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泳池泳灘陸續重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布,33個公眾游泳池周四重開,15個刊憲泳灘也會於周六重開。

各游泳池開放設施詳情可參閱場地告示。康文署會採取特別措施,如只開放主池、副池、訓練池或習泳池等設施;暫時調低泳池入場人數;泳池內不得進行多於八人的群組聚集;暫停開放觀眾席等。

市民明日開始可到指定公眾游泳池月票售票處場地及各分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的康體通訂場處購買泳池月票。

除15個重開的刊憲泳灘外,其餘泳灘繼續關閉,市民切勿在關閉泳灘游泳和聚集。署方會加派人員巡邏,如發現違規情況,會採取適當行動。

另一方面,環保署5月21日重開環保園訪客中心、T•PARK[源.區]訪客中心、WEEE•PARK訪客中心、粉嶺環境資源中心、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和流動環境資源中心,所有導賞團均會在設施重開時恢復;各「綠在區區」也於周四恢復訪客及教育活動。

漁護署轄下郊野公園的燒烤地點和露營地點亦於周四重新開放。

抗疫口罩質量具保證

創新及科技局表示,銅芯抗疫口罩產品質量具保證,包裝前已經臭氧消毒。

該局指,負責抗疫口罩量產的生產商具ISO 9001品質管理認證,口罩生產過程中有品質控制,過程中若發現有瑕疵、污漬,有關產品不能通過出品要求。

為確保衞生,口罩開封後必須妥善處理,用後必須每日沖洗乾淨,清洗時無須取出過濾層,然後用毛巾輕輕印乾水分,不要擰乾,不可熨燙,平放晾至乾透才收起。

保就業計劃設罰則 僱主應守諾

保就業計劃第一期下周一開始接受申請,參加計劃的僱主若在補貼期內任何一個月,聘用的支薪僱員人數少於今年3月,便要向政府繳交罰款。罰款會按僱員減幅和公司規模計算,公司規模越大,罰款比率越高。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保就業計劃詳情。羅致光重申,參加計劃的僱主須承諾在6月至8月補貼期內不裁員,公司在此期間的受薪人數不能少於3月的受僱人數。

僱主可以揀選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其中一個月份作為保就業計劃工資補貼的計算基礎。羅致光指,由於這段時間的工資和僱員人數已記錄在案不能更改,可避免僱主為了領取工資補貼而調整有關數據。

馮程淑儀講解罰則時指,若僱主在補貼期聘請的受薪人數少於3月份受僱人數,便需向政府繳交罰款。罰款的計算方法是以補貼額乘以僱員減幅百分率再乘以罰款百分率,公司規模越大,罰款百分率越高。

以一間只聘請不到十人的公司為例,其罰款百分率為10%;但若是僱員超過500人的大公司,其罰款百分率將會是80%。

僱主也需承諾把政府的補貼全數用於僱員工資,若違反承諾,便要向政府歸還沒有用於支薪的補貼。

醫療人員可申豁免強制檢疫

政府今日公布豁免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及於內地提供醫療或牙醫服務的香港企業接受強制檢疫的申請機制

政府早前修訂《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把有效期延長至6月7日,並賦權政務司司長如信納某人或某類別人士的行程,對關乎符合香港經濟發展利益的生產作業、業務活動或提供專業服務目的屬必要,可豁免該人或該類別人士接受強制檢疫。

政務司司長根據相關條文,豁免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僱用和授權最多50名人員、持《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有效《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在內地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的香港企業擁有人及一名企業僱用或授權人員、又或兩名企業僱用或授權人員接受強制檢疫。

獲豁免人士須在回港前七天內接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並於回港時向出入境管制站人員出示有效檢測陰性結果報告。

獲豁免人士只可前往及逗留在提供服務的內地地區或城市,其間須採取防護措施以保障個人衞生和避免不必要社交接觸。他們回港後14天內須接受衞生署安排的醫學監測,佩戴口罩和每天量度體溫,並向衞生署呈報任何不適。

現時所有入境內地人士均須接受內地當局14天強制檢疫安排。特區政府正與內地當局商討互認由認可化驗所發出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結果,以豁免相關跨境人士接受強制檢疫,詳情稍後公布。

善用資源 同舟共濟

疫情對本港經濟和民生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基層和弱勢社群的影響尤甚。作為扶貧委員會主席,我十分關注他們在經濟逆境中的生活壓力。

《2020年撥款條例草案》三天前在立法會順利通過,相信廣大市民期待的,就是盡快得到預算案下發放的一萬元現金。我們會在6月底開始接受登記,7月內開始發放款項,大部分合資格的市民可於8月底前獲發款項。

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高齡津貼、傷殘津貼,以及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人士會獲發額外一個月金額,俗稱「出雙糧」,最快可於下月中開始發放,受惠人數逾140萬人。1 此外,政府會為合資格房委會公屋租戶和合資格房協租戶代繳一個月租金。

除了財政預算案外,政府在過去一年接二連三推出紓困措施2 環環相扣,一脈相承,多項措施在未來數月接踵落實,涵蓋面之廣和深是史無前例,惠及超過數百萬名市民,當中不少為基層人士。

政府推出兩輪合共1,505億元撥款的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全力支援在疫情中受創的界別及市民。各項措施已經推出,至今已動用超過185億元撥款,不少市民陸續收到資助。

