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她比常人多一套輸尿管 導致反覆泌尿道感染 

35歲的姚姓女子飽受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及腰痛的困擾,近日在朋友建議下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姚女身體結構異常,右腎比常人多了一套輸尿管。姚女也表示約8、9年前曾經檢查出泌尿系統結構異常。

反覆性泌尿道感染 須注意身體結構問題

藥物治療後改善姚女泌尿道感染問題,日後定期追蹤觀察。女性雖然因為尿道較短且離陰道與肛門口較近,較容易細菌感染。但是反覆性的泌尿道感染,可能需注意身體結構問題。

南投醫院腎臟科醫師葉哲廷表示,病患右側有不完全雙套集尿系統,雖然有2套輸尿管,但在接到膀胱前就會先匯合在一起,在膀胱僅有1個輸尿管開口,為先天泌尿系統異常,發生機率約0.8%至1%。

有雙套集尿系統者 可能腰痛、血尿及發燒

部份雙套集尿系統的人可能會因為集尿系統阻塞或者狹窄,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堆積在集尿系統裡,造成水腎,並引發腰痛;部分則因為結晶沉積造成泌尿道結石,而出現血尿及劇烈的腰部疼痛;另外則是因為細菌容易附著而導致泌尿道感染而出現發燒、畏寒、排尿不適、噁心及嘔吐等症狀。

葉哲廷醫師建議,通常病人會因為腰痛、血尿、泌尿道感染就診,安排超音波檢查或靜脈腎盂攝影或電腦斷層,發現此特殊情況,而大部分的人若沒有明顯不適其實不需要積極治療。有雙套集尿系統的民眾應多喝水,一天飲水量需超過2000毫升,並食用蔓越莓,預防尿路感染及結石等泌尿道系統疾病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溫敏感性水膠 讓肌腱沾粘鬆開了

一名林姓水電工,工作時不慎遭電鋸斷指,所幸及時手術接回,但他努力復健3個月,手指仍非常僵硬,連拿筷子吃飯都無法;進一步接受二次手術,再持續復健,手指活動度才獲得改善。

長庚研發創新醫材 減少肌腱沾粘

臨床上,肌腱沾粘相當常見,若是術後復健3個月以上,仍進步有限,就建議以手術鬆解。為改善肌腱沾粘問題,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發「溫敏感性抗沾粘水膠」,根據動物實驗發現,可確實減少肌腱癒合發生沾粘的機會,此成果已發表於醫材料領域著名期刊《生物材料學報》。

溫敏感性抗沾粘水膠 特別適用微創手術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周邦昀表示,「溫敏感性抗沾粘水膠」特別適用於微創手術,實際於手術運用中,注射時溫度較低為液態,進入手術部位後受到較室溫高的體溫作用後,則轉為半固態,能夠完整包覆於肌腱周圍,提升臨床使用的便利性。

持續臨床研究 造福肌腱損傷患者

周邦昀醫師強調,肌腱沾粘在接合肌腱或手部手術時,能夠注射「溫敏感性抗沾粘水膠」,可減少患者需要二次手術的負擔,以及縮短復健的時間。目前已申請國內外多項專利中,未來將持續臨床研究的腳步,期望早日於臨床應用,造福更多肌腱損傷患者。

頸部腫塊不痛不癢 她二度罹癌赴日找活路

一名40歲的邱太太,2年前發現頸部腫塊,但不痛、不癢,皮膚外觀也無異常現象,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甲狀腺癌第2期;雖然接受高劑量碘131治療,但回診又發現罹患肺癌、淋巴癌,當治療陷入瓶頸之際,輾轉到日本接受免疫細胞療法,目前病情穩定控制。

同時罹患2種癌症 面臨治療瓶頸

邱太太說,她平日生活作息規律,家族中沒有癌症病史,沒想到2公分大的頸部腫塊竟是甲狀腺癌,接受治療以為病情獲得控制,回診檢查卻發現肺部有0.3公分的腫瘤,而淋巴結也有1顆癌細胞,同時罹患2種癌症,且面臨治療瓶頸,讓她接近崩潰邊緣。

赴日免疫細胞療法 病情獲得控制

為了不放棄任何一種治療的可能,邱先生輾轉得知日本久留米醫院有細胞免疫治療實驗計畫,於是在去年10月,帶邱太太赴日進行免疫細胞療法,經過為期4個月的療程,回診檢查甲狀腺球蛋白,由1.09降至0.58,病情獲得控制。

