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震旦集團公益-傳遞善與希望 感動更多的人

由震旦集團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聯合勸募協會協辦之「傳善獎」,第一屆頒獎典禮於今(17)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現場近300位社福機構代表與關心公益事務的民眾熱情與會,現場隆重溫馨。典禮中,震旦集團董事長袁蕙華女士親自頒獎給五家得獎社福機構,並播放由公共電視製作的得獎單位影片。此外,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在實踐公益過程中,如何管理與整合資源、凝聚力量,讓善不斷地傳遞出去。分享座談討論熱烈,座談貴賓由右起分別為:主持人遠見雜誌楊瑪利副社長、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張秀菊基金會郭碧雲執行長、現代婦女基金會林美薰副執行長、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趙明明執行長、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董事長、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進興董事長。 典禮特別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發表演說。

震旦集團王景賢總幹事開場致詞時提到,「傳善獎」的創立目的在於透過持續贊助中型優秀社福機構三年經費,鼓勵機構以創新、有效率方式,為弱勢族群提供更好的服務;並與公共電視合作,針對這些獲獎機構拍攝節目與紀錄片,透過感人的個案故事及媒體傳播,期盼更多社會大眾可以認識這些優秀機構,進而認同、參與公益事務,建立善的循環,讓善傳遞開來!明年第二屆傳善獎更將擴大規模,在每家金額不變的前提下,由原五家名額增加到八家名額,期盼未來能幫助到更多社福的好夥伴成為創新典範,傳遞善的力量! 聯合勸募協會陳永清理事長認為,長期穩定的經費補助,確實是社福機構提供在地服務最重要的資源。「傳善獎」有二大特色,就是嚴謹審查與後續監督。事前,評審小組會透過實地訪查,判斷社福組織的經費使用、計畫內容與創新能力;獲獎之後,更會每年持續拜訪獲獎機構,檢視這些機構是否妥善使用經費,並完善執行原本計畫。 頒獎典禮進行氣氛溫馨感人,五家得獎機構「張秀菊基金會」、「現代婦女基金會」、「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和「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得獎代表,分別從震旦集團董事長袁蕙華女士手中接過獎座,並於致詞時表示透過傳善獎的支持,能讓更多服務對象獲得幫助,以創造共好社會為目標,大步前進。

第一屆傳善獎頒獎典禮,震旦集團董事長袁蕙華女士(左三)親自頒獎,領獎代表由左起分別為:張秀菊基金會張良卿董事長、現代婦女基金會王如玄董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進興董事長、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趙明明執行長、癌症希望基金會楊岳虎董事。

典禮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以「改變的起點」作為講題,探討社福機構管理與資源整合,與傳善獎「鼓勵創新」之設立初衷相互呼應。嚴董事長首先肯定「傳善獎」永續性的成立宗旨,因為台灣正需要如此美麗的企業、人與社福單位,讓社會更美好。嚴董事長更以自身投入教育公益的經驗為比喻,說明政策就像龍頭,必須隨著社會發展的趨勢而前進,一方面要看到世界的趨勢,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在此當中找到發動成長的力量。因此從社福機構管理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凝聚共識,才能變成政策;有了政策,就能發展執行方案與訓練方法,最後形成完善的評鑑機制,這就是所謂的改變力量。 分享座談則由遠見雜誌副社長楊瑪利主持,邀請得獎機構分享社福團體如何面對創新與改變。癌症希望基金會王正旭董事長提到,先進行組織內外部環境分析很重要,吸取其他國家經驗,結合在地文化與資源,再制訂服務策略。現代婦女基金會林美薰副執行長,也分享溝通生動的願景與清楚的公益目標是必要的,鼓勵員工參與變革推動,讓改變注入公益目的。張秀菊基金會郭碧雲執行長則認為,讓參與員工看到服務價值網的擴張對服務對象的幫助,才能凝聚組織共識。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趙明明執行長以自身經驗分享,面對改變,同仁間的溝通與共識就顯得格外重要,透過共識營,讓更多夥伴瞭解並參與決策。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進興董事長也建議,定期討論共識與分工,並從核心價值出發,才能達到創新及價值的延伸,最後由嚴董事長總結並分享社福機構人才培育的心得,以專業人才培養與激發凝聚力出發,藉此降低社福機構普遍困擾的流動率問題。

