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浪卡」逐漸遠離本港,天文台今日下午7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取代上午5時40分發出的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風暴期間,三名市民受傷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
政府1823電話中心收到17宗塌樹報告。
民政事務總署開放22個臨時庇護中心,共109人入住。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日表示,鑑於一名曾在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的樂師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文化中心演藝大樓和音樂廳即日起暫停開放。
該名樂師上周六曾在文化中心參與演出,其間並沒有接觸公眾人士。他進入會場時進行體溫探測,體溫正常。
康文署會按衞生防護中心指引,安排全面清潔消毒場地。演藝大樓會於10月16日重開,而音樂廳則於10月25日重開。
康文署已提醒所有人員注意個人衞生,時刻提高警覺,若感不適,必須馬上求醫。該署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
政府宣布延長《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餐飲業務及表列處所規定、四人限聚令等,有效期至10月22日。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本地確診個案過去一周持續上升,多宗源頭不明,反映社區中仍有隱形傳播鏈,疫情極可能出現反彈,令人憂慮。
但局方重申,在新常態下,不能亦不應以本地長期零確診個案為目標,而在未有有效療法及疫苗前,難免不時有零星個案及群組感染情況。當局會繼續遏止病毒傳播,在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時避免一刀切,以期盡量讓市民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及經濟活動。
經考慮最新公共衞生風險評估,政府決定維持所有適用於餐飲業務及表列處所的規定和限制。跳舞、蒸汽浴、桑拿、波波池等衞生風險較高的活動或設施,仍須繼續禁止或暫停開放。
除獲豁免者外,當局繼續禁止在公眾地方進行超過四人群組聚集。
至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和指明公共公眾地方,有關佩戴口罩的要求延續不變。
政府明日就香港法例第599F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G章《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第599I章《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下的指示及指明刊憲。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與食肆、酒吧、卡拉OK場所、夜總會等餐飲業界代表會面,商討進一步加強餐飲處所防疫措施,並因應公共衞生專家顧問的建議就關鍵控制點採取針對性措施,以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在餐飲處所傳播的風險。
食環署人員在會上再次提醒餐飮業界嚴格遵守防疫規例規定,而為了讓餐飲處所經營者和從業員清楚了解食肆防疫措施,該署已將相關培訓資料上載網頁。
食環署本周會公布設立網頁,讓持牌餐飲處所自願申報其處所通風系統每小時換氣量和按需要設置的空氣消毒設備,供市民查閱。
一同出席會議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代表向業界介紹目前正開發的感染風險通知應用程式,讓餐飲處所按需要參與,市民也可自願參與、自主記錄,更容易掌握自己的到訪歷程,在有需要時自行聯絡衞生防護中心。
業界代表在會上表示會積極配合,以協助衞生防護中心追蹤緊密接觸者的工作。部分酒吧、卡拉OK等場所已呼籲顧客填寫電子健康申報表。
此外,政府和業界代表就如何進一步向餐飲處所推廣使用非接觸式付款交流意見。
食環署呼籲餐飲業前線員工積極參與該署為特定群組安排的病毒檢測服務,網上登記會延長至本月31日。
食環署的檢測承辦商Prenetics Limited上周末在蘭桂坊、尖沙咀和灣仔的酒吧區向員工和顧客派發超過2,100個樣本瓶,本周末會前往蘇豪區、堅尼地城和太子的酒吧區派發樣本瓶。
食環署會繼續加強巡查餐飲處所,對違例者採取執法行動,並會按需要與警方採取聯合行動。以賣酒處所的執法行動為例,自上月18日酒吧重開以來,警方巡查1,278次,食環署與警方進行37次聯合行動,並向約30個相關處所負責人展開檢控程序。
為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在社區傳播,房屋署持續巡查轄下公共處所,確保市民遵守相關防疫規例。該署人員至今共發出逾9,000個口頭勸諭和兩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根據現行《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市民禁止在公眾地方進行多於四人的群組聚集。房屋署特別職務隊人員持續巡查公共屋邨的公園、休憩處等公眾地方,如發現市民違例,會先作出口頭勸諭,若屢勸無效,便會採取執法行動,發出傳票或定額罰款通知書。
自規例生效後,房屋署巡查轄下公眾處所4,307次,作出1,722個口頭勸喻。自1月至今,房屋署向警方轉介767宗懷疑在公眾地方賭博的個案,118個被定罪住戶已按扣分制被扣除分數。
房屋署人員又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巡查轄下公園、休憩處、街市和商場等公眾地方6,247次,共發出7,569個口頭勸諭和兩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瑪嘉烈醫院表示,十個用作2019冠狀病毒測試的深喉唾液樣本上周六由病人交到收集站後,並未於同日送往化驗室。該院已聯絡所有受影響人士重新提交樣本,並就事件致歉。
該院表示,職員今早發現該十個深喉唾液樣本遺留在設於專科門診部的收集站。
由於樣本未有即時送到化驗室處理,為免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度,院方已聯絡受影響人士重新提交深喉唾液樣本,或到醫院即時採集鼻咽拭子樣本。
院方非常關注事件,並已通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通知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未來會加強職員培訓和深入檢討處理樣本流程,提出改善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