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園霍士傑溫室展覽廳周六起舉辦鳳梨科植物展,展出逾50個品種共500多株鳳梨科植物,包括絨葉小鳳梨、五彩鳳梨、松蘿鳳梨和紫花鳳梨。
場內設展板介紹鳳梨科植物的生長特性和栽培要點;展覽期間會有導賞團,逢星期日上午11時和下午3時舉行。
展期至明年1月13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免費入場。
香港公園霍士傑溫室展覽廳周六起舉辦鳳梨科植物展,展出逾50個品種共500多株鳳梨科植物,包括絨葉小鳳梨、五彩鳳梨、松蘿鳳梨和紫花鳳梨。
場內設展板介紹鳳梨科植物的生長特性和栽培要點;展覽期間會有導賞團,逢星期日上午11時和下午3時舉行。
展期至明年1月13日,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免費入場。
本屆政府推動政策創新之外,兒童玩樂的設施也要創新、具創意,以及與時俱進。
玩樂既可帶給兒童歡樂,亦讓他們全面發揮潛能。政府致力提供共融、富創意和趣味的遊樂體驗,為來自不同背景、年齡和能力的兒童提供參與和發展的良機,享受遊玩樂趣、發展身心和促進社交發展。
即將於下月啟用的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就是一個好例子。遊樂場設計採用了水和沙的元素,把有趣主題設施融入遊樂場中。無論殘疾或健全兒童,均可按個人能力,在共融遊樂場擁有平等的玩樂體驗機會,暢快玩樂,不受障礙。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是一個先導計劃,社會大眾包括設計專才和學生透過設計比賽形式,引入嶄新設計概念,並蒐集意見作為設計藍本。
政府會汲取這次寶貴經驗,在日後規劃新公園工程項目中,將加入更多社區參與元素。其中,九龍城啟德大道公園的策劃過程中舉辦了諮詢工作坊,邀請50名當區居住的小童及其家長參與,由工程設計團隊收集意見,盡量付諸實踐。
現時,康文署轄下共有644個康樂場地設有戶外兒童遊樂設施,以及36間體育場館設有室內兒童遊戲室,分布18區,亦為兒童提供一個「放電」的好去處。
為讓兒童和家長感受公園充滿活力和歡樂的氣氛,政府在過去兩年舉辦一系列玩轉公園活動,並以飛盤、繪畫、嬉水、模型車和露營為主題的玩轉公園日。整個系列活動共吸引超過13,000名市民參加,無論大人或小朋友均樂在其中。
此外,政府鼓勵非政府機構在公園舉辦活動。例如康文署全力支持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舉辦一個為期三年(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的社區共建遊樂場計劃。此計劃以嶄新形式,讓兒童和家長一起利用簡單工具和遊戲用品,在康文署公園內創造自己的遊樂場,並透過想像力和合作一起探索公園。
首個社區共建遊樂場計劃已於2017年9月在大埔海濱公園推行,反應理想。第二個社區共建遊樂場計劃亦於2018年5月在荔枝角公園推行。康文署會繼續支持非政府機構在轄下公園舉辦活動,從而提升兒童的遊樂體驗。
除了公園外,另一個週末好去處便是康文署轄下的香港太空館和香港科學館,為兒童提供一系列寓教育於娛樂的展品,鼓勵兒童利用感官探索有趣的科學現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及對科學的興趣。
香港太空館全新展覽廳於今年4月全新開放,新設的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深受兒童歡迎。香港科學館的全新兒童天地展廳於2017年4月開放,添置了十多組全新展品。這些展品根據2至7歲和5至12歲兩組兒童在生理、智力及情緒方面的發展而精心設計。
玩樂和遊戲是兒童的學習歷程,讓兒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政府重視兒童的身心發展,繼續提供更多玩樂體驗,注入更多活力動感元素。同時,家長應讓兒童有足夠玩樂及休息時間,讓兒童享受閒暇,愉快成長。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1月2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我上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將近一年半,明白市民很關注多項醫療衞生的議題。當中,大家最關心亦最擔心的必定是醫護人手問題。
的確,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醫療服務不斷擴展,市民對醫療的需求亦不斷上升。去年公布的《醫療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報告》已推算我們的醫療人手整體不足以應付社會所需。為此,我們必須為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醫療系統和配以充足的醫療人手,作出必要的轉變,當機立斷,未雨綢繆。
雖然政府採取多項措施紓緩對醫療服務需求不斷上升的壓力,例如推展公私營協作等,但始終增加醫護人手供應是至為重要。我們在醫療人力規劃方面,正推行以下的解決方案:
本地培訓醫療專業人員
香港現時有三所獲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培訓醫護人員,是醫護人手培訓的基石。過去十年,政府經已大幅增加教資會資助的醫療培訓學額50%,由1,200個增至1,800個,但醫療人手仍然緊張。在未來三個學年,我們已決定就人手不足的醫療專業繼續增加培訓學額,包括60個醫科、60個護理、七個牙科、20個物理治療及五個視光學。
但要令醫療專業人員供應更加穩定,政府亦有政策透過指定專業/別課程資助計劃,資助修讀指定醫療專業自資訓練課程的學生,期望透過教資會資助及自資培訓學額,以雙管齊下模式增加培訓本港的醫療新血。
公營界別的醫療人手
現時全港約八成的入院個案都是由醫院管理局轄下公營醫院處理,差不多所有緊急個案都由公營醫院急症室處理,而我們亦預期服務需求會持續上升。所以,無論醫療人員或市民都十分關心醫院管理局的人手狀況。隨着本年度香港醫科畢業生增加,我亦要求醫管局提交醫護人手的中長期規劃報告,正視人手短缺問題及提交有關方法解決,以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給香港市民。
