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禁向未成年人售酒規定月底生效

政府修訂應課稅品條例,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售賣和供應酒類,並禁止以銷售機售賣酒類飲品。衞生署宣布,控煙酒辦公室本月30日起執行新法例。

控煙酒辦公室主管李培文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新法例旨在防止青少年接觸酒類,減少酒精相關危害,市民及持份者應遵守法例,公眾尤其年輕人應選擇無酒精的健康生活方式。

他指,售貨員如對顧客年齡有所懷疑,可要求查閱對方身份證等身份證明文件,倘遭拒絕,可不向對方賣酒。

新法例規定,任何人在業務過程中不得售賣和供應令人醺醉的酒類,不論其中是否涉及付款,涵蓋範圍包括遊藝會、節慶活動、展覽會中銷售或以商業為目的而提供酒精飲品等,而家庭聚會或社交活動則不適用。

令人醺醉的酒類指以量計含多於1.2%乙醇,並適合或擬作為飲品飲用的酒類。向未成年人售賣或供應酒類、或以銷售機售賣酒類,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五萬元。

如通過當面分發,包括在超級市場、酒品店、便利店等處所或店鋪內售賣或供應酒類飲品,須以中英文在當眼處展示法例規定的訂明通知。

至於通過遙距分發,如以短訊、群組簡訊、網站、電話或郵寄等形式售賣或供應酒類飲品,則必須以合理及清晰可閱方式展示訂明通知,或以錄音播出或口頭讀出有關內容。

訂明通知樣本及錄音可從控煙酒辦公室網站下載。不遵守訂明通知告示或年齡聲明規定者,最高可被判罰款25,000元。

控煙酒辦公室已制定指引,協助業界遵守規定;控煙酒督察會進行巡查,並因應投訴展開調查和執法。

關注肉毒桿菌注射疑致死個案

一名女子日前懷疑接受肉毒桿菌注射後死亡,涉事醫生早年曾因另一宗個案而一度被停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非常關注事件,衞生署會作出調查。

陳肇始今日到訪葵青區後會見傳媒時,被問及會否檢視醫生發牌和復牌準則。陳肇始表示,醫生受醫務委員會監管,委員會專業自主,受獨立條例規管,有既定準則處理醫生復牌、續牌申請,會嚴格審視每宗個案。

就社會關注問題,她說,相信委員會將作出適當檢視。

陳肇始說,《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明日在立法會恢復二讀,她懇請議員支持條例草案,以加強規管私營醫療機構處所。

她指,條例草案建議設立發牌制度,除私家醫院外,日間醫療中心或診所也需獲得牌照,部分高風險醫療程序也會受規管。

各界共商良策應對抗菌素耐藥性

衞生署連同漁農自然護理署、食物環境衞生署舉辦抗菌素耐藥性區域研討會,呼籲醫護人員和市民善用抗生素,以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問題。

為期兩日的研討會以「同心協力應對細菌耐藥問題」為主題,探討最新科學情況、了解應對問題良策。逾300名來自公共衞生、人類醫學、獸醫學、農業、食品、環境和藥劑業的專家和合作夥伴出席。

研討會邀請多位世界知名講者分享他們在落實應對抗菌素耐藥性行動計劃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也為與會者提供交流意見平台,以提高西太平洋地區社群對有關問題的認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抗菌素耐藥性令治療和預防細菌感染的可行方案越趨減少,威脅全球人類醫學、獸醫學和食品安全的可持續發展,而「一體化健康」已被視為防控策略的主要元素。

她指,政府一直關注抗菌素耐藥性日趨嚴重的問題,不同界別已推行相應防控措施。政府於2016年6月成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並於去年7月推出《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17-2022)》,臚列香港採取的主要策略、目標和行動。

陳肇始說,為進一步改善本地處方抗生素的習慣和教導病人正確使用抗生素,政府去年推出基層醫療抗生素導向計劃,家庭醫生反應十分正面。此外,衞生署和合作夥伴研發名為《效果》的醫院間跨專業抗生素用藥指引流動應用程式,今年在一個國際性互動媒體獎項的醫護和教育範疇中取得優異獎殊榮。

本月12日至18日為2018年世界抗生素關注周,是次研討會為主要響應活動之一。衞生署呼籲醫護人員跟從指引使用和選擇抗生素,病人則應時刻遵從醫生指示,不應隨意服用抗生素。

垃圾收費以執法為後盾

《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本周進行首讀和二讀,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會多管齊下,聯繫香港社會各界減廢、減碳,並以執法為後盾。

黃錦星今日會見傳媒時指,法案有助加強政府執法能力,固體廢物收費落實後,相關部門人員可到屋苑公共空間執法。

他指,根據亞洲其他城市經驗,落實收費新政策時,社會有適應期,當局希望以教育先行,執法作為後盾,支援社區過渡到新安排。

他說,如不使用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定額罰款1,500元,相當於一般家庭幾年垃圾費,有一定阻嚇作用。法案通過後,社會有一年至年半準備期,到收費落實後有半年適應期,相信可提高接受程度。

器官捐贈登記冊成立十周年

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成立十周年,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香港電台今日舉行慶典,同時慶祝器官捐贈日2018。

政府將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器官捐贈日,今年主題為「尊重家人意願,支持器官捐贈」。衞生署器官捐贈宣傳車本月會到訪全港18區向市民推廣。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出席慶典時表示,香港有超過2,000人等候器官移植,然而每年腦幹死亡並符合器官捐贈條件的百多人中,只有四、五成家屬同意捐出器官。

她說,器官捐贈不但可幫助病人,也幫助病人的家庭。市民在登記捐贈器官意願後,定要通知家人。她希望市民改變對器官捐贈的觀念,並尊重家人遺愛人間的意願。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指,中央名冊登記數字累積超過293,000名,即每百名香港成年人中,有約四至五名已於中央名冊登記,政府會繼續向市民推廣器官捐贈文化。

典禮上,藝人張智霖和運動員歐鎧淳獲委為器官捐贈推廣大使,協助推廣器官捐贈信息。此外,27個簽署《器官捐贈推廣約章》的團體、企業和學校,以及四個支持機構獲頒嘉許狀,表揚他們推廣器官捐贈文化的努力。

樂齡科技博覽峰會本月舉行

新一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本月22至25日舉行,展示世界各地新研發產品,以持續促進本港創新科技發展,提高長者及殘疾人士生活質素。

博覽暨高峰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A及1B展覽廳舉行,由特區政府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

高峰會本月22和24日舉行主題演講,設三節專題討論。主題演講探討香港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的政策和支援,專題討論則圍繞安老服務的未來展望、科技應用促進居家安老、科技提高殘疾人士生活質素等議題。

博覽會方面,展區逾8,000平方米,有三大特色主題館和兩個體驗區,展出本港及各地近130個機構嶄新發明及產品近380項,部分更是首次在本港亮相。

博覽會、專題討論及工作坊開放予公眾參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