毛毛蟲孩童 小學黃金治療期勿猶豫

還記得小時候班上總是有毛毛蟲同學嗎?只要老師一轉身,馬上就不安份,這些孩子常被冠上調皮搗蛋的形容,其實,他們可能是身不由己,因為是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正常在作怪。

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江惠綾指出,早期過動症診斷不易,家長容易歸因於教導方式不當,以為只要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康復了,其實過動孩童的大腦成熟,所需花的時間反而更長,如未在小學的黃金治療期介入,一旦自我意識成熟,反而更難以改善。

研究證實,目前多數的過動症治療藥物皆不會有成癮問題,尤其加上行為治療,在患者的人格完整性上,均有極佳的正面效果,醫師呼籲家長,別讓孩子頑皮的童年,成為未來社會的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人工關節需求高 垂直整合全球第一

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老年人造成骨折的兩個重要因素分別為骨質變弱與跌倒,患有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更常施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聯合骨材市場調查就指出,目前人工關節使用量仍以美國為最多,但是隨著中國大陸的人口老化、平均壽命延長、經濟起飛、消費力提高,人工關節需求量將不斷增加,幾乎年年成長15%以上。 降低成本 人工關節廠垂直整合 目前大陸的人工關節雖有少數國產產品,但是,銷售範圍僅限在中低端市場,並沒有任何一家得到國際高規範標準國家,如美國FDA的認證。醫師對於產品的信心不足,講求效果的醫院僅使用進口產品,費用非常昂貴。

林延生, 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表示,聯合骨材是國內,也是亞洲第一家通過美國FDA、歐盟CE、韓國KFDA及中國SFDA認證的人工關節製造廠商,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夠獨立,結合上、中、下游製程整合的人工關節廠,此垂直整合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並增加對供應鏈的控制。為迎接下一波成長,聯合骨材與山東新華集團合資,將興建高雄三廠,擴大加工廠產線,預計於2017年投產,初期產能可增加1倍,待佈建完成可擴充至3.5倍。 人工關節 大陸市場占大餅

目前大陸市場占聯合骨材全球總營收35%,雙方合資設廠後,聯合提供在骨科器材領先的研發製造技術,山東新華集團以其行業領導的地位及在大陸遍佈的企業版圖與通路,在「中國製造2025」強勢替代進口的旗幟下,希望快速擴張市佔率,成為中國市場骨科器材的龍頭。

 

職場集乳新趨勢 對嬰兒健康大有幫助

哺餵母乳對嬰兒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應至少以純母乳哺餵至少六個月到二年,同時再加上適當營養補充。

然而,因為現代職業婦女除了少數可以親自哺餵母乳外,大多以工作場所集乳後,下班帶回給寶寶食用,一樣可享用媽媽愛心。但是有愈來愈多職業婦女需要輪值夜班,是否會影響母乳集乳量或產後健康恢復。

職業婦女集乳量研究 針對夜班輪值

蘇世斌, 奇美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表示,為了了解輪值夜班對集母乳的職業婦女之母乳收集量是否造成影響,奇美醫學中心於2013年與南部一間科技工廠職業衛生護理師合作進行,邀請使用哺集乳室的女性員工,自願性地參與此問卷調查研究。

