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周一展開

政府公布,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下周一正式展開,以期尚未出現任何症狀的乳癌患者能及早發現、盡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過去數十年間呈上升趨勢,2019年公布的《香港癌症策略》為本港首個就癌症防控工作制訂的全面計劃。該先導計劃實踐有關策略提出的方向,包括提供實證為本的篩查。

根據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轄下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的最新建議,44至69歲的婦女如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罹患乳癌風險有所增加,可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

在先導計劃初期,衞生署轄下三間婦女健康中心會以個人化乳癌風險評估工具,為參與婦女健康服務的合資格婦女評估罹患乳癌的風險,並適當地提供乳癌篩查服務。

參與婦女健康服務的女士須繳付310元年費,而合資格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婦女每次須繳付225元。如有需要,她們可獲安排接受輔助性的超聲波乳房檢查。

若干人士可獲寬免服務費,包括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人士、受惠於公立醫院及診所醫療費用減免機制的人士,以及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下領取級別0院舍券的人士。

查詢可致電相關婦女健康中心

外展隊再到商場提供疫苗接種服務

繼在觀塘一個商場提供無須預約的新冠疫苗接種服務,政府外展隊今日再到樂富廣場設立臨時接種疫苗櫃位,為租戶和市民即場接種復必泰疫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到場視察情況。

聶德權表示,政府與領展攜手推動「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提升疫苗接種率。他認為這項安排可方便臨時起意的市民即場接種,也便利較年長和居於附近的街坊,市民途經也會注意到接種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他指,疫苗接種計劃推行逾半年,最初多為企業提供外展接種服務,現時該轉戰地區層面,以不同方法吸引更多人接種疫苗。

聶德權其後會見傳媒時說,鑑於一些長者對專程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卻步,因此政府派外展隊走進社區,盡量方便長者。這次在商場安排疫苗接種活動,接種劑量近450劑,反應踴躍。有見及此,他認為未來可循這方面多做。

此外,當局會繼續在地區團體、組織協助下,於社區舉行疫苗接種日,以及派出外展到診醫生到長者中心、衞生署轄下長者健康中心等,為長者接種。

至於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的服務安排,聶德權指,如本月底已接種首劑疫苗者達到合資格人口七成,接種中心的數目和開放時間或會調整。政府會檢視情況,稍後公布詳情。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逾768萬劑

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參與計劃人士接種約7,685,400劑疫苗。其中,約4,182,8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3,502,6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在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533,3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649,5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在已接種第二劑疫苗的人士中,約1,308,200人接種科興疫苗,約2,194,400人接種復必泰疫苗。

今日約有47,700人經計劃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的人數分別約5,500人和9,300人,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的人數分別約15,200人和17,700人。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的整體接種率均約為97%。

同日約1,600人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8,000人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

截至今日凌晨,過去24小時有13宗送院個案。

竹篙灣單位全供外傭檢疫不可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預計,竹篙灣檢疫中心第一、二期本月下旬可用作抵港外籍家庭傭工的檢疫設施,但由於檢疫中心本來是為須接受檢疫的密切接觸者而設,故不能全數開放給外傭入住。

羅致光今日在立法會大樓會見傳媒時說,政府容許外傭在竹篙灣檢疫,是為了善用現有設施,但疫情難以預料,政府有需要預留充足檢疫單位,以防疫情反彈,不可能、也不應該使用竹篙灣檢疫中心所有單位安置外傭。

他說,抵港外傭須入住專門指定檢疫酒店,由於他們來自高危地區,當局物色這類酒店時只會考慮有檢疫經驗的,因此選擇不多。政府上周已公布首間專門指定檢疫酒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也公布了竹篙灣檢疫中心的特別安排,讓有需要的市民早作準備,政府仍會繼續探討其他可能性。

沒有死亡個案與接種疫苗有關

衞生署指,截至上月29日,過去一星期共接獲187宗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其中沒有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上月31日,市民共接種逾759萬劑新冠疫苗。衞生署接獲5,579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0.07%。其中38宗為離世前14日內曾接種疫苗的死亡個案,佔接種總劑量0.0005%。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已評估該38宗死亡個案,總結19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19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並認為至今未有不尋常現象。

  

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上月2日至29日,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96.3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3.4宗,整體死亡率與過去三年同期數字相若。

其中,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4.2宗,有接種疫苗紀錄的同類死亡個案比率則為每十萬人0.4宗。

此外,未有接種疫苗紀錄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38.4宗,有接種疫苗紀錄後流產的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6.8宗。

根據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專題網頁

 

至於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個案,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

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首階段明展開

《電訊(登記用戶識別卡)規例》明日生效,分兩階段落實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在指定時間內,所有由本港電訊商發出並用於本地的電話智能卡須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電訊商須於第一階段內,即明年2月28日或之前為實施實名登記完成相關設施和系統。其間市民可繼續按現時方式使用電話儲值卡,無須即時進行實名登記。

第二階段明年3月1日展開,當日起生效的新上台月費服務和發售的新儲值卡均須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現行儲值卡用戶須於第二階段結束前,即2023年2月23日或之前向所屬電訊商完成實名登記;未完成實名登記的儲值卡在第二階段完結後不能繼續使用。至於現時上台月費服務的用戶,除非他們轉台或開立新電話號碼,否則無須再向電訊商登記。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實名登記制將可堵塞現時電話儲值卡匿名性質的漏洞,協助執法機關偵查涉及使用這些電話卡的罪案,並加強保障電訊服務健全和通訊網絡安全,維護社會治安。

按照規例,每名個人用戶可向每間電訊商登記不多於十張電話儲值卡,企業用戶則可向每間電訊商登記最多25張,而上台服務計劃卡並沒有登記數量限制。

通訊事務管理局也就實名登記制的具體運作細節和要求向電訊商發出指引,同於明日生效。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