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NDM-1 超級細菌奪命

NDM-1「超級細菌」

抗藥性超強、源於南亞大陸,8月13日傳出全球第一確診死亡病例。

NDM─1細菌(酶)的發源地可能是印度與巴基斯坦,是透過人際接觸和國際旅遊,散播率已經越來越廣。NDM─1的「ND」是以印度首都新德里命名,曾引發印度各界抗議,深恐觀光產業遭到衝擊。

目前英國已出現37宗病例,這些病患者都有曾在南亞國家有住院的病史。澳洲亦有三個病例,全都是曾經在印度動手術的病患。目前出現的病例只是冰山一角,NDM─1細菌恐怕已在開發中國家奪走不少性命。

NDM-1基因出現在2種病菌上

  •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 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

研究人員去年才從一名在印度住院的瑞典病患身上發現這種細菌基因。 問題是新型NDM-1病菌連對碳氫黴烯類(carbapenes)抗生素都有抗藥性。

NDM─1能跨越不同菌種生存,讓其他他細菌也具備棘手的抗藥性,專家擔憂它將藉人傳人方式蔓延全球,引爆公衛危機。研究團隊在刊於英國醫學期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的報告中指出,NDM─1細菌在全世界大流行的可能性顯而易見,醫界必須嚴格監測,並研發新藥因應。

NDM─1可存活於不同菌種,目前最常見是由大腸桿菌攜帶,並對最廣效的抗生素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具抗藥性。碳青黴烯類是治療抗藥性病症的最後防線,通常醫生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使用。這道防線一旦全面失守,後果將不堪設想。

 

hno1-signoff

 

 

有些穀類產品含糖量偏高

建議選擇"原味穀麥"產品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2010年7月15日表示,檢測了21款冷食穀類早餐及17款熱食麥片的樣本,發現8成冷食穀類早餐樣本含糖量偏高。以含糖量最高的樣本計算,進食28克,便攝取約12克糖,約佔每天糖攝入上限的24%。

消委會檢測結果: 以每百克食物計,21個冷食穀類早餐樣本的糖含量,介乎4.4 - 43克不等。以含糖量最高的1個樣本計算,進食28克,便攝取約12克糖,約佔每天糖攝入上限的24%。

部分熱食麥片同樣糖含量偏高,其中1款每小包42克的麥片,含12.3克糖,相當於每天糖攝入上限的25%。

若以糖含量最高的小麥片飲品計算,飲用1小包沖劑約32克,即攝入16克糖,相當於每天糖攝入上限的32%。

攝取過多糖分可導致超重及患肥胖症,增加患上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以個每天攝取2,000卡能量的人為例,每天糖的攝取量應少於50克。

有醫生指出,血壓高、膽固醇高人士進食高纖食物本可對身體及病情有幫助;如進食高糖產品,反會加重病情,建議選擇原味穀麥產品

 

 

 

hno1-signoff

生飛滋 可能維他命不足

專家建議 - 口腔健康不容忽視
補充維他命C及E 有助口腔及牙肉健康

四成七港人每半年 會「生飛滋」一次或以上

港大牙醫學系學生一項調查發現,在859名的受訪者中,超過九成人曾出現「生飛滋」問題。調查還發現,港人「飛滋」會經常復發,有多達47%人,每半年就會「生飛滋」一次或以上,更有百分之七的人表示在少於一個月的時間內「生飛滋」多於一次。
患者年齡愈年青,「生飛滋」的情況就愈頻繁:

  • 在十一至二十歲的受訪者之中,有百分之九的人一個月內曾「生飛滋」多於一次,
  • 但在六十歲以上長者的組別,則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出現同類情況。

「生飛滋」在醫學上稱為復發性口腔潰瘍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為最常見的口腔潰瘍,主要在口腔的軟組織上出現,如牙肉、口唇內側及舌面上。「飛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屬小型,多長於唇或口部黏膜上,通常少於一公分;而另一種則為大型,受影響的面積通常較大,而且潰瘍的情況會更深入,有機會留有疤痕。

