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聽力障礙日漸沉默  聽力篩檢車造福偏鄉長者

台灣聽覺機能障礙者約12萬2,268人,占身心障礙比例約10%,以身心障礙類別來區分,佔全體第三高。引起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異常)外,後天性因素以老化最常見,人類老化的過程很難控制,一旦發生幾乎是不可逆的,長者因為聽不到而開始產生憂鬱的現象,也造成社會重大問題。

聽力障礙長者居多 容易憂鬱上身 台灣約有十二萬人口聽力受損,每七位聽損求診病人中,只有一位是年輕人,六十歲以上甚至有四成五有聽力障礙!如果經常有抱怨電視、音響太小聲,聽對方說的話,總覺得聽不清楚的症狀,就可能已經是「聽力受損族」,或者已是「聽力受損高危險群」。

聽力障礙初期難察覺 

錯失治療時機 初期聽力在退化階段,一般人是沒有太大的感覺,未能覺察進行篩檢,通常等到聽力退化較嚴重時才求助,錯失黃金聽能復健時間,因此及早篩檢聽力,才能協助人們尋求聽力保健的服務,獲得『聰』明的人生。全台第一台聽力篩檢車耗時三年完成,未來將下鄉篩檢,服務偏鄉民眾,提供免費三聽:聽力保健、聽力篩檢、聽語諮詢服務,保障民眾、尤其是長者的聽力健康。

 

早產兒回娘家 呵護下的成長故事

羽馨因為媽媽罹患嚴重子癲前症在27週又5天就出生了,出生時體重只有446公克,是同週數小朋友的一半(差不多跟iPad Air一樣重),體重雖輕,甚至在六週大時發生嚴重的壞死性腸炎及巨細胞病毒感染,生命徵象一度不穩,經緊急開刀,最終小腸只剩40公分(一般新生兒的小腸約200-300公分),手術後,生命徵象才終回穩。羽馨的病情在膠著5個月後逐漸有了起色,在住院九個月後終於可以回家。

一開始因腸道實在太短,需要靠居家全靜脈營養才能供應生長所需,但羽馨神奇地開始可以靠自己從口進食,現在兩歲一個月的羽馨,已經是全家的開心果,活潑白嫩,還能去參加游泳班呢!

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未滿37週的新生兒,臺灣每年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約佔了10%,本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每年約有600個小朋友來報到,其中出生體重大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近三年存活率都在95%以上,小於1000公克的早產兒,近三年存活率則在73%左右。 由於所有器官發育皆未成熟,早產寶寶在出生後容易罹患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暫停、腦室內出血、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慢性肺疾病、視網膜病變等輕重程度不一的併發症,比起足月寶寶更需要新生兒醫護團隊及父母的細心呵護,爸爸媽媽的心境與情緒也常常隨著寶寶病情的起伏而波動;看著當初巴掌大的早產兒一天天長大平安出院回家,心中的喜悅與成就感,難以言喻。其實早產兒出院後,另一大挑戰才要開始,但當愛無限延伸,用愛,將會撫育早產寶寶一瞑大一吋。

 

臺灣阿斯特捷利康 糖尿病園遊會愛健康

因應即將到來的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11/14),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偕同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公司於11/7(六) 台北新光三越站前廣場、11/14(六)高雄漢神巨蛋廣場、11/21(六)台中草悟廣場舉辦「關懷糖尿病園遊會」公益活動,在推廣糖尿病衛教資訊的同時,也藉此機會讓民眾檢視自身健康。

此次公益活動結合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志工日,全台多達250名員工全體總動員,攜家帶眷在三場園遊會活動中,擔任攤位人員及宣傳大使的角色,鼓勵及協助民眾參與闖關遊戲。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在糖尿病預防及治療上不遺餘力,在亞洲地區九個國家動員多達3,000名成員舉辦糖尿病衛教活動,致力推廣糖尿病的飲食運動及預防。

糖尿病中西大不同 初期徵狀不明顯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秘書長指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罹患糖尿病的人日漸增加。亞洲人的糖尿病之病理型態表現與西方人有所不同,特徵包括:疾病發生時間較早,多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主,身體質量指數較西方人低、腹部脂肪肥胖較多,胰島素分泌不足,腎臟併發症發生率較高。糖尿病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病情,罹患了糖尿病而不自知。

因應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的來臨,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特地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合力舉辦園遊會活動,希望藉此推廣糖尿病相關衛教訊息,讓更多國人增加對糖尿病的認識。

