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84歲新型肺炎患者不治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84歲男患者死亡,累計104名確診者於公立醫院離世。

患者有長期病患,7月21日因咳嗽和發燒入住伊利沙伯醫院,其後情況持續惡化,延至今日下午不治。

院方表示難過,會為死者家屬提供適切協助。

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增七宗

本地新增七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四宗屬外地輸入,其餘三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累計確診個案5,056宗。

新增患者六女一男,年齡介乎31至52歲,其中兩名本地感染患者分別居於天水圍嘉湖山莊景湖居7座和屯門建生邨泰生樓,輸入個案患者則由英國和菲律賓抵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海關檢獲走私瀕危物種

海關本月16日在葵涌海關大樓驗貨場檢獲一批走私瀕危物種,包括約一噸穿山甲鱗片和約13公斤乾蛇膽,估計市值約620萬元。

海關透過情報分析,揀選並查驗一個從印尼抵港的貨櫃,在貨櫃內發現該批懷疑走私瀕危物種,案件仍在調查中。

根據《進出口條例》,輸入或輸出未列艙單貨物,最高可判罰款200萬元及監禁七年。根據《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非法進出口瀕危物種,最高可判罰款1,000萬元及監禁十年。

市民可致電2545 6182,又或經電郵舉報懷疑走私活動。

英國列高風險地區 下周四生效

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發展,政府今日就香港法例第599H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的指明刊憲,將英國列為極高風險地區。10月1日起,抵港前14日內曾訪英的人士須提供病毒檢測等證明文件。

政府早前訂立第599H章,對從極高風險地區到港人士實施檢測和檢疫條件,以減低他們為香港帶來的衞生風險。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已指明有關措施適用於十個指明地區,即孟加拉、埃塞俄比亞、印度、印尼、哈薩克斯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南非、美國。

考慮到疫情發展,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會刊憲維持現行條件,並將英國加入指明地區,10月1日生效,直至另行通知。

根據最新指明,到港人士如在登上從香港以外地區到達香港的民航飛機當日,或在該日之前14日內,曾在指明地區停留,必須提供病毒檢測結果、在港酒店預訂房間等證明文件

指明飛機的營運人在飛機抵港前須向衞生署提交文件,以確認每名到港者在辦理登機手續前已出示上述證明文件。

如交通工具上有到港人士不符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施加的條件,該交通工具營運人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和監禁六個月。

營運人如沒有遵從提供資料的要求,或明知或罔顧實情提供要項上屬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最高也可被罰款五萬元和監禁六個月。

到港人士如沒有遵從相關要求,則最高可被罰款一萬元和監禁六個月。

 

新增三人確診 無源頭不明個案

本地新增三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一宗屬外地輸入,其餘兩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累計確診個案5,049宗。

新增患者一男兩女,年齡介乎4至64歲,兩名本地感染患者分別居於屯門建生邨泰生樓和紅磡福年新樓A座,輸入個案患者則從英國抵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政府延續社交距離限制至下周四

政府宣布大致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直至下月1日。部分公眾娛樂場所下月1日起可在採取充足防疫措施下,恢復有現場觀眾的表演。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因應疫情持續放緩,政府過去四星期以有系統的方式逐步有序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然而,為持續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以免疫情反彈,有關措施將無法大幅放寬至6月時的寬鬆程度。

政府考慮最新公共衞生風險評估後,除稍為調整有關桌球館、公眾保齡球場和淋浴設施的開放安排,其他適用於餐飲業務處所和表列處所的限制繼續生效。

食肆禁止堂食時間維持在每天零時零分至早上4時59分,顧客數目不得超過處所座位數目一半、最多四人同坐一桌和不得進行現場表演或跳舞等規定也維持不變。

所有表列處所繼續開放,其中桌球館的桌球枱和公眾保齡球場的球道在有足夠距離或有效分隔下可開放,無須如早前般限於隔一張枱或隔一條球道開放。

至於公眾地方群組聚集人數依舊為最多四人,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眾地方須佩戴口罩的規定亦維持。

此外,下月1日起,部分公眾娛樂場所如表演場所可在採取充足防疫措施下,恢復有現場觀眾的表演,表演者與觀眾之間須保持足夠距離或設有效分隔。

政府今日會就《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和《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下的指示及指明刊憲。

下周是國慶日和中秋節翌日的長假期,政府呼籲市民恢復社交和經濟活動時勿忘防疫,繼續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避免疫情再次在社區爆發。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