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你睡不好嗎? 當心周邊動脈阻塞機率高

你也長期有睡不好的問題嗎?小心埋下誘發周邊動脈阻塞的危險因子,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未來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率,是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1.37倍;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指出,這份研究成果是針對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了解過去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目前這份研究成果也獲得國際知名期刊臨床耳鼻喉科學刊登。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容易周邊動脈阻塞

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曾有打鼾、抽筋等睡眠品質不佳問題,尤其天氣變冷,症狀更加劇;黃俊豪醫師指出,從臺灣健保資料庫中,追蹤十年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的11817位患者,從20歲到100歲使用三倍對照組,發現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患者中,出現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的人,有0.8%者有睡眠呼吸中止,對照組裡僅0.5%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 易促使周邊動脈收縮

研究校正年齡、性別、三高等因子後,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率,的確比一般人高;黃俊豪醫師說,主要因睡眠呼吸中止患者,睡夢中常會全身性缺氧,加上交感神經系統較旺盛,這時會促使周邊動脈收縮,導致周邊動脈循環變差。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遠離疾病找上門

包括抽菸喝酒、三高、腎臟病、肥胖等恐都會誘發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外,治療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時,也應將睡眠呼吸中止症及打鼾納入評估範圍;黃俊豪醫師提醒,肥胖者應努力減重外,若有上呼吸道疾病,應接受手術治療,睡覺也可帶陽壓呼吸器輔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就能遠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找上門。

避免孩童近視 每天戶外玩耍最少1小時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近五年的小一生近視比率約22%,到了小六生竟已高達66%,罹患近視的年齡愈小,度數加深愈快,以後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就愈高,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併發症,甚至導致失明,不得不慎,偏偏台灣的孩童近視越來越嚴重。

擺脫小小孩的「沉重」視力

不少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童近視持續加重,嘗試很多醫藥方法仍無效後求助中醫師,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避免近視最好的方法是讓孩童每天在戶外玩耍1、2小時,如果做不到,則要從用眼習慣、食物及藥膳保健、穴道按摩等三大方面去護眼,且持之以恆。

幼兒園應多安排戶外活動

張煒東中醫師說,現在的小孩很早就進入幼兒園,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室內學習,接觸大自然的時間很少,看近距離的時間太多,看遠方的時間太少,造成近視年齡提早,最好的方法是每天白天讓小孩子在戶外玩耍1、2小時以上,因為戶外遠距離視野,會減少眼睛肌肉緊張,但是,多數的家庭都無法做到,這牽涉到社會價值的認定等問題。

CHECK! 近距離標準用眼姿勢

如果做不到每天長時間的戶外玩耍,張煒東中醫師表示,首先是建立良好的用眼習慣,有機會就多看遠方的景物;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閱讀或看電視、電腦,用眼每30至50分鐘就休息10分鐘;讀書、寫功課,姿勢要端正,不要躺著或趴著,閱讀時應保持35公分以上的距離,視線與書本垂直;手機、掌上型的電動玩具儘量少玩。

呷啥米顧目睭? 醫師告訴你

張煒東中醫師指出,在食物及藥膳保健方面,多吃深綠色蔬菜、紅黃色蔬果、深海魚、堅果類、乳製品、全穀類等,補充β–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Omega–3脂肪酸等;以枸杞為主的藥膳對孩童很有幫助,可以搭配一些黃耆或山藥,而食材上,以魚肉或雞胸肉或排骨皆可靈活變化,也較不容易吃膩。

眼睛按摩 緩解用眼過度

張煒東中醫師說,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可幫助眼睛放鬆,避免近視發生,而眼睛周圍的穴位有6處,包括攢竹:眉毛的眉頭之凹陷處;魚腰:眉毛正中間之凹陷處;絲竹空:眉毛末端之凹陷處;睛明:內眼角稍上方之凹陷處;瞳子髎:外眼角的眼眶外側緣;承泣:瞳孔下方,眼眶下緣的凹陷處。簡單的說,圍繞眼眶周圍的骨頭,輕觸時會有發現輕微的凹陷處,就是穴位的位置,每個穴位按摩一兩分鐘即可,一天可按摩數次,以按摩時眼睛舒服即可。

網路偏方去狐臭 當心不成功反受傷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飄出的狐臭味也越來越濃厚。狐臭雖不是一種疾病,卻會在病人心理造成無形壓力,進而形成社交上障礙。大多數人都是藉由網路搜尋治療方法,而這些資訊當中也充斥許多謠言偏方,但這些偏方真的有用嗎?