糖尿病患者多 加強認識及早預防

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總裁Christian Macher博士表示,台灣20歲以上人口的糖尿病盛行率達9.8%,估計全台灣約有172萬名糖尿病患者,到了2035年,糖尿病盛行率預估增至13.1%,糖尿病人口約為230萬人。這次動員公司員工擔任一日志工,除實踐以病患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外,更善盡社會責任,將疾病衛教資訊廣為宣導,期望為社會帶來更多健康意識與關懷,增加國人對糖尿病的認識,及早預防與管理。

活動內容豐富 環環相扣

此次活動特別規畫7道關卡,每一關卡的主題及內容都與糖尿病的衛教資訊環環相扣,結合簡單好玩的小遊戲,讓民眾在闖關的過程,能夠同時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及各項健康數值。藉由志工日活動,阿斯特捷利康的員工藉此機會學習,增加與民眾的互動。讓員工們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使命感,呼應公司的核心價值: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對於糖尿病發展的未來計畫,阿斯特捷利康總裁Christian Macher博士表示,公司除了研發更多糖尿病藥物來治癒疾病外,也將致力於與台灣糖尿病各衛教單位合作,全力支持他們推動的衛教活動,期望除了藥物協助外,民眾也能藉由生活習慣的改變來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生。

 

心房顫動與中風關聯性高 不可輕忽

全台灣目前約有23萬人,有心房顫動的困擾,根據統計,每6位中風患者,就有一個和心房顫動有關,臺北榮總心臟內科趙子凡醫師發現,年輕且沒有危險因子的台灣心房顫動病患,每年的中風率竟有百分之1.15,將近是西方國家的2倍,不可輕忽。

心房顫動是指心房沒有有效收縮,內部的血液就會處於流動不佳的狀態,長久下來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到腦部,就會阻塞腦血管而引發中風,目前除了口服抗凝血藥物為主要治療方式外,即早預防並不容易。

趙子凡醫師表示,民眾平時可以花一、二分鐘時間,測量自己的脈搏,如果發現心跳有不規則的現象,即使身體沒有不舒服,也應立即就醫詳細檢查,防範可能的風險。

 

霾鎖台北灰濛濛 N95口罩也NG

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大陸霾害近期襲台,天空灰濛濛一片,嚴重的空污讓霧鎖台北不再是想像,專家建議,盡量減少出門機會,一定要出門,也一定要戴口罩。

公衛學院陳志傑教授特別強調口罩的密合性,因為一般有認證的N95以及FP1,雖然相較平面口罩具有更高的阻抗防護力,但是,如果配載方式不正確,密合不佳,過濾效果反而更差,除此之外,醫療院所常用的活性碳口罩,效果更是讓人不敢恭維。

口罩選擇學問大,陳志傑教授建議,除了優先考慮有認證的種類外,經常練習正確的配戴,特別是鼻樑貼片的按壓方式,更是民眾必需注意的。

 

事半功倍! 中西醫合治腦創傷

51歲的蔡先生,三年前由2樓的高處跌落,緊急送醫時,昏迷指數為6分,腦部電腦斷層影像顯示右側大腦硬腦膜下出血、左顳硬腦膜下出血及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枕骨骨折等。隨即插管並由腦創傷中心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及清除腦部血塊,因病情逐漸改善,開始接受復健治療,之後也會診中醫進行電針治療。經過半年西醫合併中藥、針灸調養,頭暈、右側面癱及記憶力、右下肢行走無力等症狀逐漸改善,說話語音較清且喝水嗆咳的次數減少,已於去年重返職場。

衛福部統計自2009年至2013年間,事故傷害皆為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六位;運輸事故與跌倒(落)意外就佔所有事故傷害的七成。以常見的腦外傷後頭暈為例,常表現為自身活動不穩、視物旋轉感、畏光、拒動,常伴有噁心、嘔吐及胸悶、心慌、汗出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中醫治療腦外傷概略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以化瘀通絡為主,常出現頭痛,伴時有頭暈、舌質青紫、舌底脈絡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等症,可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改善腦部循環以減少腦部缺血損傷區域擴大。中期以平肝潛陽為先,常出現頭部悶痛、頭暈目眩、心悸.每因煩勞惱怒後症狀加重,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等症,可選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後期則以豁痰開竅、逐瘀通絡為目標,常見頭痛綿綿不休、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舌質淡青、苔白膩、脈滑,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合二陳湯加減,藉中醫調養改善腦創傷後遺症相關症狀。

