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幼兒防蛀牙 含氟牙膏這樣用

依實證研究,牙齒塗氟可降低乳齒齲齒率37%、恆齒齲齒率43%。在各種氟化物防齲方法中,含氟牙膏是最親民、最容易使用的防齲工具,使用得宜對防齲有進一步幫助!

含氟牙膏、食鹽加氟 增加防齲齒效益

諶立中表示,氟化物防齲方法大致分為系統性與局部性運用2大類,系統性運用方式是使氟化物攝入人體,發揮低劑量的長期效益,如食鹽加氟;局部性運用方式則是讓氟化物停留於口腔中,直接針對牙齒或牙菌斑發揮防齲效益,如:塗氟漆、使用含氟牙膏等。

根據最新牙科實證醫學研究顯示,含氟牙膏之氟化物濃度必須超過1000ppm才具防齲功效,使用1000至1250ppm含氟牙膏可降低23%的齲齒率。使用含氟牙膏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含氟牙膏的含氟濃度建議至少1000 ppm。

2、每天至少使用2次含氟牙膏、每次至少2分鐘。

3、兒童使用含氟牙膏用量建議由家長幫忙擠壓,3歲以下每次最多米粒大小;3 到 6 歲兒童則建議每次最多使用豌豆大小。

學齡前兒童 每半年至牙科塗氟

重視口腔衛生保健從日常做起,刷牙時可使用含氟牙膏、學齡前兒童可每半年至牙科醫療院所接受專業塗氟、國小學生可搭配校園含氟漱口水計畫等。料理時更可選用含氟化物食鹽。諶立中司長呼籲,有「氟」同享,善用氟化物,幫牙齒穿上一層保護膜,身體健康,從「齒」開始。(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諶立中-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

 

天天吃這種止痛藥 恐出現藥物過量頭痛

大家應該都曾經有頭痛問題,吃顆止痛藥,有時就會緩解;但是,神經內科醫師提醒,天天吃止痛藥,反而會出現藥物過量頭痛,不得不慎!

天天吃二、三個月 就會出現這種頭痛

頭痛原因很多,新光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子洋表示,門診中,有不少人長期吃急性止痛藥,結果造成藥物過量頭痛;甚至有人在十年前出現頭痛後,長達七、八年時間,一個月痛三、四天,一開始是三天吃一次止痛藥,但是最近半年都天天頭痛,於是就自行增加吃藥頻率,天天吃二次,但還是天天頭痛。

劉子洋指出,長期出現天天頭痛,有可能是因為服用急性消炎止痛藥,進而導致藥物過量使用頭痛,而藥物過量使用的頭痛,若是吃二、三個月急性消炎止痛藥就會出現;這些頭痛病人往往是一直換院所就醫,一直吃這種同類型的消炎止痛藥,甚至有人會去日本買止痛藥吃,車子上就有一箱箱的急性消炎止痛藥。

要戒掉原來用藥 病況嚴重甚至要住院治療

因為服用急性消炎止痛藥,進而導致藥物過量使用的頭痛該如何治療?劉子洋醫師進一步指出,任何急性消炎止痛藥都會引起藥物過量使用的頭痛,只要使用得夠久夠頻繁都會;因此,得要戒掉原來的藥物,換其他的藥物治療來解毒,並且可採用預防用藥,很嚴重的病人甚至要收住院,使大腦平衡。

劉子洋醫師解釋,頭痛通常都是良性的病況,往往是偏頭痛、緊縮性頭痛與叢發性頭痛經常發生,但也有可能是失智症、腦瘤或是中風等引起;所以,在治療頭痛時,國際頭痛學會就指明,對於突然間劇烈頭痛,或是你一生中最嚴重的頭痛,以及年紀大才開始頭痛,都要特別注意這些警訊,做進一步檢查,然後再依據頭痛程度與頻率來做治療。

 

