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寶寶生病將藥磨成粉餵? 專家破解NG用藥迷思

「我的孩子體溫只有攝氏34度,怎麼辦?」一位新手媽媽緊張地詢問藥師,她擔心孩子發高燒,在4小時內餵了診所開的一般藥和退燒藥,又讓小孩喝了退燒藥水,還用肛門栓劑來退燒。

發燒是對抗病菌正常反應 適時退燒處理別慌張 郭建宏藥師說明,發燒是身體對抗病菌的正常反應,新手爸媽最常出現的錯誤用藥觀念,就是在小孩發燒時,過度使用退燒藥,還有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身體來退燒,卻忽略酒精對寶寶的肌膚刺激性太高,以溫水擦拭較妥當。

此外,有些家長擔心孩童無法服用藥品,把藥磨粉後分裝待用,卻忽略磨粉過程中,恐有先前藥品殘留所引發的交叉感染風險,還有分裝份量不均的問題,最好的方式是選擇「兒童專用藥劑」,或是用切藥器,把藥品分成1/2或1/4。如要混入食品中讓孩童吃下,要避免與牛奶、葡萄柚、柳丁類果汁一起服用。

孕婦嬰幼兒注意 這些藥物不能碰

食藥署提醒,有些藥品成分不適用於孕婦及嬰幼兒,如:薄荷油內含的薄荷醇(menthol),會抑制2歲以下孩童的神經系統,進而出現意識不清、喘不過氣等副作用;至於含「苯若卡因」(benzocaine)成分的止痛藥品,可能引起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a),也禁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還有治療青春痘常見的A酸,不論是外用或內服,都潛藏讓孕婦生出畸胎的風險。

慢性病孕婦勿擅自停藥 應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

郭建宏藥師強調,有些慢性病的孕婦會出現停藥的錯誤觀念,對於罹患慢性病的育齡女性,在計畫懷孕前可先諮詢醫師;若已懷孕者應與醫師討論用藥,並遵循醫囑,勿自行停藥,以免停藥的風險比正常服藥還嚴重喔!

自體脂肪隆乳5大秘辛 美胸渾然天成祕密大公開?!

什麼是自體脂肪隆乳? 與假體隆乳有何差別?

林敬鈞院長表示,隆乳分自體脂肪隆乳與假體隆乳(果凍矽膠隆乳)差異在於,自體脂肪隆乳是抽取自體脂肪,進行自體移植,使胸形自然豐滿並同時調整出勻稱的身材。因為是自體脂肪,觸感與真實無異,除了豐胸外,更可同時塑造曲線,對於想達到身形雕塑與罩杯升級的人來說,可列為首選。

哪些人適合自體脂肪隆乳?

無論是無法接受假體、或是同時想要瘦身兼豐胸的女性,尤其許多生產後的輕熟女,產後肚子容易變大、腿變粗、胸部下垂,自體脂肪隆乳可同時雕塑身材,調整胸型。若身形太過纖細,卻想自體脂肪隆乳的女性,建議可先與具經驗的醫師進行討論,協助選擇身上脂肪量足夠的部位。

院長也提醒,術後保養很重要,建議三個月內不要壓迫胸部,選擇無鋼圈的舒適內衣,避免進行有氧運動,保持體重穩定,均衡飲食及攝取含蛋白質食物,維持作息正常,才能提高脂肪存活率。

圖片

▲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林敬鈞醫師

自體脂肪隆胸的先驅 分享隱藏版5大秘辛

做為最早開始倡導高階自體脂肪隆胸的先驅之一的林敬鈞院長,在業界有「百萬美胸推手」的稱號,

以下為他歸納出自體脂肪隆乳成功率高的5大隱藏版秘辛:

