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喝牛奶防骨鬆? 其實這些食物鈣質含量更高

骨質疏鬆是國人相當頭痛的問題,想要強化骨骼就要補充鈣質,因此許多人會藉由喝牛奶來補鈣,但其實除了牛奶之外,生活中還有許多食物的鈣含量相當高,例如芝麻、小魚乾、蝦米,民眾可以嘗試多元攝取。

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相當多元,美國人愛喝牛奶、吃起司,但骨質疏鬆的比例卻還是很高,可見並不是多喝牛奶就可以遠離骨鬆。想要存好骨本,還應該避免喝太多碳酸飲料及含咖啡因飲料。

若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除了可攝取上述高鈣食物來補鈣之外,還可以選擇以優格或優酪乳來替代牛奶,趁年輕時存好骨本,年老時也能健步如飛。

機械性血栓移除術 搶救急性血栓最新利器

64歲葉先生以務農為生,近日左手前臂突然出現疼痛、蒼白、無力的症狀,一兩天後都沒好轉,急忙來掛急診。急診醫師懷疑個案為血液循環方面問題,電腦斷層也顯示個案左前臂有急性血栓後,醫師決定進行機械性血栓移除手術,術後症狀緩解順利,於一週後出院。

「機械性血栓移除術」副作用少、相對安全

由於個案已超過60歲,曾進行過冠狀動脈繞道和膽結石手術,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敘平評估決定以最新、副作用較少、相對安全的「機械性血栓移除術」治療。手術方式為以前端有螺旋刀的抽吸導管深入血栓,在每分鐘四萬轉的力道下絞碎血栓,並利用刀片旋轉產生的抽吸力道,絞碎血栓的同時把血塊抽離至體外。個案手術時間約一小時多便成功清除血栓,術後血管攝影確認血管重建情況良好,國外研究也指出利用最新機械性血栓移除術移除血栓成功率高達95%。

運用血栓溶解劑禁忌症多

個案所患之「急性血栓症」是周邊動脈血管疾病之一,治療方式為盡快進行再灌流治療接通血管,避免組織壞死。再灌流治療可分為「血管腔內藥物治療」及「機械性血栓移除術」。血栓溶解劑雖能溶解血栓,卻也會使血液變得不易凝血而有出血風險;此外,包括有顱內出血病史,近期有腦梗塞或進行胸腔腹腔手術,有活動性的腸胃道潰瘍,以及沒有獲得控制的高血壓等,都是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絕對或相對的禁忌症。

急性血栓症來得快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泛指除了通往心臟或腦部以外的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問題的統稱,導因於動脈粥狀硬化後,形成一種帶有脂肪的斑塊沉積在血管壁,當斑塊破裂後身體啟動凝血反應修補損傷血管,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狹窄或阻塞。急性血栓症常肇因於外力壓迫、外傷,或如心房纖維顫動等心律不整疾患,病患因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血液容易滯留在左心房而產生血栓,血栓脫落後隨血液循環推向遠側動脈,就容易發生腦中風,或腹腔內臟器、上下肢血管等無法預期的急性栓塞。

把握搶救黃金期

急性血栓症黃金治療期為6-12小時,組織缺血越久越易壞死,吳敘平醫師提醒,「幾乎所有的急性血栓症都會有突發性感覺異常或疼痛,疼痛開始的時間就是動脈阻塞時間。」如果合併有血色喪失、肢體蒼白麻木,甚至發紅、發紫、發紺等症狀,應懷疑血液循環可能受阻,此時建議民眾立即就醫,才能及時搶救。

孩子從小坐不住 小心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一名幼兒園小朋友,常常上課插嘴,且無法安靜坐在位置,原以為上小學後情況會改善,沒想到卻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功課;鹿東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聰界指出,其實這時家長就應多點警覺心,若孩子出現注意力不足、衝動或過動等情況,就應考量是否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造成。

男孩機率高於女孩 應少吃刺激性食物

造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能是因媽媽懷孕時接觸菸酒、藥物濫用等,或出生體重輕、腦部受傷等因素;李聰界醫師表示,通常男孩的發生機率比女孩高出3至4倍,在傳統中醫而言,孩童體質多是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尤其處於發展階段,陽氣旺盛,這時若食用過量刺激性食物,就可能使體內臟腑出現邪熱。

中醫調理配合按摩 減緩過動問題

治療上,中醫會先調理臟腑的邪熱,再配合養陰、安神、潛陽等藥物,幫助舒緩孩童症狀;李聰界醫師說,除了中醫調理,也可透過按摩腕橫紋尺側端(小指那側)的神門穴等,能讓孩童穩定情緒,改善過動現象,不過想要對症下藥,最重要還是得從平時飲食生活改變開始。

