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香港人對個人健康狀况的看法

調查揭示香港消費者對個人健康狀况、品牌效應及非處方藥物的看法

香港 -  最新的調查顯示,三分一的港人自稱個人健康狀况良好(對比起全球有五成市民說自己有良好的健康)。受訪者中,26%的香港人選擇以减肥改善健康,在過去12 個月,嘗試該方法的女性(29%)比男性(23%)較多。

這項調查目的:

  • 是要瞭解市民對個人健康狀况的看法、
  • 購買非處方藥物 (Over The Counter medicine) 的信心和態度、
  • 對原廠品牌藥物 (recognized brand medicine) 與
  • 自家品牌藥物 (generic or store branded medicine) 療效的信賴程度
  • 以及藥廠和醫生對消費者購買藥物的影響力。

調查涵蓋了17 個國家和地區,受訪人數達12,000 名市民,包括 - 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德國、香港、匈牙利、印度、韓國、荷蘭、塞爾維亞、新加坡、西班牙、台灣、阿聯酋、英國和美國。

我是否真的需要吃藥?

近一半香港人(46%)自稱個人健康狀况只屬普通。相比起男性(43%),有更多的女性(48%)認爲自己的健康只是普通。

在過去一年,大多數(60%)香港人選擇多吃水果蔬菜,及每周堅持最少運動3 次以改善健康。有26%的人嘗試减肥 – 約三位女性中便有一位選擇這方法以改善健康。

但在過去12 個月,只有7%的市民决定戒煙以改善健康。

對非處方藥物 (Over The Counter medicine) 的需求

在過去半年,市民最常購買的藥物種類分別為感冒藥 (38%),止痛藥 (15%),急救類藥(15%),眼睛健康護理產品 (14%) 以及腸胃消化類藥(12%) 。

思緯醫療研究部門香港研究總監唐芬莉 指出:「由於香港天氣多變,感冒藥銷售所佔的比例最高也不足爲奇。其他藥物種類,如止痛藥,眼睛健康護理產品及腸胃消化類藥,多與緊張快速的生活節奏和環境污染有關。除此之外,健康營養產品,如維他命補充劑和中國傳統保健產品,也是市民常購買的藥物。」

當提及市民在何處購買非處方藥物時,唐芬莉補充:「59%受訪者選擇在藥房購買,正因此種方式最爲方便。這類藥房在香港隨處可見。」

知名品牌還是零售商自家藥品好?

究竟知名品牌 (recognized brand name) 還是通用或零售商自家品牌(generic or store brand) 更好?

大部份行業對這話題也有爭議及分歧,並非只集中於非處方藥物業。全球40%受訪者不同意零售商自家藥品可以達到原廠藥物的療效,45%的香港消費者也認同。

全球有44%的受訪者表示會為家人選用知名品牌,66%的香港消費者持相同觀點。這進一步證明知名品牌的重要性。

唐芬莉提及另一個現象:「本港消費者並不介意使用替代藥物(alternative medicine),如針灸或健康食品治療法。39%的人願意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選用替代藥物。」

詳細數據,請參見表一、香港消費者對購買非處方藥物的態度

synovate-survey1006

 

保健知識知多少

是次訪問調查受訪者從何處獲得保健訊息。排名前三的分別是:

  1. 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外科醫生 (39%)
  2. 聊天/交流網站 (29%)
  3. 從第三者得知 (18%)

約三位港人便有兩位(61%)擔憂服用未經醫生處方的藥物。近半數(48%)人反對未經過醫生處方/推薦,而自行購買非處方藥物。這種擔憂主要針對櫃檯銷售人員 - 61%受訪者擔心銷售人員對某些非處方藥物産品沒有足夠的認識。

除了透過醫生(39%)獲得保健訊息外,另一種向香港消費者傳遞保健信息的有效途徑就是聊天/交流網站(29%)。

唐芬莉評論:「隨著媒體在各個方面的普及和發展,醫療保健行業也從中受益。互聯網已是另一種普及的渠道,迅速成為年輕一代獲得保健訊息的來源。」

旅遊必備

訪問中,受訪者列出以下三種旅遊時最常備用的藥物,分別是:

  1. 感冒藥 (52%)
  2. 胃腸消化類藥 (44%)
  3. 止痛藥 (41%)

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有57%强烈反對或猶豫在外地購買此類藥物。78%的人更表示不會請他人在外出旅行時代購非處方藥物。唐芬莉表示:「這證明需求和購買行爲基本僅限於本港內。」

