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8月份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6%,較7月的7.4%低,顯示白紋伊蚊滋生情況略為普遍,但屬於偏低水平。
62個監察地區中,除將軍澳北的指數錄得20.8%,其他均低於20%的警戒水平。各主要口岸的指數也由7月的1.1%降至0.9%。
食環署第三期滅蚊運動上月展開,至10月30日止,各區辦事處在區內受關注地點如民居、學校、建築地盤、公共屋邨、醫院等周邊範圍清除積水和防治蚊患。
環境保護署公布,7月觸犯環保署條例被定罪的個案共111宗,其中一間公司因未持有許可證而將受管制廢物輸入和導致他人將受管制廢物輸入,分別被罰款三萬元,為月內最高罰款。
定罪個案中,違反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佔七宗、違反噪音管制14宗、違反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44宗、違反產品環保責任三宗、違反廢物處置條例42宗、涉及水污染一宗。
醫院管理局宣布,繼續協助衞生防護中心,在普通科門診診所派發2019冠狀病毒測試樣本收集包和收集深喉唾液樣本,周五起派發樣本收集包的診所會由目前的22間增至31間。
醫管局會分階段增加派發樣本收集包的地點,方便自覺有較高感染風險和輕微不適的市民接受病毒檢測。
若有化驗樣本呈陽性反應,有關結果會呈報衞生防護中心覆檢核實,以及通知該名市民盡快安排入住公立醫院接受隔離。若市民遞交樣本後三個工作天內沒有接獲通知,即表示測試結果為陰性。
31間診所將於周一至五早上7時半至8時半在診所門外指定地點派發樣本收集包,內有樣本收集瓶、樣本瓶包裝袋、深喉唾液樣本採集指引。每名市民限取一包,派完即止。
醫管局提醒市民須在三個工作天內採集深喉唾液樣本,並填妥化驗所需的資料,於周一至周六早上10時至11時,交回門診診所門外的指定地點。
黃泥涌體育館曾用作社區檢測中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上周六開始還原場地,進行深層消毒清潔,並重新裝置運動設備,以供公眾訂場使用。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今日到訪,視察場館準備重開的情況。
康文署的防疫措施包括安排進場人士接受體溫監察、控制人流,以及在場地擺放消毒地毯、提供酒精搓手液、加強清潔。
徐英偉得悉康文署已在各重開的康樂設施採取特別措施,包括限制球場和球道逗留人數、暫停開放觀眾席、取消團體作賽、以隔球道方式開放設施。
他說,體育處所重開可讓市民有更多運動的機會,保持身心健康,更能應對疫情,並在新常態下恢復正常生活。他呼籲市民依從指示,遵守防疫措施。
康文署分階段重開體育場地,羽毛球場、壁球場、乒乓球室和球枱、草地滾球場、高爾夫球發球道、網球場、香港單車館單車賽道、室內緩跑徑、舞蹈室和活動室、健身室、英式和美式桌球枱、體操訓練場、運動攀登設施等室內康樂設施,以及水上活動中心明日重開。
市民即日起可使用康體通在網上預訂重開的收費設施,而設於重開場地的康體通訂場櫃枱、自助服務站於設施重開當日同步恢復預訂服務,各分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的康體通預訂櫃枱則已恢復服務。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患者死亡,累計101名確診者於公立醫院離世。
69歲男病人有長期病患,7月30日因發燒被送往博愛醫院急症室,之後轉送屯門醫院接受治療。
他因情況惡化,今日下午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