日本管理嚴格 審核通過才可執行

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表示,日本 自2014年起,由厚生勞働省醫政局實施「再生醫學等安全性確保法」,管理嚴格並審慎嚴謹,相關實驗計畫執行者都須提出治療計畫書,由「認定再生醫療等委員會」審核通過才可以執行,以確保細胞品質與安全。

國內未核准 病友用性命等待

紀君霖理事長指出,日本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屬於自費診療,但在政府補助與醫療法人基金會、醫院等多方投入下,病人只需自行負擔,大約新台幣3至20多萬元不等;反觀,國內政府仍未建立完備的法令標準,癌症病友只能「用性命等待」,有機會治癒癌症的新選擇。

右手肱骨骨折 微創鋼釘固定術復原快

一名53歲楊姓男患者,工作時不慎摔落,右手疼痛且無法活動,到童綜合醫院骨科部就醫,進行X光檢查後確診右手肱骨骨折,王叔昂醫師進行「微創鋼釘固定手術」,手術順利,患者恢復狀況良好,術後住院三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絲毫感受不到術後疼痛,因此出院第二天就返回職場上班。

微創手術改良傳統手術缺點

開刀手術一直是許多患者擔憂的事,尤其患部位於四肢時,因為是人體重要活動部位,往往會嚴重影響病患與家屬的日常作息。以往傳統手術需切開大傷口,總讓不少人打退堂鼓,不僅因為大傷口恢復慢,且對愛美的民眾來說,術後留下疤痕也讓人苦惱,但近年的微創手術已將傳統手術的缺陷改良不少。

運用內視鏡手術 傷口小、出血少

童綜合醫院骨科王叔昂醫師指出,肱骨骨折往往是跌倒時不當受力或不正確用力所造成,微創手術不需建立大開口,僅由小開口運用內視鏡來進行手術,因為傷口小,所以出血少且恢復快。這次為確保患者痊癒後骨頭能恢復至理想位置,透過微創手術建立了兩個小開口,將細長的鋼釘植入骨髓腔內做固定,避免傳統手術大量出血的過程,並減少大傷口等待復原的時間。

減少術後疼痛 縮短恢復期

王叔昂醫師表示,骨折多於意外產生,而當家庭經濟支柱受傷時,會擔心長時間的恢復期導致家中經濟來源受到影響,因此微創手術是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微創手術不僅減緩了術後疼痛感,也讓恢復期縮短,對於外在美觀部分也影響較小。

家中囤物滿滿難割捨? 當心儲物症影響人際

現今除了實體購物外,即使外面下雨無法出門逛街,在家也可以輕鬆藉由網路購買到商品。不少人都曾有過失心瘋的經驗,但時間一久,那些東西未必是生活所需,因而總是囤積在家中的角落,想丟卻又捨不得丟,導致居住環境變得髒亂不堪。這種物品愈囤愈多的情況,身心醫學科醫師提醒,若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可能就是罹患了儲物症,應盡速就醫進行治療。

囤物難斷捨離 恐影響社交功能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敬恩表示,「儲物症」是無目的性的囤積,從一般人看來是毫無價值的東西、要丟棄的,但在當事人眼中卻視如珍寶、難以割捨,因為老是覺得總有一天會用到。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居多,屬慢性疾病,男女發生的比率差不多,最常與強迫症發生共病現象,但強迫症患者會針對單一項東西購買,而儲物症患則否;此外,像是憂鬱症、思覺失調症、失智症等精神疾病,也容易會有儲物症的情況發生。

林敬恩醫師也提到,儲物症患者本身並不會認為這是病態的行為,且儲物症初期難以發現,通常直到其行為影響到居住環境、人際關係,周遭親朋好友受不了時,才會軟硬兼施、苦口婆心勸說,將患者進一步帶至醫療院所尋求醫師協助。

儲物症藉由心理治療能趨緩

林敬恩醫師說,若是囤物的情況已嚴重影響到生活時,可能就是儲物症。針對儲物症的患者,通常會透過認知行為進行治療,若是要單靠病患本身恢復較為困難;此外,周遭親人的協助也相當重要,不要ㄧ開始就否定其行為,應採循序漸進的方式,才能讓儲物症患者擺脫囤物的習慣。

五官之王歪了! 功能性鼻整形來挽救

都市人可能難以想像鄉村還有人被牛踢傷!一名在牧場工作的彰化縣33歲阮姓男子,被一頭黃牛的後腿踢中右臉,顏面多處骨折,鼻子也撞歪了,連呼吸都有困難,被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救,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不僅把顏面骨折復位,還進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阮先生笑說,黃牛這一腳讓他痛了半個月,但他也因禍得福,賺到尖挺的鼻子,變帥了。

