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發揮潛能 乘夢啟航

Mr Zhu(雲頂郵輪集團總裁朱福明)、Mr Brown(星夢郵輪總裁戴卓爾布朗)、Captain Jan(星夢郵輪船長Captain Jan Blomqvist)、各位來賓、各位「兒童發展基金」學員:

  

早晨。今天我很高興身處啟德郵輪碼頭,為星夢郵輪專為「兒童發展基金」學員而設的郵輪體驗活動---Dream Cruises「乘夢啟航」---主持啟航儀式。

各位兒童發展基金學員今天將和家人和友師一同登上簇新的「世界夢號」前往廣州南沙。去年11月我親自在啟德郵輪碼頭為「世界夢號」主持了命名儀式,而它亦是第一艘在香港命名的大型郵輪。各位學員除了可享用船上的餐飲設施、欣賞娛樂節目外,主辦單位亦安排了專人帶領大家參觀郵輪、講解郵輪運作和船上不同崗位的職責,相信對各位學員來說將是有趣而且充實的旅程。

  

Dream Cruises「乘夢啟航」是勞工及福利局為慶祝兒童發展基金成立十周年而特意安排的旗艦活動,也為一連串以「十年敢想」為主題的活動揭開了序幕。這些活動為學員帶來嘗試新事物和動手實做的機會,使他們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周邊事物的了解,擴闊視野,從而更有力去掌握人生。我提議大家在過程中記住剛才Mr Brown 給大家的「貼士」,一定要不斷地探索,因為學習不單在課堂內進行。

  

政府早在2008年成立兒童發展基金時已訂下清晰目標,確保計劃不單照顧兒童物質上的即時需要,也是凝聚民、商、官各方的力量,在長達三年的培訓和實踐過程中,協助兒童裝備自己,包括提升個人能力和自信、培養儲蓄習慣以及擴展人際網絡。特區政府至今已為基金注資合共六億元,可以惠及大約二萬名兒童。而我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已提出向基金額外注資三億元,讓更多兒童能夠受惠。

  

事實上,本屆政府非常關注兒童發展。除增撥資源外,我們將在今年稍後時間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為我們的兒童提供更多支持,讓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兒童發展基金是政府與各界攜手支援兒童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平台。在此我衷心感謝星夢郵輪對基金的鼎力支持,也感謝環美郵輪碼頭為今日的啟航典禮提供場地支援。與此同時,我亦要多謝六間營辦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的非政府機構,它們包括香港明愛、香港遊樂場協會、香港小童群益會、東華三院、迦密愛禮信中學、以及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他們給予我們大量協助,令我們的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在此對它們一一表示感謝。

  

據我所知,在座所有學員在較早前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我敢想」宣言,公開展示自己敢於追尋夢想,亦有這個決心。我想藉此機會勉勵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敢夢、敢想,早日「乘夢啟航」,實現自己的理想。

  

祝各位有一個愉快的旅程,多謝大家!

(以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15兒童發展基金十周年旗艦項目「乘夢啟航」啟航禮致辭全文)

積極討論取消對沖初步方案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當局安排與商界和工會在未來數周會面,討論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初步構思,會面最快於周一展開。

羅致光今日出席關愛基金公眾諮詢會後向傳媒說,政府提出的初步構思仍未定案,希望與各界探討方向,吸納意見,盡量優化改良。

他指,一些商界代表認為初步構思較為複雜,他會盡力講解,讓商界明白該構思可幫助中小企,並保障僱員。

全港食物消費量調查明展開

食物安全中心明日起展開第二次全港性食物消費量調查,收集市民食物消費類別和分量的數據,以助制訂最新風險評估,保障公眾健康。

食安中心顧問醫生楊子橋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首次調查於2005至2007年進行,因市民的飲食習慣隨着時間改變,故須進行第二次調查,了解他們最新的食物消費模式。

第二次調查為期一年,對象為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以隨機抽樣方法先抽出住戶,再從住戶中抽選一名成員,目標是訪問約5,000人。

