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器捐遺愛人間 受贈者生命延續的希望

去年一名父親在確診為癌症末期時,其子女得知了器官捐贈的資訊,也知道器捐卡同意書必須本人簽名,為了顧及父親的感受遂未提起。有天長期在安寧病房擔任義工的姑姑到院探訪,就告訴父親,「我們到這個歲數,以前也沒對社會有何貢獻,不然等我們以後走了,就把身體可用的器官捐出來,您覺得如何?」當下父親也非常爽快地答應說:「當然好呀!救人怎麼會不好呢!」

在父親百日後,相關醫護人員馬上確認父親器捐的資料後,經過一些檢查以及醫師評估,確定眼角膜是可以捐贈的。在當天手術室時,醫療團隊代表受贈者對父親及家屬行禮鞠躬致意。手術結束後,要把父親移至殯儀館途中,司機大哥說:「你們父親有器官捐贈,真的非常了不起。幫助別人是好事情,真的很偉大,他是非常有慈悲心的老菩薩。」 「器官捐贈」讓子女們了解,原來父親留下最珍貴的,不是什麼遺產,是人們對他的尊敬。謝謝父親,在生命的終點用器官捐贈的方是,替孩子上了這麼寶貴的一課,把希望遺愛人間,父親的善行讓家人都有所共識,以後也都願意用器捐的方式幫助別人,把這份大愛傳承下去,這就是愛的循環。 器官移植協會理事長楊厚生醫師表示,由於法規規定,無法讓捐受雙方確認對方身分,很多受贈者與家屬總是想知道如何表達感謝。

因此,亞東醫院舉辦的懷恩節大會就成了最好的感恩場合。許多捐贈家屬來到會中,相信自己親人的心臟或眼角膜,就在會場中某一位受贈者的身上,而有的受贈者來到懷恩節會場擁抱捐贈者家屬,因為相信其中就有他的救命恩人的家屬,是延續自己生命的希望。

全台430萬人高血壓 一評二量三診保命

5月19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起「14090全民捲袖行動」,號召全台1萬1305間診所,為民眾健康把關。即日起,民眾可至社區醫師診所諮詢,或上網進行高血壓自我檢測及檢測記錄卡下載,呼籲民眾養成天天量血壓的好習慣。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有430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患者5年內罹患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9倍、2.8倍及1.7倍,且高血壓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30至44歲族群。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秘書長蔡明忠表示,國內最新的高血壓標準為收縮壓高於140mmHg、舒張壓高於90mmHg,若民眾發現有高血壓情形,要盡速就醫,透過一評、二量、三診撇步,保持血壓平穩。

蔡明忠進一步說明,一評,評估是否有家族病史、身體質量BMI值超過27、每周運動少於3次、久坐不動、食用高鹽高鈉食品、生活作息不正常;二量,血壓例行測量,養成每天定時測量血壓的習慣;三診,就近尋找社區醫師諮詢問診。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成立14090網站(www.14090.com.tw),提供民眾社區診所地圖的功能,以及高血壓自我檢測的線上檢測及自我檢測記錄卡下載,方便民眾就診。

陪伴癌友過節 童綜合醫院送愛

母親節剛過,為了讓癌症住院病友也能溫馨過節,童綜合醫院特別舉辦「感恩母親 安寧的馨」活動,到各個病房送上康乃馨和小蛋糕,為患者和家屬加油打氣。

在醫院中許多患者因為久病不癒而感到心情鬱悶,針對類似情況,童綜合醫院除了提供疾病專業治療外,還有社工師給予心靈輔導,希望讓患者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支持。 本次活動中有個特別值得分享的故事,58歲的阿德,本是從事水泥工作,後來因罹患直腸癌開始住院治療,時間長達2個月。生病期間太太不離不棄的照顧,讓他備感愧疚,也變得愈來愈沒有自信,甚至排斥下床活動。

童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感受到阿德內心的掙扎,特別趁母親節的機會,安排阿德送康乃馨花束和蛋糕給太太。 「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照顧,讓你辛苦了,老婆我愛你!」阿德說。這番話讓太太相當感動和開心,還紅了眼眶,並對阿德說「能在你身邊陪伴,一點都不辛苦」。兩人的對話也深深感動了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更深刻感受到舉辦此活動的意義。 在醫院中,有許多類似阿德這樣的病患,因為疾病影響心情,導致有憂鬱、低落的狀況。童綜合醫院特別提供社工師、諮商心理師、靈性關懷師和志工等,提供心靈輔導,希望能讓患者和家屬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診所醫院無藩籬 壢新首創雙主治醫師制度

