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無時無刻都想睡 胖到罹睡眠呼吸中止

40歲蔡小姐,從小天天喝含糖飲料,最愛吃油炸食物、吃到飽,去年體重飆破136公斤,胖到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無時無刻都想睡,還曾騎車上班打瞌睡,差點釀成車禍,讓她決定接受減重手術。

吞減肥藥無效 無法運動更肥胖

蔡小姐說,每天都感覺睡不夠,上班時經常打瞌睡,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每次與朋友去旅遊,朋友總是被她的打呼聲吵到無法入睡;雖曾吞減肥藥卻無效,想要運動但因膝蓋承受不了體重,只好作罷,眼看著身材愈來愈胖。

BMI達51 超級病態性肥胖

收治個案的新光醫院代謝管理暨減重手術中心主任方躍霖指出,蔡小姐的糖化血色素達6.9,差點罹患糖尿病,而BMI高達51,為超級病態性肥胖;進一步安排睡眠檢查,竟發現每小時睡眠呼吸中止缺氧指數高達137次,建議接受減重手術,否則終生必須戴呼吸機睡覺。

手術+飲食+運動 一年減70公斤

方躍霖主任說明,蔡小姐接受微創式縮胃減重手術,並配合飲食及運動,一年內體重從136公斤降低到66公斤,BMI 51回復到24,體重減少70公斤,相當於一個成年男性的體重,而每小時睡眠呼吸中止缺氧指數,也降到0.2次,不需要再戴呼吸機入睡。

微創減重手術 傷口小、疼痛少

方躍霖主任強調,減重手術提供肥胖患者另一種減肥方式,尤其微創減重手術傷口小、疼痛感少、感染機會低,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睡眠中止症等代謝慢性病也能獲得改善,建議接受嘗試4至6個月減重仍失敗、BMI超過35以上,可就醫評估接受減重手術。

低惡性卵巢瘤年輕化 會有這些症狀莫輕忽

一名22歲年輕女生日前因為下腹疼痛,到婦產科就醫,沒有想到竟然罹患低惡性卵巢腫瘤,腫瘤大到22公分,經由手術切除,已返家休養。醫師提醒,低惡性卵巢腫瘤有年輕化的現象,若是出現體重增加,排便不順,且有下腹痛,應及早就醫診治。

越來越胖、肚子越來越大、下腹部壓迫性疼痛

收治這名女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彥華表示,這位22歲女生最近越來越胖,而且肚子也越來越大,由於沒有性經驗,但因為有下腹部壓迫性疼痛而來就醫;以超音波檢查,竟然發現卵巢有22×17公分腫瘤,且經進一步檢查確認是罹患低惡性度卵巢腫瘤。

排便不順且會有慢性便秘

由於卵巢長腫瘤會壓迫到腸胃道,有不少人會有腸胃道不舒服的現象,進而去看腸胃科;黃彥華醫師指出,卵巢腫瘤會擠壓到腸胃道,會導致排便不順且會有慢性便秘現象,到腸胃科照超音波,也會發現到,並進一步轉診到婦產科。

超音波、電腦斷層、抽血檢驗CA125癌指數

卵巢有腫瘤除了做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之外,並會抽血檢驗CA125癌指數;黃彥華醫師指出,如果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有腫瘤,若是只有5、6公分,建議可在3個月後再以超音波追蹤,因為有可能是生理性水瘤,會自行消掉,若是沒有消且又變大,就要抽血驗CA125腫瘤標記。

手術開刀切除患側卵巢

黃彥華醫師進一步指出,抽血檢驗腫瘤癌指數CA125,如果大於100則惡性度高,30-100則是偏低惡性度,檢查結果出來後,就會再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並確認骨盆腔淋巴以及其他部位淋巴是否有腫大,以及是否有漫延,再安排做治療。

卵巢腫瘤必須要手術開刀切除患側卵巢,另一側仍保留,不影響排卵,日前也曾經治療一位27歲罹患低惡性度卵巢癌病人,在手術後順利懷孕。

氣候不穩定 當心A型流感肆虐

最近氣候不穩定,一天出大太陽,隔天又下大雨,氣溫也是有如洗三溫暖般,忽冷忽熱的天氣,致使很多人都感冒了,甚至有不少人染上A型流行性感冒;醫師提醒,流感相較於一般類流感,會有較多併發症,若是感冒了,最好還是要積極就醫診治,若是感染到流感,也可以及時使用克流感來治療。

A流感會有肺炎、中耳炎、鼻竇炎併發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奕輝表示,最近因為天氣變化大,有很多感冒病人就醫,而且大多是A型流感;A流感要比一般感冒會有較多併發症,例如肺炎、中耳炎、鼻竇炎的機率要較高,民眾要多加小心。

有濃痰、發燒、會喘恐有嚴重併發症

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疫苗,每年十月就會開打;但是,李奕輝醫師指出,去年打的疫苗到現在已漸漸失去效力,而由於天氣變化太大,所以若是有感冒症狀要立刻就醫診治,可以使用克流感治療,如果有濃痰、發燒、會喘,可能就會有嚴重的併發症,要特別注意。

出現感冒症狀就應戴口罩

李奕輝醫師進一步指出,這一波A型流感好發族族多是年輕人,二十多歲的年輕族群常需要上班,或是會暴露在公共場所,例如學校、補習班和電影院,由於是密閉空間,若是出現感冒症狀就應戴口罩,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至於健康者戴上口罩也可預防被傳染。

你累了嗎? 小心很容易中暑喔!

原來身體經常很疲累,會很容易中暑!中醫師發現,最近有不少中暑病人來求醫,除了因為天氣變化大,一天裡可能會經歷春夏秋冬,忽而低溫十幾度,忽而又高溫三十幾度,然後又經常進出冷氣房,身體很難適應;其次就是加上工作疲累,免疫力下降,就很容易中暑。

冷熱調控能力較差易中暑

中醫師姜智釗表示,天氣變化大,再加上工作疲累,以致中暑病人很多;傳統中醫認為,這類中暑的人就是所謂的寒溫不調,也就是說這些人對於冷熱調控能力較差。門診中是不少長期上夜班的媽媽們,還有在冷凍庫從事倉儲的人,甚至經常南來北往者,由於經常進出冷氣房,再加上工作疲累,免疫力下降,就都是容易中暑族群。

頭痛、脖子緊繃、頭暈、想吐

中暑者最常見症狀就是頭痛與脖子緊繃;姜智釗中醫師指出,也有人會出現頭暈、想吐等症狀,在急性期可針灸脖子後面的穴位,使肌肉放鬆,也有人會用刮痧或是拔灌,主要是利用肌肉放鬆與微血管散熱來緩解中暑。

針灸、刮痧、拔灌 也可用艾葉、桂枝薰脖子

除了針灸、刮痧、拔灌之外,也可利用薰蒸方式來改善中暑後的不適症狀;姜智釗中醫師進一步指出,可以用中藥材例如艾葉、桂枝來薰脖子,使肌肉彈性恢復,就可以使頭痛與頭暈程度會降低,之後可再服用中藥來預防中暑。

參麥散+清暑益氣湯預防中暑

姜智釗中醫師說,尤其是老人家或體弱的人,如果一中暑就會很容易出現暑熱感冒;比較容易中暑的族群,可以服用補氣補陰的中藥參麥散,例如麥門冬、五味子、粉光參,或是在這季節可以服用清暑益氣湯預防中暑。此外,如果去南部很熱的地方,要儘量喝溫開水,調節人的溫度,使體溫不要變化太多,也可以降低中暑機率。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