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確診研究員辦公室多個樣本帶病毒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一名研究助理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校方協助當局在患者工作的環境抽取樣本,37個樣本中有十多個呈陽性。衞生防護中心與實驗室專家研究後,相信病毒由患者帶進工作環境的機會高於病毒從實驗室外泄。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患者會在辦公室和實驗室工作,她在實驗室工作時,會按照世界衞生組織的規例在安全箱內進行滅活病毒研究。

呈陽性反應的環境樣本主要從患者使用過的設備採得,如桌椅、電腦滑鼠等。辦公室內其他椅子、患者經過的地方、化驗所大門把手等患者有機會接觸的地方也有部分樣本呈陽性。

張竹君指,若病毒從實驗室外泄,其分布會較為零散,不會只集中在患者身邊的環境樣本。現時社區仍有確診個案,患者感染源頭未明,以目前流行病學的情況推斷,應是患者體內帶病毒,進而污染身邊環境。

她又說,曾到患者工作樓層的三百多名工作人員已接受病毒檢測,全部結果呈陰性。患者的辦公室現已關閉,患者所屬團隊成員到過的實驗室範圍也暫時停用,待清潔完畢後,防護中心會再採集樣本化驗。

及時支援 同舟共濟

政府十分關注本港企業和市民在疫情打擊及經濟下行下所承受的壓力,已善用資源,動用財政儲備,推出支援措施,紓解企業和市民的經濟困難。

支援措施 一浪接一浪

上周宣布推出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聚焦資助受政府防疫抗疫措施影響或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和人士,以及繼續提升防疫抗疫能力,涉及金額約240億元。措施的四大重點如下(註一):

  • 約130億元提升防疫抗疫能力,包括採購疫苗、支援醫管局、營運檢疫設施、資助街市攤檔非觸式付款;
  • 約45億元向直接受政府防疫抗疫措施影響的行業和人士提供援助,其中涵蓋23個行業;
  • 約60億元用以政府租金寬減或寬免、豁免政府收費和進一步寬減差餉;以及
  • 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協助中小企資金周轉。

疫情一波接一波,政府推出的支援措施亦是一浪接一浪。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更具針對性,精準聚焦,幫助不少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和人士。

計及早前兩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今年財政預算案的各項措施,以及剛公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金額合計超過3,000億元。政府2020至21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亦已增加至超過3,000億元,財政儲備則降至約8,000多億元,相等於約12至13個月的政府開支,接近2003年SARS後的水平,財赤金額非常龐大,是前所未見。

早前推出的兩輪防疫抗疫基金,至今共批出73個項目,總承擔金額超過1,450億元。截至上月底,基金共發放超過780億元的資助,惠及超過430萬人次(註二),受惠的企業/商戶超過45萬。兩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已完成16個項目,繼續落實的57個項目包括保就業計劃,正積極發揮紓緩作用。公共資源有限,政府在有限空間盡力為民紓困。大家應從宏觀、客觀和整體的角度評價由年初至今推出的一系列支援措施。

目前第三波疫情未完,但專家估計本港在冬季很可能會出現第四波疫情,加上外圍經濟及地緣政治形勢嚴峻及充滿不確定性,政府一方面需要審慎理財,避免財政儲備急速萎縮,但另一方面亦要適度支援受影響的企業及人士,政府需在兩者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

集中精力 以民為先

我將會連同多位局長於本周五(9月25日)出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會議,就這些紓困措施的撥款申請,解答議員的提問,並爭取他們的支持。獲立法會撥款批准後,政府會盡早落實相關措施。

我衷心希望,立法會議員以大局為重,在當前的疫情持續和經濟困局下,與政府一起集中精力對抗疫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凡事以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避免不必要的內耗。

就業不足率升至沙士後新高

雖然6月至8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1%,與5月至7月的數字相同,但就業不足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3.8%,為沙士後高位。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為10.9%,為受沙士沉重打擊後的高位,就業不足率則急升至5.9%,還有多個行業的就業不足情況惡化。

儘管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起支援作用,但第三波疫情在7月和8月廣泛干擾經濟活動,勞工市場在6月至8月仍然嚴峻。我們預期,本地疫情在9月開始逐步緩和,但全球疫情反覆,整體經濟狀況依然疲弱,勞工市場在短期內仍將面對一定壓力。

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展開

政府透過保就業計劃向僱主提供有時限的財政支援,協助他們支付員工的薪金,以保留可能會被遣散的僱員。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反應良好,共收到184,723份申請﹙包括158,337名僱主及26,386名自僱人士的申請﹚。上周三政府已通知首批20,000名成功申請第二期工資補貼的僱主,涉及工資補貼72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近29萬。我們相信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可以繼續達到留職保位的目的,避免出現大規模裁員,亦有助經濟在疫情穩定後迅速復蘇。

創職位措施 協助青年就業

為紓緩嚴峻的失業情況,再加上現時畢業生在尋求就業機會方面遇到困難,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已預留60億元,在未來兩年於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0,000個涵蓋不同界別的有時限職位,當中不少是適合青年和應屆畢業生。雖然這些職位屬短期,但無疑是青年人日後晉身相關行業的踏腳石。

各政策局及部門正密鑼緊鼓地進行籌備和招聘工作。截至上(8)月底,約23,500個職位(包括約14,600個於政府開設的職位及約8,900個於非政府界別開設的職位)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成熟階級。其中,約4,900個職位已就任,另外約9,800個職位的招聘亦正進行中。餘下的職位的籌備和招聘工作亦會盡快展開。

