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台灣知名皮鞋品牌 攜手職能治療師投入兒童成長教育市場

台灣知名皮鞋品牌,一直堅持做台灣最好的鞋,以高品質及健康機能為訴求,持續提高創新研發能力,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鞋款及週邊應用,利用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動態足壓量測」服務,幫助更了解顧客的足部狀態與需求。幼兒學步,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雙腳的鞋子,知名皮鞋品牌為了更深入照護兒童足部健康,特別與職能治療師團隊合作,開設兒童成長教育門市「親子共學中心」,並同步宣布推出「兒童版動態足壓量測」,幫助孩童選對鞋,避免足部問題。

玩出競爭力 利用職能專業探索小兒早期教育

結合鞋店的店中店模式的親子共學中心,由一群熱血的職能治療師成立,其共同負責人職能治療師鄭琦表示,兒童發展過程中,家長都很容易焦慮。不同於治療,他們以親子共學的方式,藉由醫學及專業來輔導家長與孩子,在一連串的評估、足壓檢測中,便可以找出孩子的長處及弱項,再利用五感探索、藝術、音樂節律、專業體適能、專注力遊戲幫助孩子發展。他也提到,不同於疾病治療,從醫療場域走入社區鄰里,結合兒童成長發育以及預防醫學對策,為兒童精準健康領域貢獻價值。

圖片

▲結合鞋店的店中店模式的親子共學中心,由一群熱血的職能治療師成立。

運動量不足、久坐易姿勢不良 恐影響發育與學習專注力

尤其現在的孩子普遍運動量不足,臨床上也發現因為活動空間不大也有粗大動作遲緩,上學後又因學業、過度使用3C 產品,造成了久坐及姿勢不良的形況。鄭琦提到,常見的扁平足、內八、外八等問題,可以透過親子共學課程改善,職能治療師還能直接給予鞋墊、鞋款挑選的建議,再到門市直接購買,改善步態,若未即時矯正,累積至成人才發現,將會衍伸很多問題。

陪玩有門道 家長學習與孩子親密升溫

兒童發展十分全面,心智、語言、動作等發展時程,以家長的陪玩最為重要。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教授分享,其實有些家長不知道該如何陪玩,共學中心便能提供相當大的協助,除了特殊兒童(如腦麻、自閉症、過動症等)的課程及治療之外,職能治療師也能設計出許多遊戲,幫助家長與孩子增進親密關係。

如任務導向的遊戲,可以幫助大腦發展,動作發展與視覺、觸覺的、本體覺等各感官的整合,提升注意力、學習能力、對周遭環境的了解,書寫、繪畫也需藉由認知活動訓練才能妥善學習,進一步由互動學習社交,到生活自理,慢慢社會化。吳菁宜教授提到,「現在制式的填鴨教育已經不適用,針對孩子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加強,更能幫助孩子穩定發展。」

職能治療師是什麼? 食衣住行的生活教練

民眾可能不太認識職能治療師,「他們就像是生活教練,幫助個案在日常生活中應付食衣住行的大小事,重整生活秩序。」吳菁宜教授表示,如生理復健、心理衛生、兒童發展,甚至是長照及輔具評估建議等,都屬於職能治療師的範疇。

去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有些人便會有調適問題,如身障者、獨居老人,可能受到影響會減少至醫院就診;或是醫護人員、外送員工作量暴增,造成過勞;旅行相關業因此收入銳減或失業,心理壓力倍增。職能治療師的發展也因此著重在心理、職安及生活設計。

精準醫療為發展趨勢 親子共學助發展

吳菁宜教授提到,未來精準醫療是發展的趨勢,也將利用大數據建立更精準的成效指標與個人參數調整。而遠距線上的教學及諮詢,便在後疫情時代竄起,提供不便出門的民眾一個管道,減少生活變化的困難。除了醫院、診所之外,現今還能至長照中心、社區、居家提供服務。除了患者生理照護之外,照顧者也需要被關心,就像是兒童發展的重點不僅為兒童本人,陪伴的家長也需要學習陪伴的技巧,親子共學中心便能提供相當不錯的服務。