培養孩子嗜好 提升專注力

平時應減少食用生冷食物,避免熱鬱堆積體內外,油炸、甜食等也應讓孩童少吃,且讓孩童養成正常的作息時間,睡眠充足才能補充身體陰分;李聰界醫師提醒,透過飲食,配合運動,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培養嗜好、提升專注力,可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問題。

身體有這些徵兆 你家小孩可能在吸毒

小婉(化名)與男友分手後心情低落,去夜店發洩心情第一次接觸毒品,禁不住朋友慫恿開始吸食K菸,她雖然知道吸毒不好,卻不清楚對身體有什麼傷害,就沉迷愈抽愈頻繁。專家提醒,若發現孩子有頻尿、經常性流鼻水、臉上或身體出現大量疹子、青春痘等,應留意是否有吸毒可能。

愧對家人決心戒毒

小婉說,每次抽K後,都希望是最後一根,曾經嘗試減量,甚至戒掉,但每次都會替自己找藉口破戒,比如昨天有少抽一根,今天可以補回來等等。直到警察直接到家抓人,才後悔並深深覺得對不起獨力扶養她的父親,下定決心戒毒。

朋友慫恿是最初接觸毒品原因

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表示,經調查發現,除了KTV、夜店、摩鐵等娛樂場所外,因家中隱密性高,許多青少年多在同學、朋友或自己家使用毒品。進一步分析發現,最初接觸毒品的原因,多由朋友慫恿再加上好奇心,且低估毒品的嚴重性、毒友的危險性,又高估自我控制能力,以致無法自拔。

撥打戒毒成功專線協助

高淑真副局長強調,若家長發現孩子身上、房間有難聞氣味,眼神空洞、精神恍惚、花費提高,或表達有跳針等怪異行為;生理上頻尿、經常性流鼻水、臉上或身體出現大量疹子、青春痘等,最好特別關心孩子是否有染上毒品的可能,可隨時撥打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有專人協助一起度過難關。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毒有害健康!

五當四不一堅持 磁振造影守護胎兒健康

根據2015美國CIA的統計,台灣位居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三名,少子化的趨勢對醫療照護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在父母親的期待與心中,每一個baby都要100分,每一對父母都要求生下的子女是完美無缺的,也給予從事產前健康醫療照護的醫護人員們臨淵履冰的要求與壓力。臺北榮總放射線部郭萬祐主任指出,超音波檢查是孕婦產前胎兒篩檢最佳方法,發現異常時需進一步確認,就需進行磁振造影的檢查。

進一步確認靠磁振造影檢查

郭萬祐主任指出,當以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時需進一步確認,或尋找其他可能合併異常;或因羊水過少、孕婦肥胖施行超音波產檢困難者,或複雜的多胞胎懷孕者、高危險妊娠,或準備進行子宮內胎兒手術者,都需進行磁振造影的檢查。

磁振造影提供的影像資料較多

超音波不易對胎兒進行系統性的掃描,因而定位較困難;且超音波容易因胎位或骨骼結構而產生掃描死角,另外因受限於穿透力,對於深部的組織結構,超音波所提供的影像資料較有限。這些限制與缺點,就磁振造影而言,都不是問題。

遵守五當、四不、一堅持的原則

在進行胎兒磁振造影時,應謹守「五當、四不、一堅持」。堅持:胎兒磁振造影檢查是產前超音波檢查之後的第二道醫療診斷防線。「當」下列情況發生時,提供婦產科醫師在產前超音波檢查之後的醫療支援:1.當胎兒異常在超音波影像中無法確認時,2.當超音波已發現胎兒異常,但需要暸解異常全貌或必須確認或尋找其他異常存在與否時,3.當因羊水過少或孕婦體態因素不易進行超音波檢查或檢查效果不佳時,4.當多胞胎懷孕高危險妊娠時,5.當準備進行子宮內手術或產後立即新生兒手術時。

在實際檢查上,「不」做的是:1.不借助鎮定劑減少胎動以進行磁振造影,2.不建議應用磁振造影於孕齡在12週內孕婦,除非有不得不使用磁振的臨床情境發生,3.不檢查孕齡在18週以內的胎兒,4.不施打對比劑。

女歌手愛飆高音 聲帶長囊腫失聲

一名30多歲的樂團女歌手,每周都有數場表演,近半年多來,她開始覺得聲音品質下降,喉嚨常有痰或異物感,高音也漸漸無法唱出;就醫檢查發現,聲帶長囊腫,所幸接受新式的聲帶顯微瓣手術,才重拾熱愛的歌唱工作。

