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情緒高低起伏是躁鬱? 「針劑治療」助重返生活

您的情緒是否會不自主地在「高昂易怒」與「憂鬱低落」之間轉換、擺盪,像是坐在翹翹板忽上忽下嗎?注意!您可能是雙相情緒障礙症(雙極性疾患),也就是過去俗稱的躁鬱症患者。

義大醫院精神科張簡德璋主治醫師表示,臨床上躁鬱症會出現兩種極端的「躁期」與「鬱期」情緒症狀反覆地發作,病程上又以鬱期發作次數較多,或者一開始是以鬱症先表現,後來才有躁症的發作,導致常出現一開始躁鬱症被誤認為憂鬱症的情形。

情緒失衡「S.O.S.」 及早診治與治療

當患者情緒比先前更高昂亢奮,伴隨自信心大增、話多、思緒快、活動量多,或是判斷力失常、表現於瘋狂購物、花大錢投資等都可能是躁期發作。若躁期症狀持續一週以上,並且嚴重影響到患者自我照顧能力(Self-care)、職業(學業)能力(Occupational)、社交能力(Social),即所謂「S.O.S.」之警訊,就應立即就醫診治是否罹患躁鬱症。

目前躁鬱症治療應以藥物合併心理治療為主流。不過張簡醫師表示,由於多數急性躁期的患者病識感低,剛就醫時幾乎靜不下來配合心理治療,此時會建議先投以口服藥物治療,幫助穩定患者腦中的神經傳導迴路,若遇到不配合服藥的患者,則會斟酌改以針劑治療,加以穩定患者症狀。

每月一針「抗躁鬱症長效針劑」 提升用藥順從性

張簡醫師說明,傳統治療躁鬱症的口服或針劑藥物,易產生頭暈、嗜睡、肌肉僵硬、體重增加及動作反應遲緩等副作用,可能會降低患者服藥意願,加上多數患者主觀意識強,容易擅自停藥,導致疾病復發、惡化。

所幸,衛福部已核准國內每月一針新一代「抗躁鬱症長效針劑」使用於躁鬱症患者之維持期治療,藥效可於血液中維持四週左右,對於不願服藥、不便每日服藥,或是病情控制後減藥又復發的患者,提供治療之新選擇,其整體副作用較少,每月僅需注射一次,增進用藥便利性,也能穩定患者症狀、避免復發,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做躁鬱症的守門人 給予治療支持盼回復生活

張簡醫師表示,在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常規治療外,身旁親朋好友應當起躁鬱症患者的守門人,遵照「S.E.T.」三原則。「Support」:支持患者就醫,提升疾病病識感,才能有效地幫助患者預後;「Empathy」:理解患者的內心感受,並且感同身受疾病對其造成之影響;「Truth」:當患者恢復後,認為自己可以立即重返社區及職場生活,導致出現眼高手低的情形,這時應對患者說實話,不要過分保護,並且可以安排職能治療等精神復健計畫,加以改善或提升患者的社交及職業能力。

最後,張簡醫師叮嚀,如果對躁鬱症放任不管,每次發病都是對大腦腦力長期慢性的傷害,所以如果有躁鬱傾向一定要及早就醫,儘快由精神科醫師做判斷及後續治療,讓大腦失衡的翹翹板趨向平衡!

補健保資料庫不足 醫學中心成立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已成為智慧醫療發展重要的一環,隨著各大醫學中陸續建構健康大數據,台北榮總也不落人後,加入智慧醫療行列,臺北榮總院長張德明以及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協同資訊室以及各單位專家,花了九個月時間,建構完成大數據中心,並開放研究者申請使用。

健保資料庫結合大數據 仍有研究限制

過去健保資料庫結合大數據,提供國內醫療詳細且格式統一的資訊,且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過去十多年已有數千篇論文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也改寫了許多世界臨床醫療準則,並實際改變了臨床病患照護政策;臺北榮總研究部主任吳肇卿指出,雖健保資料庫具多項優點,但仍有許多研究上的限制,像是診斷碼不見得正確、沒有病歷資料、沒有檢驗結果等。