圖片

▲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教授

職能治療師結合企業 提供更多消費者需求產品

期待職能治療師團隊將來與更多異業合作,「與知名皮鞋品牌的合作嘗試,是很好的發展模式。」吳菁宜教授說,「穿上鞋子後要走去哪?可以走向健康。」門市人員總是會遇到許多足部健康問題,因此與職能治療師的合作,可幫助企業提供更適合消費者的產品,消費者也能獲得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務,職能治療師還能提供所學,貢獻衛教,三方面都得利。

日後還能以健康生活概念,與企業共同設計玩具、教具、輔具,或是公園遊具,吳菁宜教授笑稱:「說不定還能跟旅遊業合作,提供有目的的長輩旅遊團,讓長輩避免失智、失能。」

【睡眠日】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開車突然秒睡,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具有睡眠醫學會專科醫師證照的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醫師表示,國內外重大車禍事件層出不窮,常見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了,造成公共危險狀況,此種不見得是熬夜或倦怠,有可能是呼吸中止缺氧所造成的,提醒有打鼾、白天嗜睡情形,呼籲要儘早積極的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夢中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一種呼吸道狹窄或肌肉無力塌陷堵住呼吸道,所導致的一種睡眠障礙,常見白天嗜睡,醒來倦怠、缺氧等,分為中樞型、混合型、阻塞型。力博宏指出,診斷上依據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輕度每小時5次以上呼吸中止,中度為15次以上,30次以上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不限年齡,若是小孩只要每小時超過1以上的呼吸中止次數就會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

明顯缺氧症狀 積極治療不用怕

不論指數正常與否,明顯缺氧症狀都需要積極治療。力博宏表示,臨床上不只是看睡眠呼吸中止指數,還會搭配臨床症狀治療診斷,更強調病患不要急著去治療指數,治療指數不等於治療症狀,即使指數正常,如有明顯缺氧、充分睡眠後仍感疲勞,應積極治療。

開車也能睡著 疲勞駕駛快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數自覺睡得很沉,也沒有病識感,甚至少部分曾在開車或騎車時睡著了。力博宏分享,國內外重大車禍層出不窮,像是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了,造成公共危險情況,「這種突然睡著不見得是熬夜或倦怠,可能是呼吸中止缺氧造成的。」

矯正呼吸道 提高睡眠質量

現在治療方式多元,包括呼吸器以及手術。陽壓呼吸器可以有效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幅提升睡眠品質,不過臨床上常見病人對於配戴呼吸器望之卻步。醫師說,每個人呼吸道阻塞原因不同,治療的方式也不同,例如鼻中隔彎曲、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咽腔腺樣體、舌根塌陷、扁桃腺、舌根肥大等都可能阻塞呼吸道,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上針對每個人不同情形,選擇不同的手術矯正治療,讓呼吸道通暢。

尋求專業醫師 積極治療有方法

只要有任何疑惑,不論是伴侶或自己發現打鼾、白天嗜睡等症狀,建議找專業耳鼻喉科或領有睡眠醫學會專科醫師證照醫師,經專業醫師判斷,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對你造成健康上的威脅。

圖片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醫師

清明連假民眾掃墓或出遊 防範恙蟲病威脅

防範恙蟲病威脅!疾病管制署表示,清明兒童連假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從事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時,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風險。提醒民眾穿著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避免被恙蟲附著叮咬而感染恙蟲病。

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 經過草叢要注意

疾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3月15日累積27例,其中花東地區感染個案12例;今年累計病例數低於2019及2020年同期(分別43例及37例);我國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於花東及離島地區感染病例數較多。

疾管署指出,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恙螨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是此疾病的重要特徵。

