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續增撥款 應付醫療需求

醫院管理局獲額外撥款五億元,以應對流感和紓緩醫護人手壓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未來會繼續增加撥款,應付人口增加和結構改變帶來的額外醫療需求。

林鄭月娥今日在立法會回答議員質詢,其中郭家麒指,就醫管局這次新增撥款,每名市民平均僅得70元,政府會如何增建醫院和增加病床。

林鄭月娥表示,醫管局面對財政短絀,她去年參選行政長官,是唯一主張取消削減部門開支「0-1-1」計劃的參選人。財政司司長會按照她提出的理財新哲學,在未來的財政年度,向各政府部門補足早前削減的財政資源。

她又說,社會對醫管局獲新增撥款反應正面,政府正大力投入醫療服務。

五億撥款全數用於應對冬季流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上周公布向醫院管理局增撥的五億元,會全數用於應對冬季流感,紓緩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林鄭月娥今日在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指已收到醫管局運用該筆額外撥款的方案,用途分兩方面,一是增加特別酬金,鼓勵各職系員工在冬季流感高峰期參與更多工作,藉由增加病房文員和支援人手,減輕護士工作壓力。

另一方面,醫管局也會加快病理檢測的速度,並加強出院支援服務,以應付冬季流感高峰期間增加的病人。

林鄭月娥指,有評論不明白是次額外撥款的用途,聲稱撥款日後會用作改善部分職醫管局員工的薪酬安排、不足以應付人手短缺,甚或不能填補醫管局過去的營運赤字等。

她指出,政府正在處理上述問題,但新增撥款與這些問題無關。

她表示,醫管局下個財政年度獲得的撥款,增幅定高於通脹,而政府計算撥款的方程式會改變,將考慮人口增長和結構改變,實際數字見於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

問及財政預算案會否「派錢」,林鄭月娥說,留待財政司司長公布。她重申,本屆政府倡議理財新哲學,敢於大膽地為香港的未來投資,着重長遠效益。

農曆年宵市場周六起舉行

食物環境衞生署宣布,農曆年宵市場周六起一連七天在全港各區15個地點舉行,設有攤位約2,000個。

  

該署表示,非牟利團體會在四個年宵市場推出綠色年宵活動,其他市場也有減廢回收措施,包括設站收集廢紙、塑膠物料和金屬廢物,並有環保大使到場宣傳環保信息。

該署呼籲市民歡度節日時保持清潔,切勿亂拋垃圾。

人口老化加速 醫管局需長遠規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香港人口老化加速,人均壽命延長,慢性病壓力會越來越大,醫管局需作更多長遠規劃,政府會盡量提供資源配合。

陳肇始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向傳媒說,政府已預留2,000億元進行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敦促醫管局盡快推行,並建議增加醫護學生名額,加強培訓,提升服務水平。

兒童流感疫苗方面,陳肇始表示,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讓家長和老師理解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她呼籲學校積極安排私家醫生到校為學生接種疫苗,衞生署也會研究如何改善流程,提高接種率。

陳肇始又指,衞生處接獲有關醫療券的投訴,過去數年有所上升,完成調查的90多宗個案中,約三分之一屬實。

她表示,有關個案若涉及專業失德,會由所屬醫護管理委員會處理,若涉及詐騙,警方會調查。

羅致光網誌談保護兒童政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

當上了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局長有七個月了,參與政策制定,是最主要的工作。1月19日出席立法會特別福利事務委員會,討論如何加強保護兒童政策時,我表示會爭取資源,加強有關社工及支援工作。其後,便有評論批評我作為勞福局局長,推卸責任,作為局長應有權有責增撥資源,而不應用「語言偽術」單說「爭取資源」,仿似作為局長便可以其個人「長官意志」作決定,更隨時有資源增撥公帑提供服務。當我說「參與」政策制定,或許又會有批評,指我忘記了自己是局長。請待我說明。

作為局長,當然是一個政策局的首長,在制定相關政策中有領導角色,而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勞福局內有政府的同事,負責執行保護兒童政策的有社會福利署(社署)同事。就以是否及如何為幼稚園提供社工及保護兒童服務時,除了勞福局及社署外,還有負責幼兒教育的教育局,負責統籌政府政策制定的政務司司長,負責運用及管理政府財務的財政司司長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當然還有香港政府最高決策者特首。明顯的是,不是我作為勞福局局長說了就算是的。單是在局內,我也要聽取同事們的意見。假設同事們的意見與我不同時,我也要爭取他們支持我的看法,很多時我都要根據同事的分析與意見,調整自己的看法,甚至放棄,而非憑一己所謂「長官意志」。這亦是我時刻提醒自己,要慬慎權力的無敵腐化能力,久而久之便將「長官意志」習以為常。

