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兒童委員會聽取抗疫支援措施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主持兒童事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委員在會上聽取政府介紹跨部門應對童黨問題的措施,以及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對兒童和家庭的支援措施。

委員會備悉近期青少年因干犯刑事罪行而被捕的人數增加,以及教育局、警方、社會福利署跨部門應對童黨問題的措施;委員並討論如何改善相關預防、介入和康復服務。

此外,政府在會上介紹疫情下各項抗疫工作,以及在兒童照顧服務受疫情影響和停課期間支援兒童和家庭的措施。

會議回顧委員會自2018年6月成立至今的工作,並討論未來兩年的工作優次。在2020至21年度,委員會將聚焦推廣兒童健康生活,尊重和加深了解兒童的想法和感受。至於第二輪兒童福祉及發展資助計劃,現正接受申請,至7月底截止。

本港連續三日無新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今日下午4時,本港沒有新增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累計確診個案維持1,065宗。

由於學校復課在即,防護中心今日去信學校,籲請他們時刻保持警覺,預防病毒傳播。

防護中心表示,學生或員工如發熱,不論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病徵,都不應回校上課或上班,並應佩戴口罩,立即求醫。學校應每天在學生抵校後為他們量度體溫,以識別發燒學童,員工也應在上班前量度體溫。如學校察覺發燒或有呼吸道感染病徵的人數增加,應盡早通知防護中心。

防護中心重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仍應盡量與他人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減少外出,避免聚餐或聚會等社交活動,以減低社區出現群組個案的風險。

鑑於全球各地疫情仍非常嚴峻,各地個案數字不斷上升,防護中心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

市民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乘搭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逗留時應佩戴外科口罩,並時刻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

醫院管理局表示,32名確診病人仍然留醫,至今共有1,030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瑪麗醫院負壓系統曾受影響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公布,瑪麗醫院今早疑因通風系統維修工程引致隔離病房的負壓系統發出警報,局方已要求機電工程署調查事件。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說,早上約11時35分,瑪麗醫院隔離病房的負氣壓系統發出警報,機電工程署檢查後,初步相信由於病房通風系統進行維修工程,引致隔離病房內的氣壓不平均而觸發警報。

系統於下午12時10分回復正常。事件中,三間單人病房前室氣壓有下降情況,其中一間有一名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病人入住。

庾慧玲指,其間有關病房仍維持負氣壓。醫院進行了風險評估,確定醫護人員當時有佩戴合適防護裝備如N95呼吸器,且病房房門緊閉,沒有病人離開病房,也沒進行高風險程序,因此感染病毒的風險不高。

她又指,醫管局重視事件,已要求機電工程署進行調查,瑪麗醫院稍後亦會交代詳情。

兩人從歐洲回港後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兩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一男一女患者分別從英國和荷蘭返港,屬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15歲男患者留學英國,去年12月返英。學校3月停課後,他寄宿當地一個家庭,與一名長者和一名19歲年輕人同住。

她說,患者乘搭航班CX252今日抵港時也沒有病徵。他到亞洲國際博覽館臨時樣本採集中心提供深喉唾液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其後直接送院。

61歲女患者3月前往荷蘭探親,其間沒有與有病徵人士相處。她4月16日發燒、咳嗽、喉嚨痛和氣喘,隨後似有好轉,5月14日乘坐航班KL887返港,回家接受強制檢疫。

患者獨居於深水埗海麗邨海瑞樓住所,5月20日仍然咳嗽,致電衞生防護中心熱線後獲安排入住明愛醫院,今日確診。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本港新增八宗輸入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八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四男四女患者均從巴基斯坦回港,屬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八名患者中,三人為父子關係,月前到巴基斯坦探親,昨日乘坐航班QR818抵港。56歲父親和22歲長子均出現病徵,三人由檢疫中心送院,今日確診。

另外三名患者為兩母女和一名親屬,37歲女患者3月4日偕11歲女兒和家人到巴基斯坦探親,在當地與31歲女患者見面。三人並沒有病徵,在巴基斯坦也沒有接觸有病徵人士,一行人乘坐航班QR818昨日回港。

另一宗確診個案患者為73歲女子,其孫女和媳婦早前確診,三人5月16日乘坐航班QR818回港。她昨晚出現發燒、咳嗽等病徵,今日確診。

最後一患者為25歲男子,3月7日到巴基斯坦探親,昨日乘坐航班QR818獨自回港,沒有病徵。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醫管局安排川崎症兒童驗血清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公立醫院至今將18名川崎症兒童的血清送往香港大學進行抗體測試,暫時未發現有病人血清帶有2019冠狀病毒的中和抗體,測試仍在進行。

外國醫學界懷疑2019冠狀病毒誘發川崎症,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說,香港兒科專家也關注此問題,並已與外國專家溝通,醫管局也因此採取行動,公立醫院陸續邀請患有川崎症的兒科病人接受血清檢查,局方會與衞生署緊密聯繫,匯報最新資訊。

她指,醫院會為入院的川崎症病人進行2019冠狀病毒測試,至今入院病人的測試結果均呈陰性。

她又說,病毒測試結果有可能出現假陽性,因此,即使病人其後接受的測試結果呈陽性,也需要了解清楚情況再作公布。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