穿長袖 使用防蚊藥劑

疾管署呼籲,民眾從事掃墓祭祖或踏青等戶外活動時,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此外,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螨附著叮咬,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及時診斷、通報及治療。

降血脂藥禁忌多! 藥師解析常見5種用藥

血脂對民眾而言,是較無感的生理數值,通常久久到醫院量一次,所以在降血脂藥的使用容易輕忽。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臺北市聯合醫院蘇柏名藥師為民眾說明。

高血脂有三種 對症下藥更有感

蘇柏名藥師指出,高血脂症可分三種,一種是高膽固醇血症,主要是膽固醇升高;第二種是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主因是三酸甘油脂升高,第三種是混合型高血酯症,則是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都升高。

一般罹患高血脂症初期,醫師不一定會馬上開藥,有時會設定觀察期,若病患能在此期間內做好飲食控制、保持規律運動以及戒除不良習慣,於三到六個月內將血脂控制好,有機會不需透過藥品控制;倘若無效,醫師就會建議用藥。

常見降血脂用藥有五種 亂服恐危害健康

一、Statin類

是目前臨床上常開立的降血脂藥,像是Rosuvastatin(Crestor冠脂妥)、Atorvastatin(Lipitor立普妥)、Fluvastatin(Lescol益脂可)、Simvastatin(Vytorin維妥力)、Pravastatin(Mevalotin美百樂鎮)等。主要是抑制肝細胞中的膽固醇合成相關酵素來降血脂,副作用為頭痛、噁心、疲倦、偶而有肌肉痠痛或肝功能指數上升;通常醫師開藥前,會先確認肝腎功能與疾病的狀況。

二、Fibrates纖二、維酸鹽類

主要治療三酸甘油酯過高之病症,常見有Gemfibrozil(Lopid®洛脂膠囊)及Fenofibrate(Lipanthyl 弗尼利脂寧膜衣錠),此藥可以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臨床上常與Statin類藥物併用。使用後可能有肌肉無力、痠痛等問題,若是小便出現深褐色尿液,建議儘快回診。

三、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可使血液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最常見的藥品為Ezetimibe(Ezetrol怡妥錠),此藥品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跟Statin藥品合併,副作用為頭痛、肌肉痛、腹瀉。

四、膽酸結合樹脂

常見有Cholestyramine Resin(Choles Powder可利舒散),藉由增加腸胃道中膽酸排除,使肝臟必須耗用額外膽固醇來製造膽酸,進而減少膽固醇含量。此藥品會干擾其他藥品在腸道的吸收,因此用藥前一小時、或之後的四至六小時,才能再服用其他藥品。

五、菸鹼酸類

最常見的為Acipimox(Olbetam脂倍坦),結構上與維生素B3相似,但不可用大劑量的維生素B3來取代。它主要是治療脂肪代謝失調、三酸甘油脂及膽固醇過高,常見副作用為潮紅現象,即全身發熱、發紅,還可能伴隨頭痛。

八成沒就醫! 憂鬱症白皮書,喚起照護重視

臺灣憂鬱症患者有八成沒就醫!嬌生股份有限公司委託新加坡安侯建業於17日公布首份亞太地區憂鬱症白皮書,針對日本、韓國、香港、澳洲、臺灣、中國六國亞大地區的憂鬱症,揭示當代憂鬱症治療的方針問題,希望能夠喚起大眾對於重度憂鬱症及其亞型的重視。

亞太地區憂鬱症 發病率非常高

首份亞太地區憂鬱症白皮書《重度憂鬱症高漲之社會及經濟成本:理解全譜》,點出亞太區僅不到一半的重度憂鬱症病友獲得正確診斷,對於憂鬱症不同亞型、病友個體間不同的特質、國家經濟政策等問題,若以單一思維模式來應對重度憂鬱症的疾病問題已不適用,且不可避免地會帶給醫療系統更多的負擔。