一名患者因意外膝蓋受傷至診所求醫,診所醫師建議轉至醫院急診,當患者抵達醫院時,院方早已獲知患者病況,並安排好手術治療,這是壢新醫院首創的「雙主治醫師制度」,透過完善的雙向轉診制度,可大幅縮短疾病診斷及判讀的治療黃金時間。

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陳聲平表示,該院從2002年開始推動社區醫療群,迄今在南桃園地區設有6大醫療群,共38家診所、40位醫師協同合作,設有24小時提供的緊急電話諮詢服務,讓家庭醫師成為民眾的好鄰居,幫助解決健康問題,更能預防疾病。

透過基層診所及醫院的合作模式,建立完善轉診制度,首創「雙主治醫師制度」,患者若經診斷需轉診治療,可由診所轉介至醫院就醫;住院時,診所醫師可利用中午空檔到院內看診,並與院方醫師同時判讀檢查報告;出院後,患者將轉由診所持續進行追蹤治療;康復後,診所也可持續追蹤、掌握病人病程進展,提供連續性的醫療照護。

陳聲平強調,該院也建立網路雙向資訊平台,診所醫師可透過網路查看病人在醫院的診療紀錄,醫院如遇診所轉診的患者,則可透過平台了解患者過去的用藥紀錄、過敏史,以把握診療的黃金時間,透過完整的配套服務,提升民眾醫療品質。

 

小巨人「黏寶寶」 需無差別待遇

「小時候很多同學都說我是玻璃娃娃,所以不敢跟我玩,但我明明就是黏多醣!」體型矮小、行動不便,光憑外觀,許多人就容易把黏多醣症和玻璃娃娃搞混,雖然不同的疾病,但是身為罕病娃娃的他們卻有同樣的心情—渴望有正常的求學過程,正常的學生生活,而不是過多的保護。

田萬榮回憶,有一次跟同學玩在一起,同學不小心將他撞倒,僅有些小擦傷,萬榮沒哭,同學卻是嚇得眼淚直流,那段期間大家和萬榮一起玩的時間變少了,只因害怕萬榮脆弱、容易受傷。

「但現在似乎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有電玩遊戲!」媽媽笑說,今年16歲田萬榮,和同學們之間最熱烈話題是電動。「雖然他的手指比較短、又僵硬,但玩電動的時候就很靈巧,第一次看他轉珠,就超佩服的!」同學智翔笑說。

不把田萬榮當”特別人物對待”,只要田萬榮有錯,同學也會立刻跳出來指責,要田萬榮知道,自己其實並不特別,就像正常人一樣。但康寧為了迎接這位100公分的學生,在硬體設備還是為他「特殊化」,也特地申請護理出身的老師擔任雙導師,甚至連洗手台、廁所、課桌椅,都為田萬榮的身高特地量身訂作。

「學校在硬體設備為萬榮做差異化,但是在教學,卻拒絕差異化」班導彭賓鈺老師表示,像是上課時,不會因為田萬榮而有差別待遇,甚至要求同學,能主動幫忙但絕不能代寫作業,田萬榮犯了錯,也依規定懲罰。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黏多醣症協會創辦人蔡瓊瑋表示,「黏多醣症」時常與「唐氏症」、「成骨不全症」等罕見疾病搞混,為讓更多人知道「黏多醣」疾病、瞭解黏多醣,強調黏多醣的孩子雖然需要幫忙,但若能提早發現提早介入治療,可以有效延緩疾病惡化,更希望國際黏多醣日的這天大家能和黏寶寶們一同站出來,喚起更多人對黏多醣症的關心。

 

新生兒感染輪狀病毒恐致命 接種疫苗及早預防

輪狀病毒是造成5歲以下幼童腸胃炎住院的病原體,近期台灣兒童腸胃炎監視網絡監測到連續五起,嬰幼兒感染新變異型輪狀病毒G8感染案例;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過去輪狀病毒多發生在冬季流行,但這一次G8個案卻相繼發生於春夏季節。