港人工作繁忙,平日較少注意口腔健康,其實口腔不健康,不單會影響生活,甚至說話。如口內突然出現一個小白圈的「飛滋」,雖然小小一粒,但卻令人頭痛不已,不但說話時不小心碰到會痛,吃較硬或較刺激性的食物時也會非常痛。

「飛滋」隔週復發影響工作

grey100625a現年二十多歲的戴小姐,自兩歲開始「生飛滋」,更經常復發。她開玩笑說:「『飛滋』已經成為我的老朋友,呢次生完,可能相隔一個星期就會返來搵我,會生在嘴唇內、牙肉上,有時更會連舌頭的兩邊都生埋。」戴小姐的母親及弟弟亦無一倖免。

戴小姐稱,每次「生飛滋」通常首先生一粒,但因「生飛滋」的位置腫脹,可能會不小心咬破嘴唇,或有時會「無端端」長出多粒「飛滋」,最嚴重時曾在口腔內同時長出五至六粒「飛滋」。她曾因「生飛滋」請教醫生,醫生認為她「生飛滋」是壓力太大、睡眠不足及缺乏維他命所致,所以叫她服用維他命補充劑。

戴小姐坦言,每次「生飛滋」至少一周才痊癒,而經常「生飛滋」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不但『生飛滋』個位好痛,講嘢都會痛,有時更會痛到連頭到痛埋。」。戴小姐說,「生飛滋」期間,因為受損的位置疼痛而難以開口說話。兩年多前她任職銷售員時更影響工作表現,如遇到內地客人詢問時,她的普通話已不算太靈光,加上要忍痛不敢大動作說話,令說話內容更為模糊,內地客人聽不懂她的意思,唯有一句話重複多遍,加上身體語言解釋,才令對方明白。

牙肉及口腔健康人士 
血清和唾液中的維他命C及維他命E水平較高

港人普遍認為,「生飛滋」與熱氣有關,而醫學界則認為「生飛滋」是一個普遍的口腔衞生問題。

雖然暫未能找到「飛滋」的明確成因,但推斷可能與口部創傷、感染、遺傳、生活壓力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如精神壓力及內分泌失調導致荷爾蒙分泌不平衡、身體免疫系統失調、維他命C和E不足等等。

近年港人生活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註冊營養師陳國賓認為,港人工時長,加上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力下降,而且港人多外出用膳,飲食不均衡,未必能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和E,均增加港人生「飛滋」的機會。

他引述一項共2,129人參與的日本研究,比較沒有「生飛滋」的健康人士及過去一年「生飛滋」達4次或以上人士的營養攝取。研究發現,沒有「生飛滋」的健康人士吸收維他命C明顯較「生飛滋」的人高 。另一研究亦顯示,沒有「生飛滋」的健康人士血清和唾液中的維他命C及維他命E水平,均明顯較「生飛滋」的人高。

grey100625b一項日本研究發現,若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可降低「生飛滋」的機會達五成,而且更能減少痛楚。陳國賓,營養師,表示:「維他命C能協助抗氧化,加速傷口癒合,對製造骨膠原扮演重要角色,更能促進牙肉健康。維他命E同為一種抗氧化劑,除能增強體內的免疫系統外,還能保持細胞黏膜完整。」

維他命C及維他命E可滋養牙肉

維他命C和維他命E有相輔相承的作用。前者可促進纖維組織母細胞的生長,後者則維持細胞的生長能力。不過,兩種維他命分屬兩大類別,維他命C屬於水溶性,多數存在於水果中;而維他命E則屬於油溶性,多數存在於花生、果仁等食物中,兩者並不會在一般的食物中並存,所以較難在單一的食物同時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及E。

要預防「生飛滋」,保持口腔衞生也是重要一環。從日常飲食或補充劑攝取足夠維他命C及維他命E,可降低「生飛滋」的機會。

 

含維他命C及E無糖香口珠 有助防止蛀牙及滋養牙肉

不少人在餐後會主進食香口珠,臨床實驗證實香口珠的機械性動作和味覺上的刺激,能增加口水的分泌量達四倍多,而口水具有清洗口腔和抗菌效用,有助保持口腔清潔及健康。陳國賓說:「現代人生活繁忙,若能在餐後進食含維他命C及維他命E的無糖香口珠,能有助防止蛀牙及滋養牙肉,十分適合生活節奏急速的香港人。」