該報告指出,亞太區的憂鬱症和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世界的其他地區。其中憂鬱症病友的生產力比健康人少了40%,而重度憂鬱症病友預期壽命也比平均壽命少了20年。以臺灣為例,雖然有全民健保制度,臺灣就醫方便相對其它國家方便許多,卻高比例的患者沒有及時治療,或是未獲得精準的診斷而影響病人的癒後,如何排出就醫的障礙,攜手國家政經策略、提高意識宣導等多方合作,正是突顯需要重視的課題。

九成病人沒就醫 政策不足待改善 

此次白皮書的主筆—澳洲墨爾本莫納什阿爾弗雷德精神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賈亞里•庫卡尼(Jayashri Kulkarni)教授表示,醫學界間發現到憂鬱症不同亞型的存在,三分之一的重度憂鬱症病友會演變成難治型的憂鬱症(TRD)。並且,亞太區九成以上的重度憂鬱症病友不尋求幫助,這樣的情況導致每年超過一百萬人輕生。其中有些患者自殺未遂存有罪惡感,擔心外界汙名化的眼光,為提供病友更好支持系統,提早介入心理治療,都是有效管理疾病的障礙。

此份白皮書之負責人克里斯哈迪斯帝(Chris Hardesty)進一步指出政經的缺口,憂鬱症治療上有不成比例的資源分配問題,患者往往需要自費負擔高昂的費用,相對其它疾病醫療資源是不平等。憂鬱症還有不同亞型,若以單一思維來應對疾病問題已不適用,如何對症下藥,具體提供患者個人化的照顧,讓治療指引是可以達到一致性,這些改變十分關鍵。

喚起政府關注及行動 全方位照護憂鬱患者

針對現有政策問題,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蘇嘉瑞醫師表示,亞太地區必須依據「政策制定」、「病患照護者」、「醫師治療面」三個層面進行研究,據此才能得到完整的解決治療方案。不過他提到,臺灣即使在就醫便利性高,但分配在精神醫療資源非常少,突顯出資源明顯不足,甚至在社會衝擊之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憂鬱症,憂心遭受異樣眼光,往往不敢申請特殊給付,實際上無法獲得社會支持。希望臺灣健保、法制、科技等多方面資源,能協助罹患病友早日獲得社會的支持,恢復社會生產力。

據統計,台灣僅有兩成病人就醫,其原因包含就醫不足、診斷不足、治療不足、持續治療不足等因素。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憂鬱症的是非常複雜的疾病,沒有辦法以一個客觀的儀器來診斷,即使症狀符合,但會因為不同時間表現,不同的症狀而有不同的變形,憂鬱症的光譜非常多元,應針對不同的憂鬱症的特質,選擇不同藥物或是不同心理治療方式,呼籲政府逐步規劃,提升意識宣導。

推廣該計畫的主辦單位,希望能引起大眾對於重度憂鬱症及其亞型的重視,同時期望後續的政策,能夠在憂鬱症病友個人化管理的計畫上有更多的支持。嬌生股份有限公司楊森藥廠亞太區疾病領域醫療學術部門主管陳偉聖表示,重度憂鬱症已成為亞太區嚴重的健康議題。期盼這份白皮書能夠讓政策制定者、政府關注並採取行動,共同解決社會的心理健康問題。

過半腎友正值勞動黃金期 世界腎臟日籲重視腎友工作權

重視腎友工作權!台灣腎病照護品質優良,不過半數腎友仍值工作年齡,卻因透析治療影響個人就業競爭力,也感受社會對透析病友工作能力等種種誤解。響應2021年世界腎臟日「全民參與 積極面對腎病 活出精彩人生」,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攜手桃園市政府、台灣腎臟醫學會及兩大病友團體與民間企業代表百特醫療攜手為腎友發聲,盼提升全民支持及以關懷取代誤解。

