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青年音樂營接受報名

音樂事務處7月在西貢戶外康樂中心舉行青年音樂營,由世界各地音樂名師提供樂團、合唱團訓練。活動接受9至25歲合資格青少年報名,本月29日截止。

音樂營分A營和B營,前者於7月15日至22日舉行,招募中樂團、少年弦樂團、兒童合唱團的樂手;後者於7月22日至29日舉行,招募交響樂團、少年中樂團、少年管樂團的樂手。

本地申請者宿營費為1,586元,非本地申請者宿營費為2,290元。

營友可參與7月22日、29日分別在文化中心和大會堂舉行的兩場公開音樂會,一展學習成果。

另7月16日至27日期間,逢星期一至五,大會將舉行日營活動,歡迎團體、家庭或個人組合入營參觀音樂排練、欣賞迷你音樂會、參與音樂遊戲,並享用營內多項康體設施及活動,5月25日截止報名。

消除歧視婦女公約報告諮詢公眾

政府發表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四次報告的擬訂大綱,誠邀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報告將遞交中央人民政府,並納入國家根據公約提交的第九次定期報告中。

特區政府2012年就公約在港實施情況向聯合國提交第三次報告,並已納入國家提交聯合國的第七、第八次定期報告中。

勞工及福利局表示,政府將匯報上次報告以來,實施公約所採取的行政、立法及其他措施、促進婦女福祉取得的進展、婦女地位及兩性平等的轉變,以及全面落實公約遇到的障礙等。

公眾諮詢期至下月30日,下月將舉行兩場諮詢會,詳情稍後公布。

擬訂大綱可於互聯網下載,或於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索取。查詢可致電2810 3827、傳真至2501 0478或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勞工及福利局。

善用資源 助弱扶幼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會善用資源,照顧有需要的市民,包括推出先導計劃,為年幼學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工服務、成立專責辦公室改善康復服務。

陳茂波今日公布財政預算案,宣布會透過獎券基金撥款約5億400萬元,推出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分階段為資助幼兒中心、幼稚園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共約15萬名學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工服務。

由下年學年起,政府會增撥資源,鼓勵公營小學按校本情況,加強和優化社工及輔導服務,最終達至「一校一社工」,並會改善特殊學校的學校社工編制。

政府也建議為社會福利署和協辦停止家暴學習計劃的非政府機構增加人手,以加強保護家庭和兒童服務,涉及經常開支逾4,300萬元。

政府會撥款5,000萬元成立專責辦公室,為子女有特殊需要的家長提供信託服務,並每年增撥6億6,000萬元,改善殘疾人士、弱智人士、精神病康復者等的康復服務。

此外,政府會投放約2億2,000萬元,加強照顧兒童和支援弱勢社群青少年,並預留五億元加強支援少數族裔。

長者方面,陳茂波表示,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改善安老服務的措施,涉及經常撥款約12億6,300萬元,非經常開支約22億2,900萬元。政府會額外增撥約6,300萬元,為安老服務單位提供言語治療服務,惠及約22,000人。

勞工方面,政府會每年增撥4,800萬元,優化勞工處的特別就業計劃,鼓勵僱主聘用有特別就業需要的求職人士,並預留150億元,配合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

增撥資源 提升醫療服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建議醫院管理局2018至19年度經常資助提高近60億元,以增加病牀數目和人手等。

政府投放在醫療方面的經常開支過去十年平均增長7%,2018至19年度公共醫療開支為712億元,增長13.3%,佔整體經常開支17.5%。

陳茂波表示,政府會以三年為一周期,按人口增長和結構變動逐步增加醫管局的經常撥款,以有效規劃資源。

因應醫療服務需求日增,醫管局將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無需待2021年第一個十年計劃中期檢討才展開,包括研究現址重建瑪嘉烈醫院和屯門醫院、在伊利沙伯醫院現址的京士柏用地興建新醫院,以及擴建北大嶼山醫院,預計可加設3,000至4,000張病牀,並增加多項設施和診症名額。

為配合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改善衞生署診所設施,以及提升和增加醫療教學設施,陳茂波已預留3,000億元作為初步預算。

此外,政府會研究取消新入職前線醫護人員首兩年不設增薪點的做法,以提升士氣,挽留人才。

未來五年將有逾2,000名醫科畢業生,為確保醫管局有足夠資源聘請所有本地醫科畢業生,政府將每年額外撥款約二億元,加強醫療專業培訓。

政府將向合資格長者一次性提供額外1,000元長者醫療券金額,涉及開支約7億9,600萬元。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將恆常化,並逐步擴展至50至75歲人士,未來五年總開支9億4,000萬元。

陳茂波建議設立五億元專項基金,促進中醫藥發展,並預留五億元改善病人藥費分擔機制。

他又指,政府將公布自願醫保計劃詳情,預算案建議每名受保人每年可作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為8,000元。

投放資源令香港更宜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增加撥款推動文化、藝術和體育發展,並投放資源改善環境和地區設施,致力令香港成為宜居城市。

政府預留200億元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包括在未來十年興建新界東文化中心和文物修復資源中心,擴建香港科學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大會堂,以及翻新香港文化中心。

政府也會撥款五億元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用作添置博物館館藏和舉辦展覽,並向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增撥五億元。

去年,政府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陳茂波宣布撥款三億元,加強保護、推廣和傳承非遺。

陳茂波又計劃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注資十億元,資助體育團體訓練運動員和舉辦賽事;另撥款一億元推行為期五年的地區體育活動資助計劃,鼓勵更多市民參與。

政府去年1月宣布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十億元。陳茂波決定再向基金注資50億元,即合共60億元,為精英運動發展提供更強支援。

為回應市民對增加地區設施的期望,政府預留80億元改善18區地區設施,如興建社區綜合大樓和方便行人的接駁設施等,由民政事務局統籌。

此外,除了為有需要的地區興建公眾街市,政府也預留20億元,在未來十年推行街市現代化計劃,全面檢視現有近百個街市的情況,改善設施,包括盡快加裝冷氣、全面翻新或重建。

去年鼠患大致受控

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去年下半年鼠患參考指數為3.5%,與上半年的3.4%相若。全年指數為3.5%,略低於2016年的4%,顯示鼠患情況大致受控。

去年下半年各區鼠患參考指數全部低於10%,深水埗區指數最高,達6.5%。

個別分區錄得較高鼠患參考指數,主要因後巷等地方環境衞生欠佳,如雜物堆積、垃圾和食物殘渣存放不當等,為老鼠提供食物和藏匿地方。

該署今年繼續分兩階段推行全港滅鼠運動。首階段上月展開,下月中完成;第二階段7月展開,為期十星期。食環署人員會加強巡查街市、市政大廈、小販市場、避風塘等目標地點和滅鼠。

食環署又會採取多管齊下策略防治鼠患,包括改善環境衞生、滅鼠、加強執法。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