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整合照護門診 節省多科看診時間

現代人因生活習慣、飲食和壓力問題,常常影響身體健康,導致疾病纏身,從每天醫院門診都大排長龍的狀況,可略窺一二。對於有多重疾病,需要掛號多個門診的患者而言,看病等待的時間漫長且不便。為改善此問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舉辦「整合照護門診試辦計畫」,利用整合照護門診,讓患者能達到省時、省錢和用藥安全等好處。

「每次到醫院看好多科都要等好久,真麻煩!」、「我有心臟病、高血脂和糖尿病,吃這麼多藥身體會不會受不了?」這些是許多罹患多重慢性病的長者,在看診時常有的不便與疑惑。大千健康醫療體系總裁徐千剛表示,為了改善現階段多重疾病患者的困境,特設整合照護門診,提供跨科別和團隊的醫療照護,結合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和個管師的專業,提供連續性的整合照護。

未來只要是經過醫師評估為適用整合照護門診的患者,看診時可直接選擇有整合照護的門診時段,一次看診就能享有多科服務,將為病患省下漫長的等候時間,以及多科的掛號費用,並且確保用藥安全。大千綜合醫院藥劑科總藥師涂禮麒指出,罹患多重慢性疾病的長者,除了醫師開立的藥物外,有時還會自行購買中藥或保健食品服用,不僅可能產生重複用藥或交互作用,也容易導致腎病變,甚至危害生命。

因此,建議患者,平時若有固定服用某些藥物,也應注意飲食上的限制,以讓藥效達到最好成果。隨著整合照護門診計畫上路,未來民眾看診將更省時、省錢,也能顧及用藥安全,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上班壓力大 五習慣助紓壓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資料顯示,憂鬱症已成為職場疾病主流,若員工因憂鬱症而失去工作能力,對企業的成本損失更甚於關廠或罷工。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指出,壓力就像是人的血壓一樣必然存在,但好或壞取決於是否能妥善的舒壓。建議壓力大的上班族,可善用「深呼吸、運動、聽音樂、定期休假、泡澡等紓壓」等五習慣,來重拾對工作的熱情。從2012年起,董氏基金會和多家企業將5月的第一個星期一訂為企業紓壓日,提供上班族多元的紓壓體驗課程,至今已有上萬人次參與。

今年的企業紓壓日剛過,對於上班族常見的壓力表現,徐西森表示,上班族若對工作產生厭倦,常會有以下狀況,如事情做不完、情緒焦躁、身體不適、無法預料不好的事接連發生、工作態度逐漸不佳、工作效率下降、個性改變或與人疏離等狀況,可視為一種壓力警訊。

對於工作產生疲乏時,徐西森建議,可運用大腦完成「停、看、轉、動」四步驟來轉念。包括「停」止負面想法、「看」看自己的優點、腦筋「轉」個彎、展開行「動」等,透過有益身心的紓壓活動來放鬆心靈和身體。平時則可養成五個習慣,包括深呼吸、運動、聽音樂、定期休假、泡澡等,來讓自己釋放日常的壓力,避免情緒過度緊張。

根據董氏基金會於2014年公布的資料顯示,男性上班族壓力來源前三名,分別是業務、健康和時間;女性則是健康、業務和時間。業務指的是工作量過多、業績壓力;健康問題則來自於長期外食、缺乏運動等;時間壓力是指工作時數過長、工作時間日夜顛倒等。調查也顯示,男女紓壓方式大不同,男性多是透過運動、看電視或電影、聽音樂唱歌等;女性則是看電視或電影、找親友訴說、聽音樂唱歌等。

徐西森,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長輩小朋友互動遊戲 用愛擁抱孤單

為了幫助失智長者,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固定開辦樂智學堂,帶著失智長者一同進行許多相關的健康促進活動,正巧這次大林幼兒園主題課程以孝順為主軸,因此特別共同協助規劃讓長輩們和小朋友一起互動,透過跨世代的融合活動,讓長輩和小朋友們從中受益。

活動中,許多七八十歲的失智症長輩和小朋友們不但一起動手做麵疙瘩,小朋友們更和長輩們透過手語一起玩遊戲,讓長輩們玩的不亦樂乎;大林慈濟醫院指出,樂智學堂的長輩們難得的戶外教學,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列隊歡迎下,貼心牽著長輩的手一起走進教室,彼此陪伴互動,讓長輩們感受到小朋友的活潑熱情。