-1善用威塑2.2抽脂 深層取脂,淺層精雕

林敬鈞院長擅長威塑2.2抽脂超音波抽脂效,透過超音波探針乳糜化脂肪,避免破壞脂肪細胞,完整抽取深層脂肪並在淺層運用整外專研手法,雕塑馬甲線和11字腹肌,而在威塑抽脂過程中透過低負壓精細引流脂肪,醫師手術時如同拉琴般優雅,故此威塑抽脂亦有「小提琴抽脂」的美名。

-2特殊專利集脂筒

經過抽取脂後的脂肪,使用特殊專利集脂筒,在無菌、密閉的空間中蒐集過濾純化脂肪,以提高脂肪存活率。

-3精粹脂肪膠回填高存活率

精粹奈米脂肪膠,是將純化脂肪透過精粹技術奈米化,進而製作做成出更高階奈米分子的脂肪膠,

不僅可以大幅提升脂肪存活率,更能使填補後的胸形更加飽滿。

-4韓式補脂槍定點定量多層次填補,胸型更完美

針對完美回填的胸型關鍵,林敬鈞院長使用自己多年整外專研的手法,使用韓式補脂槍多點、多層次回填,適量又平均,精確控制每一單點施打的量,定點定量慢慢調整出完美又自然的胸型。

愛美女性可針對胸型與施作方式與醫師討論,通常術後觀察2-3個月即為穩定。

-5慎選經驗豐富的醫師及設備齊全的院所

擁有18年經驗的林敬鈞院長提醒,從抽脂到回填,自體脂肪隆乳成效,非常仰賴醫師的技術及經驗,民眾應慎選有機器證照、操作經驗豐富的醫師及院所,並注意診所是否真實具備威塑或其他廣告中有提到的儀器及具備完整設備的專業診所,才能確保手術安全及成功,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獨腳糖友併發黃斑部水腫礙「視」 長效型類固醇藥物挽救視力

一名52歲男性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曾因糖尿病而失去一支小腿,加上長期抽菸習慣未改,使網膜血管更狹窄,視網膜缺氧日益嚴重,最終左眼併發黃斑部水腫,視力受損無法工作。一開始患者使用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治療效果不彰,但慶幸健保核准給付轉換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視力得以維持,也減輕家裡經濟負擔。

近三成糖友有視網膜病變危機 醫籲:定期檢查為關鍵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名,易併發全身多處的慢性疾病,根據研究指出,每一百位糖尿病患者,就有25位發生視網膜病變,有1.7位會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林純如副主任表示,此位病友是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不健康的視網膜血管滲漏,造成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她進一步補充,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在第一型和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都會發生,建議糖友們定期進行眼科追蹤檢查,及早發現便能及早治療。

治療黃斑部病變 首要抑制不正常血管生成與發炎反應

目前針對黃斑部病變主要是以眼內注射的低侵入性治療方式,以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或長效型類固醇兩種為主。前者透過施打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阻止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達到改善或穩定視力,但是無法抑制其他發炎因子;後者除了抑制不正常血管生成,更能有效對抗發炎因子。林純如副主任表示,若患者對於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持續療效不佳,可根據患者病情,申請健保給付轉換使用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

「三高」民眾要注意! 控制疾病避免共病發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從輕微到嚴重,皆可能產生黃斑部水腫,而黃斑部水腫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常輕忽到雙眼視力都減退,或眼前出現浮動黑點後,才至醫院求診。林純如副主任建議,若一旦檢查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應每2-4個月回診眼底斷層檢查。此外也提醒,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民眾平時更應控制好血糖、血壓及血脂,針對根本疾病治療,才能有效避免其他併發症的產生,遠離黃斑部病變的危機!

牙周病造成缺牙 植牙全口重建讓爸爸開顏歡笑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九成,但因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讓國人掉以輕心,直到牙齦萎縮、牙齒搖晃,影響到正常咀嚼才驚覺不對勁。門診一名患者黃先生從事建築行業,長時間的不正常飲食,連帶也影響了牙齒的清潔與保養,經年累月之下釀成了嚴重的龋齒與牙周病,不得不拔除嚴重毀損的牙齒,在醫師建議下選擇於下顎植牙進行全口重建,藉由植入二至四顆的植體,再搭配有固定扣環的假牙使之附著,至今狀況良好,不僅進食情況改善了,原本因為滿口爛牙而避免參與社交生活,現在也能夠歡欣地與老朋友相聚。

定期檢查勿輕忽 牙周初期還有救!

