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日頭赤炎炎 維生素D救曬傷

夏日豔陽高照,曬傷機會大幅增加,如果曬傷,靠維生素D或可讓皮膚舒服一點。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曬傷一小時後,若攝取高劑量維生素D,可大幅減少皮膚發紅、腫脹、發炎等現象。

上述研究為雙盲、安慰劑控制實驗。研究學者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與克里夫蘭大學醫院。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皮膚科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高劑量維生素D可減輕曬傷紅腫

研究中,約20名受試者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讓這些人手臂內側接受紫外線燈照射,之後隨機分組,有些人攝取安慰劑,也些攝取5萬、10萬或20萬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研究人員也在實驗24、48、72小時與1星期後持續追蹤。

研究發現,攝取最高劑量維生素D的人,在曬傷48小時後,皮膚發炎反應最輕微,維生素D效果也最持久,而且這些人的皮膚紅腫現象也比較不嚴重。

維生素D劑量越高效果未必更好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皮膚科助理教授克爾特‧盧表示,研究顯示,維生素D所帶來的好處與劑量多寡有關。原本假設維生素D可以保護肌膚,快速減少發炎反應,但研究出乎意料的地方在於,研究結果發現,若使用特定劑量,不只可以抑制發炎反應,也可以活化肌膚修復基因。

研究作者進一步分析發現,維生素D可以增加皮膚抗發炎酵素「精胺酸酶-1」濃度。當肌膚受損後,這種酵素會促進組織修復,並幫助活化其他抗發炎蛋白。

切記別自行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

研究作者也提出警告,雖然研究結果如此,但研究中所測試的維生素D劑量高出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劑量甚多。一般成年人維生素D每日攝取劑量建議不要超過400國際單位。因此民眾千萬不要光看這一篇研究報告就自己跑去攝取大量維生素D。但從研究結果來看,維生素D未來或可用來治療燒燙傷患者,往後也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證實維生素D是否有治療燒燙傷療效。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夏天3NG 冬季病懨懨?

常聽到中醫「三伏貼」可以抗敏,但你知道盛夏的三伏天為什麼是最適合改變過敏的好時機嗎?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過敏會在秋冬加劇,可能是夏季錯誤行為累積而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顏宏融醫師則說,欲改善秋冬過敏,提升夏季免疫力是關鍵!

夏季3NG行為 隱性發炎改變免疫走向

陳欣湄醫師說明,許多民眾忽略夏季抗敏的重要性,而以下三種夏天常見的行為,更埋下秋冬過敏症狀大爆發的種子。第一、冷氣、冰品不離身。身體在冷熱快速交替之下,容易造成冷刺激,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鼻過敏症狀。第二、環境不潔惹塵蟎。塵蟎靠食用人體的皮脂分泌物或角質為生,加上夏季高溫潮濕,易導致過敏原大量孳生。第三、隱性過敏不理睬。夏天過敏症狀通常較不明顯,多數人會選擇忍耐而未積極治療。但事實上,當身體長期處於隱性發炎狀態,長期下來易讓免疫系統傾向過度反應,久而久之會加重過敏的嚴重性。

對抗過敏 三伏天補充正氣增加免疫力

陳欣湄醫師以西醫理論解釋,過敏體質的形成是導因於身體免疫細胞TH2活性較強,為了抵禦過敏原釋出組織胺,造成紅腫、充血的現象。顏宏融醫師也以中醫理論強調,過敏的人多是虛寒體質,體內正氣不足,容易被外邪(如過敏原、冷刺激)影響。若體內長期正氣失衡,體質就會長期偏向邪氣旺盛的過敏反應路線,也就是TH2較活躍的免疫走向。甚至有可能誘發過敏基因表現增加,讓原本小時候過敏症狀不嚴重的民眾,就此開啟惱人的過敏生涯。

333抗過敏守則 三伏貼與益生菌雙管齊下

改善秋冬過敏,從三伏天增強免疫力開始!結合過去中醫常提及「冬病夏治」的概念,顏宏融和陳欣湄兩位醫師攜手推出「調整過敏體質333守則」,提醒有過敏體質的人,若不想秋冬時被過敏纏身,從夏季就有計畫地調整體質,在盛夏三伏天以三伏貼讓身體益氣固表,加上補充含有三種益生菌(LP、NCFM、LGG)的機能優酪乳或益生菌膠囊,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避免秋冬過敏大爆發。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皮蛇纏身 民俗療法醜一生?!

