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膝蓋好痛 骨科醫師教你伸展預防

許多人在走路或運動時都有膝蓋痛的困擾,來看看應該採取什麼的措施吧!日本骨科、運動醫生伊藤實佐子表示,中老年民眾如果在運動時膝蓋痛,是因為膝蓋軟骨流失,導致骨關節炎,許多人在運動中或運動後都有膝蓋痛的情況,若是三、四十歲的民眾有這樣的困擾,可能是運動時給膝蓋太大的負擔,造成半月板損傷。

容易膝蓋痛 你的膝蓋四周肌肉緊繃嗎?

伊藤實佐子指出,容易膝蓋痛的中老年球友,共同的特徵是膝蓋周圍的肌肉很緊繃,背部的可動範圍較小,背部肌肉也比較僵硬。背部太僵硬就沒辦法順暢地轉動身體,也會為膝蓋周遭帶來很大的負擔。要預防膝蓋疼痛和恢復膝蓋的健康,必須做好軀幹和髖關節周邊的照護。例如打高爾夫,她建議民眾在運動前舉起兩隻手臂把球桿舉起來,接著轉動腰部,伸展軀幹和髖關節周圍。

除此之外,她更推薦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進行的伸展運動,做法是在身體維持直立的情況下,單腳從膝蓋的位置向後彎曲,用單手抓住這隻腳的腳踝,藉此伸展大腿表面的肌肉,因為有做到伸展大腿肌肉,所以能減少膝蓋的負荷。還有,在運動時中配戴包覆大腿的護具也能舒緩膝蓋疼痛。

確實學習預防對策 戰勝膝蓋疼痛

單腳向後彎單手抓住腳踝

單腳向後彎曲,維持膝蓋不會感受到疼痛的程度來伸展大腿的肌肉,放鬆表面肌肉能有效預防膝蓋疼痛。

活動大腿的肌肉

將毛巾墊在膝蓋下方,大腿用力,將膝蓋骨往下壓,鍛鍊膝蓋周圍的肌肉,就能預防膝蓋疼痛。

兩隻手臂拿著球桿往上舉轉動身體,就能減少腰部歪斜的程度,提升背部的柔軟度也是緩解膝蓋疼痛的對策。

伊藤實佐子 醫師

Itou Misako

骨科、運動醫生。1996年畢業於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學系,曾任職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目前為THE WELLNESS CLINIC GINZA beauty&sports院長。

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

(文章授權提供/ALBA 阿路巴高爾夫雜誌)

傳統開胸心臟手術後能運動嗎? 專業醫師給答案 

58歲的陳先生,有高血脂病史。在四年前,因腰椎間盤突出開過脊椎手術,最近運動時,中間休息的間隔越來越短,有時還會跑到喘不過氣,且伴隨著胸悶、心臟被抓住的感覺;直到至心臟內科掛號,經過檢查後,發現心臟上面的三條冠狀動脈,每條都有超過70%以上的狹窄,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考慮到陳先生的年紀尚輕,且對運動量的有需求,醫師建議他做傳統開胸手術,避免心臟支架的使用年限約3-5年,日後需反覆進出醫院治療的不便。

傳統開胸術後盡快運動 助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吳詠斯醫師表示,在過去的觀念中,多認為傳統開胸手術後,必定會帶來運動上的不便利,以及復健過程遙遙無期。但現在運動醫學的觀念在進步,人人都該動起來,即使像陳先生這樣歷經傳統開胸的大手術,術後若能盡快動一動,在專業人士的陪同下,進行適當的重量訓練和有氧訓練,皆能大幅改善術後的生活品質。

運動提升肌肉量、體力 降低跌倒骨折風險

相較於年輕患者,原本就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更需要動起來。吳詠斯醫師指出,運動不只能提升肌肉量、體力,更能幫助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壓。適當的運動還能改善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減少便秘、腸胃不適、脹氣等問題,甚至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的重量訓練,也能改善骨質疏鬆,增加骨密度及運動反應能力,降低老人跌倒骨折的風險。