北榮大數據中心 與健保資料庫無縫接軌

因此為了彌補健保資料庫的相關缺點,臺北榮總大數據中心不僅依照健保資料庫的資料結構建置,相關檢驗數據碼因完全按照國際標準碼建置,可與健保資料庫以及其他醫學中心的大數據無縫接軌;吳肇卿主任表示,且以退輔會所支持的大數據建置計畫而言,臺北榮總的大數據資料庫,也將與臺中榮總以及高雄榮總的大數據資料庫整合,以利於相關研究的進行

與國外機構合作研究 發表國際頂尖論文

另外,臺北榮總大數據中心研究團隊也與包括美國史丹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機構,有密切合作,並同時發表國際頂尖論文,像是在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中,分析全世界42,588位B型肝炎帶原者,就發現B型肝炎的每年陰轉率為1.02%,論文也發表於全世界頂尖的消化學雜誌,研究發現,慢性B型肝炎者,非一定終身帶原,平均追蹤十年,占一成多患者症狀會消失,且成為終身免疫狀態。

持續與相關機構投入研究 造福更多病患

透過與國際合作,將許多真實世界的大數據整合,以互相印證彼此的研究成果,讓研究成果能快速應用於臨床病患照顧;吳俊穎主任表示,透過臺北榮總大數據中心的開幕,希望能為國內健康大數據的研究及智慧醫院的發展,帶來積極貢獻,未來也將持續與國內外傑出的研究機構進行深入且廣泛研究,以造福更多患者。

幕後英雄醫檢師 助醫師精準診斷

忙碌的醫院裡,「醫檢師」常常隱身幕後,卻是為民眾治療疾病、把關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每年醫檢師節,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科的醫檢師舉辦醫檢小學堂,講解醫檢師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內容包括寄生蟲鏡檢、血型辨識,讓民眾對醫檢師多一分理解,並鼓勵全民踴躍捐血,讓年前能夠達到7天安全血庫量目標。

顯微鏡揪寄生蟲 花東蟯蟲感染率高

「寄生蟲如何進到我們的身體裡面的呢?」,「是鑽進去?吃進去?」,「那要用什麼特徵分辨寄生蟲呢?」在顯微鏡下的蟯蟲、絛蟲、糞小桿線蟲,逐一現形。檢醫師王德容表示,花東地區寄生蟲的感染率很高,像是常見的蟯蟲、絛蟲、糞小桿線蟲,其中是蟯蟲,根據統計,1,452位花東學童中,就有161位學童檢查出患有蟯蟲,陽性率高達11.1%。

替血液捐輸把關 注意細節顧人命

除了臨床檢驗工作外,血液捐輸也需要仰賴醫檢師的專業。檢驗醫學科血庫組醫檢師蘇楷允表示,民眾從捐血中心捐出熱血後,需要血庫醫檢師再把關,臨床端核對並記錄,看似簡單的步驟藏著好多細節,包括血型確認、輸血前的交叉試驗比對,每個環節都攸關關人命,須經過最高規格的處理和醫檢師再三確認,才能成就一袋可使用的「熱血」。

確保年前血庫量 鼓勵踴躍捐血

為確保血液庫過年前存量,蘇楷允醫檢師提醒民眾,捐血年齡為17歲以上、65歲以下,女生體重54公斤以上,男生50公斤以上,捐血前一天不能喝酒、不能熬夜。檢驗醫學科主任張淳淳表示,農曆過年即將來臨,希望讓年前能夠達到7天安全血庫量目標,讓需要血液病患可以過好年。

檢驗部門當後盾 助醫師診斷病情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感謝醫檢師們的努力時表示,檢驗醫學如何提供更精確的資料,對臨床醫師做疾病的診斷、評估、治療及追蹤,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醫院能透過檢驗全自動分析儀,提供數百項檢驗服務,或者讓檢體全程導入條碼辨識作業,以系統資訊化作業管理,建立最完善的檢驗單位,幫助醫師精確診斷民眾病情。

連假更焦慮?5招及早準備好心情

一名22歲女大生北上求學,父母常吵架,母親常哭訴抱怨父親的情緒及言語行徑,每次接到電話後就會開始焦慮、恐懼害怕、惡夢、失眠、情緒起伏大、憂鬱,提不起動力上學而曠課。她被友人拉去就醫,診斷為憂鬱症,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中。治療過程裡,多次表達目前最大的擔憂是春節年假很長,沒有理由不回家,卻又心生焦慮,不知該怎麼辦。

