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老師以為話講太多 竟是乾燥症作祟

「粉筆握不住,乾脆用抓的教課。」歷史老師王女士是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手指彎曲變形無法握筆,教書時更是經常口乾舌燥,以為是上課話講太多,每天狂飲3、4公升的水仍口渴,就醫才發現併發乾燥症。

王女士說,其實年輕時手腕就經常紅腫疼痛,但都不以為意,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最後手指彎曲變形,無法握筆教書只好退休,病情一度嚴重到無法拿筷吃飯,現在穿衣服也只能選套頭的。她感嘆,要是能及早發現、好好治療,或許現在生活不用如此辛苦。

收治個案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文展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自體免疫系統發生障礙,使體內滑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導致關節腫痛破壞,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尤其早上起床時特別明顯。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疾病!」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併發症,包括乾燥症、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雷諾氏症、中樞及周邊神經病變、動脈硬化、血管炎、淋巴癌等,半數患者容易併發乾燥症,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更高出一般人7倍之多。

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強調,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多種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風濕藥物、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只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病情都能穩定控制。

蔡長祐提醒患者,目前達標治療建議為「1.2.3 守則」,每月回診1次、達成2個治療目標(低度疾病活動度DAS 28 ≤ 3.2、疾病達到緩解DAS 28 < 2.6),以及用藥3個月後未達目標,應告知醫師調整用藥。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她重度昏迷4年 哆啦A夢之歌喚醒

耳熟能詳的〈哆啦A夢之歌〉,是腦損者的甦醒良藥。一名27歲女性,4年前出車禍腦部受到重創,昏迷指數只剩3分,是個必須仰賴鼻胃管維生的植物人;家人為了喚醒女兒,送至日本接受音樂復建治療,經過2年半的〈哆啦A夢之歌〉、〈世界上唯一的花〉音樂洗禮,如今能夠自行進食、還能記得電話號碼。

台北醫學大學舉辦的「大腦意識與音樂旋律共舞」研討會,邀請日本大阪藝術大學藝術學部教授野田燎,分享這些年來他在音樂治療的寶貴經驗,而上述女子只是他接觸過的眾多個案之一。

野田燎表示,個案昏迷的4年中,曾經接受簡單的復健及針灸治療,但成效相當有限,後來接受每月2次、每次30分鐘的音樂治療,每次治療時,由4、5名治療師同時上陣,有的抱著患者在治療床上面上下跳動,有的邊彈奏鋼琴,邊唱〈哆啦A夢之歌〉、SMAP暢銷歌曲〈世界上唯一的花〉,有時穿插日本兒歌及蕭邦的古典音樂。

經過2年半音樂治療,個案的狀況明顯改善,昏迷指數從最低的3分進步到最高的15分,現在可以自己進食,可與人簡單溝通、唱歌,還能記得正確背誦電話號碼,復原情形令人驚艷,家人稱之奇蹟。

野田燎指出,根據研究發現,18至20歲的患者,適合時下流行且節奏又非常強烈的樂曲,治療效果最好,因為這個年紀的記憶力最強,當年的流行樂曲也許可喚醒某些沈睡的大腦神經,可望成為幫助植物人甦醒的新曙光。

 

體雕手術成功兩關鍵 找對醫師做好術後保養

為了追求曼妙的身材,許多女性紛紛求助於醫美,各式體雕方式,從最早的抽脂到後來的雷射溶脂、冷凍溶脂、超音波抽脂…,雖然民眾普遍接受度高,但卻常常發生糾紛,嚴重者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整形外科醫師賴慶鴻表示,抽脂其實是風險性相當低的手術,幾乎每間醫美診所都可以執行,不過看起來門檻很低,做起來卻是問題一堆,常見的問題小則抽脂後皮膚凹凸不平、術後恢復速度緩慢,大則嚴重到死亡。

賴慶鴻指出,許多問題都是出在執行的並非專科醫師,他建議民眾自保的方式,是先確定執行醫師是否為專業醫師,可以先在網路上搜尋醫生的資歷,甚至可以請教整形外科學會,越有經驗的醫師執行,經驗值越高,抽脂手術其實是很簡單就可以做得到。

撇開醫師的問題,對於民眾常常抱怨的成效,賴慶鴻忍不住要提醒愛美的民眾,體雕手術的成敗不只是百分之百交給醫生,術後照顧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每個做完體雕的人,術後都需要藉著安摩及飲食控制,進行追蹤保養賴慶鴻醫師強調,若好好配合術後的按摩,恢復的速度會超乎所有人想像。

