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一女在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對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期間提供虛假資料罪成,今日被判處監禁。
兩人早前確診,30歲男子在4月16日至18日共六次向獲授權人員提供虛假資料,31歲女子則在4月17日向獲授權人員提供虛假資料,他們被控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披露資料)規例》,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分別判處即時監禁三個月和監禁20日。
衞生署表示,在追蹤期間向獲授權人員隱瞞,或提供虛假或誤導性資料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並會阻延病毒追蹤工作,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威脅,署方定必嚴肅跟進。
一男一女在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對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期間提供虛假資料罪成,今日被判處監禁。
兩人早前確診,30歲男子在4月16日至18日共六次向獲授權人員提供虛假資料,31歲女子則在4月17日向獲授權人員提供虛假資料,他們被控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披露資料)規例》,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分別判處即時監禁三個月和監禁20日。
衞生署表示,在追蹤期間向獲授權人員隱瞞,或提供虛假或誤導性資料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並會阻延病毒追蹤工作,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威脅,署方定必嚴肅跟進。
基於公共衞生考慮,政府進一步擴展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所有持有效旅遊證件並因疫情留港的訪客,明日起可預約接種新冠疫苗,涉及2,000多人。
這些訪客必須是合法逗留,且無須延期而可在逗留期限屆滿前完成注射兩劑疫苗。他們明日起可於辦公時間帶同旅遊證件以及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的入境標籤或延期逗留標籤到任何一間郵政局,由職員協助預約在逗留期限內於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
所有訪港人士須於逗留期限屆滿當日或之前離開香港。若他們有特殊原因或緊急情況而需要延長逗留期限,可在期限屆滿前七日內提出申請,由當局按個別情況處理。單以接種疫苗為由申請延期留港,將不獲考慮。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自5月底覆蓋持雙程證並將在港逗留一段時間的內地居民,政府也準備安排在港的免遣返聲請人及獲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確認為難民的人士在本月中開始接種。
為鼓勵市民疫情期間在家運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年1月推出網上互動體育訓練課程,由專業教練實時指導,讓市民在家繼續鍛煉身體,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課程有不同體育活動可供選擇,包括健體舞、徒手健體、身心伸展、親子健體、太極、健體瑜伽和嘻哈舞。
課程由相關體育總會設計內容,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參加,以兩節或三節形式進行,每節一小時。
互動教學恢復運動
親子健體課程教練周淑嫻認為,有關課程讓市民恢復常做運動的習慣,用意甚佳。
「疫情下,很多人都留在家中,沒有出去做運動。課程讓小朋友以至成年人都能參與,也讓教練有工作機會,達到雙贏。」
她指出,網上授課往往難以即時掌握參加者的反應,其間須力求互動,增加趣味。
「我們鼓勵參加者完成動作後以V字手勢示意,並藉有趣的話題引起注意。有時候,我們會向參加者發問,讓他們給反應。」
簡單準備量力而為
參加者上課前須自備電腦、平板電腦或手機,下載Zoom軟件程式,在家中劃出一個約兩米乘兩米的空間,並把運動範圍內的家居物品搬開,以免碰撞發生危險。
健體瑜伽課程教練李亦愛表示,網上平台有助推動運動風氣,促進健康。學員上課前應了解個人身體狀況,運動過程中如感不適,應暫停調節。
新一期課程陸續接受報名,費用20元,名額先到先得,詳情可瀏覽康文署網頁。
中醫藥是香港醫療體系中一個重要部分。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發展中醫藥,並積極推動多方位的中醫藥政策,包括政策法規、人才培養、科研創新、中醫服務及中藥產業等方面的發展,以期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及特色、加強其在促進公眾健康的角色,及讓市民得到適切的醫療服務。
政府早於201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在將軍澳預留一幅土地用作發展中醫醫院。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亦提出將中醫藥納入本港醫療系統,並會資助特定的中醫藥服務,包括將來在中醫醫院提供一系列由政府資助的門診和住院服務。
我們在2019年啟動了中醫藥發展基金,鼓勵業界一起參與發展中醫藥,提升業界整體水平。我們已分階段推出各項資助計劃,涵蓋培訓、改善診所設施、優化中成藥生產質量管理系統、中成藥註冊、中醫藥推廣、應用調研及研究。