「狐臭」大多來自遺傳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表示,狐臭主要是因腋窩的大汗腺(頂漿腺)分泌出蛋白質豐富的液體,與表皮上的細菌接觸後分解產生異味。而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水,滋養細菌生長的環境,造成腋下產生更強烈的異味。

此外,賴豐傑醫師表示,大汗腺受到賀爾蒙影響,青春期分泌較為活躍,故異味較濃厚。當父母皆有狐臭體質時,子女遺傳的機率高達八成;若是父母其中一人有狐臭體質者,子女遺傳機率約為五成。

民俗偏方用「薑、鹽」除狐臭

搜尋狐臭治療,網路上會出現許多民俗療法或偏方,例如使用生薑或炒鹽摩擦腋下,傳言生薑和鹽巴因具有殺菌作用,可以去除腋下細菌,減少腋下細菌造成的味道。此外,網路上有人學神農嘗百草般,調製私方來改善狐臭,如利用南瓜葉、田螺、蘇打粉或生辣椒等物品熬成汁塗抹或敷在腋下。

賴豐傑醫師解釋,類似這些未經證實的網路偏方,因取得方便、成本低廉且無需動刀手術,十分容易取信一般民眾並讓其嘗試。然而,使用過度刺激性物品塗抹皮膚,可能造成毛囊阻塞或發炎等症狀產生。輕微者皮膚發紅、發癢等過敏現象,但嚴重情況可能造成皮膚潰爛,甚至需做清創手術。如真的有狐臭問題,應至醫療院所就診,尋求專業醫師諮詢,選擇侵入或非侵入性治療,切勿聽信偏方。

治狐臭現代2方法「卡實在」!

賴豐傑醫師建議,現代醫療有兩種方法可以給予有狐臭問題的民眾解套:

一、侵入性治療:一般侵入性治療分為傳統汗腺手術及汗腺刮除術。傳統汗腺手術:需動手術挑除頂漿腺,因此腋下會留較大的手術傷疤,且術後照護不易,恢復期時間也較長。汗腺刮除術:雷射溶脂及螺旋刀刮除術,手術傷疤雖小,但術後照護仍須注意加壓止血並復健,恢復期需2週以上。但如果不希望留下傷口,且無法請長假者,亦可選擇非侵入性治療。

二、非侵入性治療: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止汗劑或體香膏,適合一般汗量及異味不嚴重患者,利用鋁鹽阻塞毛孔抑制排汗,並使用香料遮蔽狐臭,但需每天使用。目前市面上唯一非侵入性,且具長久性效果的治療,就是微波熱能除汗系統。

「微波熱能治療」除汗又無疤

賴豐傑醫師解釋,利用微波在真皮層與皮下脂肪層的交接處,提供60℃的熱能,此交接處為大汗腺(頂漿腺)與汗腺所分佈的區域,利用微波熱能破壞汗腺,故可同時改善狐臭及多汗症,微波熱能傳輸後會有冷卻系統,保護表皮不受熱傷害。治療過程中完全無傷口,所以也不會有疤痕,僅須施打局部麻醉,術後照顧容易,病人隔天即可正常上班,是目前針對狐臭和腋下多汗症最佳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臨床研究顯示,一至兩次的療程,腋下的出汗量平均可減少八成以上,另有研究指出,療程後做組織切片,頂漿腺有效破壞達九成之多,且被高溫破壞的汗腺無法再生,因此具有長久性的治療效果,也無代償性出汗的問題產生。

您睡飽了嗎? 談睡眠與抗衰老

撰文/蔡啟聖

世界睡眠醫學學會(ASM World Association of Sleep Medicine,WASM)將「世界睡眠日」選定在每年3月第二週的週五,提醒人們睡眠與自身健康的密切關係與重要性。季節變換週期和晝夜交替規律,深深影響人們的睡眠及生活,而睡眠與抗衰老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何時睡、怎麼睡,才能充分休息、維持健康;延緩衰老、留住青春?改善睡眠品質正是最關鍵的首要課題!

睡眠除了讓人體休息之外,還有甚麼幫助?

睡眠是人體休息的重要機轉,由專責睡眠及覺醒的中樞神經管理,最主要的功能是恢復、補充個人白天活動後所損耗的體能精力,並調整、重組個人情緒行為和學習認知記憶。現代醫學普遍認為睡眠是一種主動過程,更是最好的休息方法,目的是為恢復精力而作出合適的休息。人腦在睡眠時並沒有停止工作,只是切換模式,使身體可以更有效的儲存其所需能量,補充精神和體力,既能保持身體健康,更可提高工作能力。

睡眠的表現包括:減少主動的身體運動,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弱,增強同化作用(生產細胞結構),降低異化作用水平(分解細胞結構)。對於人類與哺乳動物來說,規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睡眠容易被打斷,回到清醒狀態,則是一種保護機制,是健康和生存的必要生理機制。

一般成年人平均睡眠時間約6~8個小時,正常情況下,睡眠會占去人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不論是調節內分泌,如分泌生長荷爾蒙、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以至於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新陳代謝正常排毒、修補皮膚及黏膜細胞等,都需要充足的睡眠。

睡不好,對身體有哪些傷害?

