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推動文化體育事業創高峰

行政長官、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歡迎各位出席民政事務局戊戌年新春酒會。今日是大年初八,我首先代表特區政府各部門同事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新一年龍馬精神、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行政長官與我們的團隊,衷心感謝在場每一位朋友對特區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過去一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特區政府以「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為主題,在本港、內地和海外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與民同歡。

故宮、羅浮宮、大英博物館以至常設的金庸館在同一年展出,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市民讚不絕口;英超足球、姚基金籃球、桌球大師賽,以至帆船、單車、欖球、排球、羽毛球國際賽事,都是盛況空前,大受歡迎。

我們的藝術團體,除了深入各區進行表演之外,更在一年當中出訪全球64個城市演出144場節目,吸引超過十萬名內地及海外觀眾欣賞,成為香港的文化大使。而500多個非政府機構、18區區議會的朋友及政府官員一齊同行,探訪了30萬個家庭,把關懷及愛心親自送給有需要的朋友。在此我要再次感謝參與不同活動的在場朋友,有你的幫忙,香港再發光芒。

過去一年,亦是體育界和文化界大放異彩的一年。體育方面,香港的保齡球、桌球、劍擊以至殘疾乒乓球、輪椅劍擊的運動員均取得世界冠軍,而賽艇、單車、滑浪風帆的運動員則取得亞洲冠軍。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全國運動會中,今屆的獎牌比起上一屆,已有一倍的增長。

新的一年開始,連續失落了四屆的省港盃,亦由一批年輕足球員剛剛為香港奪回。狗年一開始,桌球運動員吳安儀躍升世界第一,香港單車運動員在亞洲錦標賽勇奪五面金牌,捷報頻傳,可喜可賀。

這個體壇亮麗的成績,既非僥倖亦非偶然,而是香港運動員努力不懈的結果,亦體現到香港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我們的精英運動員今年再次出發,參加亞洲運動會和青年奧運會。今天有不少體育界朋友到場,在此我們要感謝他們為港爭光,更為他們打氣,在8月亞運和10月青奧,再創佳績。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優秀青年一代,在文化藝術領域取得顯著成果。28歲的梁騫仁獲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作曲大獎,是首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香港人;27歲的吳懷世在德國蘇堤爵士國際指揮大賽中贏得亞軍,是這個比賽最年輕的參賽者和唯一的亞洲人。香港代表在德國舉行的世界口琴節中奪得七項冠軍,前所未有。香港話劇團音樂劇「頂頭鎚」亦在北京被評為全年十佳音樂劇之一。

多個本地藝術團體於香港舉辦國際文化交流盛事,包括香港中樂團和香港小交響樂團分別舉辦的中樂與管弦樂國際指揮大賽、城市當代舞蹈節、進念「一帶一路」城市文化交流、中英劇團的粵港澳劇本創作比賽、康文署的博物館高峰論壇以至多國部長參與的亞洲文化論壇,成果豐碩,獲得國際稱譽,亦展示了香港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獨特性格。

透過文化界及體育界以至青年一代不斷努力,特別去年在20周年活動經受考驗和鍛煉,已經成功奠定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以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可謂得來不易,我們將會把握機遇、投放資源、創設平台、凝聚人心,為文化體育事業,再推上一個高峰。

行政長官特別關顧青年的培育和發展,並提出「三業三政」方針。首次推出的「青年委員自薦試行計劃」,反應非常熱烈,超過1,100人報名,競逐五個委員會11個委員名額,現在工作已到最後階段,效果非常良好,政府準備於今年推出更多位置,讓更多青年人有機會有平台發聲。我們亦積極推動在大灣區以至一帶一路地區進行文化、體育、青年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展望今年,將繼續是令人興奮的一年,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將會落成啟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亦會在上半年動土。期待已久的啟德體育園,可望在年底動工;全新的、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跨部門青年發展委員會亦會在上半年成立。香港的發展將會邁向一個新的里程。

