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延至下周四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仍有源頭不明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顯示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市民不應鬆懈。現行社交距離措施有效期本周四屆滿,她宣布延長七天,至10月1日。

林鄭月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上周二至今,本港錄得67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三分二屬輸入病例,已扭轉第三波疫情以本地個案為主的趨勢。

23宗本地個案中,七宗屬源頭不明,即平均每日出現一宗,反映儘管疫情持續緩和,社區仍有隱形傳播者。學生明日起分階段恢復回校上課,巿民更應小心。

因應疫情緩和,政府上月下旬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第四階段放寬措施上周實施後,絕大部分場所可在做足防疫要求下重開。林鄭月娥表示,市民和處所營運者應嚴格遵守防疫措拖,包括佩戴口罩、限制處所總人數等,以免疫情反彈,相關政府部門會加強執法。

阻截輸入個案方面,政府已實施嚴格入境防控措施,以期滴水不漏。過去一周輸入個案患者均為香港居民,他們抵港時或接受檢疫期間被發現染病,沒有走入社區,證明相關措施有一定成效。

目前,從十個指定高風險地區抵港的人士須提交病毒檢測陰性證明和酒店預訂確認書,才可登上到港航班。林鄭月娥指,衞生防護中心正審視名單是否要加上其他高風險地區。

本港亦已先後三次啟動「熔斷機制」,對曾有五名或以上乘客確診染病的航班,又或連續兩班相同航空公司從同一地點抵港並出現三人或以上確診的航線,實施禁飛來港限制。

林鄭月娥指,當局不能阻止港人出入境,難以完全避免輸入個案。政府會密切監察各地疫情,評估和調整防疫措施。

科學館辦抗疫科技展

香港科學館明日重開,推出全新專題展覽百毒不侵---守護健康的抗疫新科技,展期至明年2月3日。

展覽深入淺出地闡釋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知識,以及有關抗病毒治療和預防疫苗的科學原理,並通過展示科技大學的抗疫科研成果,揭示本地科研團隊在這場世紀戰疫中,如何應用創新科技守護公眾健康。

展覽介紹七個由科大團隊主導的科研項目,例如智能發燒偵測系統、協助監察家居檢疫人士的地理圍欄技術、新型多層次殺菌塗層、研發疫苗的關鍵技術,以及應用於醫學研究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等。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科學館每日實施特別開放時間和入場安排,查詢可致電2732 3232。

新增八人確診 無源頭不明個案

本地新增八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五宗屬外地輸入,其餘三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累計確診個案5,046宗。

新增患者一男七女,年齡介乎5至40歲,三名本地感染患者分別居於屯門海麗花園、樂富邨樂民樓、紅磡福年新樓;輸入個案五名患者全部從印度抵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第三代太陽能廢物壓縮箱開始試驗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展開為期一年的第三代太陽能廢物壓縮箱試驗計劃,在九區的鄉郊民居安裝共24個壓縮箱,改善因垃圾桶滿溢引致的胡亂棄置家居垃圾情況,並減輕由亂拋垃圾引起的鼠患及蟲害等問題。

食環署表示,第三代壓縮箱可處理多達600公升垃圾,適合在新界或市區外圍一些附近沒有垃圾房或垃圾收集站設施的鄉郊民居使用。該署會先在荃灣、離島和南區安裝12個壓縮箱,10月下旬在西貢、北區、大埔、沙田、元朗和屯門安裝另外12個壓縮箱。

食環署分別在2018和19年進行第一代和第二代壓縮箱試驗計劃,獲得社區持份者普遍支持,署方亦因應持份者意見改良壓縮箱的設計及運作。第三代壓縮箱沿用自動感應投入口、透明投入口面板及指示燈的設計,並優化多個方面,包括改良壓縮比及處理時間、加大投入口,以及加裝通風、照明及除臭等裝置。

此外,就涉及更高垃圾量的民居,食環署積極探討技術上可行、具成本效益並為社區接受的方案,以改善環境衞生及加強防治蟲鼠工作。

該署今年年中在深水埗和元朗推行流動太陽能垃圾壓縮機試驗計劃,分別為期三個月和一年。每部壓縮機可處理約四噸垃圾,其密封式設計有助減輕鼠患及蟲害等問題。

在試驗計劃進行期間,食環署會密切監察壓縮箱和壓縮機的運作情況,評估壓縮裝置的表現及效能、對垃圾收集服務水平的提升、改善附近環境衞生的成效,以及推展至其他地區的可行性。

署方提醒市民和私人垃圾收集商不應將垃圾棄置在壓縮箱或壓縮機、垃圾桶或廢屑箱的旁邊或頂部,大包垃圾則應妥善棄置在垃圾收集站內。

屯門醫院四歲童初步確診

屯門醫院一名四歲男童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目前在兒科隔離病房留醫,情況穩定。院方已徹底清潔男童曾逗留的兒科病房。

醫院管理局今日表示,初步確診的男童昨日深夜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遂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再轉送兒科隔離病房留醫。院方安排男童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初步結果呈陽性。

男童本身有長期病,需要定時接受治療,最近一次為上周五。他在屯門醫院兒科病房逗留近兩小時,當時沒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大部分時間佩戴口罩。

感染控制組追蹤當日在兒科病房與他有接觸的密切接觸者,其中十名同房病童需要接受14日隔離檢疫,同房另外六名病童需要接受28日醫學監察。一名負責清潔病人洗手間的運作助理由於沒有佩戴全面罩,也要接受14日隔離檢疫。

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增六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六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兩宗屬本地感染,其中一名患者的家人早前確診,另一宗感染源頭不明;另有少於十宗初步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源頭不明個案患者為60歲菲籍外傭,與僱主一家居於天水圍天晴邨晴海樓。她周末會到元朗馬田壆另一居所居住,有獨立房間,但需與他人共用洗手間。

張竹君指,她上周五病發,潛伏期內曾前往天秀墟理髮,該名髮型師需送往檢疫。此外,她每星期會到頌富街市買菜一至兩次,防護中心翻查紀錄,得悉早前有一兩名確診者也曾到過頌富街市,防護中心會向街市檔販派發樣本瓶,以進行病毒測試。

至於四宗輸入個案,三人從菲律賓抵港,其中一人為早前有13名同住馬尼拉宿舍、乘搭同一班航班抵港菲傭群組的第十宗個案。另一患者從多哥抵港。

中秋將至,市民聚會可能增加,張竹君呼籲市民如有病徵,應避免出席聚會,即使無病徵也應避免多人聚集,以免被隱形患者傳染病毒。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