自閉症多在三歲前確診 職能治療不可輕忽

近年來,自閉症案例數不斷成長,盛行率大約是萬分之五到十左右,在臺灣受影響的人口約一萬到三萬人之間。由於受到電影及社會的誤解,使得民眾認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有一些異於常人的特殊能力;其實,有很多自閉症孩子因為受限於本身症狀嚴重程度、先天能力、以及對治療反應不佳等,需要長期治療與教育協助。

正視自閉症 打破傳統迷思

臺中榮總兒童青少年身心科醫師蔡佳叡表示,自閉症發生在兒童發展階段的早期,大多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會被察覺,產生自閉症的可能原因,目前研究推斷主要來自基因遺傳問題(家族史,X染色體脆折症、結節性硬化症)、腦部社交感受系統相關區域出現異常運作,與連結和鏡像神經元異常等,自閉症也被發現與癲癇有高度的相關。

自閉症最常見的影響層面來自於社交能力和語言溝通,蔡佳叡醫師指出,孩童大多會被發現有異常的眼神接觸、缺乏與其他兒童互動能力、沒有社交性的笑容、無法察言觀色感受其他人的情緒、缺乏分享個人感受能力、只有侷限性的興趣、缺少以想像力的遊戲方式(如假扮遊戲)、對聲光觸覺等刺激敏感度異常,以及語言發展遲緩,以致於不太會適切的使用語言及肢體語言等狀況。

職能治療效用最大化 家庭與團隊須密切配合

蔡佳叡表示,職能治療在協助兒童青少年的動作發展與協調、情緒控管、人際互動與表達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視知覺訓練課程、遊戲技巧訓練、書寫訓練、注意力訓練、手部功能訓練、感覺統合課程等課程,能加強自閉症小朋友在動作、認知及生活自理的發展,治療中的各項活動,也能減少甚至消除固執行為,改善人際互動並增強孩子的適應性。

此外,職能治療有時也會協同耳鼻喉科語言治療師,在團體遊戲的過程中,針對合併語言障礙的自閉症孩子,引導其自我表達、溝通以及人際互動的能力。蔡佳叡也強調,照顧者若能及早發現,透過整個家庭與治療團隊的互相配合與努力,將使早期療育發揮更大效果。

腳底黑斑冒不停? 當心與這種癌有關

一名75歲的老翁,近兩三個月來發現,他的雙腳足底陸續冒出許多不痛不癢的棕黑色斑塊,起初以為是香港腳,自行去藥房買藥膏來擦,不僅不見效,還愈冒愈多,老翁因憂心腳底會產生病變,趕緊前往皮膚科求診。經皮膚切片檢查,所幸僅是色素沉澱增多,而非產生黑色素細胞癌的變化,目前仍在定期回診追蹤中。

黑色素細胞癌 亞洲人易好發於手腳

收至該名老翁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柯偉立表示,黑色素細胞癌可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而手掌、腳掌與指/趾甲下方組織,屬亞洲人黑色素細胞癌好發部位,據統計可佔達29%-46%。在診斷時,除了肉眼審視病灶外觀之外,還能用皮膚鏡檢視病灶的細微特徵。若病灶符合ABCDE規則的若干項,或者是皮膚鏡觀察到異常的變化,可進行皮膚切片檢查來確定診斷。

柯偉立主任說明,ABCDE規則是指(A)病灶的上下、左右比較,是否不對稱;(B) 病灶的外緣是否不規則、不平整;(C) 病灶的顏色是否深淺不均、斑駁或有多種顏色;(D) 病灶直徑大於6公釐(mm);(E) 病灶快速隆起或進展。

出現不正常色素斑塊 盡速就醫診治

柯偉立主任呼籲,曾有零星醫學文獻報導過手掌與足底出現多發性黑斑,與罹患淋巴癌、胃癌、乳癌相關,所以有此情形的患者,也應檢查其體內器官是否有相關病變。當手掌腳掌若長出不同於正常皮膚顏色的色素斑塊,不論數量多寡,且在短期間內變多、快速變大、或是斑塊顏色改變,建議儘速就醫,視情形安排進一步相關檢查,才能儘早發現問題,儘早解決。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