政府全力在18區推展康體設施,陸續上馬。今年項目涉及北區的文化中心、元朗的游泳池、九龍城啟德車站廣場、黃大仙摩士公園暖水泳池、大埔的休憩用地等,不少項目均是市民期待已久,是最貼地、最民生的事項。雖然政府已經全力以赴,但現在立法會的工作進度,確是令人擔憂,懇請各位立法會議員高抬貴手,讓民生項目早日上馬,惠及大眾,福有攸歸。

我亦盼望在來年,社會各界能夠自強不息,兼容並包,為培育青年一代健康發展、創造和諧的社會繼續努力,民政事務局上上下下的同事與大家攜手,同心同行同分享。多謝大家。

(以是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2月23民政事務局戊戌年新春酒會致辭全文)

法國諾爾省禽肉停進口

法國諾爾省爆發低致病性H5N2禽流感,食物安全中心指示業界暫停從該省進口禽肉和禽類產品,保障公眾健康。

食安中心接獲世界動物衞生組織通報,已聯絡法國當局,並密切留意該組織發出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採取適當行動。

本港去年從法國進口約14,00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以及約760萬隻禽蛋。

復課在即 提高警覺防流感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學校農曆新年假期即將完結,學生復課後,校內社交接觸將增加,學校、家長和學童必須繼續提高警覺,保持良好個人和環境衞生,預防季節性流感在校傳播。

防護中心日前再致函學校、幼稚園和幼兒中心,提醒校方復課後繼續保持警覺和加強預防措施。學校每天應為學生量度和紀錄體溫,並按「預防傳染病指引」執行預防和控制措施;如懷疑出現爆發情況,應立即呈報。

中心又指,學童如出現發熱,不論有否呼吸道感染病徵都應暫停上學,直至退燒後48小時。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本地整體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過去數周仍維持在高水平,但沒再呈上升趨勢,並預期會在高水平持續一段時間。每周季節性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在過去四周介乎24.28%至26.95%,流行病毒主要仍為乙型流感。

此外,院舍或學校爆發流感樣疾病個案自農曆新年假期開始大幅回落,由本月3日一周115宗,下降至上周28宗。

截至今日上午,兒童嚴重個案錄得15宗,其中兩人死亡,14人沒有接種今季季節性流感疫苗。

增支援措施紓緩急症室壓力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醫院管理局在未來數日會再次增加急症室支援時段,處理非緊急和次緊急病人,並在未來數周增加1,000個普通科門診名額,應對假期後和流感高峰期的服務需求。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今日與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和急症室部門主管開會,了解新春假期間市民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的情況,以及醫管局的應對措施。

她表示,急症室求診人數在新春假期略為上升,現已回落,醫管局預計未來數日人數會繼續回落。

她指,醫管局會密切監察急症室求診人數和輪候時間,並檢視夏季流感高峰期和下一個長假期的應對方案。

她又說,公立醫院入院人數也多,尤其內科病房,數字和過往差不多。醫管局目前以特別津貼或聘請兼職人員等臨時措施,應對人手需求。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獲國際奬

政府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獲「世界資訊通訊與服務業聯盟2018年環球資訊及通訊科技卓越成就獎」的創意數碼健康大獎。

食物及衞生局電子健康紀錄專員李碧茜和醫院管理局高級系統經理陳敬忠在印度海德拉巴領取獎項。

互通系統由食衞局和醫管局開發及營運,2016年3月啟用。公私營界別的醫護服務提供者在病人知情同意下,可按「有需要知道」原則取覽和互通病人的電子健康紀錄。

李碧茜表示,互通系統有助加強病人服務的連貫性、改善醫護服務質素和成本效益、促進基層醫療發展和醫社合作。系統在病人、醫護人員、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人士共同協作下再次獲國際認同,她對此感到鼓舞。

截至今年2月中,超過69萬名病人參與互通系統;醫管局、衞生署和超過1,470所私營醫護機構登記參加。系統第二階段開發工作去年7月展開,包括擴大互通資料範圍、增加病人選擇,以及便利病人取覽部分資料。