中心已委託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進行調查,並於一年內分批向獲選住戶發出邀請信,闡釋調查目的和訪問安排。

調查設兩份問卷,分為24小時膳食回顧和食物頻率。

訪問分兩次以到訪面談或電話訪問進行,受訪者每次均須提供指定24小時內曾進食的食物和飲品資料;其中首次訪問須提供體重、身高、年齡等資料,並在食物頻率問卷上提供過去12個月進食指定食物的情況,需時約一小時;第二次約需半小時。

調查員會穿上紫色有領T恤制服,佩戴標示調查名稱的襟章,並帶備訪問員證件以供查核;所收集的個人資料以編碼加密,防止外洩。

楊子橋表示,公眾參與對調查結果可靠性和食物安全至為重要,呼籲獲選住戶支持,接獲邀請信後致電預約訪問時間。

新手護老 用心回饋

長者貢獻良多,有年輕人立志投身安老及護理服務業,以愛回饋,參加社會福利署的青年護理服務啟航計劃,在院舍接受在職培訓,邊學邊做。

23歲的劉秉燊完成中學文憑試後,於2016年參加啟航計劃,修畢行業導向課程,掌握護理和急救等基本知識後,便到院舍工作,同時展開兩年制兼讀課程。

服務長者不辭勞苦

劉秉燊在安老院擔任實習護理員,一星期工作五日,負責替長者洗澡、更換尿片、量度血壓、護理皮膚、餵食、派餐等工作。

周六是上課日,學校安排理論課和實務練習,教導學生使用不同儀器。

「這份工作着重耐性,還要不怕髒和苦,因為需要清理長者的分泌物。只要做好工作,長者及其親屬都會感謝你,你會感到很開心。」

劉秉燊有空便與長者聊天,一起做運動。他希望找一份有意義和服務別人的工作,遂投身安老及康復護理行業。

「長者都曾作出貢獻,為香港開拓美好前景,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別具意義。」

劉秉燊指,通過啟航計劃獲得兩年護理工作經驗,其間接觸罹患不同疾病的長者,他有信心若再進修定然得心應手,對事業發展也大有幫助。

邊學邊做 多元發展

社會福利署2015年推出啟航計劃,資助年輕人修讀課程和接受有薪在職培訓。學員進入安老或康復服務單位工作後,機構會提供師友輔導、就業指導和支援,協助他們適應工作環境。

啟航計劃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基督教靈實協會、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香港明愛和東華三院五間非政府機構營辦。

其中東華三院已營辦兩屆課程,今年會再招生,學額預計90個。

東華三院計劃主任陳巧誼說︰「人口老化情況嚴重,安老和復康服務護理人手均非常短缺,我們希望招募18至25歲年輕人加入啟航計劃。」

畢業學員獲頒一張文憑和四張證書,分別為急救證書、起居照顧員證書、安老服務保健員證書、復康服務保健員證書,學歷等同資歷架構第3或第4級別。

陳巧誼指,學員畢業後可選擇就業或繼續進修,例如修讀護士、社工或管理等課程,多元發展,在社福界貢獻所長。

政府推多項措施扶貧助弱

阮水師主席(香港世界宣明會董事會主席)、陳樹安副主席(香港世界宣明會董事會副主席)、趙煥明總幹事(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陳靜嫻總經理(商業電台總經理)、Stephen(商業電台首席智囊陳志雲)、林嘉欣大使(飢饉大使)、張艾嘉小姐(宣明會終身義工)、各位有心的贊助者、各位支持這個計劃的朋友、各位營友:

大家好。首先,我很高興能夠上台講幾句說話,因為今日真的很有意思,第一,這個是宣明會和商台第35年攜手協作「飢饉30」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今年活動已經是第35屆。

35年來不離不棄,需要有「愛心」才可做到。關懷弱勢社群,並不單是香港,而是世界各地,因為愛心是無疆界的。我們想世界和平,就一定要視全世界為一條「地球村」,要表示關心。