集乳量沒有差別 兼顧工作及母親角色

在比較有輪夜班與沒輪夜班的女性員工集乳量的差別,並試圖尋找出預測集乳量多寡的獨立因子,總共有109位女性哺乳員工參與此研究,輪夜班者有56位,沒輪夜班者有53位。結果發現這二組的每日集乳量並無顯著差別,證明輪值夜班並不會影響集乳量。 奇美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蘇世斌表示,希望此一研究結果可提供政府及雇主未來制定母性保護政策的參考,讓更多的職業婦女能更方便舒適的於上班期間集乳,讓下一代寶寶能享用健康有愛心的母乳。

 

小便疼痛有血跡 竟是尿道外翻

北市一名50歲左右的婦女,長期在小便時有疼痛感,內褲上也常有血跡,就醫才發現尿道口外方有一團狀似甜甜圈環狀的突起物,看起來甚是嚇人。

台北榮總泌尿科主任林登龍表示,尿道外翻一般常見於更年期以後的婦女,年記愈大,發病的機會也愈高,推測原因與女性賀爾蒙的缺乏有一定相關性,停經後的婦女如果有類似病症應立即就醫。

防止潛在藥物濫用 居服員化身偵測哨兵

一般接受居家照顧服務員服務的個案,多屬行動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缺損的身心障礙者或獨居老人;往往此類病人,因疾病、年紀等因素,使用安眠鎮靜藥品機率高,但不正確使用的風險也較高。

有鑑於此,彰基反毒教育資源中心與切膚之愛基金會合作,培訓居家照顧服務員正確使用安眠藥觀念,讓居家照顧服務員化身為偵測社區民眾潛在藥物濫用的哨兵,藥師可藉由第一線居服員的個案轉介及共同家訪,將藥事照顧從醫院延伸至居家,落實彰基全人醫療、關懷社區與弱勢族群的精神。

服用藥物恐有疏失 居服員與藥師通力合作

切膚之愛基金會執行長詹麗珠指出,基金會的一百多位居服員服務近900名個案,在介入服務過程當中,有些個案因為有身體機能的障礙,必須服用藥物,但他們經常不是忘了吃,不然就是重覆吃,不然,就是不吃;居服員在受完訓後,培養出敏感的觀察力,化身為防止潛在藥物濫用的偵測尖兵,知道該如何用藥及用藥安全,每當個案是高危險群的時候,就會立即回報藥師,居服員與藥師之間,建立一個良好模式。 了解個案用藥習慣 及時發現用藥風險 藥師與居服員合作,進行居家服務過程中,發覺不少個案具有鎮靜安眠藥物之用藥相關問題,例如發現個案因年紀大、視力不佳、又獨居,因而服藥時無法準確取用藥品,都是自行靠觸摸來辨識,導致無意間服藥錯誤;當居服員發現後,與藥師合作,提供藥盒並協助個案整理用藥,使個案能夠自行取用正確藥物,以提升用藥安全。 切膚之愛基金會與彰基醫院合作辦理用藥安全活動,讓居服員增加更多用藥知識,能更敏銳的去察覺個案的狀況,及早發現安全風險,與藥師連繫,請藥師藉入,進行一對一的藥物諮詢,讓個案有正確的用藥觀念及習慣。

鎮靜安眠藥長期服用 副作用多

精神科醫師歐陽文貞表示,『鎮靜安眠藥』是台灣目前與每個人有息息相關的問題,根據研究,四、五十歲的以上年齡層口,約有16%以上的人口,都有過量使用『鎮靜安眠藥』的現象,『鎮靜安眠藥』是管制藥品,長期使用會上癮。 歐陽文貞指出,長期使用安眠藥、鎮靜劑,容易造成失智、中風、心血管問題,甚至容易造成憂鬱症及其他對身份本身不好的影響,有問題應該找醫師、藥師。戒除『鎮靜安眠藥』的癮,需要時間、耐心,因此,居服員的角色非常重要,給予個案陪伴、關懷,加上藥師的鼓勵及叮嚀,就能把『鎮靜安眠藥』慢慢的減掉。

 

類癌是癌症?長者女性好發

近年來因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四癌篩檢,許多民眾接受了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檢查。一旦大便潛血陽性,大多數民眾會接著接受大腸鏡檢。可是除了一般常見的息肉以及腺癌之外,一小部份的人得到了類癌(或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常提出的疑問是,類癌是什麼? 那是癌症嗎?會轉移嗎?