許多家庭中的經濟支柱,平時因為工作忙碌常常疏於照顧自己的健康,而牙齒更是容易輕忽的一環。牙醫診所張慶齡醫師表示,「定期檢查」是護牙最好的預防方法,能降低蛀牙、牙周病甚或是拔牙的風險;若在罹患牙周病的初、中期就發現並接受妥善治療與清潔,則有很大的機會保留牙齒。如果真的病況嚴重,需以植牙進行全口重建,整個療程耗時約兩年的時間,因此醫病之間的信任度也相對重要。

圖片

▲張慶齡醫師會建議使用有學術文獻支持的台灣製植體,可確保售後服務與產品保固,同時也追求技術創新、符合趨勢的品牌,使用上也更令患者們放心。

植牙手術免尷尬 慎選人工牙根才有保障

張慶齡醫師說,若有缺牙的狀況,有些人會配戴活動假牙以便維持日常生活。然而常可見一些尷尬彆扭的時刻發生,例如電視上的主播或公園裡的老人在高談闊論時,假牙突然脫落,場面就非常尷尬,也讓周圍朋友忍不住為此倒抽一口氣。因此醫師建議,缺牙除了選擇牙橋、活動假牙治療外,更建議可以植牙輔助重建,如此一來假牙不易鬆動,就能避免如此尷尬羞赧的狀況。

但選擇植牙也要衡量齒槽骨的健康狀態,才能決定是否適合植入植體。一般而言,植入人工牙根需要三至六個月的骨整合期,才能裝上假牙。張慶齡醫師會建議選擇植牙治療的患者,使用有學術文獻支持的台灣製植體,不僅技術不落後於歐美國家,可確保售後服務與產品保固,同時也追求技術創新、符合趨勢的品牌,使用上也更令患者們放心。

口腔清潔很重要 諮詢牙醫專業勿拖延

牙齒不只影響我們的美觀、發音與咀嚼,長遠來看更是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張慶齡醫師提醒,平時的清潔很重要,除了使用牙刷外,也務必搭配牙間刷及牙線,讓口腔的衛生清潔更徹底。因牙周病具傳染性,建議全家人一同定期接受洗牙與口腔檢查,若牙齒出現任何問題,也應盡速尋求專業醫療建議,切勿拖延而讓情況更嚴重。

口腔癌治療憂「沒面子」? 移植術重建外觀恢復自信

52歲的陳先生,因左側口腔內側潰瘍遲遲未癒,前往耳鼻喉科門診就診,切片結果確診為口腔癌,須接受半邊臉頰切除手術,雖然透過手術可以清除惡性腫瘤保命,但術後顏面受損的代價也讓他心如槁灰,所幸經整形外科團隊溝通後,透過「顯微游離皮瓣移植術」成功重建外觀,讓他更有自信面對新人生。

口腔癌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術後重建顏面相當重要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口腔癌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五名,目前口腔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而手術後顏面缺損所造成的後遺症,常造成患者顏面醜形,以及構音與吞嚥的困難,影響正常社交生活,進而影響家庭關係,由於上述後遺症往往讓患者對手術卻步,更彰顯腫瘤切除後的重建手術的重要性。

顯微游離皮瓣移植術 取自己組織重建安全性高

鄭旭棠醫師強調,「顯微游離皮瓣移植術」採取患者健全部分的組織(最常使用為大腿前外側皮瓣),能重建口腔癌切除後的傷口,因皮瓣是一個仍保有自身血流循環且被轉移的組織,而游離皮瓣移植術是將皮瓣和其供血莖幹取下後,於高倍顯微鏡下進行血管接合精密手術,將皮瓣縫補至需要重建的部位,因此身體任一部位皆可應用,對患者而言十分安全。