與時下普遍的看法剛巧相反的是,香港人購買安眠藥並不普及。67%反對在旅遊時服食安眠藥。近四成人(38%)表示從不服用安眠藥,是眾多藥物中,最多人表示不曾服食的藥物。

唐芬莉補充:「香港是一個細小,競爭激烈及節奏很快的市場,人們可以通過很多其他“非藥物”的途徑來代替安眠藥。金錢以及就診的麻煩也是使很多香港人都把服用安眠藥作爲不得已之計。」

 

唐芬莉 (Ms. Fanny Thong, Research Director of Synovate Healthcare in Hong Kong)

 

資料提供: 思緯 (Synovate)-跨國市場資訊公司

hno1-signoff

 

 

保濟丸回收事件

回收事件:新加坡當局發現「李眾勝堂」的保濟丸輕便裝,含有可引致嚴重副作用的「酚酞」及「西布曲明」。

2010年3月24日,香港衛生署於李眾勝堂廠房檢走的保濟丸輕便裝產品樣本,驗出相同成份,已指令製藥商,向零售商及顧客回收「保濟丸輕便裝」及「保濟丸拾樽裝」兩日後,陸續有市民到李眾勝堂位於北角的廠房,退回已購買的保濟丸。同時,衛生署調查發現,李眾勝堂早在今年一月,已發現「保濟丸輕便裝」含有酚酞及西布曲明而自行回收,但無通知當局,署方密切監察保濟丸回收情況,指令生產商提交回收工作進度報告。同日,李眾勝堂承認有改善空間,已委託浸大中醫藥研究所,檢討品質監控制度,預料下星期將報告提交衛生署。李眾勝堂於周末會繼續開門為市民退貨,並會再聯絡分銷商,通知零售商將產品下架。在澳門方面亦已要求藥店停售問題保濟丸。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回應事件時重申,中藥不應有西藥成份,在徵詢法律意見後,再決定下一部行動。

關於保濟丸

保濟丸,著名中成藥,100多年前由李兆基 (保濟丸始創人) 所創製。 保濟丸由香港李眾勝堂(集團)有限公司製造。 主要出口市場包括東南亞、韓國、日本、台灣等地。

保濟丸呈深褐色小丸狀,直徑約為0.5公分。

主要成份:鈎藤、菊花、刺蒺藜、厚朴、木香、蒼朮、天花粉、廣藿香、葛根、茯苓、薄荷、化橘紅、白芷、薏苡仁、神曲茶、穀芽。

藿香芳香化濁兼辛散風寒,白芷辛香助藿香散風寒,薄荷發散風熱,葛根解肌兼升陽止瀉,菊花疏風清熱兼平肝,天花粉清熱生津,故能解表而治四時感冒、發熱頭痛。

蒼朮燥濕,厚朴散滿,橘紅利氣行痰,此為平胃散,具有燥濕健脾、和胃散滿的功能。又加木香助其行氣止痛,茯苓、薏苡仁助其利濕健脾,故能袪濕和中而治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因此,此方尤宜於腸胃型感冒。

方中加神麴、穀芽,能消食化積,故又能治腸胃不適,消化不良。

而鉤藤、菊花、刺蒺藜,具有平肝潛陽的作用,能治頭目眩暈,故可用於暈車暈船。

主治:腸胃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暈車船,四時感冒,發熱頭痛。屬於非處方藥物。

 

hno1-signoff

 

 

 

「柔力球」舒展筋骨的新興運動


racket100301e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香港超過一半的人口並非經常運動,缺乏運動是多種疾病的其中一個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部份癌症及肥胖。

現代人生活節奏急促緊張,工作忙碌,缺乏運動。再加上電腦在工作及休閒消遣中佔了重要角色,無論是坐在辦公桌前或是呆坐「打機」,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不斷重複一組肌肉動作,肌肉容易勞損或酸疼,亦會使關節受損,產生痛楚。

有見及此,「整全保健中心」誠意為大家帶來「太極柔力球」(或俗稱「柔力球」) ,它是一項全身舒展筋骨的新興運動,非常適合工作繁忙、精神緊張、辛勞疲乏的香港人。

柔力球 – 蘊含智慧的運動

"柔力球"始於1991年, 由畢業於山西大學體育系的體育教師白榕先生所創,把太極拳的動作與網球及羽毛球的技術相互融合,創出一種太極式的球類運動,以「以柔克剛、以退為進、順敵之勢,化敵之力、引進合出、借力打力、圓潤柔和、自然流暢、連綿不斷」作技術特點,達到全身運動舒展筋骨的作用,對患有關節痛的人特別適合。這項中國發明的新興運動,在全球多個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及台灣續漸普及。國內一些大城市的公園內都會看見很多人在玩"柔力球"。