近年,醫院管理局已積極推行措施增加人手,當中包括挽留現有醫療人員、提高新聘用醫療人員的退休年齡、重聘合適的退休員工,以及以有限度註冊形式聘請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以短暫紓緩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今年3月通過的《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把有限度註冊醫生的註冊及續期有效期由不多於一年延長至不多於三年,此舉有助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紓緩公立醫院前線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
政府必定會提供充足及適切的資源予醫管局,確保有足夠人手以應付服務需求。
非本地培訓醫療專業人員
本地院校培訓的畢業生一向是本港醫療人手供應的基石,如果能輔以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療專業人員,成效必定相得益彰。我知道各個醫療專業的管理局和委員會已適度優化現行的安排,包括執業資格試舉行的次數、實習安排和有限度註冊安排等。
另一方面,政府亦積極加強在海外推廣和宣傳工作,進行針對性的招聘計劃,吸引非本地受訓的醫療專業人員來港執業。早前,我前往英國訪問,亦趁機與一眾在英國留學的香港醫學生交流,分享在香港發展的契機和挑戰,鼓勵他們加入香港醫療團隊的大家庭。
進行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
為繼續監察醫療專業人員的人手情況,我們會配合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三年規劃期,每三年進行一次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我們會因應個別專業的發展,並考慮業界及各持份者的意見,密切監察人手情況,務求有充足的人手配合未來發展所需。新一輪的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已經展開。
醫療人手供應充滿挑戰,既然我們今天已預見未來的重大需求,本屆政府必定會以積極態度正視問題,考慮所有可行的方案,「未雨綢繆總勝過臨渴掘井」,讓香港的醫療系統得以健康持續發展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11月2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陳晴女士(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主席)、唐英年先生(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榮譽顧問)、各位嘉賓、各位健兒:
非常高興在相隔幾年後,我再次來到這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舉辦的慈善跑。我知道今早6時已經開跑,現時應該大部分健兒都成功跑完。
剛才陳晴女士已經說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抗愛滋和愛護兒童方面的工作,事實上從2006年開始,香港委員會就以慈善跑來籌款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已經累積接近籌到1億3,000萬元,所以今日每一位參與跑步的過萬名健兒,其實都是為愛護兒童出了一分力。
本屆特區政府的社會政策都是將愛護兒童放在首位,無論在我們的衞生健康、醫療、福利、教育,都非常重視兒童,但世界各個角落還有很多小朋友受着戰亂、疾病,以至恐怖主義活動、移民困難的影響,所以我希望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能夠對於國際社會有一點貢獻,透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多年的努力,我是非常敬佩他們,希望往後亦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
剛才Judy(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主席陳晴)已經說過馬拉松的意義,不過,據我所知這個慈善跑只有「半馬」,希望日後可以做「全馬」。如果有甚麼我可以幫忙的話,請儘管提出。
再次在此感謝各位善心的贊助商和健兒,希望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周日。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5五日出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2018致辭全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政府會探討在幼稚園提供課餘託管服務,以協助基層家庭紓緩照顧兒童的壓力,並釋放勞動力,增加他們的收入,達致扶貧作用。
羅致光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當局首要是盡量提供資源,增加現有課餘託管的服務量。他說,過去兩年,政府通過關愛基金增加課餘託管收費減免計劃的資助名額,當局會檢視有關進度。
被問及政府外判服務合約員工待遇事宜,羅致光指,為加強保障受僱於政府服務承辦商的非技術員工待遇及勞工權益,去年成立的跨局跨部門工作小組已完成檢討工作。他說,希望有關研究可改善合約「價低者得」情況,令有關員工薪酬有調升空間。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內地近20個省份出現非洲豬瘟,香港目前沒有個案,內地供港豬隻也非來自有問題豬場;但當局會密切監察,並與內地相關單位緊密溝通。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當局對入口豬隻和本地農場採取措施,包括在入口、運輸、屠房等方面加強消毒和清洗,防止非洲豬瘟傳入香港。她說,農場也停用由動物製造的飼料。
她強調,非洲豬瘟不會傳人,也不會構成食物安全風險,但有關疫症一旦傳入本地農場,受感染豬隻會快速死亡。
被問及三間公立醫院發生醫護人員未適時察覺病人X光片有異情況,陳肇始表示,當局和醫院管理局非常注重病人安全和服務質素,醫管局已成立委員會分析三宗個案,檢視整個系統、機制、工作流程,並研究改善建議,預期八個星期內提交報告。
她說,醫管局已向涉事病人家屬致歉,並盡量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