類癌好發於老年人 大腸鏡檢查可發現

斗六成大醫院一般外科詹仁豪醫師表示,類癌主要好發在6、70歲的老人家,女性以及有家族病史者是另外的危險因子。類癌細胞的生長較溫和緩慢,惡性程度不如常見的癌細胞,而且通常沒有症狀,大多數是透過大腸鏡檢查的意外發現,許多病患發現的時候都已經太大或是轉移了。根據統計,大腸類癌大約占全部大腸腫瘤的1/100左右。

初期發現療效佳 存活率高

詹仁豪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小於1公分以下的類癌可以經由大腸鏡切除或是局部切除,這些病人5年的存活率接近100%,而且不須接受任何的化學藥物治療,早期發現的類癌,治療的效果是相當好。若是在1公分以上的類癌就必須考慮細胞的分化程度,以及有無侵犯淋巴管或血管,在較惡性傾向的病人是必須接受一定範圍的大腸切除合併淋巴廓清手術。對於已經轉移的病人而言,預後效果不佳,淋巴節轉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約49%,至於已經遠端轉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只剩下26%。 大腸鏡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許多早期的病灶,這些疾病早期治療都有不錯的成效。當接受大腸鏡檢查時,如果不幸得到類癌不要慌張,與醫師討論腫瘤大小以及接下來的處置方法。若是小於一公分並且已經切除,只需定期追蹤大腸鏡即可。

 

 

 

捐血獻愛心 助人也自助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是一個熟悉的口號,可是,每當重大危難如八仙塵暴,或是流行病蔓延時,如今年的登革熱,鬧血荒的情形仍然常見,捐血中心往往需要大聲疾呼,呼籲民眾踴躍挽袖,奉獻熱血。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人體血液的紅血球壽命大約為110-120天,平均每四個月要更新一次,定期捐血不但不會影響健康,更能刺激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活動,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新生紅血球的含量,有益於身體健康。

因此,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特別將捐血活動列為定期的公益活動之一,在今年10月17日,於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圖書館旁的823公園舉辦捐血活動。趙順榮理事長說明,會選擇823公園的主要理由是由於這是一個新的捐血點,地點又稍嫌偏僻,知道的民眾並不多,捐血中心希望藉由主辦單位的宣傳,讓更多的民眾知道這個新的捐血點,「當天捐血量共167袋,是破紀錄的數量喔!」趙順榮理事長語帶喜悅,他更表示,其實當天來的民眾非常多,後來因為時間已晚,很多想捐血的民眾,都未能達成心願。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成立的宗旨中,社會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趙順榮藥師表示,社會回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長期捐助經費及物資於育幼院、安養院等社福團體,以具體的行動表達關懷;另外,舉辦大型捐血活動也是其中重要項目,愛心傳遞無遠弗屆。這次的「熱血徵召,捐血英雄」活動,不僅募集血資源,協會的藥師群更於現場為民眾進行用藥安全宣導,強化民眾正確的用藥觀念。協辦單位包括新北市藥師公會、新北市藥劑生公會、新北市西藥商業同業公會、新北市西藥服務職業公會、新北市嘉南藥理大學校友會、新北市大仁科技大學校友會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1月1日起,捐血人除了付出一份善心外,還有機會可以做自我健康管理。台灣血液基金會從11月1日開始,將於血液例行檢驗外,針對40歲以上且2年內持續捐血者,在徵得捐血者同意後,每間隔3年,提供總膽固醇(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糖化血色素(HbA1c)這3項檢查,結果也將主動通知捐血人,預計一年能嘉惠約10萬名的捐血人。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