世界資訊通訊與服務業聯盟成員來自80多個經濟體,代表全球超過九成資訊及通訊科技市場。

赤子展創意 科技助長者

本港人口日趨老化,為長者謀福祉,不但是成年人的責任,年輕一代也可盡一分力,提升長者生活質素。由機電工程署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辦的「樂齡科技顯愛心」比賽,正好鼓勵青少年運用創意和機電知識,設計創新的智能家居和生活項目,便利長者生活,同時建立社區關愛文化。

緣於媽媽一次談到照顧太婆的經驗,讓一對小兄弟陳祈恩和陳溢朗獲得靈感,設計一張可以自由組合的多功能治療墊,並於「樂齡科技顯愛心」比賽小學組奪得金獎。

「太婆因長期卧床而長出壓瘡,非常辛苦。我們亦看到人口老化,護理員人手不足,難以經常協助長期卧床或行動不便的長者翻身,所以他們很容易長出壓瘡。」

小冬甩助臥床長者

在播道書院就讀小六的哥哥陳祈恩說,巿面上雖有預防壓瘡的氣墊床,但價錢昂貴。他們曾構思設計智能家居產品或機械人協助長者,但訪問一些長者後,發覺他們不願機械人代勞,取代子女的關懷,於是決定設計一款便宜又易於使用的「貼心小冬甩」。

「貼心小冬甩」由多件狀如小冬甩的圓形充氣配件組成,可自由組合成坐墊、床墊或熱治療墊。配件可交替充氣、模擬按摩動作和發熱,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長者長期卧床引致的問題。內置Arduino 處理器每天自動檢測長者體溫,如發現體溫過高,會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通知家人。

就讀小四的弟弟陳溢朗指,配件以矽膠製成,清洗方便,組件又可獨立替換,節省維修成本,所費不多,一般長者都能負擔。

輪椅變電動更方便

中學組金獎得主是佛教黃允畋中學五名學生,他們同樣關心長者的負擔能力,於是設計了一款動力裝置,只要安裝到手推輪椅上,便能把輪椅變成電動,並可以遙控或藍牙技術操控,讓長者無需花錢添置電動輪椅。

組員陳珍健指,他們原設計是把裝置安裝到板車上,利用輪轂電機轉動,推動車輛前進,用作運貨;後來得知這個比賽,便加以改良,以長者為對象,推出作品「樂齡輪」,讓長者坐上輪椅進出更自如,又可應付斜坡等崎嶇不平的道路。

這款裝置成本只需約1,000元,長者也無需棄置原有手推輪椅,經濟又環保。組員更花了不少心思改良裝置設計,方便安裝和拆除。

組員吳小偉說:「我們原先使用的鎖扣需要八顆螺絲固定裝置,後來改用另一種鎖扣,只需四顆螺絲即可,長者或其他人都可更快裝卸。」

貼心設計神奇藥箱

比賽除小學和中學組別,還設有共融組,隊員除學生外,須有一名年滿60歲長者。

70歲的聶瑞德是共融組金獎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她早年經常伺候母親服藥,經驗豐富,與德蘭中學四名中四女生,一起設計出「藥物鬧鐘偵測器」。

聶瑞德說,她母親有「三高」,需要服用降血壓、降膽固醇等藥物,因此要經常提醒母親定時吃藥。「她有多種不同的藥物,有十種、八種。我要替她分類,每次吃甚麼藥,分作幾份,頗為繁複,所以建議設計一些方便長者服藥的工具。」

「藥物鬧鐘偵測器」會按預設時間發出聲響和燈光,提醒長者吃藥。長者只需按下按鈕,藥箱便會分發該時段服食的藥物,確保長者不會弄錯。藥箱同時設有出水位置,方便行動不便的長者取水服藥。

組員陳卓嵐說,設計過程中,聶瑞德提議組員到長者活動中心訪問職員和長者,了解長者需要和設計可行性,讓組員獲得很多寶貴意見。

四名女生參與這次比賽,皆因她們經常當義工服務長者,希望藉設計協助長者提升生活質素。由於四人並非修讀理科,設計這款藥箱並不容易,讓她們感到十分難忘。

政府致力推動樂齡科技,行政長官於2017年施政報告宣布,預留十億元成立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試用和購置科技產品,並計劃於今年第四季推出,以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並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