如果臉上或是身上長出帶狀皰疹,最好是趕快就醫診治,千萬不要濫用草藥,以免發生嚴重後果。一名50多歲婦人,因為右臉長出帶狀皰疹,不去就診,選擇敷草藥,不但整張臉結痂,結痂處還變成黑色!

痂落疤痕猶在 傷口依然未癒

黑色結痂雖然已經掉落,但疤痕卻越來越嚴重,終於讓婦人起了疑慮,憂心忡忡,這才終於去皮膚科求診。收治這名婦人的皮膚科醫師施懿玲表示,這名50多歲婦人在右半邊臉長出帶狀皰疹後,先是使用民俗療法,事隔一個月後才來就診,當時臉頰的帶狀皰疹處已經完全變黑,而且右側臉頰疤痕遍布,傷口也頗深。

皮膚先冒水泡 神經抽痛難耐

施懿玲醫師指出,通常帶狀皰疹會在皮膚上長出水泡,並且伴隨神經抽痛等症狀;如果身體出現帶狀皰疹,越早到皮膚科就診,使用口服藥治療,就不會留下疤,婦人卻誤用民俗療法,因此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原兇水痘病毒 免疫力降激活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成因源自幼時長水痘痊癒後,水痘病毒潛伏在神經節裡,一旦免疫力下降,病毒活化後就長出帶狀皰疹;雖然帶狀皰疹會自動痊癒,但若是在有紅疹、長水泡的3天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更快痊癒。

痊癒疤痕仍在 淨膚雷射續療

目前婦人已在皮膚科治療好幾個月,傷口已經癒合,不過仍必須使用矽膠消疤產品,施懿玲醫師進一步指出,而她臉上殘留的約5到10個1元硬幣大小的黑色肌膚,還需要額外使用淨膚雷射和美白產品及防曬品才能漸漸恢復皮膚原來的狀態。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什麼!每年可以拯救全球300萬人?

嬰兒呱呱墜地,醫護人員馬上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緊接著在24小時後,再打一劑卡介苗,隨後1個月內,還要追加2劑B型肝炎疫苗,這都是嬰幼兒例行疫苗接種的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接種疫苗每年約可拯救全球300萬人的寶貴性命,更可保護75萬名兒童免於殘疾所苦。

接種疫苗 先斬30種疾病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指出,目前世界上共有30種疾病可以透過接種疫苗預防,例如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結核病、痲疹、德國麻疹、腮腺炎、日本腦炎、流感、水痘、輪狀病毒、狂犬病、A型肝炎、B型肝炎、肺炎鏈球菌、人類乳突病毒、小兒麻痺等。

李秉穎理事長舉例,以天花疫苗為例,國內自1944年開始施打,至1955年已無天花病例,而全球則是在1980年完全根除;國內從1955年起施打白喉疫苗,1981年至今沒有白喉病例;國內1965年施打小兒麻痺疫苗以來,1991年開始沒有疑似病例。

疫苗推層出新 疾病威脅免

另外,1986年使用日本腦炎疫苗至今,國內每年病例不到30人;1995年開始,國內針對高風險地區學童施打A型肝炎疫苗,發生率從10萬分之90.7降至10萬分之0.5;國內從2015年將肺炎鏈球菌疫苗,列入幼兒常規接種,當年5歲以下病例大幅降低41%。

李秉穎理事長強調,疫苗的施打對象不只有幼童,目前已有越來越多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疫苗,例如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帶狀泡疹疫苗等,幫助更多人免於疾病威脅。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