其中個案為1名9個月大的嬰兒,經確診感染新變異型 G8 輪狀病毒,症狀包括發燒伴隨嘔吐,且腹瀉長達五天,因此住院治療;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個案因未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因此僅能採用支持性療法,萬一感染輪狀病毒,恐對嬰兒健康產生危險。

輪狀病毒感染途徑多為糞口感染,少部分為空氣傳染,初期症狀多為嘔吐、發燒等,嚴重就會開始出現腹瀉,且次數恐一天四到五次;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表示,症狀可能會持續一個星期,不但會造成脫水,甚至恐造成酸中毒、腎衰竭等危及生命。

5歲以下嬰幼兒屬於高危險族群,加上輪狀病毒具高傳染性,一般酒精無法有效殺死,因此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才是真正有效的預防方式;邱政洵提醒,建議出生滿6週的新生兒就可以開始接種,及早接種預防,就能避免寶寶受到危害,健康長大。 

 

避免憾事 失智症協會籲增照護諮詢

一位來自高雄的黃姓老翁,車禍後因頭部受傷導致失智症,兒子白天要上班,下班後還要照顧情緒暴躁的父親,長期下來,兒子因缺乏休息而失去耐心,導致毆打父親的憾事發生。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許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付出許多耐心照顧患者,但常面臨休息不足的問題,為避免類似案例發生,呼籲政府應盡速提供周休一日喘息服務,讓家屬每周可休息一天,減輕照護壓力。

據了解,黃姓老翁因腦部受創,而導致失智症,平時生活無法自理,常出現重複行為,且半夜吵鬧影響家人生活。平時兒子擔心老爸半夜偷跑出門,每晚都睡在客廳長椅上看顧;因長期缺乏休息,兒子終於失去耐心,進而毆打失智父親以致死亡,日前被檢方提起公訴。湯麗玉說,失智者因腦細胞受損,以致出現精神行為問題,如懷疑伴侶外遇、懷疑家人偷竊、情緒失控等,家人若對失智症行為不了解,必然經常發生衝突,非常容易出現悲劇。

為了改善失智症照護者的壓力,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健保署,應增加記憶門診或失智症門診,提供失智症照護諮詢的給付;確診為失智症後,應提供家屬照顧諮詢,教導家屬應對方法,並協助申請社會福利和使用照顧資源,減輕家庭負荷。許多失智症患者用心照顧病人,但缺乏喘息時間,情緒找不到紓壓的出口,因此建議,政府應提供周休一日的喘息服務,讓家屬每周至少可休息一天。

目前台灣失智症的患者持續增加,湯麗玉說,許多失智者因病住院後,常因其精神行為而干擾到其他病人,讓家屬承受許多壓力。針對失智者的急性住院照護,建議醫護人員應接受失智症照護訓練,並設置失智症急性照顧病房。健保署則應針對失智者的精神行為特性,在急性照護時,提供特別給付項目。

 

彰基生殖中心全方位服務 成功孕育試管寶寶

1名將近40多歲的太太,和先生積極求子,由彰基生殖醫學中心的協助下,成功懷孕,但維持九個多月後突然胎死腹中,好險在家人支持陪伴下,再次踏進生殖中心,經由專業團隊的合作下,終於順利讓這對夫妻獲得一對雙胞胎和兒子。

彰基生殖醫學中心已成立20多年,不但全都由電腦管控,很多國外醫師也特別到此觀摩,近幾年來成功案例更遍佈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彰基生殖醫學中心醫師吳成玄指出,趁著母親節前夕,生殖醫學中心也特別舉辦彰基試管寶寶快樂回家聚的活動,邀請爸媽帶著孩子們回家,一起分享見證過去的心路歷程。

醫師吳成玄進一步說明,彰基生殖醫學中心的服務團隊包含包括基因醫學部、泌尿科等全方位服務,且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專屬隱私空間和快速流程,透過24小時電腦監測,給予胚胎最好的保存環境,今年彰基生殖醫學中心也再次通過美國病理學會生殖實驗室認證,獲得肯定。

目前彰基生殖醫學中的試管嬰兒成功活產率,高於國內平均活產率10%,且更名列衛生署100年公布的優良人工生殖醫院之一;吳成玄表示,透過全方位的醫療照護,讓患者感到安心、舒適,可望未來能持續幫助更多不孕的夫妻,順利獲得新生命。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