racket100301a玩"柔力球"的工具很簡單,只需柔力球拍及球。球拍分膠拍及金屬拍,膠拍多用於套路2,而金屬拍較適合對打。球拍形狀有點像網球或羽毛球拍,但所使用的不是使用弦線,而是用一塊圍邊有幾個小孔的膠膜。由於玩柔力球不像網球及羽毛球般,運力不在於槓桿原理及直接撞擊,所以球拍柄較短,讓參予者容易保持重心,使球停留於揮動的球拍上。

球是一個膠質軟球,需要充氣,球內有鐵沙,使擺動時較易控制,保持平衡。

不像羽毛球或網球的玩法,"柔力球"是不會直接撞擊,是靠畫圓和離心力做出接球和出球的動作,所以不論多複雜的動作,也能使球「粘」在球拍上。不會出現用「死力」的情況,而是先「瀉力」再借力拋出,在整個過程中不會發出撞擊聲,故此,玩"柔力球"較其他球類溫和,不會容易傷及關節。

"柔力球" – 適合你與我

"柔力球"不大受場地的限制,不受時間限制,亦不受人數的限制。"柔力球"只需要一塊球拍、一個球,使用空間不需要太大,而且價錢合理。此外,"柔力球"不分年齡限制,不論男女老中少,由六歲至九十多歲都可以玩。"柔力球"的運動量並不劇烈,運動強度中等,技巧掌握亦不難,非常適合平日較少運動的人士。

"柔力球"有兩種比賽方法,一是以套路形式,套路可以是單人或團體一起做。另一方法是對打,就好似羽毛球及網球,有單人及雙人對打,在一個有邊界線的場區,中間有網相隔,以計分形式定輸贏。所以,無論是自己一個或是與家人朋友一起練習均可。

"柔力球"的好處

racket100301c1. 關節痛症無有怕

"柔力球"是一項全身運動,患有關節痛或較少運動的人特別適合玩"柔力球",因為"柔力球"可以令全身的關節都動起來,增加關節中的潤滑功能,減少疼楚。

2. 鍛鍊大小肌肉群

"柔力球"運動的動作多數是順關節的自然放鬆的圓弧運動,當中大小肌肉群都協同參與運動,既能鍛煉肌肉,又能保護關節,可減緩肌肉萎縮和骨關節的退化,藉此增加身體的柔韌度,提升身體的平均力,令身體更靈活,減少日常生活中受傷的機會。

3. 訓練身體的協調

"柔力球"不止能訓練柔韌度,還可以訓練身體協調,"柔力球"運動的許多動作都是在轉體、劃弧、旋轉中完成,而且隨時都有變化,練習者必須精神集中,做到腦、眼、四肢協調配合。

4.增強心肺功能

"柔力球"是中等強度的運動,雖然不需要太大的運動量,在"柔力球"的運動過程中心臟要不斷提供養料給予身體各部份,令心臟的活動能力大大提高,運動感覺不會太辛苦,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亦會加強肺活量,從而增強心肺功能。

 

資料提供 : Alliance Holistic Centre Limited.

hno1-signoff



食用萬年油 - 增心臟病及患癌風險

近四分一港人認為曾烹調過的食油儲存十日以上仍可翻用

hkeoa1002b

港人日益注重食物安全,不少人擔心食肆使用「萬年油」危害健康,卻忽略在家煮食時多次翻用食油,甚至儲存超過10日再翻用,隨時自製家用「萬年油」!專家表示長期翻用食油可增加患心臟病及癌症風險。香港食油業協會建議使用新鮮、優質及適量食油煮食,盡量避免翻用,以保障家人健康。

為了解本港家庭翻用食油習慣,香港食油業協會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2010年1月進行「本港家庭翻用食油習慣調查」,成功訪問 505名香港市民。調查結果由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博士於發佈會上公佈。


出外用餐    最擔心食肆用「萬年油」

調查顯示, 57%港人擔心食肆所用食油,當中86%最擔心食肆使用「萬年油」煮食。

不知不覺在家自製「萬年油」  危害健康

hkeoa1002c

港人擔心食肆使用「萬年油」煮食,卻忽略家中多次翻用食油,自製家用「萬年油」。調查顯示近九成(88%)會煮食的受訪家庭曾在家煎或炸食物,73%會煮食的受訪家庭在不同的情況下曾翻用食油,56%將沒有變色及沒有油膉味而烹調過的食油翻用。同時有29%港人認為曾煎或炸食物的食油可翻用兩或三次,更有近四分一(23%)港人認為曾烹調過的食油若存放良好,儲存十日以上仍可翻用。