 

資料提供: 精信醫療保健


 

 

Genous R 支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有效

(巴黎2010年6月3日電) -- OrbusNeich公佈全球臨床研究e-HEALING的子集分析結果,12個月的數據顯示OrbusNeich的Genous 生物工程 R 支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有效。

阿姆斯特丹學術醫學中心的醫學博士Peter Damman公佈e-HEALING的子集分析結果:

1,236名糖尿病患者12個月內的靶血管失敗率為10%(包括273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及963名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而非糖尿病患者的靶血管失敗率為7.9%。其中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靶血管失敗率為13.4%,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為9%。糖尿病患者出現較高的靶血管失敗率主要由於較高的死亡率所致。糖尿病患者的靶病變血運重建率為6.4%,而非糖尿病患者為5.4%。12個月內確定的或极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率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間相約,分別是1.2%和1.1%。

阿姆斯特丹學術醫學中心的醫學博士、哲學博士,以及是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員之一Robbert de Winter教授稱:「Genous生物工程 R 支架在常見合併症的糖尿病患者身上的臨床結果令人鼓舞。從數據可以看到,所有糖尿病患者或非糖尿病患者出現支架血栓形成的情況都差不多,全球糖尿病越趨普遍,帶出我們需要為這群高危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嶄新的治療方法。」

是次糖尿病患者子集分析的主要結果為靶血管失敗,靶血管失敗定義為與靶血管有關的心源性死亡或心肌梗塞和靶血管血運重建。e-HEALING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4歲,而平均體重指數為28.3。73%患者為男性。每個患者平均1.4個病變以平均1.1個支架治療。接受治療的病變中,97%是原發病變,48%是B2/C類型病變。

聖米高醫院臨床科學家及介入心臟病專家、醫學博士、哲學博士、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Michael Kutryk補充:「糖尿病患者體內內皮祖細胞的血管修補能力減弱。患者體內內皮祖細胞的不正常歸巢及黏著能力,產生內皮癒合過程延遲以及加強平滑肌細胞增生,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管再狹窄的機會增加。我們相信Genous生物工程R支架獨有的內皮祖細胞捕獲技術可以減輕這些缺陷的影響,並且恢復糖尿病患者的自然康復能力。」

e-HEALING是全球(美國以外)涉及31個國家144個臨床中心的前瞻性臨床登記研究。

有關Genous

Genous採用OrbusNeich專利的內皮祖細胞捕獲技術,當接觸血液的器械(如支架)植入體內後可促進血管壁的自然復原功能。此技術透過器械表面的抗體塗層,用以吸附血液中流動的內皮祖細胞到器械,形成一層抵抗血栓形成及控制血管再狹窄的內皮層。

OrbusNeich的Genous生物工程R支架自2005年推出市面,超過60個國家有售。Genous支架被證實為藥物釋放支架以外的另一選擇,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獲得有超過5,000名病人由公司贊助的臨床研究數據支持。越來越多臨床研究數據證實,Genous支架對對於不能長期接受雙重抗血小板治療或對此類治療無效的患者有效。

genous

有關OrbusNeich

OrbusNeich是一所環球公司,從事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治療血管疾病的創新醫療器械。目前,公司產品包括世界首創的加速修復支架Genous生物工程R支架,以及Blazer(TM)支架、R支架、Scoreflex(TM)球囊導管、SafeCut(TM)球囊導管、Sapphire(TM)球囊導管、Sapphire NC球囊導管、Sapphire NC球囊導管、Avita(TM)球囊導管、Avita HP球囊導管以及Lumina(TM)導引導管。OrbusNeich總部設於香港,於中國深圳、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荷蘭Hoevelaken及日本東京設有分公司。OrbusNeich自1979年已開始透過前公司向內科醫生提供醫療器械,現時於超過60個國家向介入心臟病專家提供產品。

 

資料提供: OrbusNeich 

hno1-signoff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