基金同時為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司機(例如小巴司機、的士司機、校巴司機、學校私家小巴司機和保姆),以及建造業工人等提供現金資助,各個資助項目預計共惠及約90萬人次。

學習津貼對基層家庭非常重要。政府原先向在2019至20學年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日校學生每人提供2,500元津貼。為進一步減輕家長在停課期間在教育開支的負擔,基金將款項增加1,000元至每人3,500元,惠及超過90萬名學生。津貼已陸續發放給家長,預計可於本月底前完成處理所有已收到的申請。

另外,政府將於下月底前開始分批向每個合資格在職家庭津貼住戶和設入息審查的學前和中小學學生資助住戶直接發放一筆過特別津貼,預計惠及約58,000個職津住戶及145,000個學生資助住戶。以一個符合領取特別津貼的職津四人家庭為例,若當中有兩名學兒童,將最多可獲6,400元特別津貼。

為減輕市民的交通費負擔,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會在7月至12月期間由400元暫時放寬至200元,預計約380萬名市民受惠。港鐵公司亦會提供六個月20%車費折扣,開支由政府以50:50配對方式承擔。

扶貧是政府的施政重點。除了上述一系列措施之外,扶貧委員會和關愛基金一直援助經濟上有困難而需要照顧的人士,並會在未來數月推出一系列紓困項目,當中包括:

 

‧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員一次過津貼

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員一次過津貼項目會向年滿18歲及來港定居未滿七年而有經濟需要的人士派發一萬元。項目的總撥款額為21億3,104萬元,預計可惠及約20萬人,最快可於9月接受申請。

 

‧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

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會向「N無人士」(即非公屋住戶和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家庭)先後發放兩次生活津貼,預計可惠及約24萬2,650個住戶(約625,600人)3。第一輪將於7月2日開始分階段接受申請;而第二輪申請則由2021年1月開始。2020至21年項目的總撥款額為25億6,591萬元。

 

‧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

為期兩年的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透過提供一筆過非現金資助的津貼4,為他們進行簡單家居改善/維修、購買傢俬及家用物品和滅蟲滅蝨服務,從而改善居住環境。計劃預計於下月底推行,約24,000個劏房住戶受惠。津貼額由一人住戶的8,500元到四人或以上住戶13,000元不等。

 

‧進一步延續推行為租住私人樓宇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住戶提供津貼

為紓緩綜援住戶在租金上升時面對的財政壓力,關愛基金以現行運作模式續推津貼援助項目,為期六個月至2020年10月,預計約有16,000戶受惠。

 

政府會繼續善用資源,全力以赴落實各項惠民措施,提供更全面、針對性和更到位的支援,紓解基層市民面對經濟困難。

 

前天,監警會向行政長官提交「關於2019年6月起《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的大型公眾活動及相關的警方行動」的專題審視報告。特區政府整體接納監警會提出的建議,並會由保安局局長成立專責小組認真研究和跟進。

 

報告公開之後,坊間又有人指控該報告「撐警」、「扶警」、為警方「漂白」。這些言論再次顯示某些立心不良的人,非要打撃警隊不可。事實上,過去十個月來,監警會作為法定獨立機構,各成員經過嚴謹、深入、客觀、詳細的審視,釐清了連串事件的事實真相,是其是,非其非,提出52項客觀而具建設性的建議。市民不應輕信網上流傳的片面及誤導性的信息甚至虛假指控。我呼籲大家回歸理性,對報告作出公道及中肯的評價。

 

歸根究底,香港要向暴力說不!

1 我們正等待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追溯至2020年2月1日起生效的綜援標準金額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津貼金額。如獲財務委員會批准,有關金額亦適用於上述額外一個月金額。以下是一些例子:

‧領取綜援的人士:一個月額外標準金額。以包括一名健全成人家長及兩名健全兒童的單親家庭為例, 總標準金額為每月7,235元;

‧長者生活津貼:一個月額外金額,普通額為2,770元,高額為3,715元;
‧傷殘津貼:一個月額外金額,普通額為1,835元,高額為3,670元;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每月為1,435元;及
‧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一個月額外款項金額則為300元至600元不等。

 

2 包括去年8月以來接連推出四輪紓困措施、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今年1月公布的十項惠民新措施,加上2020至21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以及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

 

3 兩輪津貼的金額相同,按住戶人數的津貼金額為一人住戶4,500元、二人住戶9,000元、三人住戶12,500元、四人住戶14,500元及五人或以上住戶為15,500元。

 

4 非現金資助津貼上限為一人住戶8,500元、二人住戶10,000元、三人住戶11,500元、而四人或以上住戶則為13,000元。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5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食衞局致力擴大病毒檢測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當局着力追蹤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緊密接觸者,並增加向沒有症狀人士進行病毒檢測。機場工作人士和安老院舍員工屬較高風險群組,已被納入擴大檢測範圍內。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在社區方面,當局會研究在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以至18間中醫教研中心擴大檢測工作。

她說,政府較早前批出超過二億元加大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所,8月望能進一步擴大檢測能力。

她指,現時醫院管理局和衞生署每日處理約四、五千個檢測,如有確診個案要預留空間,為患者的緊密接觸者安檢測。

陳肇始又說,香港、廣東省、澳門三地正商討現有檢疫措施和病毒檢測,以及互認檢測事宜。三地正交換資料,有具體做法時會作出公布。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