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屯院病房負壓系統一度暫停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屯門醫院一個隔離病房今早因火警鐘誤鳴,其空調和負壓系統曾暫停運作,當時房內並無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病人入住。經評估後,院方認為所涉傳播風險非常低。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涉事隔離病房事發後經消防處到場檢查,發現沒有火警,機電工程署隨即進行檢查,相關的空調和負壓系統1小時15分後重新啟動。

何婉霞指出,該隔離病房當時有五名病人入住,其中三人早前接受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正等候轉到普通病房,另兩人為低空氣傳播風險的肺結核病人。

她指,其間沒有其他病人進出病房,房內沒有進行高風險醫療程序,房外醫療人員均穿合適的保護裝備。

她說,屯門醫院關注事件,要求機電工程署全面檢查該病房,確保系統運作正常,並須提交詳細報告,而病房煙霧感應器已經更換。

留醫及出院數字方面,醫管局公布,25名確診病人仍然留醫,至今共有1,024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三人新確診 均從巴國回港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三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均從巴基斯坦回港,至今累計確診個案1,056宗;另有一宗海外確診個案,患者來自英國。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三宗本港個案中,男患者79歲,半年前到巴基斯坦探親,一直沒有病徵,也沒有與有病徵人士或確診個案接觸。

該患者有糖尿病,需要回港覆診,從巴基斯坦乘坐航班QR818經多哈回港,其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他在駿洋邨接受檢疫,確診後會送往醫院。

另兩名女患者屬母女關係,其中十歲女童3月6日與家人到巴基斯坦居住。她沒有病徵,也沒有與有病徵者接觸,昨日與母親乘坐航班QR818抵港。

女童母親39歲,5月15日出現輕微咳嗽,沒有發燒,昨日與女兒抵港後到駿洋邨接受檢疫。她今日咳嗽和頭痛轉差,被安排送院。

海外確診個案男患者29歲,去年5月開始到英國居住,新年時曾回港。他5月2日開始喉嚨痛, 5月10日他仍未康復,遂到英國醫院急症室,翌日留下樣本檢驗。

該患者5月13日再到當地急症室,其後回家休息;他於5月14日收到確診報告,而醫院仍建議他在家休息。患者感到病徵開始緩和,沒有發燒,今日乘坐航班CX252回港,抵港後即時聯絡邊境衞生人員,被送往威爾斯醫院。他沒有其他密切接觸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物業界抗疫支援發放逾兩億資助

防疫抗疫基金下物業管理業界抗疫支援計劃至今已批核申請涉及資助額超過二億元,惠及超過27,200幢樓宇及約51,300名前線物業管理員工。

物管支援計劃至今收到申請超過8,700宗,超過5,400宗申請已獲批核。

計劃資助大廈的業主組織或物管公司向前線物管員工發放抗疫辛勞津貼,也為業主組織或物管公司提供抗疫清潔補貼。

計劃第一階段涵蓋私人住宅和綜合用途大廈,第二階段涵蓋工業和商業大廈包括商場。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分別於5月31日和6月15日截止申請。查詢可致電3696 1156或3696 1166。

註冊體育教練補助計劃推出

政府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推出補助金計劃,為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的合資格註冊體育教練提供即時財政紓困,每名合資格註冊體育教練可獲一次過7,500元補助。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從事教練工作的體育總會或認可體育機構註冊教練均可申請,下月15日截止。該署轄下體育資助辦事處收到填妥的申請表格及相關文件後,會在約一個月後分批發放補助金。

申請表格及指引可從康文署網頁下載,或於該署18區分區辦事處索取。查詢請致電2601 7411。

社署津助機構導師補助接受申請

社會福利署宣布,該署津助機構興趣班導師補助金計劃今日開始接受申請,6月15日截止。

計劃是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項目之一,目的是為社署津助機構轄下青年中心、長者中心、社區中心、康復中心等津助福利服務單位,因應疫情暫停服務令所聘用的興趣班導師損失收入而提供補助金,以紓緩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為他們帶來的影響。

今年2月至8月期間,受聘/曾協議受聘於社署津助機構營辦的津助福利服務單位,為服務使用者提供有關藝術、舞蹈、手工、體育等方面訓練的興趣班導師,每名可獲一筆過補助金7,500元。

有關興趣班導師如已向教育局遞交向學校學習/興趣活動班導師提供紓困資助的申請,或已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遞交向註冊體育教練提供補助金的申請,無需重複向社署申請。

申請詳情已上載社署網頁,申請表格須經由相關津助福利服務單位向社署遞交。

新增一人確診 患者為私人機師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一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為任職私人機師的43歲男子,至今本港累計確診個案1,052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男患者3月15日從外地回港,翌日再離港前往法國,在香港的這兩天他均有與女朋友見面。他在法國期間曾發燒兩天,至同月31日返港。

患者的女友3月24日起感到不適,其女友同月月底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衞生防護中心曾邀請患者進行病毒檢測,不過4月中其檢測結果呈陰性。

直至前日,患者在大嶼山進行海上活動時弄傷手指,往北大嶼山醫院求醫後再被轉送瑪嘉烈醫院。他入院後接受病毒檢測,雖然病毒量非常低,但檢測結果呈陽性。

張竹君表示,距離患者獲得陰性檢測結果至現時已相隔約一個月,但患者因應自己和女友的病歷,因此再在院內進行病毒檢測。

患者居於東涌藍天海岸水藍.天岸五座,大部分時間在家。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