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土瓜灣驗車中心一名女文職人員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署方已安排中心其他員工接受病毒檢測,中心周末會徹底清潔和消毒,下周一正常運作,提供已預約車輛的驗車服務。
運輸署表示,該職員9月9日最後一次上班,今日清晨獲衞生防護中心通知初步確診。她執行職務前探測體溫正常,工作時一直有佩戴口罩和遵守防疫措施。
四名在同一辦工室工作的文職人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隔離觀察,運輸署會積極配合檢疫措施,與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
該署已提醒人員注意個人衞生,如發現身體不適,盡早求醫和通知部門。
運輸署土瓜灣驗車中心一名女文職人員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署方已安排中心其他員工接受病毒檢測,中心周末會徹底清潔和消毒,下周一正常運作,提供已預約車輛的驗車服務。
運輸署表示,該職員9月9日最後一次上班,今日清晨獲衞生防護中心通知初步確診。她執行職務前探測體溫正常,工作時一直有佩戴口罩和遵守防疫措施。
四名在同一辦工室工作的文職人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隔離觀察,運輸署會積極配合檢疫措施,與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
該署已提醒人員注意個人衞生,如發現身體不適,盡早求醫和通知部門。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該署與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利用環控水耕技術,栽種非時令冬季蔬果品種,包括車厘茄、士多啤梨和菠菜,農友可考慮種植。
冬季時令蔬果品種一般在冷涼氣候生長,利用環控水耕技術則可全年穩定生產,有助延長產品供應期並增加農友在夏季的收入,而室內生產亦可為作物提供額外保護,避免受極端天氣和病蟲害影響收成。
據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介紹,藉該技術生產的車厘茄營養豐富,且有不同風味和口感,糖度較高,可當作水果進食。栽種期內,有關車厘茄可多次採收,採收期長達一年。
士多啤梨方面,有關品種糖度很高,採收期10個月,可滿足市場不同需要。
新品種菠菜共兩款,只需28至30天便可收成,而且容易種植,幼嫩軟滑,品質優異。
漁護署指,一般菠菜種子供應期很短,該兩新品種有助提高業界購買及選擇種子的彈性,延長菠菜供應期。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醫院管理局表示,早前與安老院舍組織商討長者出院安排,對於風險較高的長者,醫管局會考慮為他們在出院前安排新型冠狀病毒測試。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說,醫管局會就病人住院情況與安老院舍加強溝通,告知對方有關長者有否進行病毒測試、何時進行、測試結果、曾否接觸確診病人等。
對於出院長者會否先行檢查,劉家獻表示,醫管局希望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如病人帶有病毒風險較高,當局必定會安排測試,否則須視乎個別情況而定。
他指出,病人如需檢測,便要轉換病房,留院時間或會延長,如此會增加病人在院內感染風險。因此,醫管局會平衡病人出院安排、出院時帶病毒的風險,以至病人再留院的風險,與院舍溝通,告知有關情況。
劉家獻強調,安老院舍病人出院時均經醫生評估,認為適合返回院舍居住,帶有病毒傳染他人的風險應該不高。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六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五宗屬本地感染,一宗為輸入個案,患者由印度回港;另有十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本地個案中,四宗與早前確診個案相關,其中兩名患者在檢疫中心檢疫期間確診,另兩名患者則為近期確診者家人,有關確診者屬大圍交通城群組。
此外,一名62歲男子經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驗出確診,患者並無病徵。
張竹君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亦發現兩宗舊個案,有關人士上月28日出院時有病毒抗體,檢測顯示兩人體內仍有殘餘病毒。
至於早前兩宗涉及在囚和被羈留人士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為在囚人士和入境處與懲教署有關人員安排病毒檢測,約4,300名在囚人士及兩部門約470名人員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運作首周,累計119.7萬人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採樣。她感謝市民積極響應和全面配合。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指,已接受採樣的市民當中,96.1萬人按其網上預約前往中心,23.6萬人則沒有預約,即場登記。網上預約的市民92%有按照預約時間到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採樣。
截至昨晚8時,經網上登記預約普及檢測的人數為119.7萬人,恰巧與已接受採樣人數相若。
林鄭月娥說,政府編配未來數天的網上登記配額時,已預留更多空間和能力,讓市民可無須網上預約到中心接受採樣,以鼓勵仍未登記的市民參與檢測。
她又說,近120萬人已接受採樣,而重複登記、接受採樣多於一次的人數只有約1,500人,比例非常小,相信這批重複登記的市民,或因過去數天曾接觸高危群組等原因才再次接受檢測。
目前,通過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找出的確診個案有16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