容易引發甚麼疾病?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容易引發疲勞、自律神經失調、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憂鬱、負面情緒、慢性缺氧、加速老化、阻礙排毒機制,免疫力降低、易感染傳染病,還會增加罹患腦血管疾病、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癌症與各種行為障礙和意外的發生機率,甚至導致過勞死等等!

黃金睡眠時期熟睡,輕鬆抗衰老!

生物體中確實存在著日常意義的晝夜「時鐘」,可以指示生物每日的節律,晝夜週期的誤差常可精確到數分鐘內。研究發現具有晝夜生物鐘性質的組織,按照調控機能等級可以分為:中央生物鐘(central clocks)和外周生物鐘(peripheral clocks)。從目前所知道的所有生物鐘模型研究得知,晝夜生物鐘是細胞自主的,也就是說,某些細胞本身就具有生物鐘的特性。雖然晝夜生物鐘受外界環境(比如光照溫度等條件)的調控,複雜生物的中央晝夜生物鐘往往並不存在於光感受器上,比如哺乳動物的中央晝夜生物鐘,就是存在於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依循人類原本的生物鐘運作,於睡眠時期入睡,最能輕鬆抗衰老。

符合生物鐘理念的中醫理論更指出,最關鍵的睡眠時間是子時,也就是晚上11點~凌晨1點,是膽經與肝經的排毒時間,及生長激素分泌的時刻,人體必須進入熟睡狀態,才能順利進行排毒,輕鬆抗衰老、幫助身體回春,因此,想要擁有健康、延緩老化速度,必須重視子時的睡眠品質。

哪些情形會造成睡眠障礙?

常見睡眠障礙有兩種,第一種是睡眠品質不良,便會出現嗜睡、卻怎麼睡都睡不飽的現象,最常見的嚴重疾病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佔其中原因的大多數,這也是目前全台灣八成以上睡眠中心的治療重心。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一種,就是患者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常發生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嚴重者氣道會完全堵塞吸不到空氣而窒息。此外還有肥胖造成的呼吸道狹窄,或維持呼吸道通暢的肌肉張力不足,無法維持原本的狀態而塌陷等原因,這時就需要專科醫師的幫忙。

第二種是睡眠時數不足,常見症狀是失眠,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壓力、年齡、生活步調快速、外在的生活環境等因素。失眠的症狀則包括入睡困難、睡眠容易驚醒中斷、清晨容易早醒,或是主觀抱怨睡眠品質不佳,也就是指對睡眠的時間、效率、或是品質不滿意等。

出現睡眠障礙,可以尋求甚麼協助?

要處理失眠症,其實要從原因下手,才能真正解決失眠困擾。長期失眠的人,有九成以上來自心理因素,需要由心理與生活習慣著手治療。很多患者依賴安眠藥,但其實安眠藥並無法根治長期失眠,患者必須得求助於醫師,找到失眠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不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或失眠,都會影響到睡眠品質,處理好相關疾病、問題確實解除之後,更要懂得採取正確的睡眠策略,才能讓自己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與完善的睡眠時間,不要再度成為欠「睡」一族!

─六大睡眠不足徵兆─

No1.常常覺得「鬱卒」易怒:睡不好、心情壞,抗壓性和自律神經功能也隨之惡化。不想當活動炸藥包,就絕對不要犧牲睡眠,每日睡眠時間不能少於6小時。

No2.生產力及工作表現不佳:長期生產力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足、品質差,會讓抗壓性降低、情緒起伏變大、負面想法增加,工作時焦躁不安、無法專心,導致表現不理想。

No3.體重上升、小病不斷:睡眠不足會刺激身體導致需求更多能量與刺激,食慾增加,離不開零食,想瘦也難!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咳嗽小病不停。

No4.決斷力變差:睡眠不足者,容易出現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及判斷力變差等症狀,長期睡眠不足的人甚至會出現幻聽或幻覺。

No5.性慾降低:疲倦是打壓女性性慾的殺手。一項針對未屆更年期卻有性慾低落問題的女性研究指出,其中85%的女性受多重因素干擾,包括壓力和疲勞等,比例最多的因素就是睡眠不足。

No6.長期疲勞昏昏欲睡:前晚睡不好,隔天一定頭腦昏沉、無法集中精神,專注力不夠並影響記憶力。

醫師小檔案

蔡啟聖醫師

現任:凱薾抗衰老醫學中心醫師|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副理事長

經歷:聖路易大學公衛博士|聖路易大學醫管碩士|國防醫學院學士|中山醫學大學學士|中山醫學大學傑出校友|國泰醫學中心醫師|龍潭敏盛醫院醫師|範美高氧生醫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專長:神經外科專科醫師|一般外科專科醫師|抗衰老再生醫學|高壓氧專科醫師|幹細胞研究|老人醫學|功能醫學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