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天冷咳嗽 是流感,還是感冒?

12月起逐漸進入流感流行季節,不少人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症狀不明顯,會以為是輕微感冒;一旦引發全身痠痛等症狀,老人、小孩沒有即時就醫治療,容易併發肺炎、腦膜炎等重症。 陳寶珍醫師, 台南市立醫院感染科指出,感冒是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症狀是呼吸道症狀,如咳嗽、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所引起。

而流感則是一種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分A、B、C三型。其中致病力較高、容易造成大流行的就是最近作亂的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的威力略遜A型,所以流感疫苗會包括兩種A型、一種B型流感病毒株。

感冒流感症狀不同 療法不同

醫師表示,感冒較少引起全身性症狀,主要症狀為流鼻水、鼻塞及喉嚨痛、咳嗽等吸吸道症狀,且不太會發燒,但三歲以下幼童有可能會發燒。治療以舒緩症狀為主,特效藥就是自身免疫力,適度的休息、運動及均衡飲食,身體就能逐漸復元。流感症狀發作很突然,初期發燒、頭痛、喉嚨痛,有七至八成患者會有咳嗽症狀;最大差別是全身痠痛、倦怠,病況遠比一般感冒嚴重,常讓成人臥床動彈不得,且持續一至兩周。

在藥物方面,流感和感冒不一樣,流感可以用克流感及其他抗病毒藥物來治療,縮短病程、改善發燒,但咳嗽及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會持續一至二星期。陳寶珍醫師提醒,有些病人會進展到重症,肺部有明顯肺炎,血氧開始下降,病人覺得自己快喘不過氣來,需要使用呼吸器,甚至死亡,所以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儘早施打流感疫苗 產生保護力

醫師呼籲,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可預防感染,就算感染了,症狀也會減輕,還能降低肺炎等併發症機率。但流感疫苗施打約需兩周後,才能產生保護力。 陳寶珍醫師也建議,接種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在6個月後會逐漸下降,且每年流行病毒株可能不同,建議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才能發揮保護的力量。不論是流感或一般感冒,主要以飛沫或接觸傳染,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平常勤洗手。若手上有病毒又用手揉眼睛、摸鼻子等,就非常容易感染,更建議抵抗力弱的人進出醫院等公共場所戴口罩。

 

低溫特報! 防寒小撇步報你知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測,從今天開始,有一波寒流來襲,低溫恐下降到攝氏1、2度,這麼冷的天氣,對於三高族群以及老人家的影響非同小可;醫師則是特別呼籲,大家要注意保暖!

三高族群慎防突發心血管疾病

黃偉新醫師, 馬偕醫院家醫科表示,三高族群一定要慎防突發心血管疾病,因為天氣冷易使血壓升高,恐增心臟病、中風的危險機率,這時對於血壓藥就要調整多一些,才能控制血壓。

攝護腺肥大夜尿起床動作放慢

由於年紀大的老人家常會有慢性病纏身,攝護腺肥大也很常見,而且會有夜尿,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部主任顏啟華則是提醒,老人家晚上要起床排尿時,動作一定要放慢,而在早晨起床時,也應該要先躺一下再起床,以免有姿勢性低血壓,會有頭暈現象,進而導致跌倒意外發生。

糖尿病人在寒冬中要忌口

黃偉新醫師強調,根據院內一項抽血調查即發現,每當過完年之後,糖尿病人的血糖都會上升,可見糖尿病人在寒冬中常會吃太多火鍋或是甜點,不忌口的結果就會助長血糖上升,不得不慎。

流感高峰期不要去公共場所

顏啟華主任建議,老人尤其要注意保暖,門窗不要緊閉,使室內空氣要流通,高血壓要控制好,糖尿病患者保暖時不要燙傷;由於目前是流感高峰期,最好不要去公共場所,以免受到傳染,要外出運動則是要做好保暖,帽子與手套都應該要戴,運動心跳不用太快。

 

孩子是過動兒? 家長可從旁觀察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在台灣約有3%至6%,平均一班約三十名孩童,就有1至2個出現類似疾病;醫師楊照彬,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指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和同儕互動,對於家長和教師管教上更是一大挑戰,但是,要如何發現孩子有過動或注意力不足現象呢?只要掌握幾個法則,家長就能及早發現。

孩子容易分心健忘 恐是注意力不足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又分為注意力不足症、過動症以及混和型,其中注意力不足症則可分為分心、粗心、無法完成任務以及逃避四類;楊照彬說,像是孩子很容易受到外在刺激而分心,或常常忘東忘西,無法注意細節,也不願意做需要持續動腦的工作,且儘管簡單工作也無法完成,恐怕就是注意力不足的問題。

學齡前孩童症狀超過六個月 恐是病症徵兆

楊照彬進一步說明,若要注意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足以及過動的症狀,首先必須觀察症狀是否持續六個月以上,發病年齡則在學齡前,不管學校或家裡都可能會出現症狀,都明顯會影響到學習和社交等,不過家長也不需過於擔心,症狀必須排除沒有精神障礙現象。

只要進一步了解孩子出現類似症狀時,並非故意搗蛋,而是因疾病造成,且掌握幾個原則觀察孩子行為,幫發現有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引起,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楊照彬呼籲,多點陪伴和鼓勵,透過藥物或復健治療,以及家庭和學校的照護合作,就能讓孩子快樂成長。

 

體質血虛生風 小心出現缺脂性皮膚炎

天氣逐漸轉冷,你也發現皮膚會出現莫名搔癢症狀嗎,但卻沒有蚊蟲叮咬,也沒有任何長疹子跡象,以傳統中醫而言,這種現象多是血虛生風造成,也就是缺脂性皮膚炎;呂庶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師指出,血虛不是指貧血,而是因為體質或是虛弱造成體內減少像是血液、淚水等流動性液體。

皮膚難保存水分 容易誘發皮膚炎

缺脂性皮膚炎好發於中老年人或乾性膚質者,老化或體質等都可能造成致病因素;呂庶熙指出,缺脂性皮膚炎並非感染,主要是因皮膚無法保存水分,造成太乾燥,才會誘發病症。

好發部位難預測 嚴重應盡快就醫

中醫師呂庶熙進一步說明,在中醫上,缺脂性皮膚炎所引起的搔癢症狀又稱為生風,就是指搔癢症狀像風一樣,隨時都可能好發,臨床上,部分患者好發位置不拘,包括小腿、手臂等都可能出現症狀,有時因患者忍不住抓癢,不小心抓過頭,還恐會造成破皮流血等現象。

治療上,若屬於嚴重患者,建議可採以金銀花、夏枯草、淡竹葉、菊花、桑葉等中藥材熬煮成冷敷用藥湯,敷在好發部位上,有助於舒緩症狀;呂庶熙提醒,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建議可諮詢專業醫師的評估,根據體質對症下藥,就能有效舒緩症狀,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