大林慈濟醫院進一步說明,活動更進行人人都有好脾氣遊戲,利用大絨球代表生氣的球,仿照躲避球規則,讓小朋友站在繩子圍起來的圓圈裡,圓圈外則由長輩們負責推動大絨球,只要被球碰到的小朋友就得說生氣再見,透過此遊戲,不但能讓小朋友學習好脾氣,更讓長輩們達到活動筋骨的效果。

現代社會許多幼兒園小朋友多在期末或暑假時,才能和阿公阿嬤偶而見面,因此如何和長輩互動,成為重要課題;大林慈濟醫院表示,透過相關的活動,讓小朋友從遊戲中學習,體驗生命教育,一方面也能協助長輩們甩開孤單,展現活力的一面,可望未來將持續推廣。

 

喚醒長照議題省思 門諾台北辦展覽

長照法甫通過,預計今年底長照保險法也有望通過,長照議題成為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門諾壽豐分院院長賴泉源表示,門諾醫院從1993年就開始關注長期照顧問題,現在已經累積一些成果,為感謝社會大眾長期的支持,門諾醫院和門諾基金會將於5月16日到30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愛永遠─門諾深耕花東老人照顧20年影像展」,分享門諾22年來在長照服務的篳路藍縷。

賴泉源指出,本次展覽特別展出,過去22年來門諾在花東地區照顧長輩的照片,每張照片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自1984年來,門諾就開駛台灣首支「山地巡迴醫療車」,跋山涉水進入偏鄉地區行醫,後來更創辦基金會服務更多弱勢家庭。此外,20多年前,大多數人尚未留意到人口老化議題,門諾就開始展開老人照顧服務,至今已服務超過17萬名長者,並陪伴許多弱勢長輩,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身為花蓮人的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透露,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定居在外,自己的家人都在門諾接受照顧,有著特別深厚的意義。就任4個多月來發現,台北市是六都之中,人口老化比例最高的地區,到103年底,65歲以上的人口已達到14.8%,全台的長照需求已達75到85萬人。目前長照法已經三讀通過,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健全的照護體系,幫助需要的人,避免老人照顧老人和老人照顧殘疾的長照悲歌持續發生。

門諾執行長黃勝雄22年前就加入照顧長者的行列,那時受到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以「美國很近,花蓮很遠」的感召,毅然決然回到故鄉花蓮服務,時常到偏鄉幫獨居老人量脈搏、看傷口。22年後的今天,門諾已經成為台灣東部最重要的醫療照護組織,為感謝社會長期贊助支持和各界志工的協助,門諾特別舉辦感恩回顧展,向各界致意。

 

三全健康教育計畫 156位志工投入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去年開始推動「全人全家全社區健康教育志工培訓計畫」,迄今共培育156位種子醫師、教師與志工,服務地區遍及新北市金山、萬里,台北市大安區、文山區、松山區、信義區與北投區,以及新竹縣市,改變許多民眾的就醫習慣、社區的醫療文化。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邱泰源表示,此計畫結合教育體系,讓許多退休的教職員工,找到適合本身作為知識傳播者的志工角色,讓退休生活更加圓滿充實。今年更邀集許多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的推動者,讓整個社區照顧支持網絡,以社區診所與在地里為中心,培育在地志工、落實在地老化、提供社區照顧網絡。

邱泰源強調,透過標準化流程有系統建立家庭及個人的健康資料,有效追蹤每個家庭成員的健康問題,經由疾病管理、個案管理至照護管理的階段推展,以共同照護門診做為基礎,主動關心特定病人的健康,並逐步擴大社區健康營造影響,邁向以病人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範疇,全人、連續、優質的健康照護。

此外,透過社區健康教育志工服務與醫師的結合,協力宣導並建立社區民眾對於預防醫學、健康促進的思維,讓民眾擁有正確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串起社區健康照護支持網絡,達成節省健保支出、減低無效醫療的目標。

浪子回頭 籲戒毒六重點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和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意義特殊。因此,慈濟基金會於5月10日在台中慈濟醫院舉行中區戶外浴佛大典,今年主題為「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希望眾人應以誠相待。慈濟志工彭隆建更現身分享,述說過去吸毒的浪蕩人生,呼籲吸毒者能把握六個重點,讓戒毒之路更加順利。