腳麻、無力不一定是腰椎退化! 當心脊椎腫瘤找上你

50歲的陳小姐,最近半年來感覺下肢麻木,曾經接受過復健及保守治療,但症狀並無緩解而且無法長時間行走,於是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求診。經神經學檢查後發現,陳小姐麻木的範圍,與腰椎退化的表現並不相同,下肢的本體感覺與肌腱反射皆有異常,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胸椎有腫瘤壓迫脊髓,因此產生麻木與難以行走的症狀;在接受顯微脊椎腫瘤切除手術後,陳小姐恢復良好,麻木情形大幅改善,走路也正常許多。

胸椎腦膜瘤 大部分屬良性腫瘤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何孟穎醫師說明,脊椎有各式各樣的腫瘤可以造成脊髓壓迫,進而導致四肢癱瘓、麻木等症狀,陳小姐的胸椎腦膜瘤屬於硬腦膜內脊髓外腫瘤的類別,這一類別常見的還有許旺細胞瘤,一樣會造成脊髓或神經根壓迫,兩者大部分都是良性腫瘤,只是病理機轉不同。

八成發生5060歲女性 以偶發之單一腫瘤居多

何孟穎醫師表示,脊椎腦膜瘤九成為良性腫瘤,八成發生於50~60歲之女性,又以胸椎最常見。大部分病人都是偶發之單一腫瘤,少部分病人會有多發性腫瘤,而這些病人通常為第二型神經纖維瘤患者或是有家族遺傳基因,一般病人不用過度擔心,只要手術後定期追蹤即可。

下肢麻木原因多 出現異常快至神經內外科就醫

造成下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雖然大部分是腰椎退化造成,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略。何孟穎醫師呼籲,假設症狀越演越烈,甚至無力且不良於行,還是建議到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門診,尋求更進一步的檢查與協助。

妹妹蒼白、皺褶明顯? 更年期婦女當心是萎縮性硬化性苔癬

70多歲的林阿嬤在子女攙扶下緩步走進診間,第一句話便是:「醫生啊!妳是女生我才好意思說,下面癢到睡不著、熱熱的,忍很久都不好意思來看給妳看。」阿嬤小心翼翼坐上內診台時還是非常害羞,在醫師耐心鼓勵後才稍微放鬆,醫師檢查發現會陰部陰唇蒼白、皺褶明顯,週邊出現因搔癢抓傷造成的破皮與點狀出血,診斷為萎縮性硬化性苔癬。

更年期常見陰唇皮膚疾病 不治療恐變成癌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婦產科曾郁雯醫師表示,這是更年期婦女常見的陰唇皮膚疾病,就醫治療能緩解不適症狀,也需長期追蹤是否有惡性變化,若不治療有可能導致陰唇麟狀細胞癌。

曾郁雯醫師指出,萎縮性硬化性苔癬的典型症狀為病灶邊緣明顯,呈現象牙白顏色的斑塊,皮膚薄且皺、乾燥、無滋潤,猶如捏皺的玻璃紙,甚至因為局部皮膚裂隙乾燥造成性交時疼痛不適、影響夫妻親密關係,也會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導致失眠。

保養陰部 保持外陰乾爽、有易狀就醫

針對保養陰部的方式,曾郁雯醫師建議,保持外陰清潔乾爽、使用溫和中性弱酸性肥皂清洗外陰、穿著透氣棉質內褲、避免熬夜導致局部免疫力降低,並且配合不同階段的藥物治療,需要長期抗戰、持續治療與追蹤。

然而,許多女性有陰部不適等婦科問題時,常因害羞而隱忍,事實上許多疾疾初期是很容易治癒的,卻因為缺乏適切治療及照顧而加重,千萬不要因為害羞或怕麻煩而不就醫,更不要自行用藥,若有異於平常的皮膚狀況或是嚴重破皮、感染時,請務必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才能即早診斷、即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