連假用5種方法 降低家庭關係的壓力

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連假本使每個人在忙於工作學業及生活大小事之餘,可有完整假期安排自己與家人培養情感及自我放鬆充電。但對於少數有家庭關係困擾的憂鬱症者,有時不是加分,反而是加重憂鬱情緒的壓力來源。

憂鬱症者常見情緒低落、缺乏興趣、睡眠不佳、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自殺的意念、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通常經由持續藥物及心理治療能獲得改善,但當遇到壓力、突發事件衝擊,沒適時排解很可能導致病況惡化。施佳佐醫師提供5種方式,幫助憂鬱症者渡過連假:

1)對自己情緒有覺察,若發現自己過度憂鬱,恐慌、焦慮、失眠加劇,可上網作壓力檢測量表(台灣人憂鬱量表),分數超標即建議就醫。

2)學習自我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做運動等,幫助自己先緩和情緒。

3)透過諮商幫自己釐清壓力源,並共同找尋更好的調適及應對方式。

4)事先準備年假期間可能需要及遇到的醫療狀況,放假前與醫師討論可能遇到情境預先演練如何應對,並準備適量藥物。

5)提早安排規劃連假,也可發揮自我創意,安排不同方案。

及早規劃及準備 減少衝突、控制病情

如何規劃連假,施佳佐醫師建議幾個方向,只回家吃年夜飯或只待短短幾日,當超過自己負荷程度或開始討論過度敏感話題而衝突,可迴避敏感無共識話題,以工作及學業為由提前離開。也可找朋友到家裡一同過年,家中有外人時,家人間較不會放縱負面情緒。或是去朋友家過年,串門子感受友人間溫暖。若經濟能力許可,可安排出國旅遊,全家一同出國,共同轉移衝突注意力,轉至正向旅遊經驗。自己一人出遊或安排工作努力賺錢,也都是很好選擇。

施佳佐醫師提醒,面對躲不掉的連假,可預先做好準備及規劃,減少與家人衝突機會,也避免造成憂鬱的病情失控。如果有醫療問題、身心調適障礙,或關係互動困擾,可盡早回診與醫師討論,尋求諮詢及醫療協助。年假規劃準備越周全,越能多一分保障,開心享受過年全家團聚時光。(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醒來聽不見男聲 「低頻聽力損失」作祟

外媒報導,中國一名陳姓女子某天早晨醒來,竟無法聽見男朋友的聲音。醫師診斷發現,她前晚曾發生耳鳴,隨後出現嘔吐,且聽不見附近任何男性患者的聲音,診斷她罹患一種罕見的「低頻聽力損失」(Reverse-slope hearing loss ),只能聽到高頻率的聲音,所以只能聽見女聲,不聞男聲。

醒來聽不見男聲 竟是「低頻聽力損失」

《每日郵報》報導,該女子本以為睡醒情況會改善,醒後竟聽不到男友的聲音,但在診間卻又清楚聽見女醫師說話。診治該案例的醫師指出,雖然患者能聽到女性的聲音,但她根本聽不到附近男性患者的聲音,可能是工作疲累或失眠,過多壓力導致患者的低頻聽力下降,並補充說休息很快就可以完全恢復女性的聽力。

屬突發性耳聾 低頻受損罕見

根據《現場科學》,「低頻聽力損失」是突發性耳聾的一種特殊類型,根據聽力學診斷指出,每12,000名聽力損失的患者中只有一例。原因是人類透過耳內微小耳毛的振動來偵測聲音,隨著老化(或由於遺傳、傷害或藥物使用),這些耳毛會變得脆弱並容易斷裂。紐約長老會醫院聽力學家米歇爾克拉斯金(Michelle Kraskin)博士指出,傳導高頻聲音的耳毛更脆弱,因此,它們往往會先死亡,這也是為什麼高頻聽力常常先喪失。

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臨床教授傑基克拉克(Jackie Clark)表示,該案例的「低頻聽力損失」很罕見,因為耳蝸的低音處理部位─內耳深處的蝸牛狀結構,受到很好的保護。突然發病的原因可能是血管病變或創傷,他說,影響內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是原因,大約占美國人口的1%。事實上,內耳的自身免疫狀況可能導致平衡問題,所以該案例才會出現嘔吐的症狀。

48小時內治療 康復機率大

近年來,台灣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壓力大、經常熬夜,「低頻聽力損失」發生的案例也時有所聞,且容易被誤診為普通耳鳴或感冒症狀,輕忽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好消息是如果迅速檢測「低頻聽力損失」,聽力損失有很高的機會可以逆轉。傑基克拉克指出,此病在48小時內接受治療,有高機率能康復。急性期可先用高劑量的類固醇治療,但有時病情會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消失。

參考資料:

1. Woman with Rare Condition Couldn’t Hear Male Voices.

2. Woman is unable to hear the voices of MEN - including her own boyfriend - and can only pick up the higher frequency tones of other females.