彭隆建透露,過去在19歲到41歲的黃金歲月中,終日與毒品為伍,高中畢業後即因朋友的誘惑,而開始接觸毒品,並加入幫派,常常打架鬧事,進出監獄次數已多到無法細數。直到5年前,全家人一起歡慶母親節時,媽媽因舊疾復發而導致右腳無法行走,讓他突然驚覺到,母親年事已高,卻仍為他的事操勞。後來透過親友的安排,讓他接觸到慈濟,逐漸洗心革面,重新展開新生活。

回顧過去20幾年的吸毒歲月,彭隆建建議,想要戒毒的人,應該把握六個重點。第一,必須有勇氣和毅力,下定決心脫離毒品;第二,必須和原來環境、惡友切割;第三,要有宗教信仰,讓心靈不再空虛;第四,找到好友和家人的陪伴;第五,擁有正常的工作軌道,或擔任志工;第六,不要有手機。

最後,彭隆建語重心長地說,吸毒者的人生只有兩條路可走,不是被關,就是中毒往生,往往都沒有好的後果。因此,呼籲大家千萬不要接觸毒品,也希望吸毒者能夠成功戒毒。也因為走過這一路,讓他發願,希望此生能為反毒盡一份心力。 吸食毒品有害健康!

 

生活壓力劇增 落髮年輕化

近年來國人生活壓力劇增、落髮問題年輕化,也讓越來越多青壯年男士開始注意自我的頭皮健康問題。很難想像年輕帥氣的李先生,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

青壯族群的植髮需求不再只是髮量的問題,因此也讓市場上能夠量身訂製髮際線、鬢角、鬍鬚的「新韓式美型植髮」大受相關族群喜愛。

過往植髮手術多著重於毛囊的取得與植回效率,但新韓式美型植髮不僅技術上克服短時間植入大量毛髮的難題,更可透過專利研發的植髮筆、針,以單根植入方式,打造出自然順暢的髮流與髮線。

為避免植髮手術的失敗,在選擇植髮療程時,應慎選專業的植髮醫療團隊與技術,不僅可提高成功率外,更能避免術後供髮區遭受破壞,造成未來無髮可植的窘境,切莫因為一時的貪小便宜,讓自己想「髮」不成更賠上健康。

 

僅三成女有完美髮際線 武媚娘掀起植髮潮

「武媚娘傳奇」風靡兩岸,武媚娘范冰冰額頭上的花鈿妝,引發模仿熱潮,甚至還有科技公司為此研發出app。但是,真的每個人的髮際線都這麼完美嗎?

根據統計,全台竟有六成以上女性髮際線大有問題,只有三成多幸運兒擁有完美的圓型或鐘型髮際線! 皮膚科醫師朱冠州表示,髮際問題多為天生遺傳,故無法以藥物治療,只有植髮才能解決問題。又因近兩年來古裝劇盛行,女星們掀起的美額風,讓不少愛美女性心動,近一年來,注意到自已髮際線有問題而求助植髮的女性,比前一年成長了2.5倍!

朱冠州醫師指出,上門求診的女性,年齡都在35歲之內,長相不差,但髮際線缺陷還是讓她們感到自卑,為求一勞永逸而植髮。如呱呱、晶晶、雪兒等三名展場show girl就是典型例子。呱呱說,為了維持美貌與身材,她長年來一直節食加運動,但髮際線缺角卻不是靠自已努力就能改變的,植髮過程中不痛之外,後腦杓取髮疤痕也幾乎看不見。

雪兒則是家族遺傳高額頭,讓她看起來老了十歲,降低髮際線後,額頭縮小,讓整個臉型小了一號,臉形變成黃金比例鵝蛋臉,看起來更年輕了,像極了古典美女張鈞甯!酷似周海媚的晶晶也是天生高額頭,以前老是被虧是清朝大阿哥,植髮後她自信露出美額,也更像周海媚了,閨蜜們說一點也看不出植髮痕跡。

最完美的髮際線就是圓形或鐘型,不過應依患者臉型稍做微調,首要原則是臉部比例,從髮際線到眉頭、眉頭到鼻尖、鼻尖到下巴的距離,以1:1:1的比例最好看。而女性植髮的三大關鍵就是要設計自然、密度夠、髮流一致。 朱冠州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適合植髮際線,須視病患是否有家族落髮病史、是否合併女性落髮,決定要先補強落髮,還是先做髮際線,畢竟頭髮毛囊數量有限,手術前應先諮詢醫師。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