這個計劃造福了很多在海外有戰亂、有衝突地區的弱勢社群。司儀剛才說有八億多人正在捱餓,絕大部分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其中逾一半人居於受暴力衝突影響的地區。香港真的是一塊福地,因為除了二戰,我們從來沒有擔心過戰亂問題,多年來香港一直都是太平盛世。我們亦是一個很富庶、很發達的城市,但我們仍然有貧窮問題存在。雖然香港是一個物質豐盛的社會,但我們一定要關心弱勢社群。

今日大家這個活動並不只是捱餓30個小時,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讓我們認識甚麼是「貧窮」,亦要關心弱勢社群,特別對年輕朋友來說,這是一個正面而難忘的經驗。剛才我來到時,宣明會的領導對我說,有很多參與過這個「飢饉30」的朋友,將來都會成為助養人,他們有心去助養一些比較貧困的兒童、內地的兒童等等。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特區政府一直關心香港的貧窮情況,作為扶貧委員會主席,我在這幾年不斷努力,聆聽社會各界就扶貧工作及未來方向的意見。過去四年,香港的貧窮人口均低於100萬。這幾年來我們不斷推出扶貧措施,而這100萬以下人口,我們沒有計算一些住公屋的朋友。如果你把公屋的資助計算在內,貧窮人口相對會減少很多。但我們並不是說有多少數目,而是覺得社會有貧窮問題,我們一定要大家一起努力去處理。

我在出任勞福局局長時,曾經參觀過一些食物銀行的服務,即短期食物援助計劃。後來我們向一些社福機構吸收經驗後,政府在2009年開始連同多間非政府機構推出這項服務,照顧有需要人士的食物需求。一直而來,我們不斷擴大服務範圍,包括增加食物種類和延長領取期限,至今超過25萬人次受惠,總撥款額高達六億元。我們會再撥款超過四億元,延長服務到2021年,並全面檢討計劃未來發展。現時計劃亦不斷優化,我們已有一些肉食、超級市場券提供給他們,讓他們可以靈活運用,彌補生活上的不足。

另外,我們也在4月1日開始,推出新一輪優化版在職家庭津貼,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舉一個簡單例子:一個合資格四人家庭住屋邨、住公屋,只要該家庭有兩個孩子,而他的工資是約20,100元,每月可以拿到3,200元津貼。如果家庭的工資約為28,100元,即工資中位數約六至七成,我們都會給他們一半津貼,即1,600元。單親家庭會更寬鬆,工時亦相對短,希望通過就業自力更生,也資助適齡兒童,紓緩跨代貧窮。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助弱構建關愛共融社會的工作。政府投放在社會福利的資源近年不斷增加,在2018至19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社福的經常性開支達798億元,佔整體19.6%,僅次於20.8%的教育開支,醫療方面則約17.5%。

不過,扶貧工作不能單靠政府獨力行事,而是需要政府與民間及非政府機構攜手協作,持續參與推動。今日的活動便是很典型的例子,民間加商業,即商台,當然還有很多贊助機構。我們不只為香港的貧窮人口,我們更為世界上比我們困難的、要捱餓的朋友,所以今日的活動很有意義。

我要一再多謝宣明會、商台,希望你們更努力造福我們,多謝你們,為你們打氣,所有營友在30個小時之後會成為更堅強、有愛心和為香港打拼的青年朋友,多謝大家。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4月7日出席饑饉30開幕禮致辭全文)

先進療法產品規管諮詢公眾

政府就規管先進療法產品展開為期兩個月公眾諮詢。先進療法產品以組織和細胞製成,作治療用途。

衞生署表示,先進療法產品發展迅速,但其治療功用和長遠副作用資料有限,為保障公眾健康,建議將之納入現行藥劑製品規管架構,因而需要修訂《藥劑業及毒藥條例》。

諮詢文件詳列規管建議,包括在藥劑製品定義中添加先進療法產品,並加入製造商發牌、標籤和紀錄備存的要求。

市民和持份者可於6月2日或之前以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傳真(2834 5117)或郵寄(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8樓1856室)方式向衞生署藥物辦公室提交意見。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