台灣腎病照護品質優良 維持腎友就業競爭力為下一步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根據2019台灣腎病年報指出,透析盛行率有逐年攀升趨勢,其中半數透析腎友年齡低於65歲,正值勞動黃金期,若因治療中斷生計恐造成家庭負擔外,也將成國家勞動力缺口。

黃尚志呼籲:「除提升大眾預防與關注腎臟疾病外,以病患為中心,重視透析腎友的工作需求及治療方式對工作的影響為重要下一步。」

三大腎友團體聯合發聲 盼社會創造友善工作環境

為了解透析治療對腎友的工作影響狀況,中華民國腹膜透析病友協會、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及桃園市腎友協會聯合針對30-64歲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進行「2021年度全台透析病友就業意願調查」,共蒐集390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顯示:

●6成腎友因透析治療感到壓力,其中經濟為最大壓力源。

●7成腎友認為透析治療影響自身就業競爭力,逾3成腎友自透析後離開職場。

●透析後無持續就業腎友中,超過4成仍有就業意願,主因為「具經濟壓力」、「盼藉由工作充實生活」等。

●透析後持續就業的腎友中,超過四成腎友表示治療後薪資下降,逾三成幅度高於兩萬;且超過四成腎友治療後工時縮短。

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及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蕭志忠共同表示:「重視透析對腎友工作競爭力的影響,有助提升腎友就業率,並可相應擴充健保財源、減輕家庭照顧負擔,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皆有正向影響。」

受時間影響因素較小 居家腹膜透析助腎友提升就業率

黃尚志說明,目前我國透析治療人口中,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比例約9比1,前者需定期前往醫療院所由專業醫護人員執行,每周需至醫療院所至少三日;後者則可在家中或適合透析的場所,視疾病狀況安排時間自行操作。

吳鴻來表示:「腹膜透析治療保留腎友更高的自主權及可運用時間,且無須經常回診醫療院所都是其優勢。」將有助解決影響腎友就業的痛點「時間」,幫助腎友提升就業競爭力。

友腎之都桃園市 百特發起「為腎友而騎」公益活動

社團法人桃園市腎友協會理事長劉克勤指出,「以分區統計結果顯示,桃園市透析患者七成未因透析治療而受到影響,相較於其他縣市高出一成比例,而在工作變動與收入減少的影響也相對較低。」顯示政府對於透析患者的照顧與扶持有成,實為友腎之都。

除了政府及病友團體外,百特也共襄盛舉,透過舉辦「為腎友而騎」公益活動提升大眾關注,百特醫療總經理黃家駒說明:「重視腎友及醫療從業人員的需求,持續創新與推進一直是百特的使命。」盼本次的公益活動能號召全民一同陪伴腎友積極面對疾病。

林口長庚 雲端醫療腹膜透析計畫創造雙贏

專業醫療人員輔佐進步的科技更是不可或缺,林口長庚自2019年開始推動雲端醫療腹膜透析計畫,藉由優化醫病共享決策流程,使病友更了解透析對生活與工作的影響,迄今已成功輔導數百位腎友透過居家透析自我照護維持日常生活,降低謀職中斷率及經濟衝擊。

計畫負責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任田亞中說明:「計畫有效提升腎友自我照護能力,使透析治療對腎友的影響衝擊降到最低。」吳鴻來則感性表示:「謝謝各界的共同努力,讓腎友對工作的需求得以持續受到關注。」期盼社會大眾包容與重視,讓腎友就業需求可被持續重視,創造個人、家庭及社會共贏。

備戰東奧 指揮中心赴國家訓練中心宣導疫苗

距離2020東京奧運7月23日開幕倒數130天,本月已重啟各項奧運資格賽和積分賽,考量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尚未穩定,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今(15)日陪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團隊陳宗彥副指揮官,率隊南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親自說明疫苗施打的流程與注意事項,協助奧運培訓隊掌握疫苗接種資訊,確保選手能安心備戰,平安健康出國參賽。