病人於日常生活中,可選擇四神聰、太陽、率谷、風池、安眠等穴進行穴位指壓按摩。四神聰能清頭目、安神,善治頭部巔頂之疾;太陽穴能祛頭風、明眼目,以治頭痛、眩暈之症;率谷穴專治偏頭痛;風池穴治枕部頭痛;安眠穴有鎮靜作用,主治失眠、眩暈、頭痛。腦創傷中心發現,腦創傷病人於住院期間,可於急性期或術後藉由針灸治療改善腦部發炎狀態;病程中後期或出院後,可於西醫、復健治療同時,合併中藥、針灸治療,藉由中醫調理體質的方式,改善腦創傷病況,並減少後遺症對病人生活作息的影響,甚至可協助病人重返職場工作。

 

人生「腎利」組 擺脫血管硬化

台灣是全世界洗腎病患佔總人口比率(盛行率)與每年新增洗腎病患比率(發生率)的雙料冠軍,因此,如何預防慢性腎臟衰竭患者死亡,或罹患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緩。

代謝症候群病患,比健康的人風險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多出兩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出五倍之多,對健康之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代謝症候群與慢性腎臟病關係密切,研究顯示,腎功能愈差,死亡率、心血管危險事件,隨之增高。

桃園長庚醫院健康檢查中心分析心血管資料庫發現,腎功能愈差,動脈硬化程度愈嚴重。腎功能最差族群之脈搏波傳導速度,是正常族群的1.4倍。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與是否罹患慢性腎臟病,兩者也加成增加動脈硬化程度。意即,合併愈多代謝症候群危險因素,及罹患慢性腎臟衰竭,則其動脈硬化皆愈發嚴重。慢性腎臟病患者之脈搏波傳導速度,為非慢性腎臟病族群的1.2倍,也就是動脈硬化嚴重程度增加1.2倍。

而即使無慢性腎臟病,一旦有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也發現動脈硬化增加。若是有慢性腎臟病又合併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多者,甚至其動脈硬化程度,為無慢性腎臟病又合併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少者的1.4倍。 除代謝症候群相關危險因子外,在非慢性腎臟病病患中,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皆與動脈硬化程度高度相關;至於慢性腎臟病病患中,腎功能、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則也與動脈硬化程度高度相關。若要預防心血管事件,需減少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對於非慢性腎臟病病患來說,應控制好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降低血管發炎指標 (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而在慢性腎臟病病患中,除三高外,更應該全力保養所剩的腎功能。

 

翻轉社會新力量 展現在地幸福經濟

生態綠的酒類來自南非。早期南非莊園主人都以酒代替勞工工資,因此黑人社區常有酗酒問題,嬰兒甚至會酒精中毒。曼德拉上台後,政府跟公平貿易組織合作成立紅酒合作社,股東都是農民,利潤才回到生產者身上。生態綠亦向南非進口國寶茶,也是為了幫助當地有色人種取得平等的社會地位。

還有迦納的棉花農以前將棉花交給收購商時,總是被業者刻意低估產量,如十斤縮水成八斤。因此當地農民在獲得公平貿易協助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把秤。「一把秤其實只是很簡單的投資,可是之前買不起時,只能在國際期貨市場裡載浮載沉。」生態綠創辦人徐文彥說。

生態綠是國內新興的「社會企業」之一,是以企業經營的型態,來發揮改變社會的力量。為推廣社會企業,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邀集勞動部、經濟部及衛生福利部等單位共同推動「社會企業行動方案」,希望達成「提供友善社會企業發展環境」、「建構社會企業網絡與平臺」及「強化社會企業經營體質」三項目標,營造有利社會企業創新、創業、成長與發展的生態環境,讓各部會都動起來,將「社會企業」視為重要政策推動工作之一,去(103)年為社企元年。經過了一整年推展促進社會企業發展的業務,為展現政府在社會企業努力的成果,勞動部於上周日(11月1日)舉辦社會企業月啟動儀式暨假日市集。

在活動中,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劉佳鈞親自蒞臨參與,更與推動「社會企業行動方案」的經濟部、衛生福利部等部會代表及知名社企家一起製作社企元氣三明治、無毒沙拉、調製公平咖啡等,馮燕更於啟動儀式中扮成廚師,與劉佳鈞共同烹飪「社企早餐」,響應生活環節與社會企業的關聯性。

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及樂齡網董事長張慶忠進行與談,指出台灣高齡化社會逐步成形,相關政策調整及商品設計也應該隨之改變,創造更適合老人家生活的環境。楊志良理事長笑稱,自己是老人家,最了解靜不下來的老人家需要什麼,而台灣照顧老人家的政策與措施都起步太慢,需要加快修改腳步,才能達成「樂齡」的目的。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