口腔癌術後保養莫輕忽 這些事情都嚴禁做

鄭旭棠醫師也提醒,口腔癌手術前後住院時間平均約兩週,治療團隊後續會根據癌症的情況,安排電療和化學治療,術後嚴禁冰冷、刺激性及含尼古丁或咖啡因的食物,才能協助傷口癒合。

3大錯誤迷思當心惡化靜脈曲張 多做2件事助恢復血管彈性

錯誤的迷思會惡化靜脈曲張!中醫師沈瑞斌提出,為治療久站靜脈曲張,不少女性會穿著彈性襪或綁束腹,以為越緊效果越好;或認為刮痧要瘀青才有效果,卻沒有顧慮會惡化皮膚;甚至認為放血能一勞永逸,這些錯誤觀念都可能會加重靜脈曲張風險。沈瑞斌提醒,除了吃藥外,調整正確觀念,養成運動、抬腳、泡腳習慣,才能讓血液得以順利回流。

2招減緩靜脈曲張有效恢復血管彈性  

為了避免血液停留在下肢,沈瑞斌說,久坐、久站、翹二郎腿都是造成惡化的日常習慣,因部分血管被壓住增加血管負擔。而低油低鹽的飲食,可以維持適當的體重,降低高油、高鹽所帶來血管硬化的風險。另也遠離菸酒危險因子,以免增加血壓,加速病情惡化。

針對減緩靜脈曲張,沈瑞斌提供兩項日常建議:

1.維持適度運動:適度運動對改善靜脈曲張有幫助,因為走路時肌肉收縮可以把血液往回壓,特別是平日習慣久坐的人,定時每一小時起身走動一下。

2.睡前先泡腳再抬腿:睡前把腳抬高有助於血液的回流,因爲靜脈的瓣膜高掛時會鬆開,能讓血液順利回流。 抬腳之前稍微泡腳熱敷,按摩百會穴、足三里、陰陵泉,增加血管彈性,把血液往回拉。尤其泡完腳後一定要抬腿,否則血液無法順利回流,至於抬腿的方式,不建議躺著抬腿放鬆,腰部可能會變得酸痛,比較好的方式是屁股依靠牆壁把腳抬高,腳放在椅子上九十度維持15分鐘,抬完再睡效果較好。

3項錯誤迷思當心惡化疾病

沈瑞斌更提出3大惡化靜脈曲張的錯誤迷思:

1.穿著彈性襪越緊效果越好:許多女性久站不適,穿著彈性襪或綁束腹,以為越緊效果越好。沈瑞斌指出,彈性襪並非丹數越高越高效果愈好,因為緊繃會增加腹壓,造成周邊循環更加困難,適當尋找適合的彈性比較好。

2.放血一定能治好靜脈曲張:不少人認為放血就能將靜脈曲張完全治療好,沈瑞斌指出,放血治標不治本,偶爾不舒服可以運用放血使局部達到舒緩的效果,但根本治療仍需要配合中藥、泡腳、刮痧、針灸、藥物效果較佳。

3.刮痧要出血瘀青才有效:刮痧要出血瘀青才有效,這是錯誤觀念,這樣容易造成血管炎,沈瑞斌提醒,刮痧的原則是把筋絡、筋膜、皮膚表面的凹凸稍微刮開,不一定要大面積的瘀青才代表有效果。他強調,通常靜脈曲張患者,皮膚狀況通常較乾燥,刮痧時選用潤滑油、嬰兒油替代萬金油,而網路盛傳以生薑、辣椒水來泡腳,這些對皮膚刺激性太強,可能還未達到血管彈性的作用,皮膚已經過敏了。