備戰東奧 選手為公費疫苗優先施打對象

體育署張少熙署長表示,奧運是競技運動的最高殿堂,是許多選手日夜苦練的頂級賽事,為了協助選手安心備戰東京奧運,特別感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代表國家出國參賽的選手列為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優先施打對象,成為出國拚搏及為國爭光的選手們最佳防疫後盾。

為因應國際奧會、東奧籌委會要求參賽國家編配防疫協調官、配合參賽期間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及鼓勵參賽選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之政策,體育署與國訓中心事先蒐集各培訓隊選手、教練,對疫苗施打之疑慮及相關問題後,在本月初,由洪志昌副署長拜會衛福部疾管署,雙方進行意見交換與溝通,並促成今日宣導活動,讓培訓隊與防疫團隊面對面了解疫苗施打的第一手資訊。

尊重選手團施打意願 呼籲做好防疫工作

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指出,選手及教練們相當關心疫苗施打之流程及疫苗施打後可能的影響,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在宣導會中詳為說明。此外,體育署及國訓中心將依照各培訓隊出國規劃期程,由專責單位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接種作業,排定適當時間為選手施打疫苗。陳宗彥副指揮官強調,會尊重選手、教練及後勤支援人員施打疫苗的意願,但不論有無施打疫苗,每個人仍應持續作好個人防疫工作。

除疫苗施打,體育署及國訓中心對防疫仍不敢有一絲鬆懈,協助各奧運培訓隊做好出國參賽應有周全的防疫保護措施,以及返國後居家檢疫計畫等,皆是當下重要的工作,以全力爭取更多參賽資格;目前組團工作正順利進行當中,未來也會持續掌握東奧籌委會公佈之各項賽會防疫規定及作為,做足準備,搭建堅強後勤支援,確保每位運動員安全無虞前往日本、順利出賽,全力以赴,並在奧運的殿堂上全力以赴,展現最高的競技實力、摘金奪冠!

七成身障者有生養子女! 障盟首創身心障礙者懷孕手冊助一臂之力

為了讓身障媽媽擁有懷孕足夠的準備相關資訊,身心障礙聯盟集結來自政府、醫界、身心障礙者的建議,並與「健談網」聯名合作,出版國內第一本《身心障礙者懷孕手冊》,以身障者為主體提供懷孕資訊需知,不僅緩解身障媽媽與家人的焦慮,也能提供有計劃為人父母的身心障礙者一個指引建議,也讓社會大眾更認識身障者的需求。

依障礙類別給予意見 助身障者生產更順利

在台灣18歲以上的身障者超過七成有生養子女,但懷孕準備的相關資訊並不充足,因此障盟邀集衛生福利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等相關團體協助下,將準備成為父母、懷孕、生產及產後四個階段,列出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心智障礙、精神障礙等障礙類別可能面臨與需注意的事項,有助於身障者在產檢、生產過程中更為順利。

未來將推身心障礙者育兒手冊 助身障者更了解育兒

除了首創的《身心障礙者懷孕手冊》,今年度障盟也將繼續編製《身心障礙者育兒手冊》,幫助身障者能對於育兒更加認識。衛生福利部李麗芬次長表示,今年度將請國健署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共同合作推廣本手冊,讓身障孕婦在產檢時,除了可以取得媽媽手冊,也可同步拿到《身心障礙者懷孕手冊》,可望給予身障者更多資源與支持。

給予身障者足夠資源 成為父母更有信心

只要給予身障父母足夠的資源與支持,身障者同樣也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障盟洪心平秘書長強調,今年障盟將再邀請各界共同編製《身心障礙者育兒手冊》,期待未來能持續給予踏上身障爸媽們更多信心與方向,也讓政府與醫療院所對身障者的懷孕與育兒多些認識,提供友善的支持措施與服務。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