本身遠赴西班牙接受新式抽脂手術培訓,是南部唯一微粹脂手術的種子教官,賴慶鴻談起最新的體雕趨勢時表示,目前最新一代的水刀抽脂是破壞性最低的手術,不必擔心抽脂後的肌膚鬆弛和凹凸不平問題,可針對各區脂肪問題一一處理,也稱為「微粹脂」。

更棒的是,抽完的脂肪還可填到需要的部位上,像是胸部、臀部,新技術在不需要使用過多的機械破壞之下,能夠吸取到比較完整脂肪,更適用於自體脂肪的移植。

賴慶鴻醫師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抽脂,過度肥胖和太瘦的人,抽脂手術對身形改變不大,抽脂並不是減重,不妨先找醫師仔細諮詢評估再做決定是否適合做手術,若真決定要做抽脂手術,切記:找對醫師、確實做好術後保養。

小腦症關鍵因子找到了! Lhx2可調控腦體積

國內研究發現,調控大腦體積與神經元數量上,扮演關鍵功能的轉錄因子Lhx2,可望釐清小腦症等遺傳性疾病的病因,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周申如帶領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從腦皮質前驅細胞中剔除轉錄因子Lhx2,會造成小鼠的大腦體積與腦神經元數量顯著下降,證實Lhx2在調控大腦體積與神經元數量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周申如進一步說明,在小鼠胚胎腦神經發育初期,將Lhx2基因從皮質前驅細胞中剔除,發現小鼠的神經元生成時程被提早啟動,干擾了神經元數量的增生與種類分化,造成小鼠腦皮質縮小、皮質的神經元數量下降,下降幅度高達50%。

大腦皮質是人類大腦中最高度演化的部位,由許多神經元細胞組成,皮質神經元的數量與種類支配了大腦的運作,主導人類接收刺激、認知、意識與行動等功能。周申如指出,小腦症遺傳性疾病患者,在胚胎發育期時,大腦皮質神經元無法獲得足夠的數量增生與種類分化,導致腦發育缺陷與學習障礙,此研究可望釐清小腦症等遺傳性疾病的病因。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反覆發燒被疑登革熱  壯男罕見肝膿瘍

登革熱讓大家聞之色變,全國案例超過兩萬,還在持續發燒中。台中28歲的劉先生因為發燒不退,到住家附近醫院就醫,一度被懷疑感染登革熱,患者轉往衛福部豐原醫院就醫,確定診斷是肝膿瘍造成反覆發燒,住院10天康復返家,也接到衛生單位通知,檢驗結果並非登革熱,稱得上是虛驚一場。 劉先生九月中因為梨子盛產,工作量大增,覺得異常疲累,因高燒不退和全身無力,還以為是中暑,在住家附近醫院打完點滴退燒,返家之後體溫上升又畏寒,再次至住家附近醫院接受點滴注射治療,因懷疑登革熱由該醫院採檢病人血液檢體,送至疾病管制署並通報疑似登革熱感染。但是劉先生回想起來並沒有被蚊子叮,覺得自己的症狀跟登革熱並不完全相同,為了進一步確定發燒原因和治療,自行前轉往豐原醫院就醫。 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陳育佐醫師經執行超音波檢查,確定診斷患者發燒原因是肝膿瘍,也就是肝臟因為細菌感染化膿。陳育佐醫師表示,腹部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劉先生的膿瘍位於肝臟右葉,大小僅為2.8公分,加上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僅使用抗生素治療,並使用超音波追蹤病灶,目前已經康復回家。 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也說明,劉先生的細菌經培養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是消化道常見菌種之一,平時存在健康人體,常見對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族群,造成多種器官組織散播性感染,合併嚴重敗血症,甚至死亡。王唯堯提醒,肝膿瘍經常被病人與家屬誤以為感冒等小病而延遲正確診斷與治療,需要特別注意。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體雕手術成功兩關鍵找對醫師 確實做好術後保養

為了追求曼妙的身材,許多女性紛紛求助於醫美,各式體雕方式,從最早的抽脂到後來的雷射溶脂、冷凍溶脂、超音波抽脂…,雖然民眾普遍接受度高,但卻常常發生糾紛,嚴重者甚至有人因此喪命。

整形外科醫師賴慶鴻表示,抽脂其實是風險性相當低的手術,幾乎每間醫美診所都可以執行,不過看起來門檻很低,做起來卻是問題一堆,常見的問題小則抽脂後皮膚凹凸不平、術後恢復速度緩慢,大則嚴重到死亡。

