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積極參與 締造母乳餵哺友善環境

衞生署呼籲社會各界積極推廣、維護和支持母乳餵哺,以響應國際母乳哺育周2021。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各界的積極參與能締造母乳餵哺友善環境。

全球超過170個國家於每年8月第一個星期慶祝國際母乳哺育周,今年主題為「保護哺乳,責任共擔」,冀加強各界合作,支持母乳餵哺。

為支持和保護母乳餵哺,政府已延長法定侍產假至五天、將法定產假由十星期延長至14星期,並修訂《性別歧視條例》,禁止歧視和騷擾餵哺母乳的女性。

此外,衞生署轄下西營盤、九龍城和油麻地母嬰健康院2019年8月獲認證為愛嬰母嬰健康院;另外五間母嬰健康院的認證程序已於3月展開。

「母乳GPS」應用程式已於去年9月面世,提供全港超過430個育嬰室的最新資料,方便家長掌握母乳餵哺設施位置。

另外,政府2017年推出《香港配方奶及相關產品和嬰幼兒食品銷售守則》,為嬰幼兒營養相關界別,包括商戶、醫護人員及機構、幼兒工作者和幼兒機構提供有關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使用的配方奶、相關產品及食品的銷售和推廣指引。

為監察守則實施情況和相關趨勢,衞生署2019年就嬰幼兒配方奶銷售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媒體廣告總數中,推廣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使用的配方奶廣告由2016年類似研究的45%大幅下降至8.6%。

本港推廣嬰幼兒配方奶的廣告開支也從2015年的31億元減至2019年的21億元;推廣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使用的配方奶廣告開支也從2015年93.5%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9.5%。

然而,配方奶製造商網頁與母乳餵哺和配方奶餵哺相關的資訊及素材,大部分沒有遵照守則包含全面和不偏不倚資訊的建議。

陳肇始表示,會繼續鼓勵業界遵守守則和制訂符合守則的銷售行為,以維護母乳餵哺及提倡適當使用嬰幼兒配方奶。

政府鼓勵社會各界進一步推廣、維護及支持母乳餵哺。如欲查閱更多國際母乳餵哺周2021的資料,可瀏覽専題網頁

新型肺炎輸入個案增四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四宗外地輸入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患者由希臘和土耳其抵港。

由於土耳其航空本月1日從伊斯坦布爾飛抵香港的TK083航班四名乘客經抵港檢測確診,衞生署禁止該航空公司客機明日至本月17日從伊斯坦布爾着陸香港。

此外,防護中心提醒與紅磡海濱南岸第6座和西營盤瑧璈相關的指明人士,明日須遵從強制檢測公告接受檢測。

過去14天,本港累計新增32宗個案,全屬外地輸入。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回港易明起暫不適用於澳門

因應澳門最新疫情發展,抵港當天或之前14天曾逗留澳門的人士明日起不能透過「回港易」計劃回港。他們抵港後必須接受家居強制檢疫14天。

澳門特區政府確認一宗輸入個案和三宗輸入相關個案,澳門今日下午3時30分起進入即時預防狀態,從澳門離境須出示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因應當地疫情和相關公布,政府將澳門納入「回港易」計劃暫不適用風險地區名單,明日起生效。

曾逗留澳門人士抵港後須接受家居強制檢疫14天,並須在抵港第3、7、12、16和19天接受強制檢測。即使已完成疫苗接種,他們的強制檢疫期也不會獲調整至七天。

政府提醒有意使用「回港易」計劃的香港居民預先查看載於政府特設網頁的風險地區名單。

疫情存變數 社交距離措施延長

政府宣布,8月4日到期的社交距離措施將延長兩星期,以B類模式營運的餐飲處所員工的定期檢測密度增加,由每14天收緊至每七天一次,已完成接種疫苗的員工則繼續被視為已符合檢測要求。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記者會上表示,面對變異病毒株威脅,第五波疫情隨時會在香港爆發,因此並無條件大幅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現行措施將延長至8月18日。

此外,考慮到食肆運作涉及的風險,尤其是顧客在有關處所內大部分時間不佩戴口罩,當局會在8月內開始收緊B類餐飲處所員工的定期檢測規定,已完成接種疫苗的員工則除外。

根據現行防疫規例,所有餐飲業務處所按A、B、C、D四類模式運作,其中B類處所每桌最多四人,宴會上限則為20人,顧客人數不得超過通常座位數目50%。

陳肇始並提及接種新冠疫苗後的異常事件,截至7月25日,衞生署接獲約4,500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9%,絕大部分個案性質輕微。

政府為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設立保障基金,陳肇始指,基金至今批出六宗申請,合共75萬元,涉及促發嚴重過敏反應、住院治療和面癱,並不涉及長期或永久身體損害。

在港完成接種疫苗外傭可再來港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政府將調整外防輸入措施,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若外傭在港完成接種新冠疫苗,回鄉後卻因航班禁飛安排而不能返港,措施調整後將可再度來港。

至於現時仍在香港、但上一合約完結後仍未能回鄉放假的外傭如在香港完成接種新冠疫苗,在新安排下,回鄉放假後也可返港,但抵港後仍須在指定檢疫酒店檢疫21天。

另外,當局會與菲律賓和印尼等主要外傭來源地的駐港總領事接洽,商討如何透過當地政府確認當地的接種疫苗紀錄,以容許在外地完成接種的外傭來港履職。

羅致光也在今日的記者會上公布院舍員工強制病毒檢測最新安排。周三起,院舍員工的檢測周期縮短為七日一檢。下月1日起,非因健康理由而沒有接種疫苗的員工須自費接受強制檢測。

為鼓勵院舍員工接種新冠疫苗,政府會向每名完成接種的合資格院舍員工發放800元疫苗特別津貼。

當局已停止向接受強制檢測的院舍員工發放特惠津貼,下月1日起也會停止支付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經營者或營辦人自行安排的檢測費用。

海外地區重新分類 加強外防輸入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必須堅守抗疫屏障,外防輸入。政府會將海外國家及地區重新分類為高、中、低風險三個類別,以便更有系統地管控海外來港人士。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說,重新分類各海外地區後,無論抵港人士來自高、中、低風險地區,登機時均須出示起飛前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對於高風險地區,政府只容許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香港居民登機來港;至於中風險地區,則容許香港居民和完成接種疫苗的非香港居民登機來港。

所有海外來港人士無論有否接種疫苗,抵港後均須在指定檢疫酒店接受強制檢疫。完成接種疫苗者若來自高風險地區,須檢疫21日,來自中、低風險地區者檢疫期分別為14日和七日。

從中風險地區抵港人士如願意在港接受抗體檢測並獲陽性結果,檢疫安排可相應調整為酒店檢疫七天後再自行監察七天。至於未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檢疫期會按啟程地區延長。

林鄭月娥表示,病毒檢測仍是找出沒有病徵受感染人士的最有效方法,政府會加強檢疫期間以及離開檢疫酒店後數天的病毒檢測,部分人士須在抵港後19天內接受七次檢測。所有抵港人士均須接受檢測待行安排。政府會加強檢查抵港人士有否按規定接受檢測。

此外,所有與抵港人士有接觸的人員必須接種疫苗,包括機場工作人員、接載抵港人士到檢疫酒店的司機,以及指定檢疫酒店工作人員。航班熔斷機制也會繼續沿用,如有來港航班出現多宗輸入個案,有關航空公司的相關航線須暫停航行。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