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下餐飲處所資助計劃下周四截止申請,合資格並營運中的普通食肆、小食食肆、水上食肆和工廠食堂的持牌人須於限期前遞交申請。
計劃上月13日起接受申請,截至昨日收到約13,000宗申請,已批出逾三億元。
署方會盡快處理申請,盡早向合資格持牌人發放資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訪京期間已向中央反映香港商界和市民對早日免除14日強制檢疫、恢復人員往來的強烈訴求,她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要做得更嚴格。
林鄭月娥今日在北京會見傳媒時說,近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已再次推出防止外地個案輸入的措施,至於對內方面,當局會加強病毒檢測,以遏止疫情擴散。如能做好這些工作,她相信基於中央對香港的支持,中央一定會積極考慮恢復人員往來,但她現時未能確定何時能達到這個目標。
談及健康碼,林鄭月娥說,香港健康碼與內地健康碼屬兩套不同系統。香港健康碼純粹紀錄香港居民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用以往來內地或參與外地航空旅遊氣泡。
她指出,日後香港健康碼能用以進入內地,必定建基於雙方互認,對方承認本港健康碼紀錄,證明持有人士在特定時間內曾接受病毒檢測,而且結果呈陰性。至於該名人士進入內地轉用粵康碼後,便需接受該系統的要求。
鑑於近日錄得的院舍、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增加,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防護中心10月25日至31日錄得四宗爆發個案,涉及49人,而本周截至昨日則錄得十宗爆發個案,涉及73人。14宗爆發個案主要出現在小學,佔七宗;其次為幼稚園和幼兒中心,有四宗;留宿幼兒中心、特殊幼兒中心和特殊學校各有一宗。
防護中心指,幼童、長者和長期病患者較易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和出現併發症。學校是群體聚集的地方,傳染病較易透過人與人日常接觸而傳播。
防護中心今日向學校和醫生發信,呼籲他們提高警覺並採取相應措施。學童如發燒,不論有否呼吸道病徵都不應回校,並應立即佩戴口罩和盡早求醫。學校應主動每日在學生抵校時為他們量度體溫,學校職員每日也應在上班前量度體溫。學童和職員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疾病,應避免回校並立即求醫。
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2019冠狀病毒病等呼吸道感染的病徵或會相似,在臨床上或難以區分。防護中心呼籲醫生保持警覺,為所有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徵的患者安排採集樣本作呼吸道感染檢測。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七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六宗屬外地輸入,餘下一宗本地個案感染源頭不明,患者是飛機維修工程人員。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源頭不明個案男患者40歲,在機場工作,最後一日上班為10月27日早上,由於值夜班,所以他當日早上離開工作地方,10月30日開始喉嚨痛。
張竹君表示,患者與家人居於錦田水流田村,潛伏期間因工作需要,曾與貨機機組人員接觸,他聽聞其中有確診者。張竹君說,若防護中心查出他曾與確診者接觸,這宗個案或會列作關連個案。
她說,患者傳染期內沒有上班,但曾帶同孩子前往九龍灣、天水圍、石門等多個地區的球場參加培訓。他並沒有上場,只是在旁觀察。
患者10月28日傳染期內曾前往九龍灣MegaBox的Pepper Lunch用膳,也到過玩具反斗城。10月31日,患者帶同家人前往元朗448農莊,但沒有與他們一同在該處過夜。
患者兩名孩子分別就讀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和錦田聖公會聖約瑟堂幼稚園。就讀幼稚園的孩子有喉嚨痛,患者另一名家人則發燒,三人已送往醫院接受病毒檢測。
防護中心已聯絡該兩間小學和幼稚園,並安排派發用作病毒檢測的樣本瓶予學校全體人員。兩校暫時停課兩天,並進行消毒。
防護中心也會向兩名孩子參加足球培訓班的相關機構派發樣本瓶,若孩子確診,其他參加活動人士或需要接受檢疫。
至於六宗新增輸入個案,患者分別由菲律賓、土耳其、巴西、印度、俄羅斯到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