黃牛突發怒 閃避不及釀臉骨折

阮先生表示,他在牧場當動物運輸員,上個月他到嘉義布袋港去接一隻從澎湖搭船來的黃牛,帶回牧場要先秤重,他綁好黃牛要看體重數字時,黃牛後腳突然向他飛踢,他嚇了一大跳,但閃避不及,右臉中腿劇痛,到醫院才知顏面骨折,連鼻子都歪了。他說,做此工作已4年了,從沒碰上這種情況,可能是黃牛坐船暈船,情緒不安。

臉部多處受損影響呼吸 需整形手術幫忙

彰化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說,阮先生顴骨、上頷骨、鼻骨多處移位受損,其中,鼻骨因遭重擊,致鼻骨歪曲合併鼻軟骨受損、內鼻瓣塌陷及鼻道狹窄,引起單側鼻孔呼吸困難、無法吸氣、鼻塞等症狀,他為阮先生進行顏面骨折復位固定、功能性鼻治療,再進行鼻子整形手術。

鼻樑墊高增加立體感 變得更挺更好看

呂明川指出,鼻子位於臉部正中央,有所謂「五官之王」之稱,好看的鼻子自然能使臉部更好看,於是他將阮先生的鼻子軟骨縫合後,再將鼻樑墊高,增加立體感,不僅將鼻子骨折位移治療好了,還變得挺拔。阮先生笑說,黃牛這一腳讓他手術住院15天,臉部多了3根釘子,好在恢復很快,他很開心鼻子通暢,不再呼吸困難,而且鼻子變得更挺更好看,讓他喜出望外。

智慧下肢機器人 中風復健更簡單

臨床上,高達6成中風病患,必須接受下肢復健,但過程非常艱辛。台大醫院引進「智慧型動力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透過機器人輔助中風病患復健,預計收治30名病患進行臨床試驗。

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人工智慧運算步態

台大醫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表示,「智慧型動力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運作原理,是行動感測器透過使用者髖關節與膝關節的動作變化,以人工智慧分析運算與判斷後,啟動伺服馬達與減速機,輸出精準的動力輔助使用者完成動作,並充分配合使用者步態,兼具更加容易操作、重量更輕化,以及整體成本降低等優勢。

重量僅6.8公斤 適用範圍更大

陳文翔主任表示,有別於市面智慧型下肢機器人,應用於輔助脊髓損傷全癱瘓者,這套智慧型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重量只有6.8公斤,且適用範圍更大,包括中風病患復健訓練及日常行動輔助,以及肌少症不良於行、老化而行走困難、下肢骨折復健者。

高齡化世界趨勢 外骨骼機器人需求增

陳文翔主任指出,高齡化已是不可變的世界趨勢,而高齡造成的老化或本身潛在病變,導致下肢不便與無力的人數也隨之增加,外骨骼機器人需求應運而生,但是開發成本很高、費用非常昂貴,都是難以普及化的主因。

肌膚搔癢、脫屑好惱人! 謝絕「人造雪」關鍵在這

連日來氣候不穩定,一會兒寒風迎面而來,一回兒又是豔陽高照,不僅穿衣捉摸不定,甚至有不少人連皮膚也開始癢到不行,不時還會伴隨像雪花紛飛的脫屑情形,進一步就醫,竟被診斷是脂漏性皮膚炎在作祟!

油脂分泌旺盛恐致脂漏性皮膚炎

開業醫診所皮膚科醫師陳鏡尹表示,脂漏性皮膚炎多是因皮屑芽孢菌引起,當季節交替、熬夜、失眠或免疫力較差時,皮屑芽孢菌種就會跟著增加,皮脂腺受到刺激就會分泌油脂;而油脂分泌旺盛處,就是最容易誘發脂漏性皮膚炎的因素。

搔癢、脫屑好難受男性發生率高

陳鏡尹醫師也提到,脂漏性皮膚炎最常好發於眉間、鼻翼、髮際等部位,並伴隨紅腫、搔癢、脫屑等情形,且以男性最為常見。初期大多採含有類固醇的藥膏進行治療,但因類固醇藥膏長期使用,容易造成皮膚萎縮的情況,所以後續會改使用抗黴菌的藥物來穩定皮屑芽孢菌的濃度,舒緩脂漏性皮膚炎所產生的不適。

脂漏性皮膚炎易復發規律作息可控制

陳鏡尹醫師提醒,脂漏性皮膚炎的復發率相當高,因皮屑芽孢菌屬正常的菌種,除非住在無菌室,才可能使脂漏性皮膚炎根治;因此除了服藥外,最重要的還是應搭配正常作息,早睡、做好基本的清潔或是補充抗自由基的食物,都能有效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發生的機率。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