政府透過在全港18區開設的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提供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每年提供約62萬個政府資助門診配額,資助服務範圍除中醫內科門診外,亦擴闊至與治療相關的針灸及骨傷/推拿服務等。
去年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至2025年)》勾畫了粵港澳三地中醫藥發展的藍圖,香港特區政府在多方面配合落實《建設方案》。
中醫醫院
在中醫藥發展的道路上,設立中醫醫院必定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政府和中醫業界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邁進了標誌性的一步︰委託香港浸會大學,成為香港首間中醫醫院的承辦機構。
醫院設計
中醫醫院將設於將軍澳百勝角,佔地4.29公頃,毗鄰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中醫醫院將為一所帶有傳統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智慧型醫院,其設計及建造工程將由建築署負責統籌。項目設計的整體布局及空間設計均滲透着中國文化元素,以突顯現代中醫藥及傳統中國文化兩者並存的特色。中醫醫院和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興建工程於6月底正式展開。
社會和業界對於「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設計概念極為讚賞,亦深表認同。大家可以透過串流連結觀看中醫醫院設計的短片。
未來,食物及衞生局會與浸會大學的團隊一起開展中醫醫院服務的籌備工作,包括落實醫院的詳細設計、購置家具及儀器等。根據建造工程進度,我們預計醫院將於2025年落成,並於同年第二季開始分階段投入服務。
服務和理念
中醫醫院將提供住院及門診服務,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針灸科、專病服務及復康服務。除了中醫服務外,中醫醫院亦會以中西醫協作形式,採用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醫療護理方案,治療特定類別的疾病。中醫醫院設有400張病床,預期門診於服務全面開展後,每年診症服務量約31萬人次。
中醫醫院將來除了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亦會與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大學和中醫藥業界建立合作網絡,並會共同建構一個嶄新平台,在醫療服務、教學及培訓、科研、多方協作及創造健康價值這五個方面,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
作為本地中醫藥旗艦機構,中醫醫院會成為三所本地大學的中醫學院和中醫藥學院的教學及臨床實習場地,及執業中醫師的培訓平台。
在推動中醫藥科研方面,中醫醫院會與本地、內地及海外大學及教育機構進行實證為本的臨床科研及其他與中醫藥相關的研究。院內會設置可進行第一期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的臨床試驗及研究中心,以助研發新的中成藥及擴闊現有中成藥的治療效用。
持續投放資源
政府將持續投放資源支持中醫醫院的日後發展,除了在籌備開院期間出資興建、提供開院所需的家具、儀器及資訊科技系統等硬件配套外,將來亦會恆常資助中醫醫院所提供的特定中醫藥服務、教學培訓及科研項目。過程中,政府亦會持續審視業界的培訓需要、市場動向及市民對中醫醫院服務的需求,並與承辦機構協商資助項目的內容,務求配合業界長遠發展及為市民提供最適切的中醫醫療服務。這些政策及安排充分體現了政府對發展中醫醫院的承擔及信心。
結語
在興建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方面,可以說是一步一腳印。從政策的醞釀,到發展方向和定位,再到招標、籌備、設計等,都匯聚了不少中醫業界的意見,以及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建築署和醫院管理局同事的努力和心血。我特別感謝建築署團隊將「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設計概念融合在中醫醫院的設計上;我亦要多謝食衞局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醫生的卓越領導。過去數年,我和食衞局團隊和中醫業界多次到內地和韓國等地考察傳統醫藥服務,務求我們首間中醫醫院是匯集各家精髓的智慧型醫院,將來為市民提供最適切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我期望香港浸會大學可秉持其「篤信力行」的校訓並帶着中醫藥學院「醫藥並行」的精神,繼續在中醫藥教育、研究和醫療服務上精益求精。政府會繼續藉着中醫醫院這個平台,與業界攜手合作,推進香港中醫藥的發展。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7月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指定檢疫酒店一名女清潔員日前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當局已從涉事的油麻地紅茶館酒店檢取環境樣本,檢測結果暫時全為陰性。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人員早前曾到該酒店了解情況,並就加強清潔工作給予意見。
她說,防護中心有就清潔工作向指定檢疫酒店發出指引。政府巡查隊每日前往檢疫酒店視察感染控制措施以至整體情況,也會留意接受檢疫人士有否擅自離開房間等,若發現不妥會通知酒店加以糾正。防護中心也會與巡查隊保持聯繫,給予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