年前為肌齡守歲 駐顏青春迎新貌

告別舊歲邁入新年,許多愛美女性趁迎新年選擇醫美保養來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希冀以煥然一新的狀態,在新年度能帶來一番好運兆。另一個更實際的原因,是希望在過年走春時,獲得許久不見的親戚朋友,稱讚一句「越來越年輕呢」、「怎麼保養得這麼好」”等等讚美聲,讓自己在新的一年初始之際能夠增添自信與姿態。

專業醫美診所院長沈若蘭醫師分享,進入醫美產業為愛美民眾治療已有六年,看著自己精心治療的門診患者在醫美療程的輔助之下益發年輕、有自信,身為主治醫師的自己,每年也會安排年度保養,與民眾一起經歷美的過程。

沈若蘭醫師指出,想要自然地呈現青春的樣貌,近年來市場上深受廣大民眾選擇的非侵入式治療謂為首選,不用動刀的治療特性,讓民眾愛美不怕被發現,也可以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除了傳統的電波拉皮,這幾年話題性與接受度高的音波拉提,在雙緊實拉提的療程下,結合兩種治療方式的優點及改善效果,讓肌膚由內而外層層拉提緊緻,延緩因老化造成的鬆垂,對於時間安排有限,一年只做一次全面大保養的民眾來說,是一項事半功倍的治療選擇。

跨時代電音雙波抗老 非侵入式拉提緊緻

電波拉皮發展迄今,已歷經三代,無論是國內還國外傳統電波拉皮,已是行之有效的肌膚抗老療程,以運用頻率600 萬赫茲的無線電波導入深層皮膚,使真皮層組織產生加熱效應,真皮層膠原蛋白在攝氏 45~60 度時會促使膠原纖維立即受熱刺激收縮,並促使製造新的膠原蛋白,讓老化鬆弛的肌膚在治療後,感受到緊實平順、減少臉部紋路,並有雕塑臉部輪廓的效果。

近幾年從旋風之姿來襲的音波拉提,同樣為非侵入式治療,有別於傳統電波拉皮,是以HI-FU 高強度聚焦式超音波科技,將超聲波治療能量聚焦於單一個熱凝結點,精準、直接的傳達至治療深度3.0mm~4.5mm,精準作用在以往拉皮手術才會治療到的 SMAS 筋膜層,能量透過「隔山打牛」方式,讓筋膜層受熱緊縮,達到輪廓拉提的視覺效果。透過精準的能量傳遞,過程不會損傷表皮。

結合雙波治療的特性原理,使得接受治療後的肌膚組織能藉由雙重優點達到加成的治療效果。藉由電波拉皮的「容積式加熱」方式,讓治療範圍都能接收到能量作用,全面立體性的達到緊緻作用;搭配音波拉提的精準聚焦原理,直接熱傳達刺激治療筋膜層,達到熱收縮進而產生視覺上拉提的效果;電波音波併行,達到由內而外層層緊實塑顏效果。

年度保養不著痕 善用利器相輔相成

醫師指出,非侵入式電波音波療程,讓平常疏於保養的愛美女性,可以不著痕跡變漂亮,美的自然還能越顯年輕感。平時可使用日常保養品進行延緩肌膚老化保養,搭配定期專業醫美儀器的幫助,達到內外兼具的多效抗老緊實效果。

獲頒傑出MR證書 衛采製藥積極提升行銷品質

為推進藥品行銷暨管理績效,戮力藥品行銷暨管理之成熟發展,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針對藥品行銷人員進行醫藥行銷師(MR)認證,以及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技術、培訓及獎助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讓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體系更完整;同時鼓勵藥業公司經營者積極培養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該協會頒發傑出MR證書給衛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表揚該公司對醫藥界發展的特殊貢獻。

