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醫健通優化 方便使用接種紀錄

政府進一步優化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的參與流程和醫健通eHealth手機程式功能,以便市民保存和使用新冠疫苗接種紀錄。

其中一項優化安排為簡化16歲以下人士參與醫健通的流程,讓他們透過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更便捷地申請醫健通。

家長或監護人只需於網上為16歲以下人士遞交醫健通申請,並於子女接種疫苗時出示申請確認書列印本和子女的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其子女便可成功加入醫健通。家長更可於醫健通eHealth手機程式查閲子女的新冠疫苗接種紀錄。

此外,市民現可使用醫健通eHealth手機程式出示其新冠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以進入規定須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餐飲業務處所或表列處所。

食物環境衞生署已更新驗證二維碼掃描器流動應用程式,以供使用者讀取醫健通eHealth手機程式所載的二維碼,餐飲業務處所和表列處所負責人須更新該程式至最新版本。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醫健通eHealth手機程式支援iOS、Android和華為的流動裝置,其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符合相關認證規格和保安及私隱要求,呼籲市民積極善用醫健通。

政府無賦權復星蒐集接種者資料

對於有外國媒體昨日報道稱特區政府與復星實業(香港)有限公司簽訂的採購協議中,有條款賦權復星蒐集本港疫苗接種者的個人資料,政府回應指有關報道嚴重失實和誤導,並表示極度遺憾。

政府澄清與復星簽訂的採購協議中並無任何條款涉及賦權或容許復星或任何第三方蒐集、取覽,或以任何方式獲取或使用疫苗接種者的個人資料。

政府一向高度重視個人資料私隱,尤其是對醫療紀錄和相關資料的保護。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就個人資料的蒐集和使用均有清晰、嚴格指引和程序,並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相關規定。

有關疫苗接種計劃的收集個人資料目的聲明載列於衞生防護中心網頁

義務工作成果豐碩

尊敬的何靖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錦球主席(香港義工聯盟主席)、蔡加讚會長(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義工朋友:

我很高興今日出席2021全港義工服務日---「區區有愛大行動啟動禮」,見證這項別具意義的計劃誕生。我首先想向各位義工致以由衷謝意,感謝你們投放寶貴時間,盡心盡力服務社會,造福大眾。

持續推動義工服務的發展,是共建社區關愛文化重要的一環,尤其有賴民、商、官協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配合及支持。經過多年耕耘,義務工作在香港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和茂盛,模式亦不斷創新和多元化。香港有很多機構及組織都設立了義工資訊平台,推廣義工服務,以切合不同市民的需要。

今日的活動正正反映各界眾志成城推動義工運動的熱心。活動由香港義工聯盟和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主辦,凝聚善心和力量,推廣義務工作,深入社區,宣揚關愛文化。有見新冠疫情嚴重影響基層家庭的生計,他們急需各界的幫助,以解燃眉之急。這次活動將會為劏房戶和臨時收容所的居民派發免費飯餐,也會向基層學生送贈夏季校服和運動服。這不但能減輕他們的負擔,更可向社會傳達共渡時艱的正能量。

我知道香港義工聯盟和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也有在疫情期間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安排義工到各區派發抗疫物資,以及組織義工隊為居家隔離的市民購買日常用品。一眾義工無私付出,身體力行參與抗疫工作,實在值得我們的肯定和嘉許。

我們要完全走出「疫」境,即疫情的困境,要經濟真正復蘇,就必須讓各行各業回復正常運作,重拾動力。縱然香港的情況漸趨穩定,但全球疫情時常都會有反彈,如何恢復跨境人流和重建經濟是我們希望做到的當前要務。政府會繼續嚴控疫情,廣大市民亦應該盡快接種疫苗。我們樂見不少公私營機構響應政府呼籲,提供各式各樣的便利、假期和獎賞,鼓勵僱員和市民大眾接種疫苗。我藉此機會呼籲大家積極接種疫苗,發揮愛己及人的精神,早日為香港築起群體免疫屏障,讓社會早日可以回復常態,一同走出疫情的陰霾。

最後,我祝願「區區有愛大行動」成功,也衷心感謝香港義工聯盟和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你們一直積極推展義工服務,動員各界回饋社區,構築關愛共融的文化,對社會貢獻良多。讓我們共同攜手將「區區有愛」的精神傳遍社區每一個角落。多謝各位。

(以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7122021全港義工服務日---「區區有愛大行動啟動禮」致辭全文)

俄羅斯列甚高風險地區

政府本月16日起收緊俄羅斯到港人士檢疫要求,所有登機當天或之前21天曾逗留該國人士,無論是否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登機時均須出示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抵港後則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21天。

鑑於近期俄羅斯疫情反彈,以及有多宗涉及俄羅斯抵港人士的輸入個案帶有L452R變異病毒株,政府將由本月16日起將該國列為甚高風險A2組指明地區。

  

登機當天或之前21天曾逗留A2組指明地區人士,無論是否完成疫苗接種,均須於登機時出示預定起飛時間前72小時內進行的2019冠狀病毒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以及在香港指定檢疫酒店預訂房間21晚的確認書。

此外,他們抵港後須於機場接受檢測待行安排,確認檢測陰性結果後須乘搭政府專車前往指定檢疫酒店接受21天強制檢疫,其間接受四次檢測,之後七天自我監察,並於抵港第26天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將刊憲更新《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下的相關指明。

黃大仙受限區沒發現確診個案

政府表示,黃大仙指明受限區域的限制與檢測宣告和執法行動完成,28名居民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的新型肺炎源頭不明初步確診本地個案,患者居於黃大仙金鳳街1至3號。該大廈昨晚被列為受限區域,限制區域內人士留在其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