翻用食油增心臟病及患癌風險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兼香港食油業協會榮譽顧問李子誠教授指出,港人對翻用食油存大量誤解,並逐一破解翻用食油四大謎團。

謎團一:翻用食油有甚麼問題?

hkeoa1002d李子誠教授指出,食油的本質會隨著高溫加熱改變,加熱時間愈長,改變愈大。在加熱過程中,食油中的甘油三酯會分解,產生過氧化物等二百多種物質,並經食物進入人體,例如血液中乳糜粒的共軛二烯烴濃度會隨翻用食油中的過氧化物成份上升。

過氧化物在人體內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跟慢性疾病有直接關係,包括增加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此外,油煙內含的多環芳烴亦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2009年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抽氣不足的環境下,廚師尿液中的氧化DNA比常人多一倍。

而動物研究亦顯示,食用經高溫長期加熱的食油後,氧化及聚合化的食油令肝臟受損,更誕下肝臟較細少及較輕磅的後代 。

謎團二:「萬年油」是否如食肆般翻用多次才會危害健康?

李教授指出,食油加熱煮食後顏色會變深、變得「杰」身及出現難散的泡沫,均顯示不宜翻用。並引述模擬四人家庭烹調晚飯的食油測試結果顯示,烹調後食油中的茴香胺值、過氧化值及游離脂肪酸含量均分別大幅飆升17倍、27倍及26倍。這些數據清楚顯示只經過一次烹調,食油成份已有很大改變,如長期進食翻用食油會危害健康。單憑肉眼未能鑑別食油質素

謎團三:如何鑑別翻用食油是否已變質?

李教授引述另一食油模擬測試,結果顯示連續三天使用同樣的食油炸薯條及雞翼,食油中的茴香胺值、過氧化值、游離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含量均明顯增加。當中過氧化值及茴香胺值更分別飆升39及11倍,食油顏色亦明顯加深。李教授解釋,這是因為調味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轉移到油內,令油色轉深。由於不少有害物質不能以肉眼鑑別,所以即使已隔渣、沒有變色、沒有變「杰」身、沒有膉味及變味(如花生油沒有了花生香味,芥花籽油嗅不到草青味等等已屬變味),也不代表曾烹調過的食油適宜再用。要保障健康,最直接的方法是盡量避免翻用食油。

謎團四:翻用食油有沒有「儲存期限」?

李教授再引述另一食油模擬測試,炸薯條及雞翼後,模擬一般家庭將食油隔渣後蓋好,存放在室溫中,每天測試其過氧化值及游離脂肪酸含量。結果顯示炸食物後,食油的過氧化值已立即增加23倍。存放期間,每天持續上升8-10%。到第五天,過氧化值已比首天上升42%;而游離脂肪酸則在炸食物後增加67%,第五天比首天再增加了50%。李教授指出,這些數據均明確顯示,曾烹調過的食油,即使只用一次,並隔渣蓋好存放在室溫下,有害物質含量仍然持續增加。

hkeoa1002a家用食油安全指引

香港食油業協會一向倡導及教育大眾有關食油及健康的資訊,協會主席史志強先生表示,優質食油內含多種營養成份,以新鮮、優質及適量食油煮食,配合適當的烹調方法,不但可以吸收食油中的營養如有益心臟健康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同時可令食物更美味可口。

建議市民將油存放在有蓋容器內,並放在陰涼的地方。烹調時避免使用同一鍋熱油長時間煮食,或同用一鍋食油由頭煮到尾。更重要的是,使用新鮮、優質及適量食油煮食,盡量避免翻用,以保障家人健康。

健康煮食要訣

為教導市民享受美食同時避免浪費食油,註冊營養師及烹飪節目主持陳國賓先生即席示範並傳授健康美味煮食要訣,包括:

  • 用湯匙量度及控制食油份量、

  • 用平滑表面厨具煮食以增加食油與食物表面的接觸、

  • 煎糕點時同時煎多件,避免浪費食油、

  • 加入食油作醃料取代泡油


農曆新年將至,不少家庭均會炮製賀年小食應節。史志強先生特意提醒市民:「市民應用新鮮、優質及適量食油煮食,盡量避免翻用,讓家人享受應節美食同時,亦擁有健康身體。」

 

 

資料提供::香港食油業協會

hno1-signoff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