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小兒疝氣莫輕忽 每20名嬰兒就有一例

根據統計,小兒疝氣發生率大約有百分之5,也就是說,每20名嬰兒就有一例小兒疝氣;由於嬰兒還不會說話,身體不舒服多以哭鬧表示。所以,家長在幫嬰兒洗澡時,可得要多檢查孩子的身體,查看腹股溝處是否有隆起,若是出現突出物,就要趕緊就醫診治。

男女比約四比一

衛福部桃園醫院小兒外科醫師張嘉麟表示,小兒疝氣成因是天生的,若是在腹股溝的鞘狀突沒有關閉,就會形成疝氣,至於小兒疝氣無論男孩與女孩都會發生,大約每20名嬰幼兒就會有一例,男女比約四比一;而且大多是媽媽幫孩子洗澡時發現,或是做小兒健檢時被發現。

腹股溝處有隆起突狀物

所以,在小兒外科門診中,大多是一、二歲嬰幼兒來做小兒疝氣手術。張嘉麟醫師指出,若是有小兒疝氣,可在孩子的腹股溝處摸到一隆起突狀物,而且腫起物可以往上推回去,也有的嬰幼兒疝氣症狀不明顯,因此會在長大後才來治療,臨床上就曾收治過十多歲的病例。

將鞘狀突破洞關起來

小兒疝氣若是不治療,有可能使得腹腔內容物卡在疝氣囊內,發生箝閉性疝氣,進而有致死危險,要非常小心。張嘉麟醫師進一步指出,小兒疝氣手術只需要15至30分鐘就可完成,只要將鞘狀突那個洞關閉起來,只是嬰兒手術必須全身麻醉,至於手術後不用拆線與換藥,雖然會有瘀青水腫,但是一、二周就會消失。

小兒疝氣治療好不會復發

小兒疝氣和大人的疝氣成因不同,手術方式也不同;張嘉麟醫師說,大人疝氣是因為腹壁肌肉萎縮導致,所以在治療時會用網膜將肌肉萎縮處做修補,而且大人疝氣會復發,至於小兒疝氣在治療好之後,則不會復發。所以,家長要注意嬰幼兒腹股溝處是否有隆起,或陰囊是否有不等大的現象,若是有這些現象,應趕緊就醫診治。

磁力貼可治痠痛? 人體臨床試驗正展開

日本流行的磁力貼很暢銷,聲稱可以緩解痠痛,不少人旅遊時會買回來送親友;衛福部苗栗醫院針對磁力貼療法,正要展開人體臨床試驗,預計收案五百名下背痛患者,以確認磁力貼療法是否有效。

磁力貼療法幾百年前就有人用

磁力貼療法雖然很多人在用,但是有人說有效,有人說沒什麼感覺。衛福部苗栗醫院家醫科吳輝雄醫師表示,磁力貼療法其實在幾百年前就有人用,當時西洋人是將磁鐵放在身上,來治療痠痛,至於其機轉尚未確定;而在近一、二十年,則又開始風行。

深入研究磁力貼療法並親身體驗

吳輝雄醫師本身就有下背痛,曾經以復健拉腰來治療,但是都無法有效改善;他曾經到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學習針灸,並且研讀五十多篇論文,深入研究磁力貼療法,甚至還親身體驗,發現此療法還真是有其效果。

衛福部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實施

於是,吳輝雄醫師於日前舉辦義診,對於有頭痛、腰痛等病人,以磁力貼來做治療,結果也令這些病人相當滿意。所以,他已向衛福部提出人體臨床試驗計畫,並經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實施,想參與此臨床試驗者可電洽0963-680787柯小姐。

眼球體操致盲? 醫:勿輕易嘗試

眼睛痠澀疲勞,有些人會利用熱敷緩解,也有些人會閉上眼睛,滾動雙眼,跟著眼球體操舒緩眼睛乾癢、痠澀不適,不過日前有一名日本籍眼科專家深作秀春提到,「眼球體操可能會造成過度眼球移動、拉扯玻璃體,甚至有機會把視網膜扯脫,足以致盲。」然而,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真的會導致不可預知的眼疾產生嗎?

眼球體操不至於導致眼盲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陳錫富醫師表示,這種說法僅為一位醫師的見解並無真實案例報告,輕輕的改變眼球方向不至於導致眼盲,除非眼晴遭受撞擊、劇烈震動或按摩導致視網膜剝離,一般的眼球體操目前雖無醫學實證會引起視網膜剝離致盲。但視網膜其實是眼球內相當脆弱的感光神經組織,不建議輕易嘗試眼球體操。

保護視網膜黃斑部 參考AREDS研究

陳錫富醫師建議,對於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患者可參考AREDS(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相關研究所建議的,均衡攝取含葉黃素、玉米黃素、鋅、維他命C及E的飲食或保健食品以預防早期的黃斑部病變惡化。此外,補充這些營養除了可以減少視網膜黃斑部的氧化傷害,並能有效減緩自由基的產生以預防眼睛的老化。

值得注意的是,陳錫富醫師也提到,補充Omega-3魚油雖有抗氧化功效並預防乾眼症發作,但對於預防黃斑部病變惡化沒有確切實證醫學效用。不過,在攝取魚油的同時補充葉黃素,也會有加乘保護眼睛的效果。

利用熱敷、人工淚液補足水分

對於隱形眼鏡戴太久、長時間用眼或熬夜造成眼球乾澀、眼睛疲勞的人,除了可利用熱敷促進眼睛表面油脂層的分布以幫助鎖水、趕走不適外,也可以點人工淚液補足水分、緩解乾澀。除了外部改變,日常飲食的保養也非常重要。

陳錫富醫師提醒,除可透過飲食保健眼睛,預防眼疾發作。記得注意使用行動裝置的時間,讓眼睛有適當的休息,才是眼球保健的不二法門。(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肚子不舒服 可按摩腹部哪些穴位?

在肚子不舒服時,很多人會按摩肚子來緩解,到底是有哪些穴位較有效果,或是何時可以按呢?中醫師指出,肚子不舒服多會出現腹痛或是脹氣,而要按摩腹部穴位,也要看是腹瀉還是便秘,所按摩的方向也不同。

腹痛、脹氣能緩解

當肚子不舒服時,很直覺的就會用手在肚子上揉一揉,這樣的動作真的是往往就能奏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尤其是肚子脹氣時,很多人會有肚子痛的情況,這時若是按摩腹部穴位,確實是能夠緩解疼痛,並且可消脹氣。

可按摩肚臍四周的氣海、關元、天樞與水道等穴位

周宗翰醫師指出,一般按摩肚子時最常用到的穴位,都在肚臍四周包括有氣海、關元、天樞與水道等穴位,可調整腹脹與腹痛,至於要按摩腹部穴位,應該要在飯後一小時再進行為宜。

便秘和腹瀉按摩方向不同 無法奏效須立即就醫

至於按摩腹部緩解不適,則便秘和腹瀉的方向是不同的;周宗翰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是便秘,則是順時針方向,而腹瀉則要逆時針方向。此外,若是按摩腹部仍然無法緩解,而且越來越疼痛,就不要再按摩穴位了,應該趕緊就醫檢查,對症治療。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