為進一步探討如何更有效支持青年就業,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較早前以網上直播方式舉行青年就業政策專題會議,讓官員與青年人、僱主和青年就業機構代表以及委員一同探討協助青年就業的措施,從多角度深入討論如何協助青年人就業,並為一眾剛畢業便即將投身職場的青年人打打氣。

我很高興親身聽取了與會者和青年人提出的寶貴意見,讓政府的工作做得更好。作為委員會的一個新嘗試,首場政策專題會議有助委員會更有效聆聽青年人的心聲,掌握青年的脈搏,並促進跨局協作。

例如,政府在設計創職位措施下的崗位時,將加入更多有助青年人長遠事業發展方面的元素和培訓。我將邀請委員會增撥資源進一步優化青年生涯規劃活動資助計劃,為中學畢業生提供更深入、適切和持續的個人輔導支援。此外,委員會將善用社交媒體和網上平台分享更多有關青年就業實用資訊,以及邀請委員會轄下的青年大使,就青年就業這個議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更廣泛了解青年人的意見。

施政報告諮詢工作展開

全港市民都關心疫情下如何振興本港經濟,促進就業。政府會體察民情,密切監察疫情的發展,為香港經濟復蘇和未來發展作好部署。另外,2020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已經展開,行政長官和我及司局長在過去一個月與不同界別的持份者進行網上諮詢會。同時,誠邀市民就2020年施政報告發表意見,讓我們可以制訂切合社會需要的政策措施。

香港是一個生氣蓬勃,生機處處的地方,幾十年來經歷過無數次的風浪都能一一跨過。雖然香港今日面對着比之前更巨大的挑戰,但我們的根基穩固,後盾強大,在「一國兩制」的獨特雙重優勢下,只要廣大市民與政府並肩而行、同舟共濟、自強不息,香港必能否極泰來。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92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註一) 詳情請參閱「堅定信心 全城抗疫」投影片及支援企業和個人的紓困措施

(註二) 未計及領取銅芯抗疫口罩的人數。

免費麻疹疫苗補種計劃完結

衞生防護中心為提升社區對麻疹群體免疫力而推行的一次性麻疹疫苗補種計劃今日完結。截至上周五,計劃接種逾167,000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

  

因應去年出現麻疹爆發,衞生防護中心推出麻疹疫苗補種計劃,為醫護人員、機場員工和在港工作外籍家庭傭工三個群組人士免費接種MMR疫苗,並於今年2月將計劃擴及對麻疹未有免疫力的香港成年居民,作為防控麻疹的公共衞生策略。

  

防護中心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方法,所有人除卻孕婦和已知身體不合適接種者都應考慮接種疫苗。對麻疹未具免疫力而未曾接種含麻疹疫苗或接種紀錄不明的成人應接種兩劑疫苗,兩次接種至少相隔四星期。以往曾接種一劑含麻疹疫苗的成人,只需補打一劑疫苗。

防護中心指,市民如需接種麻疹疫苗或對麻疹免疫力有疑問,應諮詢醫生意見。一歲或以後接種過兩劑麻疹疫苗,或經化驗證明曾感染麻疹人士,均視為對麻疹具備免疫力,並不需要接種MMR疫苗。

有關麻疹資訊,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專頁

食衞局邀請機構營運地區康健站

食物及衞生局邀請非政府機構提交建議書,申請為設於11個不同地區的康健站提供營運服務,計為中西區、東區、離島、九龍城、觀塘、北區、西貢、沙田、大埔、灣仔、油尖旺。

該局表示,成功申請為地區康健站提供營運服務機構,在政府批出合約後最多有六個月營運籌備期,以期於明年開始營運地區康健站服務,為期三年。

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體制和觀念,政府逐步在全港18區提升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政府計劃在本屆任期內於規模完備的地區康健中心投入服務前,在上述11個地區設立過渡性地區康健站,以及早在全港廣泛提供地區為本的相關服務。

地區康健站會提供由政府補貼的重點基層康健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風險評估和慢性疾病管理。康健站服務範圍與地區康健中心相若,但以較基本規模運作。預期康健站會識別區內醫療和社福資源,並讓社區服務夥伴盡早參與有關服務,為市民提供社區醫社支援。

申請者須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取得免稅地位的非牟利非政府機構。徵求建議書列明地區康健站基本服務,申請表連同證明文件須於11月18日下午5時前交回黃竹坑業勤街23號THE HUB 15樓1505-06室食物及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

有意申請的非政府機構可派代表出席下月6日舉行的簡介會。查詢可致電2205 2549,又或經[email protected]與食衞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聯絡。

八旬翁染新型肺炎不治

醫院管理局表示,一名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81歲男患者死亡,累計102名確診者於公立醫院離世。

患者有長期病,上月19日因肺部感染和心跳異常入住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其後確診新型肺炎。

患者昨日獲解除隔離令,但昨晚因細菌性肺炎病情惡化不治。

增三人確診 無源頭不明個案

本港新增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一宗屬外地輸入,其餘兩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累計確診個案4,996宗。

新增個案涉及三名女患者,年齡介乎24至55歲,其中兩名本地感染的患者分別居於油塘邨和砵蘭街;而輸入個案患者由英國到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