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糖尿病人踢到腳趾 感染差點須截肢

一名65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太晚發現,造成慢性腎臟衰竭,需要終生洗腎,日前不小心踢到腳趾頭,他以為只是小傷口沒關係;不料,傷口久久未癒合,還引發感染化膿,必須截趾才能保命,結果傷口照顧不良再次感染,所幸及時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暫時免除截肢命運。

傷口感染潰瘍恐截肢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勝指出,該患者有糖尿病史,傷口原本就不容易癒合,再加上長期洗腎,血壓容易過低,造成足部缺血病變及壞疽,近日需評估截肢的必要性。

高血糖破壞全身

劉文勝醫師表示,糖尿病患常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高血糖破壞全身大小血管、神經,甚至各器官病變,常見如眼睛、腎臟等;若感覺神經不良,血液循環又差,傷口往往容易引發感染、化膿、潰瘍、壞死而需要截肢,造成生活品質低落。

定期檢查預防

劉文勝醫師強調,糖尿病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特別抽血檢查才知罹病,建議BMI大於24、家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等高危險族群,應每3年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機會可以痊癒。

 

胎兒臍帶脫垂需緊急剖腹 嚴重恐胎死腹中

孕媽咪看過來!懷孕過程充滿艱辛,很多狀況都要小心,尤其是當發生破水現象時,應立即就醫診治;臨床上,就有孕婦提早破水,就醫檢查發現胎兒有臍帶脫垂,經由緊急剖腹產,才避免不幸發生。

早期破水 易發生臍帶脫垂

胎兒發生臍帶脫垂雖不常見,但是也偶爾會發生;婦產科林世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主任表示,胎兒臍帶脫垂並無法預防,往往是在孕產婦發生早期破水時出現,因為子宮頸口已開,胎兒臍帶進而跑到陰道內。

情況嚴重恐胎死腹中

林世基指出,胎兒臍帶脫垂,情況嚴重時,恐造成胎死腹中;因為臍帶要供應胎兒血液與氧氣,當臍帶脫垂時,在子宮收縮之下,往往會壓迫到臍帶,進而造成胎兒缺氧,以及沒有血液,也就會使得胎兒有致死之虞。

安胎+注意是否有產兆

林世基強調,當孕婦若是有早期破水時,應立即就醫診治;若胎兒尚未成熟,除了要安胎之外,也要注意是否有產兆。一旦有陣痛,子宮持續出現收縮狀態,就要檢查子宮頸口是否有擴張,若是有胎兒臍帶脫垂現象,就應緊急剖腹產。

 

不準的血糖機帶你上天堂 害糖友昏迷送醫

血糖機數值不夠精準,可能會讓患者陷入危機,日前門診有一名糖尿病患出現低血糖症狀,拿起血糖機一測,數值為70mg/dl,以為吃顆糖果就沒事,殊不知症狀越來越嚴重,突然昏迷送醫才發現正確血糖值僅有50mg/dl。醫師提醒,血糖機失準恐誤判數據,造成患者血糖過低或過高之風險。

血糖忽高忽低 恐有致命危險

謝安慈醫師, 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表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要得到良好控制,做好血糖監測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有了精準的數據,才能在藥物用量、飲食上做完善的調整,避免血糖高低起伏而造成高血壓高滲透壓昏迷、酮酸中毒等風險。

SMART聰明檢測法 監測血糖控制飲食

目前醫界正推廣SMART聰明檢測,無須天天扎針,透過同一餐餐前及餐後的血糖數據變化,來制定適合患者的個人化治療,根據此數據便能讓患者了解剛剛吃的食物對不對,食物的攝取量是否正確。開業家醫科陳宏麟醫師指出,過去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固定同一個時間監測血糖,長期看來血糖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卻忽略了飲食可能造成的血糖改變,使用SMART聰明檢測法後,便可得知餐前餐後血糖數據的變化,依此作為調整飲食的原則。

精準醫療時代 數據正確更重要

許惠恒醫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也提醒民眾,精準醫療已經是全球趨勢,針對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基因來提供個別診斷以及治療對策,因此治療團隊對於數值正確度的要求越來越嚴謹。糖尿病並非絕症,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糖尿病是可以被控制的。

民眾選購血糖機要多注意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統計,在1992-2009年間,有100個致死案件與自我血糖監測數值準確度有關,在2004-2008年之間,更產生了12672個嚴重危害健康的案例,其原因就是自我血糖監控數值不正確,對此美國FDA於今年五月底嚴格執行新版ISO品質認證,將無法達到標準的血糖機下架,目前台灣尚無相關法令規定,但許惠恒醫師還是提醒民眾,選購符合最新2013版國際ISO 15197規範的血糖機較有保障。

 

孕婦碘攝取不足 孩子比較笨

海鹽、玫瑰鹽、鹽之花等,各種進口食鹽號稱天然更健康;但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攝取這類不含碘的食鹽,罹患甲狀腺疾病風險高出1.14倍。台大教授更直言,孕婦缺碘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孩童智商可能少10分以上。

女性缺碘

最近研究,針對19歲以上、共1060位民眾,進行碘飲食頻率調查,結果發現,5成6碘攝取不足,其中女性達6成,罹患甲狀腺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14倍。

胎兒智商可能較低

蕭寧馨,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指出,女性缺碘高峰期為30至39歲正值育齡,可能造成早產、流產,甚至死胎,還會影響胎兒腦部正常發育,孩童智商可能低落10分以上。根據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每日攝取應達140微克,孕婦達200微克。

吃海帶補充碘

健檢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缺碘容易疲倦、變胖及甲狀腺異常,而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最常見的形式,一旦有甲狀腺腫大問題,應接受超音波檢查,建議民眾每星期至少攝取一次含碘食物,如海帶、海帶根、海帶芽、海苔,以及魚蝦貝類等。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