TPMMA推展MR認證 建立專業醫藥行銷根基

TPMMA理事長高孟熙一行人今日前往衛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頒發傑出MR證書給該公司董事長曾志揚;高孟熙理事長指出,TPMMA推動醫藥行銷師(MR)認證制度數十年,其目的為提升藥品行銷人員人力素質,增進整體醫療品質,保障國人身體健康,希冀藉醫藥行銷師(MR)認證制度的推展,建立健全的醫藥行銷倫理,建立世界水準的醫藥行銷體制,以提升國家形象與競爭力。TPMMA李勝文輔導常務也來自衛采製藥公司,一生戮力於推動MR認證制度,期待醫藥行銷師修法成功,讓用藥安全更加保障。

提升台灣醫藥界行銷質量 衛采製藥以關懷人類健康為職

衛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志揚感謝TPMMA的鼓勵與支持,這次獲得TPMMA頒證認同,主要是其積極培育企業員工接受教育訓練;經營之道是秉持將患者及家屬的利益放在首位;為提升其福祉做出貢獻,並遵循最高法律及道德之準則,進而使一切企業活動在任何醫療體系中發揮存在意義,成就永續經營,並以關懷人類健康(hhc) 為職的企業。

圖片

成為全球性的「人性健康關懷」企業 支持慈善活動

衛采製藥企業內具有醫藥行銷師(MR)認證資格的員工數已接近三十人,企業關心病患及病患的家屬,並為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滿足健康照護上的需求而努力。同時了解遵守法規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礎,也是一切業務執行的前提;重視與各坊間之合作關係,兼顧環境保護,支持相關之慈善活動,回饋社會,更提供全體員工安全之工作環境及公平之待遇,並維護員工個人權益及尊嚴。

用藥知識不可輕忽 藥師協助藥事照護職責大

醫療照護重要,需要多種專業人員共同擬定照護方案,方能符合患者需求;對此藥師公會全聯會推動藥事照護業務,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用藥知識,並透過訪視追蹤,持續了解患者狀況,成為病患與醫師間的溝通橋樑。

藥師專業投入醫療照護 促進患者與醫師溝通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對於各類護理、照顧的需求更高,並非單一專業者可執行,因此多種職類專業人員共同加入照護工作,相當重要;其中藥師也是重要環節,藥師公會更強調藥師擔負的不僅是用藥管理責任,更能協助患者建立疾病及藥物的專業知識,並教導正確使用,更促進患者與醫師溝通,對疾病治療及照護具相當意義。

藥事照護屆滿 10 年 協助各地患者改善用藥

藥師公會自民國 99 年起,推動藥事照護業務,10 年間深入台灣角落,透過藥師指導、訪視並持續追蹤,加強許多個案對自身藥品的認識,同時改善其用藥方式,體現了藥師在照護體系中的重要責任。

執行藥事照護的藥師吳鴻年分享,一位約 50 歲的雲林李女士,因為患有 6 種醫療問題,藥物種類多,導致藥品儲存雜亂、用藥順序不清,曾經在 3 天內將 30 天份量的安眠藥服用完畢。吳鴻年與李女士接觸後,經常前往訪視,不但協助整合藥品,指導正確用藥習慣,也在特殊狀況時,積極聯繫醫師並陪同就醫,讓個案用藥情況有大幅度改善。

另外,藥師蘇柏名也說明,在大台北都會區,仍存在許多需要藥師進入關懷的角落。一位獨居吳奶奶,因為失能不便外出,更產生久病厭世情緒,加上自我照護知識不足,常隨意拿手邊的藥品服用。藉由蘇柏名訪視,發覺吳奶奶經常頭暈是缺鐵性貧血,並建議醫師可開立鐵劑相關藥品等。後來經由持續追蹤,吳奶奶情況改善,更因為多了陪伴而更加開朗。

建立正確知識、主動陪伴 給予病人身心幫助

透過藥事照護的推動,許多案例因為藥師訪視,對自身藥品更加認識,更懂得配合醫囑使用藥品,疾病也逐漸得到穩定控制。藥師公會指出,藥師不僅在專業上能協助解決病人的醫療問題,協助與其他醫療人員討論並溝通,也提醒病人正確服藥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同時也給予精神支持與陪伴,對病人身心都有極大幫助。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