內視鏡檢查找病灶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指出,該患者經由喉閃頻內視鏡檢查,發現有聲帶囊腫,建議接受新式的聲帶顯微瓣手術,成功切除囊腫,術後追蹤1個月,聲帶狀況恢復良好。

聲帶顯微瓣手術效果佳

賴盈達醫師表示,新式的聲帶顯微瓣手術,在全身麻醉下,將聲帶以顯微鏡放大,同時使用非常精細的器械,病灶附近做微小切口,針對聲帶病灶處做細膩的處理。根據臨床發現,術後聲帶的傷口復原、發聲,較傳統喉顯微手術為佳。

沙啞逾2星期應就醫

賴盈達醫師提醒,經常過度使用聲帶的歌手、演員、老師、服務人員,聲帶容易長囊腫;一旦聲音沙啞超過2星期,最好尋求專業喉科醫師協助,平日應注意少用嗓、多喝水,並避免含咖啡因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胃食道逆流使胃滑到胸腔 達文西手臂精準解決

一名七十歲左右阿嬤,年輕時就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她以為只是胃不好;沒想到年紀越大,症狀越嚴重,最近進一步就醫,經由X光檢查發現,她的胃不在腹腔,竟然滑到胸腔中。原來她有食道裂孔疝氣,再加上肥胖會使腹壓增加,不但易於出現胃食道逆流,而且還把胃給推擠到了胸腔。

吐酸水+火燒心

收治這名阿嬤的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家偉表示,通常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是生活作息及飲食所造成;現代人大多會晚睡,又經常吃得太油,宵夜吃太多,以致胃酸過多,常見症狀就是吐酸水,甚至會有火燒心的症狀,胸口有灼熱感。

食道與胃之間賁門閉不緊

然而,食道裂孔疝氣和肥胖也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黃家偉醫師指出,食道裂孔疝氣會使得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閉不緊,而肥胖則是會使腹壓增加,這些都會導致胃食道逆流,再加上年紀越大,組織會越來越鬆弛,就會使症狀更加嚴重。

制酸劑不可以吃太久

黃家偉醫師進一步指出,一般胃食道逆流可經由藥物治療,雖然制酸劑可以降低胃酸分泌,但是也不可以吃太久,以免引起腹瀉、便秘或骨鬆副作用,大約服用藥物三至四個月後,若是仍然無法改善症狀,最好是進一步檢查,有可能是食道裂孔疝氣導致,應經由手術來改善。

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系統可使手術更精準

食道裂孔疝氣所引起的胃食道逆流,目前已可採用內視鏡手術,黃家偉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手術稱為尼森胃底折疊手術,已發展五十年,且從傳統手術進步到內視鏡手術,而且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還可以採用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系統來完成,有著使手術更精準、出血量少、手術時間少等優點。

器械能彎曲+3D影像視野更好

黃家偉醫師指出,由於尼森胃底折疊手術需要做修補與縫合,不能縫太淺太深太緊,否則會吃不下,或是治療效果不好,所以需要更精準的技術;而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系統可使器械能夠彎曲,各種角度都可以轉彎,又有3D影像,可以有更好的視野來執行手術,進而可以使手術做得更好,出血的併發症較少,而且很快就可復元。

接種黃熱病疫苗 終生都有效

過去前往非洲及中南美洲地區等黃熱病高風險區,總是要接種黃熱病疫苗,且每 10年就要再接種一次;疾管署宣布,經科學研究證實,接種黃熱病疫苗後可獲得終生保護力,今年7月11日開始,「黃熱病疫苗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改為終生有效。

黃熱病死亡率2-5成

疾管署檢疫組組長吳怡君指出,黃熱病是由黃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流行於非洲及中南美洲地區,通常病人會有發燒及肝功能異常等症狀,或有猝發性冷顫、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死亡率約2至5成。

接種黃熱病疫苗預防

吳怡君組長表示,預防黃熱病最有效的方式為接種黃熱病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實證科學研究結果,確認接種黃熱病疫苗後可獲得終生保護力,將原本訂定10年證書效期,延長為終生有效,並自今年7月11日起全面生效,此後黃熱病疫苗不需追加接種。

非洲國家疫情嚴峻 前往疫區務必提早接種疫苗

吳怡君組長提醒,近期安哥拉、剛果、烏干達等國家的黃熱病疫情持續升溫,計劃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民眾,務必提早至少10天,至全台26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進行疫苗接種評估,並視需求提早接種疫苗。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