沈瑞斌呼籲,除了吃藥外,調整正確觀念,養成運動、抬腳、泡腳習慣,才能讓血液得以順利回流。

7 旬婦關節疼痛達9分,不吃藥無法睡! 新式止痛技術介入好轉

76歲的女性左側膝蓋疼痛超過2年,長期使用止痛藥、用過貼布,打過關節內注射,也做過復健等治療,但是疼痛依然持續,且疼痛指數(最高10分)已達高等級的9分,走路走沒多久就會開始疼痛,不吃藥就會痛到無法入睡。醫師經影像評估,發現其關節狹窄、骨刺增生,在進行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後,疼痛指數降到剩2分,走路時的疼痛感大幅減輕。

長期疼痛不易好 恐是關節慢性發炎

成大影像醫學部王博醫師表示,這種長期疼痛一直都不是很容易治療,關鍵在於這類關節炎、肌腱炎的疼痛可能與血管不正常增生相關。日本奧野(Yuji Okuno)醫師針對慢性長期發炎部位,創立增生發炎血管栓塞技術,來達到止痛的效果。

王博醫師進一步解釋,「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TAE)」是在X光透視、動脈血管攝影下,用微導管勾選這些新增生的發炎血管並給予栓塞藥物治療,以降低疼痛神經的刺激及減緩局部的發炎反應。

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 適用符合3大要件者

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術的止痛技術,主要適用於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5分以上的劇烈疼痛,包含五十肩、旋轉肌腱撕裂、網球肘、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足底筋膜炎等造成的疼痛。王博醫師強調,當病人嘗試過包含消炎藥物、復健、震波、貼布、局部注射類固醇、玻尿酸等治療都沒有明顯改善時,就可考慮接受這項止痛治療。

發炎血管栓塞術無嚴重副作用 但無法逆轉退化關節問題

國外研究顯示,發炎血管栓塞術沒有肌肉骨骼缺血壞死、肢體無力、感覺麻痺等嚴重的副作用,較常見的只有治療部位的暫時性紅斑及鼠蹊部穿刺處的皮下瘀青,但多在1個月內會改善消失。

王博醫師指出,發炎血管栓塞術的治療,需經骨科、疼痛科及影像醫學科醫師等專業醫師的評估才可執行,主要的效果為止痛,但無法反轉已經退化的關節與肌腱的撕裂傷;因此,如關節退化過於嚴重,仍需以開刀為主。

肚圓藏婦科危機 卵巢驚見2顆大水瘤

肚子變大別以為是發福,當心可能是婦科腫瘤。一名年約85歲簡姓阿嬤,多年來肚子圓鼓鼓,原本以為是老年發福未特別留意,不過近期經常感到腹脹,漸漸吃不下,甚至出現便秘、解尿困難,經檢查後發現卵巢有兩顆大水瘤緊緊相連,共約17公分,經手術切除腫瘤後,腹脹、排泄問題都獲得改善,肚子也消了一圈。

有17公分2.3公斤重 水瘤壓迫導致腹脹 南投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暨婦產科醫師鍾文振表示,卵巢水瘤其內容物幾乎是清澈的液體。大部分水瘤是良性的,如果直徑小於5-6公分,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大多建議定期回診追蹤,無需開刀。但超音波顯示這名患者兩側卵巢水瘤加起來有17x7.5公分,將近2.3公斤重,因為水瘤壓迫導致腹脹、腹痛、便秘甚至噁心、嘔吐。

簡阿嬤初期不適時,在家屬陪同下到中部醫學中心就醫,當時醫師建議手術,不過家屬考量阿嬤年邁,不捨她動刀,因此安排抽吸治療,減緩不適,但不到半年復發,簡阿嬤甚至難以進食,相當難受,改至住家附近的南投醫院就醫,決定選擇手術治療。術後阿嬤直喊肚子輕鬆很多的感覺,慶幸有接受手術,一勞永逸。

經麻醉師謹慎評估 年長者仍可接受手術 年紀並非是手術的唯一風險,在麻醉科醫師謹慎評估下,年長者仍可接受手術治療,恢復正常生活。院方建議,若家中長輩身體不適,應安排就醫,與醫師溝通安排最適合的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