就會出現「天黑了,要準備休息」的認知。

寶寶到底該早睡,還是睡飽就好呢?高羽璇醫師說明,到了晚上,寶寶的生長激素、退黑激素開始分泌,因此睡眠可幫助寶寶成長,此外,大腦的神經系統、器官生長與修復都是在黑夜中完成,若是從小就晚睡,可能讓孩子的身高矮人一截之外,免疫力、精神也較差,對於日後的學習能力負面影響。

醫師解釋,睡眠品質與睡眠時間一樣重要。建議兩歲前的寶寶在八點時就該準備睡覺,是寶寶的睡眠黃金時期,而睡眠環境應該盡量不要留夜燈,維持全黑的室內環境,保持通風,室溫約26度為佳,以安靜無噪音為原則。

要如何調整晚睡寶寶的作息呢?醫師建議,應該以「漸進式」幫助孩子調整作息,讓晚睡寶寶白天時醒著的時間拉長,多讓寶寶活動,每到睡眠時間時可將房間燈光調暗,讓寶寶知道即將進入睡眠,不要因為寶寶還有活力又讓寶寶跟著大人看電視、玩耍等。此外,家長應調整作息,跟著孩子的作息時間來活動,雙管齊下才能讓寶寶健康的茁壯。 

 

久站後脊椎僵硬 恐是退化性脊椎炎惹禍

退化性脊椎炎主要是因長期使用脊椎,使脊椎間軟骨出現退化現象,造成關節吸收衝撞的能力降低,當承受壓力變大時,就會產生疼痛;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蘇聰明指出,透過X光檢查可以發現,關節因邊緣出現尖銳的突出物,又稱為骨刺,屬於退化的表現,會使患者常常半夜因此背痛醒。

像是脊椎中的膝關節、髖關節、頸椎和腰椎等,都可能出現退化性脊椎炎,患者不但會感到脊椎僵硬疼痛,尤其起床那一剎那最為疼痛,雖活動後有改善,但若活動太久又會出現疼痛現象;蘇聰明說,長期下來若置之不理,恐會嚴重至脊椎變型,甚至無法彎腰走路。

院長蘇聰明進一步說明,治療上,除了物理治療,患者還需接受抗發炎、逐步補足腎氣,且配合具有血液循環功效的中藥幫助調理,儘管症狀緩解,也應養成避免直接彎腰的動作,或是從事劇烈動作,平時也可適時攝取壯骨丸,幫助保養脊椎軟骨。

像是農夫、工作需要經常彎腰都可能罹患腰椎關節炎,或是長期必須伏案工作者,就容易有頸椎關節炎;蘇聰明提醒,若時常感到腰背部僵硬不靈活,且站久或坐久時,出現疼痛現象,就有可能是退化性脊椎炎的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