賴慶鴻指出,許多問題都是出在執行的並非專科醫師,他建議民眾自保的方式,是先確定執行醫師是否為專業醫師,可以先在網路上搜尋醫生的資歷,甚至可以請教整形外科學會,越有經驗的醫師執行,經驗值越高,抽脂手術其實是很簡單就可以做得到。

撇開醫師的問題,對於民眾常常抱怨的成效,賴慶鴻忍不住要提醒愛美的民眾,體雕手術的成敗不只是百分之百交給醫生,術後照顧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每個做完體雕的人,術後都需要藉著安摩及飲食控制,進行追蹤保養賴慶鴻醫師強調,若好好配合術後的按摩,恢復的速度會超乎所有人想像。

本身遠赴西班牙接受新式抽脂手術培訓,是南部唯一微粹脂手術的種子教官,賴慶鴻談起最新的體雕趨勢時表示,目前最新一代的水刀抽脂是破壞性最低的手術,不必擔心抽脂後的肌膚鬆弛和凹凸不平問題,可針對各區脂肪問題一一處理,也稱為「微粹脂」。

更棒的是,抽完的脂肪還可填到需要的部位上,像是胸部、臀部,新技術在不需要使用過多的機械破壞之下,能夠吸取到比較完整脂肪,更適用於自體脂肪的移植。

賴慶鴻醫師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抽脂,過度肥胖和太瘦的人,抽脂手術對身形改變不大,抽脂並不是減重,不妨先找醫師仔細諮詢評估再做決定是否適合做手術,若真決定要做抽脂手術,切記:找對醫師、確實做好術後保養。

「生活」即「復元」 多元化的精神復健服務

精神病患者喜樂 ,進入精神復健體系後,從剛開始僵硬的自言自語狀態,甚至發現自己出現幻聽,還會主動要求工作人員把自己「關起來」,過程中經由工作人員的多次陪同回診與陪伴,到重新喚起各種感知;包含各種生而為人所擁有的各種覺知、意識與認知…的日曬稻穀的復健活動,他開始脫下鞋子,「站起來」一起參與,進而可以對朋友表達感謝、重新工作生活與照顧家人的復元路程。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表示,精神健康已經不是少數人應關心的議題,政府有責任將「有尊嚴的心理健康」概念推廣到全民的層次,也只有讓社會大眾知道「即使罹患精神健康問題,仍可以在有尊嚴的心理健康環境復元」,且政府有責任提供有品質、有希望的精神醫療與復健服務給有精神健康困擾的民眾,才能確實保障全民的心理健康。 台北榮民總醫院日間病房學員與工作人員演出的他們一起共同編劇的『自由花灰』歌舞劇,秉持著尊重每位精神康復者特質與潛能、並針對每位精神康復者特性訂定復健計畫,提供有價值、有選擇的精神復健的過程,北榮日間病房的工作人員與精神康復者以極佳的默契完成此次演出。於北榮日間病房接受復健的精神康復者黃先生說,復健活動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在精神復健的過程當中,他覺得自己有價值、有朋友、有生活重心。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妻罹癌夫拍照 記錄每刻伴女長大

「無論媽媽在不在,媽媽真的很愛妳!」得知妻子許心怡罹患乳癌第4期,蘇嘉豪放下傷心、拾起相機,拍下全家任何相處的片刻。他說,萬一妻子來不及陪伴女兒長大,希望藉由每張與孩子相處的照片代替媽媽。

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捕捉希望」比賽,希望透過鏡頭,鼓勵癌友運用影像與文字,讓民眾能夠感受常人難以體會的生命奮鬥過程。以夫妻檔參加今年比賽的蘇嘉豪、許心怡,獲得癌症病友組佳作及病患親友組第2名。

蘇嘉豪說,與妻子心怡牽手15年,是人人稱羨的「校對」,從相識、相知到相守,一路走來從未想過,在他們迎接第2個新生命時,妻子會被醫生宣告罹患乳癌第4期,除了被迫向新生命說再見,妻子最牽掛的幼小女兒,害怕無法陪她長大,也怕因掉髮、剃髮及雙乳的切除,讓孩子無法接受媽媽的改變,才希望透過拍照留下紀錄。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常看見許多癌友因為擔心是否能治癒,而吃不好、睡不下,產生心理恐懼,甚至萌生放棄治療意念,希望藉由比賽鼓勵所有在抗癌路上的病友、家屬與醫療團隊,拿起相機記錄每一刻的生命旅程,也能從中建立情緒與壓力紓發的管道,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癌症的考驗,增加康復機會。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