政府並發出強制檢測公告,曾於上月20日至昨日身處該大廈逾兩小時者,即使宣告生效時不在受限區域內,也須於明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強制檢測行動今早約6時45分完成,當局隨後在受限區域執法,檢查11名受檢人士的檢測報告,其中無人未接受強制檢測。

此外,政府派員到訪區域內11戶,其中一戶無人應門,單位可能空置,政府會再作跟進。

大埔龍尾泳灘體現可持續發展

大美督向來是踏單車和玩水上活動的熱門地點,大埔龍尾泳灘上月開放予公眾使用,為附近居民和遊客增添多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這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介紹這個由政府興建的人造沙灘,其建造過程及挑戰,而建築署同事亦會分享泳灘配套設施的建築設計和特色。

香港首個政府人造泳灘

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埔地區人士一直積極爭取並多次提出早日在龍尾興建公眾泳灘,供居民和遊人享用。負責工程整體規劃和設計的土拓署,以先保育,後建造為原則,在龍尾建造香港首個由政府興建的人造泳灘。土拓署高級工程師林志權介紹,工程包括長200米的泳灘、泳灘兩端的護沙堤、兩個瞭望塔、公眾停車場及96個單車停泊位。

制訂防止沙粒流失方案

在整體設計方面,土拓署工程師陳錦輝說,泳灘的坐向考慮了沙粒受海浪牽引流動的因素。署方收集了不同的天氣和海洋資料,例如風速、風向、潮汐、水流、海浪等,並利用電腦模型估算沙粒流動的情況,制訂防止沙粒流失的方案。由於海浪主要來自東南方,所以把泳灘設計面向東南,讓海浪正面沖向泳灘,加上兩端各設一道護沙堤,避免沙粒從左右兩側流失。另外,泳灘以天然海沙鋪設,經過篩選後的沙粒粗幼大小適中,讓泳客踏上沙灘時亦覺得舒服。

確保水質免受污染

就發展龍尾泳灘的挑戰,陳錦輝說,水質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泳灘的西面和東面分別有一條天然小溪蘆慈河和一條排水渠,為免兩處的排水可能對泳灘造成污染,土拓署建造明渠和箱形暗渠,把它們的出口移離泳灘,伸延至護沙堤以外。根據環境保護署近期為泳灘進行的水質測試,水質維持在最高級別(即良好),適宜游泳活動。

人類與海洋生物和諧共存

另一項挑戰是保育方面。為盡量減低對該區海洋生態帶來的影響,土拓署委託魚類專家就着海洋生態緩解措施作進一步研究及設計,例如詳細的生態調查、尋找合適的接收地等。經細心評估,土拓署在工程展開前,把受影響的海洋生物,包括鰕虎魚、海參、海星等遷往毗鄰的汀角東。

工程完結後,土拓署的定期監察顯示,現時龍尾泳灘附近的生物多樣性與汀角東一帶接近,海洋生態保持穩定,多種被搬遷的物種再在泳灘附近出現。透過工程,人類與海洋生物和諧共存,亦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泳灘服務大樓美觀實用

現正值夏季,自龍尾泳灘開放以來,平日也吸引不少遊客到訪,當中的泳灘服務大樓更成為了景點。大樓的設計美觀又實用。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曾偉倫說,泳灘服務大樓提供多項設施,包括觀景台、小食亭、更衣室、洗手間、急救室、淋浴設施,讓泳客可以在泳灘放心暢泳、休息等。

設計與八仙嶺山脊線相呼應

在設計方面,建築署建築師趙寧介紹說,觀景台高低起伏的頂部與背後的八仙嶺山脊線互相呼應;加上以鋁管交織成波浪形態,遠看就像波光粼粼的海浪。觀景台設於較沙灘高一層的水平,讓遊人以較高的角度欣賞海景,享受海風和日落。這獨特的建築已成為泳灘的新地標。

改善與泳灘的連繋

市民從汀角路到達泳灘,有一條約四米高的長樓梯。不過,為改善道路與泳灘的聯繋,建築署特別把泳灘服務大樓的男女更衣室、淋浴設施等分成數個較小的建築物,分別建於一條平緩的斜路上,遊人只要沿斜路而行,就能從汀角路順道走進更衣室、淋浴間,然後到達泳灘。

設計力求開放通透

趙寧說,泳灘服務大樓的設計力求開放和通透,以襯托出龍尾泳灘附近的美麗景色,加強人與自然的聯繫,例如戶外淋浴間的頂部設有一個三角形的天窗,泳客洗澡時,可從天窗看到形態優美的八仙嶺山景,彷彿置身大自然之中。建築物的物料亦盡量配合大自然的風格。外牆運用了預製纖維水泥板,這些水泥板利用有竹條的模板製成,予人清新、質樸的感覺。

新泳灘受居民歡迎

有大埔居民表示,很開心龍尾有個泳灘,讓他們不用長途跋涉前往港島的泳灘,而且交通方便,水質亦較想像中良好。在此我感謝土拓署和建築署團隊的努力,雖然在工程期間遇到不少挑戰,但泳灘開放確實為大埔居民和遊客提供更多康樂活動的選擇,而經過保育團隊的努力,該處一帶的海洋生態也得以維持,驗證了發展與保育其實是可以取得平衡。順帶一提,大家享用沙灘時,要注意安全;避免騷擾或撿取海洋生物,以正確態度欣賞大自然。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7月1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短片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