上述就保護兒童政策的討論,由於最近臨臨的慘案,不但引起社會上巨大的迴響,在政府內,亦可說是上下一心,由特首、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其他相關政策局、勞福局和社署都認為要加強有關保護兒童的服務。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就2018-19年度的政府資源分配,一般而言在去年10月施政報告制定之前,已大致完成。在過往,若今天要再爭取資源,便要在今年10月之前舉行的2019-20年度資源分配中爭取支持。若要為幼稚園提供社工服務,跟「正常」過往政府運作程序,可以成事而推行便要2019-20學年了。我相信社會就算明白上述程序,也是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當我說要努力爭取資源,便要爭取局內支持,其他相關政策局、特首、財政司司長及政務司司長的支持,更不是等待「正常」程序,而是爭取於2018-19學年便可推行有關服務。當然,大家要等待這個月28日財政預算的公布結果了。我今天只可點到即止,我可以說的是政府內部都是上下一心的。

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是,在幼稚園推行「一校一社工」的要求,由於幼稚園學生數字差異很大,由50多至500多。若「一校一社工」並不公平,亦不合運用公帑成本效益的考慮;而且,若真的要「一校一社工」,我們亦不可能一下子聘請如此多社工來推行服務。如何推行為幼稚園提供社工服務,都要循序漸進,才是道理。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2月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再度揚帆 授人以漁

漁業由盛轉衰,面對人手短缺、氣候變化、海洋資源減少等問題,漁民艱苦經營。政府於2014年設立五億元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業界研發新技術和發展新項目,協助他們轉型。

截至去年10月底,共有八個項目獲批,其中兩個是與漁業有關的生態旅遊項目,推行兩年以來,約有110名漁民接受培訓,參與營運導賞團,傳揚漁民文化。

60歲的蔡錦成從小跟隨父母出海捕魚,曾在沙頭角開設魚排,後因生意欠佳,迫不得已轉行當建築工人。

他心繫漁業,退休後參與基金資助的「漁民文化及生態導賞員訓練計劃(新界東北水域)」,學習設計生態導賞團內容和路線、導賞技巧、市場推廣、業務和行政管理。

漁民導賞 分享見聞

完成培訓後,蔡錦成每次帶團出海都會夥拍多一名生態導賞員,一同介紹新界東北水域的漁業歷史、生態特色、漁民文化和各種捕魚方法。

半天導賞團行程緊湊,團員在三門仔登船,先到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荔枝莊,登岸考察紅樹林;之後參觀魚排,聽取養魚戶講解魚排運作和養殖環境;最後在船上觀看漁民示範,了解刺網、浸籠等傳統捕魚方法。

參加者多為大專生和中學生。蔡錦成樂於分享前半生在海上的所見所聞,碰上投入發問的團友更感高興,講解時眉飛色舞。

「香港曾是漁港,我是漁民,希望將認識的漁業文化、漁民作業的艱辛告訴年輕一代,從而令他們更愛惜食物。」

參與導賞團的學生表示,此行認識了很多漁業和地質資訊,又體會到漁民作業付出的辛勞。

協助轉型 保留文化

非牟利團體環保協進會獲基金撥款400多萬元,與本地漁業組織合作,在新界東北和長洲水域推行兩個漁業相關的生態旅遊項目,資助期兩年。

兩個項目自2016年初開始以來,已舉辦約240團免費生態遊,吸引7,200人參加。

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表示,他們希望保留正逐漸消失的漁民文化。

「訓練漁民成為導賞員,讓他們懂得表達,便能傳承、甚至推廣漁民文化。」

他又指,漁民分批接受培訓,近期參加的漁民年紀較輕,易於轉型。

「漁民一生勞碌,貢獻良多。他們大部分沒有機會接受免費教育,現在通過培訓接受教育,成功轉型的機會大大提高。」

環保協進會計劃於資助期完結後,建立網上平台,協助已轉型的漁民以自負盈虧方式,繼續經營生態旅遊。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